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言】谈香论道之红袖添香咋添香?这个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许言君 2020-09-30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在香道发展鼎盛时期的宋代,用香成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随处可见香的身影。


论起香的独特文化,普通群众即会想到烧香求佛,文人雅士则以红袖添香夜读书为人生之快意。无论是善男信女之愿思,还是文人雅士之雅致,与香为伴,人性会变得清纯而透明。


红袖添香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隽永的意象,大约很多人并不了解“红袖”当年是怎么“添香”的。

我们所熟的焚香方式是点线香。那种装在纸筒里、像挂面似的细细香棒,插一枝在香炉中,点燃香头,就有香烟从香棒上袅袅升起。但是,红袖添香绝非拿一枝线香往香炉里插那么简单。


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香,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者散末。明代佚名画家作品《千秋绝艳》中,体现了莺莺烧夜香的著名情节。画面上,崔莺莺立在一座高香几前,几上放着焚香必备的“炉瓶三件事”中的两件——插有香匙与香箸的香瓶以及一只小香炉。只是香炉和崔莺莺的手中都不见线香的影子。这里是在表现她右手捧着香盒,左手刚刚从香盒里拿出一颗小小的香丸,将要放入香炉中。古代女性添香的场景,就这样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事实上,红袖添香远远不止捻一粒香放入香炉中这么简单。

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是尽量减少烟气,让香味低回而悠长。因此,香炉中的炭火要尽量燃得慢,火势低微而久久不灭。为此,人们发明出复杂的焚香方式,大致的程序是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放在香炉中,然后用特制的细香灰把炭墼填埋起来。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够接触到氧气,不至于因缺氧而熄灭。在香灰上放上瓷、云母、金钱、银叶、砂片等薄而硬的隔火,小小的香丸、香饼,是放在这隔火板上,借着灰下炭墼的微火烤焙,缓缓将香芬发挥出来。古人在谈到销香之法时,总是用“焚”、""字,但实际上并非把香直接点燃烧掉,而是将香置于小小的隔火片上,慢慢烤出香气。


很显然,焚香的过程相当烦琐。然而,这还不算完事,香一旦焚起,还需要不停地加以观察,否则,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不过,炭墼或香饼埋在灰中,看不到,如何判断其形势呢?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放到灰面上方,凭手感判断灰下香饼的火势是过旺还是过弱。于是,唐人诗词中除了添香之外,还喜欢描写女性试香的情景,描写女人如何手试火气紧慢,如和凝《山花子》描写一位女性:“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添香也罢,试香也罢,在男性文人的笔下,焚香似乎永远和无所事事的女人形象联系在一起。


虽有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然而,对于大多数的读书人来说这只是一种远景诱惑,只能画饼充饥而已。于是许多读书人便企盼着眼前会发生某种奇迹和艳遇,而红袖添香则是最为理想的一种。


千古文人佳客梦,却是红袖添香夜读书。素腕秉烛,灯如红豆,一缕暗香,若有若无,流淌浮动,中人欲醉。 迷离之中,阅尽多少繁华沧桑,又化作缕缕青烟。


由此来看,红袖添香之所以具有诱惑力,那时因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书生意气者夜读书,美女在侧焚香相伴,如此美事莫说古人期盼向往了,就连现在的人们也在追求这样惬意、温馨、令人心醉的情调和氛围了。

因此,红袖添香,只不过是人们对温馨、浪漫、理想化的生活的一种追求而已



金禾特产汇,绿色健康品



二手房出售,一中学区,曹魏古城规划区,三室两厅一卫140平方米,6楼无电梯。简装,急售。13937441696


丁丁手绘工作室,专业绘制幼儿园、学校、街道漫画等室内外宣传壁画,电联151885415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