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寒到底有没有代笔

 范eagle 2020-09-28

上世纪90年代,也许是我最接近一个作家的日子。

哦,他那时候还不叫作家,叫通讯员?

大概是高二的时候,学校给每个人订了一本杂志,叫《中文自修》。具体的由来忘记了,发行范围可能就限于上海。那本杂志不定期会介绍几个中学生写作高手,有的还放在封面上。不过评选标准我深表怀疑,因为我们学校一个毫无才气的二混子也曾被印上封面,有一种作家协会的感觉。

《中文自修》通讯员,每个月活动一回。切磋技艺,交流心得。

具体是在哪个少年宫忘了,记忆中是冬天,没有空调,红色油漆剥落的破旧木地板,空荡荡的大教室。冷得要命。

一位非常瘦小的同学,留着半长发,低着头一言不发坐在最里面看书,头发垂下来几乎遮住他整个脸。这个人就是韩寒。

当时我还不认识他,据一个来自市三女中的八卦小女记者爆料,那个沉默不语的瘦小子参加过新概念作文大赛还得过奖。

这个通讯员大会其实就是个聊天大会或者八卦大会,我甚至见过有人把作业带来写的。

整个会议期间,韩寒始终一言不发,低头看书,显得顾盼自雄,鹤立鸡群。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穿的衣服非常少,只有一件衬衫,外面一件类似冲锋衣的外套。我经常在会议期间跑出去上蹿下跳取暖,回来后发现他依旧纹丝没动,低头看书。

我记得跟他说过一句话。我说冷么?他抬起头来说不冷。

他看的书应该是民国时期某位文人的,梁实秋、林语堂、沈从文、傅斯年之类。

那个《中文自修》通讯员武林大会,我去过两三次,后就不了了之,从此没有再见过韩寒。

后来韩寒因为七门功课不及格留级,再后来退学,并发表小说处女作《三重门》然后雄鸡一唱天下白,红了。

他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的封面上,以及一两个电视访谈节目里——保持着他一贯的发型和风格,和各种批评他的文学前辈们对骂并且基本以胜利告终。

在那个上海电视台教育频道的节目里,韩寒只说了一句话:“您看过我的作品么?”对面试图批判他的老学究回答:“没有”。然后整个节目韩寒再没有抬过头,朱时茂似得一歪脖子,长发遮住脸,呆呆坐着。

从此他不上电视节目了。

韩寒和我一样曾视北京为文学青年的圣地,去北漂过一阵。据他说站在一座高楼的十一层望着下面的川流不息的车流,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因为他可用作生活经历的素材都写完了。

在之后,他沉寂了一段时间,开始赛车生涯。现在他是作家圈里开车最好的,赛车圈里写作最棒的。

在那段时间,韩寒以微博为阵地,开始杂文创作,嬉笑怒骂,抨击时政,跟各类大佬打笔仗并且始终占据上风。

直到他遇上了高考状元方舟子。

用石康的一句话来形容这件事:“让高中退学生韩寒和高考状元方舟子比智商,有点难为韩寒。”

其实我并不觉得韩寒智商低,只是他不服输的个性和无法自证的写作过程,让他险象环生,吃了大亏。

如果我是韩寒我会这么说:我是不是有代笔,请你们自己看着办,如果你觉得我是代笔,以后不要再买我的书。这种智商还看我的书,我丢不起那人。感谢方舟子,给我一个筛选粉丝的机会。

石康说过:“一想到我的书将被傻逼阅读,我就怒火中烧。”我想作家大概都有这种心结,而方舟子提出的代笔论,就是这样一个过滤器,相信代笔的人智力是有明显缺陷的,虽然读韩寒的书并不需要多费脑子,不过太笨也不行啊!

方舟子好斗,智商也高,不过阅读量太低,根本不明白写作是怎么一码事,这一枪打偏了。

如果方舟子的攻击点是说韩寒洗稿,甚至抄袭,虽言过其实,但正中韩寒软肋,这才像是高考状元该做的事。

假如我是方舟子,我怎么打韩寒?——

《三重门》是一篇模仿秀,无限接近洗稿。(以方舟子的智商硬说他洗稿也很容易)模仿对象是钱锺书先生的《围城》。《围城》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海外归来的一帮博士硕士身上。而韩寒把故事安在高中生身上,很明显用力过猛。高中生没有这么好的文采这么多的心思。

当中很多英语法语中文之间的谐音歧义和围城类似。整个小说结构,就是幼稚版《围城》,所以方舟子打洗稿这个点,韩寒没跑。

后面的一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就更不用说了。这里就要石康出场了。我认识石康是通过狗子,而认识狗子,是通过韩寒。

记得那是一篇转发在博客上的专访,大概是问韩寒目前在看什么书?韩寒推荐《一个啤酒主义者的自白》,说写得像《晃晃悠悠》。

很快,我就看了《一个啤酒主义者的自白》,认识了狗子老师。接着狗子老师的文后记当中写到石康和他的《晃晃悠悠》,于是我看了石康的青春四部曲《晃晃悠悠》、《支离破碎》等等。

