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泽斌太行观察 怀璧

 棣华堂 2020-09-29

怀璧

    一帮英国商人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乾隆大帝。这些人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献给皇帝后,没想到皇帝却赏给这些人一堆石头。英国人说中国皇帝太小气。小气么?这些石头后来在拍卖会上,一小块就卖好几千万英镑,全是玉石上等极品,叫璧玉一点都不过分。这就同上党梆子一样,在不了解她的人面前就是石头。有一次,一个剧场里正在演出《白蛇传》。有一个中年人先是泪流满面,当演到白蛇被罩在雷峰塔下。然后哭得稀里哗啦,声音越来越大......大家仔细一看,这不是毛主席么?这时主席也从戏里走出,站起来向大家挥了下手。然后大声喊道,造反有理!剧场看戏的人都沸腾了,集体齐喊

造反有理!这件事记载在他的秘书(李银桥)的回忆录里。

戏曲所以出现在元朝。因为在此之前,一般老百姓是很难看上的。除非官家和富商有大事的时候,属于高雅艺术。忽必烈以后汉人逐渐被排挤出权利中心,被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控制了。戏曲这种宫廷豪门艺术也被他们抛弃。这对于宫廷戏曲来说是一次劫难,但对于大众戏曲来说却是横空出世。失去皇家支持的艺人们,和当时被排挤出权利中心的文人相结合,使元曲在唐诗宋词后中国的文化发展得到一个新高峰。他们针砭时弊、歌颂生活、关心百姓和痛恨统治者。当时好多些管理层连汉语都不了解。所以关汉卿的《窦娥冤》里头骂天地骂政府骂官员根本没有人管,因为他们听不懂。这种艺术形式在老百姓心中落地生根,当时一场大戏就像现在中央台的春晚,所有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各种地方戏曲,雨后春笋般涌出。在元代野蛮统治下,戏曲成了老百姓的精神支柱民族之魂。戏曲是集歌唱、舞蹈、扮相、对白、乐队、美术和剧情等的综合艺术形式。经过千年累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上党梆子吸收各种地方戏曲的精华,大概清朝顺治时候在泽州府形成规模。逐渐成为山西四大剧种之一。直到一九五四年才正式命名为上党梆子。角色以生旦净(花脸)丑为主。表演粗狂豪放(因为对地方剧了解不多,我个人认为有京剧的大气、豫剧的豪放和越剧的婉约)。过去最大的超级戏迷是慈禧太后。由于老佛爷对上党梆子热爱,一些学者怀疑她是长治人。不管她是不是长治人,现在还在争论中。但她对上党梆子的情有独钟,也是说明上党梆子魅力。另外一个超级戏迷是赵树理,晋城人当上全国文联主席。对上党梆子的总结发展创新做出很多贡献。以前的剧种大多以宋代抗辽金为主的剧目,《三关排宴》、《穆桂英》、《四郎探母》等等。增加了很多现代戏目,他的小说改编的不少,《小二黑结婚》,《李有才》,《三里碗》、《灵泉洞》等。还对一些古典名著,例如《红楼梦》、《水浒》等进行了改编。在他带动下,一大批本地剧创者也改编了富有太行风情好多些新剧目。

作为一个普通戏迷,对上党梆子感受,就像祖宗留给精神生活中一块传世美玉。我做不到卞和对上党梆子生命般的守护。我可以感受到她的魅力,只要那熟悉旋律响起,脑子里各种美妙的感觉就会敲醒最敏感的神经。有个老戏迷说,听上党梆子耳不鸣眼不花,唱上党梆子气定神爽不生病。中医认为精气神是养生的三大标准。看晋城电视台主办的《我爱上党戏》,报名参赛的好多些是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他们不报年龄根本看不出来,有个七十岁老师傅骑摩托车一百多公里来参赛,赛完后又骑回去,叫人惊讶。听唱上党梆子可以使这三大因素都得到锻炼。所以上党梆子是一种重要生活方式。集中注意力听看都可以使各种器官集中起来,使“精”养起来。一呼一吸长、短、急、慢反复轮回把“气”调节起来。等待一个神奇的感觉“神”来之笔,可以把淤积于体内陈屙之气排出。上党梆子铿锵有力,泼辣奔放对身体养护有着奇妙的作用。

