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直肠腺瘤是如何产生的?切除后容易复发吗?该怎么复查呢?

 刘永毅医生 2020-09-30
消化道内发现息肉的情况很多,尤其是结肠和直肠,小肠内的息肉不是很多,而腺瘤是息肉的一种情况。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肿瘤性息肉一般多是腺瘤!


01、腺瘤发生

大肠腺瘤产生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发现可能与饮食、肠道炎症以及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关系。

高脂肪、动物性高蛋白饮食必然导致胆汁酸分泌过多,后者的次代谢物为甲胆蒽,对肠道粘膜细胞刺激形成增生、息肉。若摄入新鲜果蔬少,尤其叶茎类蔬菜,肠道有害菌增多以及肠蠕动减缓也是腺瘤发生原因。

腺瘤是大肠癌的前体物,其发展时间一般需要5-15年,多是10年,或者说只要时间足够,腺瘤必然会进展到大肠癌。因此,腺瘤和肠癌一样,也具有遗传性,有腺瘤家族史的人群高发,男女无差别。

腺瘤形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02、腺瘤分类

息肉就是肠道内隆起来的“肉疙瘩”,内镜下根据大小、形态、表面情况初步判断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但仍要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也就是说发现息肉多要考虑切除、病理检查。

腺瘤有三种病理类型,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以及绒毛管状腺瘤,绒毛腺瘤恶变率最高,管状腺瘤较低,绒毛管状腺瘤居中。

03、容易复发,为什么?

腺瘤虽然是癌的前体物,但还不是癌,镜下切除之后容易复发,大约有50%的病人在2年之内会复发!为什么呢?

肠道内皱皱折折,不是平整如镜,有一些小的息肉或许未被发现,客观的原因。镜下切除息肉如同“割韭菜”,不是肠壁局部的切除,根部就有可能残留,其后局部有可能复发,技术的原因。

腺瘤是切除了,那么它生长的内因、环境改变了没有?遗传基因不可能改变,环境既往的作用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有些人或许还没有注意饮食,仍然喝酒吸烟,缺乏锻炼等。


04、复查

既然腺瘤复发的几率很大,那就必须严密复查了。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最好同内镜医生沟通后确定复查时间。

有一些建议,单个腺瘤、有蒂、直径小于2cm、切除效果满意,术后6月-1年复查是合适的。若腺瘤多发、扁平、直径大于2cm、切除效果不满意,3-6月复查。若腺瘤已有高级别内瘤变,3月内须复查。根据复查情况,逐渐延长复查间隔时间,若复查了3-5年没问题,可根据情况1-3年复查。

大约90%多的肠癌是通过腺瘤发展而来,所以,及时发现、处理腺瘤是完全可以预防肠癌发生。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