韩寒的《像少年啦飞驰》就是模仿《晃晃悠悠》和《支离破碎》。这一次模仿痕迹重多了,基本达到抄袭的程度。我想是因为《围城》大家太熟了,因此韩寒做足功课,没有照抄,但是《晃晃悠悠》、《支离破碎》当时很少人看过。

《晃晃悠悠》中体育老师冒雨抢修单杠,好占女生便宜;《像少年啦飞驰》中体育老师抢修漏雨的体操房占女生便宜。

《晃》中有个人叫焦凡,因为姓“焦”,喊他接电话总是大喊“性交的电话”

《像》中校长姓焦,也同样有“性交的”梗。

《像》中还有个人叫一凡,干的那些事和焦凡一样。

《晃》中坐火车去厦门和《像》中坐火车去廊坊过程和情境几乎一模一样。

《晃》中男主打了一个令人讨厌的同学,此人马上怂了,后男主因为打人受处分。

《像》中男主和朋友也一样打了一个令人讨厌的同学,这个人也秒怂,一样受处分。

《像》中的行文节奏,晦涩风格,穿插的喝酒、打架、听音乐最后成大款的情节和《晃》一模一样。

《支离破碎》中的女主叫陈小露,《像》中的女主也叫陈小露。(这就是眀抄了)

我想方舟子一定是太忙了没时间看书,“倒韩派”这么多人恨韩寒骂他代笔,但就是看不出这么明显的破绽,我也真的是醉了。看来文盲确实恨文化人。

当然,这决不是说韩寒没有才华。我也看过《围城》和《晃晃悠悠》、《支离破碎》,如果让我以这几篇小说为架构,同样来个模仿秀,我很难达到韩寒的模仿水平。尤其是要模仿《围城》,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过去也常有人说莫言是抄海明威的,其实作家之间互相影响很难避免,不过即使是郭敬明和于正那种程度的抄袭,没有才华也很难办到。

至于杂文,韩寒的深度仅次冯唐和石康,在流行程度上甚至超出。

如果让我来说韩寒为什么不可能代笔,主要有四大原因。

第一,文风从未发生变化

说韩寒代笔最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说他文风多变,前后差异巨大。额……他的文风一直没变过好吗?韩寒是上海人,但是受北方作家影响(比如王朔、石康、冯唐、狗子等等)因此行文有很多北方语言习惯的南方话,颇为拗口。这是他的一直以来的特点。

如果有人硬说韩寒文风多变差异巨大,那我对智商有缺陷的人还是很宽容的,不多解释。

如果有人真的认为这将近二十年的所有小说杂文均是出自其父亲一人之手,以至于风格一致的话。我也只能对他说:XXXX

第二,生活经历不能代替

韩寒喜欢《围城》和《晃晃悠悠》,但生活经历依然只是个退学生。因此《三重门》写的是80后高中生,《像少年啦飞驰》也是80后学校和刚出校门这点事。他父亲是一个小报编辑,不具备这样的生活经历。而且在他父亲之前的创作生涯中,从未有过类似作品。《围城》已经写了好多年了。如果一个中年人要模仿它,不需要等到儿子高中毕业再动笔吧?

第三,写作现场直播

这可以说是方舟子打韩寒的一个大BUG。因为方舟子主攻的是《三重门》,如果他说韩寒退学之后的几部作品是代笔,还真是没有目击者。

写作需要安静,谁也不会在写小说的时候安排一帮人围观自己,但是偏偏韩寒写《三重门》的时候就是有目击者!(韩寒有可能是作家当中唯一有过现场直播写作的人,偏偏就是这部《三重门》)

这是当时条件所决定的:当时韩寒还在松江二中读书。那是个寄宿制中学,一个屋8个人。而且韩寒大部分写作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还因此被老师批评过(也是7门不及格的原因之一)。班里其他同学在上课,他在写小说,很多同学都看到了。回到寝室继续写,8个人一间房,其他人如果不是瞎子也一样看着。即使是自习课,也有同学呀!寄宿制学校是没有个人空间的。

韩寒的同学现在不过30多岁,老师也基本都健在,如果真想要调查,这些人一问便知。

《三重门》写作的时间,就是韩寒退学前的最后一个学期。除非你认为他是周末回家把他爸代笔的内容背出来,然后上学默写出来,每周2到5万字,一直坚持一个学期。你觉得这可能吗?

这只能说明方舟子不是有预谋要冤枉韩寒,并且一点都不了解对手。否则他一定会说别的小说是代笔。不会选三重门。

第四是傲气

韩寒是一个时刻散发傲气和自负的人,这样的自负和傲气是来源于对自己才华的感知。如果他的一切建立在代笔上,这样的傲气散发不出来。

韩寒吃亏在争强好胜的性格和不服输的精神。他认为,凭自己的能力,怎么可能说不清一件明显受冤枉的事情?其实一个人只要想冤枉你,无论你怎么证明都是没用的。比如你是中国人,我偏要说你是日本人,你所有的身份证户口本出生证,我都说是假的,你没办法证明自己是中国人的。

我想那是他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真实的网络世界,网民就是喜欢看名人倒霉,不管黄泥巴是不是屎,在你裤裆里就是屎,即使不在你裤裆里,总有人会说那是从你裤裆里掉出来的。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