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权瓜圻种瓜

 取经的兵 2020-10-02

 蒲团乡有一个村名叫瓜圻村,这里土地平坦,土质肥沃,是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据《武昌县志·寺观》载录:“苑园院在县南,本吴之西苑,亦名瓜圻,久废。”可见,瓜圻村种瓜菜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

  相传三国赤壁大战后,因连年战争,财物不济,为了富国强兵,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王孙权发布《受田令》布告天下,号召百姓大兴农桑,屯田积粮,充实国库,并亲自“于武昌受田”。

  一天,孙权带着儿子孙登和随从离开武昌城,察看水军营地,来到现在的蒲团瓜圻这个地方,看见眼前十几公里的田畈里一片青绿景象,农民正忙着扎架子种南瓜。他心里很高兴,便走到田间地头,与百姓亲切交谈起来。孙权询问他们:“这里有麦子有水稻,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的南瓜呢?”农民回答:“这里的土地特别适合南瓜生长,南瓜好种好收也好藏,在兵荒马乱的年月,生活艰难,只要瓜菜充足,完全可以顶一部分粮食啊!”孙权一听此话,觉得种瓜菜也是一个好办法,可以弥补粮食不足,不觉动了兴趣,当即和儿子下马向农民学习如何种植南瓜的相关技术。据说,他后来还叫人搭了几座大草棚,派了不少的士兵前来开荒种瓜菜。

  为了鼓励将士们开荒屯田,孙权自己也经常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悄悄离开军营,策马直奔瓜圻,头戴一顶由金黄的麦秸编的草帽,像农民一样给长得绿油油的南瓜苗浇水施肥,有时忙得深夜才驱马回城。由于孙权在此地种过瓜的缘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便把这个地方叫作瓜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