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五史名句欣赏【14】

 秋琰 2020-10-03

1、 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注释】《史记·货殖列传》。趋时:抓紧时机。挚鸟:凶猛的鸟。挚:通“鸷”。发:指猛禽猛兽看到猎物时猛扑上去的动作。

【解析】这里讲经商必须看准时机,而且要不失时机的采取行动。必须有像猛兽鸷鸟看到猎物便不顾一切扑上去的那种劲头!

2、 官得其人,则政平讼理;政平故民富实,讼理则囹圄空虚。

【注释】《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解析】杜几之子杜恕说:如果官职由称职的人担任,那么政治就会清明,案件就会得到公正的判决。政治清明则人民生活富裕,案件公判则罪犯减少,监狱空虚。意即选拔官吏要德为先行,任用品德高尚、正直、清廉为公的人才,否则政不平、理不讼,导致国家政治黑暗,腐败成风,政权岌岌可危。

3、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注释】《汉书·文帝纪》。

【解析】农业生产是各个行业的根本与基础,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衣食来源。此句出自汉文帝前元二年九月的诏书。汉文帝一直主张重本抑末,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他认为弃本逐末是造成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他本人也亲耕陇亩,为万民作表率。这都反映了汉初最高统治者对于发展经济、恢复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4、 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想要端正末梢要先端正根本,要想有好的结果必须谨慎行事。

【解析】晋武帝曾亲自耕种,潘岳作赋赞美这件事,这句话即是说治理天下要先抓好农业。上层建筑要以经济为基础,国家安定、百姓生存以农业为基础,历代朝廷都把土地视为上天授权的象征。国家应该有足够的物资储备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灾害,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年粮食充足。如果朝臣不识农耕,百姓面有饥色,国家的根本也就动摇了。

5、 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

【注释】《南齐书·庾杲之传》。鲑(gui):这里指菜肴。

【解析】这里记述了南朝齐庾杲之生活清贫的事情。庾杲之,新野人。少年的时候很有德行,学涉文义。齐朝初年,任武帝征虏府功曹,尚书驾部郎。杲之的生活清贫,吃的只有些韭菜。因此当时有人戏称,谁说庾郎贫困,吃菜常有二十七种。意思是三九(韭)。

6、 帝王之位,天下之重职,文武之道,守国所常遵。

【注释】《南史·梁本纪》。

【解析】帝王是天下最重要的职位,处之必须慎重;文武之道,两方面都不可偏废,维持国家安定局面中必须遵循此道。身为国君,考虑问题一定要顾全大局,采取文武并重的原则。文过盛,国家就会浮躁;武过盛,国家就会暴乱,国君应以自己的位置为重,权衡利弊。

7、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注释】《史记·周本纪》。水:这里指河流、洪水。壅(y。ng):水道堵塞。

溃:溃决,泛滥。为水者:治水的人。决之使导:疏浚它,使它通畅。为民者:治理人民的人。宣之使言:开导他们,使他们敢于讲话。

【解析】这是邵穆公劝阻厉王的话。他首先指出了弭谤的危害性,以“防民之口,甚于防水”作比,形象贴切,发人深省。随即提出宣导人民、广开言路的主张,体现了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其中以水喻人民,意义深远。

8、 否泰相沿,废兴互有,玄天无所隐,精灵弗能谕。

【注释】《魏书·废出三帝纪》。否:坏,恶。泰:平安,安宁。谕:了解,明白。

【解析】世间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的发展也是靠好与坏,废与兴,进步与倒退,互相促进、互相转化来推动的。而这种规律是无法用神、鬼来解释的,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才能够了解它,并且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去把握它,利用它。

9、 立人之道,日仁与义。

【注释】《宋书·礼一》。

【解析】立人之道,也就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应是“仁”与“义”,所谓“仁”就是要宽厚待人,具有仁者胸怀。所谓“义”则是要求人们言而有信,有义气,有胆识,敢作敢为。这是孝武帝太元九年,尚书谢石陈述的看法中的言语。他的目的是让人们重视礼节,重视学习,他说:“立人之道,日仁与义。翼善辅性,唯礼与学。……”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一】

