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樟园】邓敏| 情深语秀的韦庄词

 珠溪语文 2020-09-30


品质    语文     生活


情深语秀的韦庄词

——邓老师讲《人间词话》之十一

邓敏

    前蜀“花间词派”著名的除了温庭筠,还有一位出身名门、身世传奇的人物叫韦庄。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常常将他与温庭筠作比较,并将其词地位放在温词之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十二则里是这么评述他和温庭筠二人的词品的。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温词是富贵乡里,闺怨绵绵,但到底“金鹧鸪”是假鸟,虽然精致华美,终究失之生机。韦词清丽韵致,花间徜徉,犹如黄莺啼鸣,活泼自然,婉转清新。“弦上黄莺语”是韦庄《菩萨蛮》中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

菩萨蛮

【五代】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韦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他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一生饱经离乱漂泊之苦。这首词是韦庄《菩萨蛮》组词的开篇词,是其晚年寓居蜀地时回忆江南旧游的作品。

   上片写离别之夜,美人和泪送别的动人情景。“红楼”“香灯”“流苏帐”,这是“花间派”特有的华美和雅致,同时也点明这份情与一位女子有关。若是温庭筠写这样离别的场景,会温婉含蓄,会利用环境、室内装饰、人物的神态、活动来暗示离别之意,会让你在半明半灭中慢慢去猜、慢慢去悟。温庭筠是用女儿的心思写词,暗通款曲,一切尽在不言中,须得你琢磨她们的情愫。而韦庄明显是男儿郎的词,直率真切,该说的都在明面上说给你听。所以,读韦词不用费尽心力,跟着作者明面上的情感走就对了。“红楼别夜堪惆怅”,地点、时间、事件、心情都交代了。今夜是个离别夜,今夜也是无眠夜,纵有香灯伴人影,流苏帐里情意浓,怎奈终究是要与美人一别的。谁说长夜漫漫浩浩,希望黑夜永不落幕,希望黎明不会到来,但一切敌不过现实的残酷,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我”不想别,又不得不别。与“我”难分难舍了一夜的美人,不得不梳洗打扮,与“我”和泪辞别。

   下片写客地思归,写听琵琶曲触发的思乡之情。“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镂金错彩的琵琶上,流转出黄莺一样清脆婉转的音乐。可这音乐声怎么听都似在“劝我早还家”,想起爱人临别时的叮咛,想起花容月貌的爱人正倚窗眺盼,不禁黯然神伤。

   清代词论家许昂霄在《词综偶评》中评该词“语意自然,无刻画之痕”。我想,王国维以“弦上黄莺语”句来形容韦庄的词品亦有此意。韦庄词诚挚真率,出语自然,恰似枝上莺啼的自然真切。韦词的特点是直抒胸臆,不事雕琢,让情感直接流淌出来。除了感情直率、真挚动人之外,王国维看重韦词还有另外两个原因。第一、大家通过这首词也看到了,词中抒情主人公不是温词中常出现的美人、女子,而是“我”,是作为第一抒情主人公的作者。词终于可以不必代他人言,而直接表达写作者的真真切切的感情了。这是词的作用和意义的一大进步。第二、跟韦庄的身世和经历有关。韦庄大半生在离乱中度过,直接经历了唐王朝的覆亡和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局面。虽然五十九岁后到达蜀地,受到王建的重用,甚至成为前蜀国的宰相,但他始终不忘故土,常常怀思唐朝故国。这些身世、经历与王国维所钟爱的李煜、冯延巳等何其相似。他们在词作中流露出的家国之忧和亡国之痛,又何尝不是王国维自己的身世之悲。因为这些人与王国维有着相似的处境,所以他才能更感同身受于他们文词背后的另一层深痛。我以前讲司马迁的《史记》时,就发觉作者所倾心的人物不是什么功成名就、风光无限的人物,大多是悲情英雄,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身上都有司马迁的影子。也许,写作者大多书写和评论的都是心中的自己。王国维的“境界”说有好几则文字都在讲“真”,可见真率自然是他喜欢的风格。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十四则评论中说,“韦端己之词,骨秀也。”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论“秀”说,“秀也者,篇中独拔者也”“秀以卓绝为巧”。可见“秀”有突出挺拔之意。那什么叫“骨秀”呢?《文心雕龙·体性》上说,“辞为肤根,志实骨髓”。“志”为“骨”,比喻文章诗词志实情真,立为骨干。韦庄的词工于抒情,多通过白描的手法、自然真切的语言,抒写亲历的离乱之感和客居之思。这个“骨秀”当是指韦词中的抒情性特点,下面就来欣赏一首《女冠子》。

