分享

名校之道(6)|农村中学的高品位与高质量——“无差生”的湖北省随县厉山镇第三初级中学(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28




让书香为心灵奠基



【马国新】创业难,守业更难。2004年中考我们一时风光,今后的中考我们能否一路风光?中考成绩就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吗?学校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的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思想是什么?我们还需要寻找出教育的真意。从2004年秋开始我迷上了书,特别是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我迷上了朱永新、朱小曼、叶澜、刘彭芝、李希贵、肖川、郑金洲、郭元祥、刘铁芳、李镇西等当代教育名家的书,我爱上了书店,我每到一个城市,书店是必须去的。在阅读书籍和解读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了教育的内涵。我常想:厉山三中应该什么样?

【陶继新】一个优秀的校长,如果太过浮躁,追逐名利,就不会关注学校的发展。大凡有了宁静心态的人,看人、看事、看物就会有了别样的眼光,在一般人看来非常风光的事情,他却可能毫不犹豫地舍弃。当您真正爱上教育,您的心境就变了,您的思想境界也高了。而读书,则是爱上教育之后的必然选择。有了书的滋养,您再研究教育的时候,就有了思想根基。不过,读书不能只读教育方面的书,也不能只读理论方面的书。古人说:“功夫在诗外。”教育,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分支,如果只读教育方面的书,虽然有所提高,但会陷入教育这个单一的怪圈里走不出来。而当您读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美学、哲学等经典之后,再看教育,就可以站到一个制高点上,多角度地俯瞰教育,就会有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宏阔视野,在思想上就会有超越常人的飞跃。

【马国新】的确,深究教育我们会发现,成功的校长和教师都是博览群书之人。阅读让我们理解了教育的内涵,寻找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2004年12月28日,厉山三中的第10期《教学通讯》上,刊发了我给学校全体师生写的新年贺词《回顾与展望》,我回顾了厉山三中的办学历程和一年来的成绩,在展望未来中,明确提出了学校发展的目标:厉山三中要成为名校,要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成为一所特色学校,成为一所学习型学校,成为书香校园。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厉山三中形成了“让每个孩子成功”的办学思想。

【陶继新】营造书香校园,是学校发展的必行之事。教师一旦喜欢上读书,就会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生命必需的精神营养,从而丰盈自己的思想与智慧。在其教书育人的时候,就会因为拥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而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高度认可,又会使教师生成继续努力读书的内在动力。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之中。而教师的发展,带来的必然是学校的发展。

【马国新】做专家型教师是厉山三中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在迈向专家型教师的路上,学校重点引导教师做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为此,学校提出了“打造学习型组织,营造书香校园”的工作思路。有人曾说过,一所学校可以没有教师,但不能没有书。2004年秋,学校开始了给教师送书的活动。学校发给全体教师的书有《没有任何借口》《追求卓越的一生》《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守望教育》《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蔡林森与洋思经验》《杜郎口旋风》等。李镇西、魏书生、肖川、朱永新、李希贵、郑杰、刘彭芝、窦桂梅等一批当代教育名家的力作,也在教师中不断传阅。2005年,学校开办了“希望读书社”。书社新书近两万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开阔的阅读场所,基本满足了全校师生的阅读需要。同时,学校每年订阅大量的报纸杂志,如《中国教育报》《教师报》《教育文摘周报》《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现代教育报》等,并长期给每位班主任订阅《德育报》用于指导班级工作。学校还坚持办好每月一期的《教科之窗》、每周一期的《教学通讯》《德育视点》等刊物,给教师搭建了一个反思和写作的平台。

【陶继新】怎样才能形成学习型组织?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首先,校长应当是一个痴情的读书者,而且要懂得读什么书好。不然,虽然痴情却会因读书品位低而将教师也导引到低品位的阅读中。其次,教师要将读书与备课作为同等重要的事情看待,而且要制订读书的行动纲领,通过读书使自己的生命不断飞跃。再就是学生,考高分者与高素养者构不成充分条件关系,多读书才能为一生生命成长奠基。如果家长与孩子共读,学校与家庭形成读书共同体,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处处是读书之人,时时有读书之声,人人有读书之乐,学习型组织也就建立起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