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律与不自律的孩子,差别有多大?教会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养

 JoJo妈育儿 2020-09-28

老话说的一点也没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我们为人父母的那刻起,我们就对孩子抱有无限的幻想和奢望,努力试图把孩子变成我们理想中的模样,成为别人口中的优秀人才。然而,成为优秀的人才并不容易,需要严格的自律,这也是我们资质平庸的主要原因。

优秀,与智商无关,与年龄无关,每行每业都有优秀的人才,关乎“唯手熟尔”,关乎自律和用心。一个学生,成绩好、品德高就可以称为优秀的学生,并不是聪明的人肯定成绩好,并不是年龄大的孩子学得就多,成绩就好。想要成绩好和品德高,全凭学生是否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是否每时每刻都严格自律,认真学习。知识点就那么多,如果肯花心思,考得好肯定不是难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和自律。

一个自律的孩子每天上课安安静静、认真听讲,课后主动做习题复习和验证,不懂的立即问老师和同学,直到琢磨透知识点才肯罢休。一个不自律的孩子,上课跟同学交头接耳,小动作不断,一会儿聊天,一会儿偷吃东西,一会儿玩手机,完全没有听进去老师的讲课,课后也只记得疯玩,作业抄别人的,更不用说复习和预习功课了,考试自然一塌糊涂,知识点旧的记不住,新的学不会,越积攒学习也差,越没有学习的欲望。长久以往,自律的孩子成绩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不自律的孩子越来越差,生活学习一塌糊涂,一事无成。

既然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差别这么大,我们也都知道自律的重要作用,那我们做父母的该怎么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成为自律的人呢?其实,养育孩子,真正的富养是培养孩子成为自律的人,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改变叫孩子起床的方式。孩子都喜欢赖床,早上父母叫了无数遍,甚至把被子掀开,强行拉起床,都不起床。其实,这正是孩子不自律导致的后果,父母需要改变这种叫起床的方式。父母早上只负责叫醒孩子,而不是不停的催促他起床,让他自觉主动做到起床,这样孩子在自律的路上就有了开端。

其次,父母摒弃大包大揽帮孩子做学前准备。上学之前,父母不要提醒孩子什么忘记带了,或是帮孩子直接准备好,这都是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在上学之前,父母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确保带齐所有的课本和作业。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是你需要做的上学准备,如果你自己不检查好,忘记带东西,父母是不会帮你送去的。这是在帮助孩子矫正依赖和随意的坏毛病。

再次,按自己的规划写作业和课外阅读,不提醒,不督促。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和写作业都是孩子作为学生必须和应该做的事情,他可以自己安排好时间,如果因为看电视或玩游戏而耽误写作业,那只能自己向老师解释,自己承担后果,父母不会帮忙。自律的孩子不需要催促,不自律的孩子,父母千百次的催促也不会有任何作用。

最后,如果孩子违背规则,不服管教,父母千万不要心软和妥协。培养孩子自律是一条荆棘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难免想放弃,会哭闹,此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千万不能心软,千万不能妥协,不然孩子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永远学不会自律。

给孩子再好的物质生活,不如培养孩子自律的品德和习惯,这才是爱孩子和富养孩子的正确做法。但这条路注定是不容易走的,父母需要耐着性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一旦成功帮助孩子做到自律,那孩子的未来会更加优秀,父母也更加省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