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志成太行游子 咬文嚼字

 棣华堂 2020-09-29

咬文嚼字

        平时里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难有闲暇。鸡年春节,和老母在太原度过,妻、儿回丈母娘家小住,虽感清冷,倒也自在许多。简单的粗茶淡饭后,却也有时间坐下来,想冬思西,考虑一些有聊或无聊的问题。

        一直以来,都对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颇感自豪。且不说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也不论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更不论那周易八卦,占卜问爻。就说一个一音多字,一字多音,已足可另一众老外一筹莫展,不知所云。今取其沧海一粟,聊做谈资。

        一个“li”的发音,你想到了多少汉字。礼、里、理、立,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不胜枚举。想我泱泱中华,几千年的礼仪之邦,这众多的“li”音中,想来“礼”当居榜首。何谓“礼”,简言之,礼者,敬人也,意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上下级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亲朋好友之间,抑或是邻里、陌生人之间,都讲究个相互敬重。哪怕是夫妻之间,虽最为亲密,不也强调要举案齐眉吗?所以,人与人之间,这“礼”就至关重要了。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礼”还有礼物之意,象这个春节,大家走亲访友,莫不要提点烟酒、点心等礼物,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实在是距离远的,工作忙的,也会发条短信,打个电话等聊表问候,这也是礼节的表现!

        这“礼”讲得多了,便也渐渐演变成了一些“理”。譬如说,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尚往来等等,就成了我们必须要恪守的一些道德规范。拿孝敬父母来说,为人子女,倘能做到侍奉双亲于床榻,嘘寒问暖于平时,虽也值得表扬,却本就是你分内之事。想父母生你、养你,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可想而知,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子女可谓是毕生费心劳神。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讲的都是动物感恩父母之事。畜牲尚知如此,那么人理当做得更好,否则岂不禽兽不如。这里讲的是子女之礼,更是一个做人的道理。子女孝敬父母,父母疼爱子女,都是人之常情,然如果子女不孝,父母却念其生活不易,一味迁就退让,在我看来,可能合乎“礼”,却委实不合“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语道尽人间事,确实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古往今来,“利”最是迷人,不管是金银珠宝,还是高官厚禄,抑或是万世英明,说来皆是“利”,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我等贩夫走卒,升斗小民,自然求不得那一世英名,荣华富贵,却也对富足的生活孜孜以求,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高谈阔论与众人的。然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譬如孝敬父母,倘得父母经济殷实,可以为你创造优越条件,那自当坦然接受,断不必羞羞答答,预迎还拒。然若父母困顿,家庭拮据,为人子女,断不可步步紧逼,致父母于绝境!由于生在农村,这些事见得颇多,孩子结婚富,父母当下穷,看得让人唏嘘不已!饶是这样,毕竟孩子成家,虽不忍,却也尚能理解。然让人不耻的是,父母本已家徒四壁,儿子和儿媳却仍然坐吃父母,心安理得地做起了啃老族,寄生虫。更让人忿忿的是,眼见父母年迈,需要自己报答养育之恩的时候,却粗暴辱骂,推三阻四,谈起了条件,讲起了价钱,非要将父母的所有所有全都归为己有,然后再做一个甩手掌柜,这样的子女,看到了所有的“利”,却忘了为人子女的“礼”和“理”,这就不是一个脸皮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做人的根本!

        再说一个“厉”,可做厉害,色厉内荏讲。一些子女眼见父母再无可榨之油水,顿时凶相毕露,斥责,打骂父母,更有甚者,一边将年迈父母当作奴役使用,一边又是厉害的紧,刻薄得紧,似这等子女、儿媳,与畜牲有何异,当真是不如畜牲!

        最后再说一个“立”字,很多可怜的父母将自己所受的苦归咎于娶了一个不讲道理的儿媳妇,这话听起来有理,事实上也却有很多这样的“气管炎”,有很多霸道、不讲理的儿媳妇。但是,这其中真的没有儿子的责任吗?媳妇要爱,父母也要爱,倘你心中有父母,自然会坚持自己的“立”场,你立起来了,媳妇也就顺了。诚如老家俗语“儿孝顺,妻不敢”,讲得就是这个理!

        为人当知礼,孝顺实为理;

        做人当自立,切莫只逐利;

        切勿色厉荏,跪谢父母力;

        劝诫众子女,莫伤高堂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