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言土语|“根脚”与“碗根脚”

 品茗客人 2020-10-01

从一九八二年工作伊始,我就在自觉主动地努力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十多年来,作为曾经的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则在努力地回忆、搜集并记录着方言土语,在课堂上也引用些方言土语。



小三子啊,你做个事情就不能定定当当、一手一脚的吗?老要撂下些子根脚来,把人来替你拾下子!

你们这些小子孙,不做个事情倒还罢了。一做个事情,总要有个人在你屁股后头拾根脚

小时候,在老家,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声音,多是由妈妈级、奶奶级的女性发出,被批评的多是些刚成年或是还没成年的子女。偶尔,也会是对家里的男主人发出来的。

大爷哎,好大爷!不难为你来做事情!还是请你侬家坐小板凳上吃袋烟吧!省得我还要花半天时间来替你拾根脚。

自从四十年前离开老家射阳之后,就很少听到这样的话了,更难听到“根脚”这个说法了。

根脚,是老家的方言,是指一个人做事情做得不干净,总会有些“尾巴”留待别的人来收拾。比如,洗碗,没抹桌子;扫了地,没把垃圾及时扫进畚箕,更没及时地倒掉……

留根脚,忒(掉的意思)根脚,撂根脚,批评者用不同的动词,还能看出主观故意程度的轻重不同。

拾根脚,是指别的人来替他打扫残局,处理尾巴。

还一个与这拾根脚说法有些类似,但情形有些重了,叫“夹屁股”。

当地方言中,通常不用“”而用“”这个动词的,意思一样,动宾搭配的习惯不同。

家庭中,较少用到这“夹屁股”,是在社会上,在单位里,长辈、上级骂下级,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之间会用。

王二爷啊!你晓得我在过去的一年里替李四毛子夹得多少屁股啊!”——是说替他处理掉了许多可能造成大麻烦的遗留问题。

大五子啊,你还不把上个月的外去买材料的帐报清爽了吗?是指望哪个来替你夹屁股呢,逗啊!

而且,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是多少有些神秘感的,不像在家里头可以大声地骂出来的。大多在骂的时候,多少有点儿卖人情的成份在。

拾根脚,也会是奶奶、奶奶们的自嘲。

李二妈啊,你家细小的过年的新鞋子全纳好了?

噢!三奶奶啊!快喽。就剩下些根脚再拾下子就中了。

是说,只需要再扫个尾就行了。

还有呢。

张三嫂啊,一大早上的,你这忙里忙外的,做什呢啊!

噢,李四奶奶啊。昨个晚上摇绳子,作下一大堆子来,没空收拾,没扫没擦的,只好早点儿起来拾个根脚啊。‘猫子屙屎处打当’吧。

自己说掉了,省得被别人说。


碗根脚,则是另一个意思了。指吃饭的时候没能把碗里的饭全部吃完,剩下了一两口在碗里的部分。

过去的日子里,一日三餐,是标准的吃饭,不像现在是以菜为主的。再说了,吃菜,咱中国人反正是共餐制,剩下来,不要紧,下顿继续吃,何况,菜吃剩下来的可能性也不大,除非是刻意留下来的。

碗里的饭,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家里人口多,粮食是定量供应的,盛饭的时候,难免会有“嘴大喉咙小”的情况出现,盛多了,就会掉碗根脚了。就那么一口,硬是(读音如“啊”的第四声)不下去。

特别是家里小伢子,不是他自己要盛多,而是大人生怕他吃不饱,饿肚子而特地为他多盛的。小伢子就是小伢子啊,多一口,他也不肯吃下去,或者是刚刚吃了一半,看到旁人家的小细的在玩呢,他也要去玩,不吃了,就把个碗根脚(方言中是不用“剩”的)下来了。

张二嫂啊,你家三子现在吃饭还掉碗根脚呢!

嗯呢!要玩呢!害得我天天要吃他的个碗根脚。

小时候,大人们为了鼓励我们将碗里的饭吃干净,会用尽各种办法来哄,来压的。舀点儿菜卤子,多点儿滋味,倒点儿汤在饭碗里,汤汤水水,滋溜下肚。还告诫我们,一定要将饭碗刮干净了,要不然,长大了会请个麻女人(娶个满脸媳妇)的

有掉碗根脚的,就会有吃碗根脚的。

吃不同人的碗根脚,还会被当作以判定一个人品行标准

大人吃小孩子的碗根脚,是鼻涕往嘴里淌该派应该品德,像个长辈。因为不嫌脏啊。要是哪个人家做妈妈的不肯吃儿女的碗根脚,就可能被人家骂了。

要作死了啊!你看看你看看,西头李家的那个二媳妇,连自家儿子的碗根脚也一口不肯吃,就那个样子倒在猫食碗里头把个猫子吃了!

大人吃了大人的碗根脚,竟也会有区别对待的。老婆吃男人的碗根脚是应该,男人吃老婆的碗根脚,就成笑话了。

张五妈啊,你晓得啊!那个王大扣子还吃他家婆娘的掉下来的碗根脚呢!啧!啧!

啊!真的吗?那就没得升腾了!不派到(应该),点尕子也不派到!

吃不吃别人的碗根脚,实在是与个性相关,与品德无关。有的人是天性吃不下别人的碗根脚,有什么办法呢?有人吞嗓子(喉咙)细,实在吃不下去;有人喉咙口粗,只要是能进碗的就能下肚。

小时候,妈妈、姐姐吃过我的碗根脚;中学时,我做了叔叔、舅舅,也吃过侄子、外甥女的碗根脚。结婚后,吃过妻子的碗根脚,更是吃过女儿的碗根脚。毕竟,那个时候的物质还没今天这样丰裕,舍不得作(浪费)。

如今,我是力求少一点,少盛一点,饭碗再小一点,剩不下,也就不存在吃碗根脚了。

不剩碗根脚,肯吃碗根脚,倒是符合“光盘行动”的倡导呢。

还是少一点,好!

  相关文章: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十八:方言土语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二十:方言土语续

  方言土语|说“轴”话“扳”

  方言土语|谈“庹”说“拃”

  方言土语|“小心”、“多肉”,还有“娇养的”

  方言土语|“为难”与“难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