10、 不忘故乡,仁也;不恋本土,达也。

【注释】《晋书·列传第三·王祥》。不忘记故乡的人是仁义之士,不留恋本土的人是旷达之人。

【解析】王祥非常孝顺,曾在严冬为母亲卧冰求鱼,果然有鲤鱼跳人怀中。

儿子烈、芬都早有好名声,王祥很疼爱他们,不幸他们同时亡故。死前烈表示愿回故土,芬表示愿葬京邑,王祥痛哭流涕地对二子做了上述评价。这句话很有意思,二人都有优点,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仁与达不可兼得啦!就像忠孝难以两全一样。

11、 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七》。

【解析】王纮十五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在北豫州。行台侯景和人讨论掩衣法规应当在左,还是应当在右。尚书敬显?说:“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我可以披发左衽了。’从这句话来看,右衽是对的。”王纮进言说:“国家昌盛,独霸中原,五帝三王的仪式和制度不同,掩衣左边,还是右边,又有什么值得讨论呢?”王纮此言指出人不应为制度所左右,细小的方面可以灵活把握。

12、 欲知其君,观其所使,见其下之明明,知其上之赫赫。

【注释】《三国志·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赫赫:声威盛大。

【解析】吴国大将军骆统说:想知道国君的为人,看看他所用之人就可知。

如果他的官吏精明能干,那么国君本人也很有声威。俗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的人会聚在一起。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高风亮节中即可知刘备必为英明之主。因此,骆统的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13、 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

【注释】《三国志·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解析】刘馥之子刘靖上疏说:有学问的人,是治世和乱世的法度,是圣人教化的结果。当时连年兵荒马乱,读书人失去了做学问的环境,并且国家重视武道,经学疏弛,社会风气败坏。所以,无论何时也不能忽视教育,忽视知识分子。

14、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

【注释】《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

【解析】诸葛亮任蜀国丞相时,真正做到了廉洁公正,殚精竭虑,并制订了严明的律法,使“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正是在他就就业业的治理下,蜀国“风化肃然”,经济大有发展,人民在战争的颠沛流离之后终能安居乐业。

15、 失火之家,岂暇先言丈人后救火乎?

【注释】《汉书·楚元王传》。

【解析】失了火的人家,哪里会有时间先去告诉他父亲,然后再去救火呢?

齐哀王刘襄阴谋篡位,就以两个弟弟刘章与刘兴在京师做内应,以魏勃为将军,假意发兵西征诸吕。诛杀了诸吕后,大臣们迎立代王刘恒为帝,使刘襄的计划落空。汉大将灌婴质问魏勃为什么怂恿齐王刘襄擅自起兵,魏勃自知理亏,就以此语作为回答,搪塞了过去。后来,此句成为一个典故,成为事关十万火急,无暇报告,只能越权办事的代用语。

16、 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注释】《后汉书·申屠刚传》。

【解析】独断专行的君主会被孤立,拒绝纳谏的君主会耳塞目闭,不通下情。这种为政方式是亡国的前兆。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七年下诏召见申屠刚,申屠刚在临行前给隗嚣写了一封信,信中以此句开篇,以劝隗嚣不可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并指出孤塞之政的恶果,以警醒隗嚣。申屠刚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历代专制政权覆亡的重要原因。

17、 古有逆取顺守,大吴困于小越,弱燕能破强齐。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六》。

【解析】平定颍州后,齐世宗让大臣们试着讨论王思政被擒的原因。杜弼说:“王思政不考察逆顺的道理,识别不出大小的情形,而且不考虑强弱的形势,有了这三个弊端,就应被俘获。”世宗说:“古代有逆取顺守的道理,强大的吴国被小小的越国围困,而弱小的燕国能攻破强大的齐国。”

18、 今取往物,后取今物,如此循环,岂可不熟念。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十三》。