那么单凭“养生”来看上党戏实在实在有些片面,戏曲毕竟是一种文化。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对观众的鉴赏水平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戏曲现在“曲高和寡”的窘境了。现代人看戏最接受不了的是“对白”。就是演员的说话,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其实,这种对白的要求非常严格,练好这几句需要很长的时间。她不止是在说话,还要表达感情态度心理等等。还要配上眼神,动作如果你仔细看你会获得很多的技巧。这其中的妙处你仔细看肯定比我的理解要深刻的多。其次是“登场”,演员出场后走路有很多种。女的老旦青衣小旦的走法都不相同。光小旦的走法有十几种,这些走法当代模特走哪几步根本没法和戏台的女人比。青衣的走法更有讲究,要求表现出女人的稳重智慧机敏淡定等等。就是老旦走路也有很多讲究,要通过走路表达出成熟老练满脑子智慧权威。男的出场要根据自己身份走出不同步法。就是看普通人物都会有种优雅的步法。马步是最有意思的了,武生如果走不好那人就丢大了。接着就是“亮相”老生登场要整须束带甩袖三个步骤很潇洒的。此前的扮相也要花很长时间的。看着各种角色的亮相,你会有很多收获的。怎样一下子走入别人的内心深处,如果你看的仔细,就会有很多收获。上党梆子代表的肯定是上党文化了,一个重要特点是“粗旷”,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等等有着太行山独特的风韵。

同现代人喜欢看动作武打戏一样,以前最喜欢看武戏。小时候在狮口看戏。有个武生在一张八仙桌上连翻三十多个跟头,估计现代很少有人能做到了。武戏讲究真功夫的美感,不像现在欧美大片的暴力凶残变态等等。《对花枪》里有个武生手拿两杆枪,穿着绑满小旗的大型戏服。一个人和十几个人打,用枪挡用脚踢用背顶用头甩用手接用口咬等等。还要不断三百六十度的旋转。练好这功夫没有几年的功力,想都不敢想。《小商河》里的杨再兴挑哪些小车,一次比一次好看,场面一次比一次震撼。《白蛇传》里白蛇和虾兵蟹将对打又精彩又好看。那些穿着贝壳衣服的女兵里头技巧也很多,各种水兵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种打斗都有很深的“真功夫”,而有给人一种美感一种气势一种霸气。

    当然,戏曲最大的魅力还是唱功。一个优秀戏曲演员培养实在是一个漫长过程。以前练功地方少,演员们很早就起床,跑到山上去练。到九点十点多,等师父过来指导。师父过来一听不行,就得再接着练。一个字,一段词没有几年功夫,是无法到台上开口的。有些听戏行家通过一两个字就能判断出水平高低来。戏词经过千年积累就是念出来也很美,一些名角达到一定水平后,唱腔得到名家指点那就不得了。晋城得梅花奖的演员都基本上是靠唱功获得的。大师张爱珍的各种唱腔都有了特殊的命名。限于篇幅,大家可以参考《小城名旦》对一些细节的描述。此外,乐队也很出彩就暂时不介绍了。

    同所有生物一样人被造出来,注定是孤独的。听上党戏是驱赶寂寞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人是欲望的动物,同时也被现实的无奈包围着。歌德说人有两个自我,一个肯定自己的,一个否定自己的。这两个“自我”的斗争伴随我们孤独一生。听戏可以使两个自我得到平衡,这种纠结在上党梆子里经常出现。男女老少这种表达内心需求的唱段伴随着不同的节奏,使内心深处得到一个起承转合的升华。同时这些节奏会常时间驻留观众的脑海,形成一种精神跳动稳定作用。这也是一种智慧的总结,真正的戏迷看戏就是看“心”。千年文明的中华儿女的精英气质,都会在剧中找到各种展示。角色转换中,观众会对“心”得两个“自我”最完美契合的“静”。求得内心平静才会在生活中大有作为。

艺术这种东西价值很难界定。在最近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宋徽宗一副画卖到了几亿美元高价。亡国之君,一天画几副画,画一年就比A股的市值高。买画的人一定看到比这更高的价值。一句唱词,一个动作都是很多年的功夫。演员一亮相上下场都有很多的技巧要求。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有谁知道,其实看戏是在看自己。人生如戏,粉墨登场。台上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生活中有何尝不是呢?埋藏千年精英气质的上党梆子,传承发展不能再孤独。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当时的剧团经营者没有做好市场经济的准备,导致陵川剧团被迫解散。这个问题现在仍然存在,大师张爱珍开演唱会还得自己掏钱。文化局代表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对这块璧玉潜力还须一边扶持一边开发。现在人们物质水平提高很快,人们精神要求也越来越高。上党梆子的千年魅力正在苏醒,第二次飞跃即将开始。我们希望她不是怀璧而泣怀璧而乞应该是怀璧而起!!!

图片源于网络,文字凝固时间,乡土永连心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