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盐城市中青年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培训活动纪实

 珠溪语文 2020-09-30

欢迎光临珠溪语文~

         2018年盐城市中青年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培训活动纪实

          2018年11月29日至12月1 日,为期三天的盐城市中青年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培训活动在盐城中学鹿鸣路校区举行。该活动由盐城市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来自各县市84位中青年语文老师参与了培训。培训主题为“加强高中语文中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致力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这次培训方式众多,有专题讲座、 案列学习 、名师示范课 、听课评课、 问题研讨、语文沙龙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理论的空洞说教,同时又辅以理性反思,避免实践的盲目效仿。

       11月29日上午,盐城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正仪,盐城中学陈俊江,肖如宏和还立金参与了开幕式,唐主任着重强调了此次培训的目标、思路、重要性和学员考核办法等。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陈俊江老师专题讲座“语文教师学科素养漫谈”开始。陈老师认为教育应该是一项充满情怀、 充满理想的事业。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意味着对现实的超越。当你走进课堂的时候,不仅仅带着知识,还带着整个生命进入课堂。将自己的知识、 理性、 情感融合在一起,才能造就有生命力的课堂文化,才能真正地影响到孩子。陈老师从专业情意、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角度对与会老师提出了谆谆教诲。在教师写作方面,认为阅读 、实践、反思、 写作就是教师职业的一种行走方式。关于教师写作素养提出了九个要求,分别是有思想的境界、有文化的视野、有文学的理念、有生活的基础、 有表达的意识 、有“下水的能力”,有命题的水平、有鉴赏的眼光、有评论的能力。最后引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话结束讲座。教师素养提升的终极意义就是以一种文化去濡染学生。 

      11月29日下午,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春华开展了“语文教师素养培育及专业发展”的讲座。张老师的教学观: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人生格言:只要心不苦,你就不辛苦。张老师强调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时引用了一则小鸡和母鸡的故事。

       小鸡问母鸡:“妈妈,今天可否不用下蛋,带我出去玩啊”?

  母鸡道:“不行的,我要工作”。

      “可你已经下了许多的蛋了”小鸡问 。

      母鸡意味深长的对小鸡说:“一天一个蛋,刀斧靠边站”,孩子你要记住:存在是因为创造价值!淘汰是因为价值丧失。过去的价值不代表未来的地位。所以每天都要努力!

       教师也要有危机意识,必须具备三个能力,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表达能力 ,最终活动生成智慧。教师专业“发展力”需要具备战斗力  、凝聚力 、 协调力 、 转化力 、 公信力 、 学习力,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环环相扣。教学设计,以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学会角色转变,职能转变。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知识没有长在生活中,就像肉没有长在骨头上。

      张春华认为我们的课堂不是布道场,学生的脑袋不是跑马场。用有趣的方法,教有趣的知识,做有趣的老师。同时针对目前的新课标,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最后用一棵树的成长需要时间 、不动 、根基  、向上和向阳来结束,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是毕生事业。

      11月30日上午,盐城中学李仁甫在办公楼501会议室开展了“以研促教,教研并举——关于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的讲座。李老师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开篇从李嘉诚的鸡蛋理论开始,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认为教师的成长,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用鸡蛋做比喻,要求老师主动承受压力,追求自我成长。同时也强调了语文课堂的生成和语文教师教科研的重要性。语文教师教科研具有两重境界,自发性研究和自觉性研究。研究可以从“读  、思 、写”三维度出发。从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文章《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导入,中国是一个有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却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接下来从盐城籍作家卞毓方《千山独行》的自序提到的七张书桌。摆放的七个不同的方位,一是天安门城楼,二是太平洋的小岛,三是南极,四是帝国大厦,五是俄罗斯庄园,六是巴黎圣母院,七是故乡——盐城,生命和创作的原点。给我们的提示是时时有书桌,处处可读书。提出了智慧型教师的三个三维目标:效率追求,常态运行和精进自我。教研三部曲之“思”,强调裸读即思,裸读功夫兴味长。教研三部曲之“写”,强调示范性写作和研究性写作,鼓励老师下水作文。最后对与会老师提出了殷切希望。课堂是长度,决定你走得远;科研室宽度,决定你走得广。

      11月30日下午,肖如宏老师组织了“指向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微论坛活动。7位高中一线老师围绕“核心素养”,谈了他们在教学中的体验。盐城中学陆玉军老师浅谈学生古诗文鉴赏素养的培养,亭湖高级中学朱静老师例谈核心素养视域下诗词教学的“活动化”设计,伍佑中学蔡兆霞老师围绕《庄子》寓言人物形象做指导,盐阜中学夏雪锦浅谈“书香校园”的建设,明达中学吉红艳老师从品味语言角度来培养语文素养,盐城中学彭广文老师从老舍《想北平》文章出发,对语言进行鉴赏指导,滨海中学于国松老师例谈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肖如宏老师一一进行了点评之后,在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主张。肖老师以《管仲列传》和《庄子· 濠梁之辨》为蓝本,针对学生的学习期待,概括为五大派别。在课前自学过程中遇到困惑,不建议直接翻查参考书,因为那是懒惰者、投机取巧者的快速但低效的行为。最后肖老师强调,在内容理解方面,最优秀的领跑时代的个体往往不是善于解决问题者,而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者。

        12月1日上午,盐城中学还立金老师在盐城中学鹿鸣路校区阶梯教室203,演示了一节示范课《管仲列传》。还老师由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导入《管仲列传》,通过文本超链接的方式,主要由学生详细分析解读文本第3节,第4节,第2 节,第1节和第5节,能够使学生条分缕析,有条不紊开展课堂探讨 ,这和还老师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分不开的。《管仲列传》的典故颇多,桓公伐蔡、 风马牛不相及、桓公伐燕、老马识途、曹沫之约、病榻论相、孔子论管仲等等,还老师课件ppt呈现,幽默风趣地将枯燥的历史典故变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师生深度解读了本文第二节删除部分原文的原因。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还老师结合《读史管见》深度探讨了作者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最后列出阅读书目《管晏列传》全文以及《齐太公世家》,并进一步由文本出发进行思考。课后,与会老师进行评课环节。最终认为,教师需要学会角色转变,职能转变,“让学引思”。也就是,“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

      12月1日下午,盐城师范学院史成明教授开展了《面向未来的高中语文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讲座。从未来学家丹尼尔未来世界的主人翁需要这样的教育导入: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还有你需要会玩,你需要找到意义感。强调未来世界的主人翁需要的技能,指出未来的教师应该是读懂学生的分析师,读懂学生的非认知状态,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联结世界的策划师等。由目前高中语文教学阅读存在的几个误区入手,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列出了部分书目《巨流河》、《南渡北归》、《大江大海1949》、《居里夫人传》等。

        通过这次培训,有利于更新教育知识和教育观念,提升学习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在语文学科专业素养方面的成长。强化了高中语文中青年教师职业情怀 ,提升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推动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