【解析】宜都王铿听说有人掘了桓温之女的坟墓,得到大量金银财宝。他嘲讽说,现在你们取从前的器物,今后的人取现在的器物,这样循环下去,怎么能不熟悉这些器物呢?宜都王抨击了盗墓的做法,这有助于为后代保存历史文物和遗迹。

19、 善为水者,引之使平,善化人者,抚之以静。

【注释】《隋书·列传第三十八》。

【解析】善于治水者,用疏导的方法使其畅通,善于教化人者,循循善诱,静静抚慰。“水平则无损于堤防,人静则不犯于宪章。”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求方式方法。采用最恰当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20、 狼子野心,会当反噬。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九》。

【解析】周太祖在夏州时,蔡祜任都督。夏州首望弥姐元进等人阴谋反叛,太祖有所察觉,与蔡祜商量对策。蔡祜说:“狼子有野心,会反咬一口,现在您若是把他们抓起来,不如杀了他们。”此处蔡祜以狼子野心喻弥姐元进等人的阴险凶狠,恰当贴切,深得周太祖赏识。最终,蔡祜替太祖除掉了弥姐元进。

21、 处贵则戒之以奢,持满则守之以约。

【注释】《隋书·列传第三》。

【解析】皇上禁酒,刘畴却依然卖酒,梁毗上书弹劾刘畴:地位尊贵应警惕骄奢,保持富足应该节约。但刘防位到群公,厚禄已淹,正当戒满归盈,卖酒取利,如不惩治如何以肃天下。人在地位尊贵、生活富足之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约而不奢,才是有德的人。刘畴倚仗皇帝的宠爱而不自持,最终自取灭亡。中国人的哲学确实是很深奥的,地位越高越要收敛,越有钱越要节省。在封建时代,伴君如伴虎,所以处处要小心谨慎,如果太显示富贵,就会有人构陷你,在君主面前说你的坏话,这样一来,你很可能要被打倒,所以古代为臣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当然,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很高深的思想,所谓,水满则溢,物极必反。为人应当戒满溢。从这个角度讲,这句话还是相当有哲理性的。

22、 为善者天报以福,为非者天报以殃。

【注释】《汉书·吴王濞传》。

【解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直是善良人们的一种愿望。吴王刘濞组织诸侯王发动了“七国之乱”,汉景帝出兵平叛,仅一个月就瓦解了叛军。参与叛乱的七国诸侯也都死于非命。景帝为证明叛乱的不合理性,就下诏说“为非老天报以殃”,不得好死。当然其中包含了景帝为自己政权的合理性辩护的成分。

23、 百里奚居虞而虞亡,之秦而秦伯。

【注释】《汉书·韩信传》。伯:同“霸”。

【解析】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了;而他到了秦国,泰国却能称霸于诸侯。此语出自韩信对李左车的谈话中。韩信认为,百里奚作为虞国大夫在身遭亡国之变后又当了晋国的俘虏,之后又辗转被当做奴隶陪嫁到秦国。后来百里奚却帮助秦穆公成就了霸业。这不是因为百里奚本人在虞愚而在秦智,而是百里奚在秦国能被当做人才重用,他的谋略能被采用。韩信以此来说明客观环境对于人才的重大意义,从而说服李左车为自己出谋划策。

24、 陨节苟合其宜,义夫岂吝其没;捐躯若得其所,烈士不爱其存。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九·忠义》。如果为了正义事业而损害了名节.义士哪里会吝惜;如果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烈士是不会爱惜生命的。

【解析】岁暮才知松柏贞心,严风中才显松柏劲节。忠烈之士心如磐石坚定不移,并有松竹般高雅节操,骤临大难,视死如归,显其英雄本色。生命和真理不可兼得,舍生命而追求真理,必当留名青史,令后人仰止。

25、 是非之虑,心器所主。

【注释】《梁书·儒林传》。

【解析】这同样是范缜在其《神灭论》中坚持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种精神活动,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生理器官为基础,而“是非之虑”,即人的思维是以心器为其基础的。如果“心”生了病,就会思维混乱,这就具体说明了形足神之“质”,神是形之“用”。精神必须依赖于生理器官,绝不能分离,从而论证了精神依赖物质的形神一元论,反驳了佛教“虑体无本”,把精神和物质分离的神学观点。尽管范缜在这里把“心器”看做是思维的器官,还不懂得脑是思维的器官,但这并不影响他观点的正确性和对佛教徒的有力驳斥。

