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诗一评||我们是被父母放牧在山坡上的孩子,走在春光稀薄的山径上……

 惜缘文学 2020-09-30
一诗一评


一诗一评
康楚逸士


无论是近体诗词,还是现代诗,你投来,我们评论。以质为主,欢迎投稿。投稿邮箱:2754605212@qq.com


康楚逸士
原名陈仁,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海南省海口市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乡土文化研究会会员。
诗歌见诸《湖南日报》《山东诗人》等。诗入多种选本及合集。
有诗歌,散文获得全国诗歌比赛奖项。
诗观:诗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做好一个人,再来写诗。


一诗一评
欢迎点拨



康楚逸士
三 月
于这个词语进入春天的。不是村庄
尽管鸟儿在枝头上大力宣扬。古铜色的
大地,始终像墓碑一样静穆
在小河边,在山坡上
那么多个我,曾经的我今天的我,风吹蒲公英一样散开
影子依然留在这里——
质朴,憨厚、呆滞、幽长
而通过这个渠道进入春天的,如那些
被圈养在城里的花卉,花叶明净
天空开阔
这不是妒忌,也不是
哀怜,更不是什么怨怼——
此刻那一个个鸟儿是多么虚伪
树木多么荒谬……
我们是被父母放牧在山坡上的孩子,走在春光稀薄的山径上……
永远没有尽头


2018年3月7日傍晚于家中
雨后春笋,陕西诗人。
关于康楚逸士的《三月》浅评


与康楚逸士在诗歌论坛相识至今多年,一直很欣赏他的为人以及他对诗歌写作的态度。


他的诗形象生动,大气自然,而且情真意切,颇有质感。他善于用多个意象来呈现诗意,这样的写作方式使诗歌更加饱满厚实,耐人寻味。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看似飘逸却隽永的意象中,他把生命的感悟和人生的哲理融入进去,给人启示和思考。他的诗歌还有着一种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痛感,这种痛感扣人心弦,让人共鸣。


如写乡愁的作品,我们来读他的《三月》:“于这个词语进入春天的。不是村庄”开头就很诗意地抓住读者的眼球,“尽管鸟儿在枝头大力宣扬。古铜色的大地,始终像墓碑一样静谧”,这一句很含蓄地阐述了一种生活态度,我们不受外界影响,做人要沉稳低调。“在小河边,在山坡上”/那么多个我,曾经的我今天的我,风吹蒲公英一样散开,影子依然留在这里——”这里隐约流露出来的痛感,紧紧扣住了乡愁,扣住了千千万万个离家在外打工的人们的心。是的,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影子——心依然在家乡的土地上。接下来这几句,作者把自己写进去,守望家乡,把根留住,表达了一种浓郁的乡情。“我们是被父母放牧在山坡上的孩子,走在春光稀薄的山径上……永远没有尽头”结尾意味深长,给人遐思,令人震撼,留下更大的空间给读者去想象。


读完这首诗,我们发现一个特点,就是他的诗“形散而神不散”,其他几首诗歌也是这样的,从丰富的意象中突兀出诗意,这种诗歌创作技巧,值得我们学习。


——雨后春笋


一诗一评│01期


品诗 · 悟道 · 你我他
一诗一评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喜欢不妨赞赏一二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