女冠子

【五代】韦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让人想起唐代崔护的一句诗“去年今日此门中”。“去年今日”对两位作者来说都一定有别样的深意。韦庄更甚,他还特地写明“四月十七”。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刻骨铭心地记着这个日子。“四月十七”,若是温庭筠一定极尽能事、精工细笔描摹羽花飞逝、红烛垂背的情景了。但韦庄全不用这些,他就像一位情到深处的人,半夜醒来推窗见月。对着一轮皓月说:“今天是四月十七日,记得去年今日吗?正是你离我而去的日子。我还记得你走的时候,我的眼泪快止不住流下来了,只好假装低着头,不去直视你,不忍让你看到我眼中满含的热泪。  我都想叫住你,让你再多停留一会儿,可又羞于开口,低敛着眉尖,就这样任你从我眼前消失了。你知道吗?自打你走了之后。我的魂儿就像丢了似的。只有在梦里,我的魂魄千里万里都追随着你。不知你可有感受到,我的魂、我的心一直在你身边……”

   可惜,“除却天边月,没人知”。情深至此,伤情至此,已无需藻饰和烘托、渲染了。月下之人的款款深情,已胜过千言万语,直逼人心。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评论说,“直抒情绪,怨而不怒”。该词幽怨中又生出了几多怅然之情,读后颇让人心生感慨。这种情意深挚的写法,是情感与情感的相通,是心灵对心灵的撞击,很容易直接打动读者的心。

   韦庄的词与温庭筠的词虽同为“花间词”,但的确风格迥异。王国维在《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中有这么一段比较,“端已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这段话不仅指出了韦庄词与李煜、冯延巳的差距,更用颜延之与谢灵运的优劣来对比温、韦词的区别。颜延之与谢灵运都是南朝文坛巨擘。颜诗的特点是雕词炼句,太过注重细节,有句无篇。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王国维认为韦庄的词和谢灵运的诗一样如出水芙蓉,自然秀丽。下面再来看一首被多处引用到的著名韦词。

菩萨蛮

【五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是好,但游人只合江南老,唯有此一种选择时,也就不成其为选择,而是一种无奈,甚至于故土而言这是一种绝离之境,是回不去的别无选择。江南气候好、景美、人美,生活于此当是悠游自在、空灵闲适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当是人人所向往的江南了。可作者呢?他是游人,江南的景越美、江南的生活越悠闲,他一颗怀乡的心会越痛。因为,景再美也不是“我”的江南,人再好也不是“我”的家人。“我”的家乡、“我”的家人在哪里?在一片战乱沸沸处。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其实,对于作者来说,“老”或“未老”他都回不去了,这是他无法抗拒的命运。面对强大的命运之手的摧折,作者只好这么无奈的自嘲。回不回,在现实中已是个伪命题。只是每每想到“还乡”二字,作者已经愁肠百折。他终老都将在客居江南的愁苦中度过了。每一处江南水、每一片江南一碧如洗的晴空、每一段画船听雨眠的日子,对于乡愁中的作者而言,都是如影随形的巨大哀痛。

   现在你应该知道,生活在外族入侵、清廷没落崩溃、整个社会剧烈动荡时代的王国维为什么喜欢韦庄了吧。情深语秀,那些读来明白如话的朴素句子,因为作者的离乱身世,因为作者一往情深,因为作者的满腔热血,其词于本色自然中顿时有了感人肺腑的力量。故而,清人陈延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对韦庄词的评价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景。”


编辑:蔡兆霞

校对:吴中扬

长按识别,关注珠溪语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