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招行大跌

 墨子语 2020-09-30

今天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大跌,港股的招商银行跌6%,我持有的兴业跌的少,所以开始没注意到。后来有人来问我,说是不是因为那个房贷比例的问题。

我才知道有这么个事,银行跌幅最大的是平安,招商,宁波,这么看确实是因为大家对房贷比例这个事担心了。平安,招商,宁波,这3个共同点都是偏向零售业务,零售业务里房贷是大头。

我想说几点吧:

第一,我曾经用了很大的篇幅写为什么持有了兴业,而不是招商。

简单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买银行不买招商,这个问题就是一个结果导向,因为今天看,招商近几年涨的好,所以大家都知道招商好。所以就奇怪为什么我不买招商。

实际上是这样的,曾经兴业和招行业绩差不多,涨跌也差不多,我持有兴业和招商两只。后来招商逐渐涨的多了,我就卖了。后来再涨,在那个瞬间的时刻里,我是无法判断未来谁更好的。

实际上我最早买的银行股是民生银行,后来买招商,最后才是兴业。所以我不觉得某个银行一定是长期无敌的。

我想说的就是,最早买民生的时候,有各种看好的理由,它是唯一一家民营,最先搞社区银行,各路大佬都在增持,史玉柱还在微博上喊。然后兴业也是一样,兴业好的时候,市场的宠爱绝不低于今天的招商,“小央行”  这个称号够牛吧?

所以,民生之所以后来不行了,是因为小微贷款的风过去了,险出来了。而兴业后来不行了,是因为银行间业务被玩到极致,所有银行都想跟风,以至于钱都在银行里转,引发了政策打压。

招商这几年厉害,我也不觉得就一定是多么了不起的护城河,无非是杠杆加到居民,这才利于零售业务。如果居民杠杆过高,引发政策调控,会不会让招商估值也不断下降。这或许就是今天招行因为房贷政策而下跌的原因。


第二,银行如果业绩大幅下降

现在各大指数的估值来看,创业板已经很高,主板估值还可以,但是低估主要集中在银行,因为银行市值比较大所以对整个指数低估贡献大些,如果银行业绩大幅下降,指数估值将会进入全面高估。这应该不符合国家的目标。毕竟还要慢牛呢。

所谓的调控,说白了,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不是有400%的拨备吗。


最近港股跌的很多人不淡定了。为什么港股很多比A股折价那么多,中国平安和招商银行算是差距不大的,大概10%左右。万科,工行,民生都差距30%左右。太保差40%,中信银行差50%。

针对这个问题毕竟靠谱的分析有这么几点:

第一,汇率预期,买港股是港币,大资金可能会考虑港币兑人民币的贬值。

第二,A股有打新和免红利税。

第三,港股已经没有流动性,就像是企业股权都在长期投资者手里,这些人现在拿着8%到10%的股息,根本不在意股市,股市关门了人家也不关心。

有流动性,价格才有效。所以,平安招商这种成交量大的AH差价小些。

AH溢价指数已经接近150%了。港股市场会因为什么事件修复估值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