26、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注释】《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见:被。入朝:在朝中任职。女子无论美丑,只要一入宫门,便会受人妒忌;士人无论贤与不肖,只要一进朝廷,就会遭人嫉恨,。

【解析】一个人在高位上,遭人嫉妒是必然的,不管你是否贤能。邹阳借司马喜、范雎等遭妒忌受迫害之机,自鸣其入狱获罪实为冤屈,希望梁孝王能明辨是非,还自己以清白。

27、 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注释】《汉书·枚乘传》。县:同“悬”。

【解析】用一根细丝系千钧重物,上面悬挂得极高,下面垂得极深。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能看出形势的紧迫。枚乘以千钧一发的比喻来形容刘濞反叛事态的险恶与形势的严峻,用夸张的手法暗示了刘濞必然败亡的结局。

28、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

【注释】《史记·伍子胥列传》。放弃小道义,洗雪大耻辱,使名声流传后世。

【解析】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为报父兄被平王残害冤死之仇,背弃楚国,逃到吴国,借吴国之兵复仇,攻人郢都,破楚,鞭平王之尸。伍子胥这样做,是违背道义的,因为他的行为与忠君的封建正统思想不相容。司马迁以愤惋之笔为伍子胥立传,以上便是司马迁对伍子胥的赞颂之词,称赞他雪耻是大义之举。这里亦包含着司马迁的叛逆精神和民主思想。臣报君仇,是对天命观和绝对君权的挑战,是强烈反抗精神的体现。

29、 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注释】《汉书·贾谊传》。苴(ju):鞋底的草垫。

【解析】鞋子再新,也不能把它放在枕头上;帽子即使破旧不堪了,也不把它当鞋垫儿用。如果就事论事,此语不差。但贾谊以此来宣扬等级制度的必要性,就不免加入了可怀疑的成分。贾谊认为,等级不可逾越,否则统治秩序将受到威胁。大臣们位及贵宠,皇帝要礼遇他们,吏民要敬畏他们。不能因为有过而把他们捆绑起来,交给下级官吏去任意打骂。从中可见贾谊严重的阶级偏见和为封建统治卫道的本质。

30、 行之得道,即社稷用宁,行之失道,即四方散乱。

【注释】《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之:政策。

【解析】许靖对曹操说:如今您威震四海,统辖一方,制定的政策如果实行得力,则国家安宁,否则国家就会混乱。方针政策是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政策实施是否得力,都关系着国家的安危。所以,我们在执行政策时要落实有效。

31、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汉书·高帝纪下》。

【解析】此三句出自刘邦的《大风歌》。汉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在归途中刘邦正好路过家乡沛郡,就在那里住了几天。

他把亲朋故友都请来,大摆酒宴,庆祝自己荣归故里。席间,刘邦兴致高昂,亲自击筑,高唱《大风歌》,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动情之处,不禁热泪横流。刘邦以一介布衣而威加海内,以天子的身份衣锦还乡,他的心情是豪迈欢悦的。《大风歌》正体现了他这种慷慨有加的心情,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32、 我与国义同安危,岂有见贼不讨之理。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三》。

【解析】天平中年,季式出任济州刺史,多次追捕督察贼盗。有人对他说:“濮阳、阳平是京城的管辖范围,你既不奉命,又不在你的辖区内,为什么还要急着派自己的军队远战?万一有什么差错,不是招罪吗?”季式说:“你的话太不忠了。我和国家同安危共命运,哪有见贼不讨的道理。”这句话表明了季式对国家的忠诚,以为国效力为己任。

33、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

【注释】《汉书·高帝纪下》。

【解析】天下圣贤之人,不只是出在古代。只是因为君主不能礼贤下士,故贤能之人不被重用。刘邦在晚年,平定了陈豨叛乱,杀了淮阴侯韩信,又斩了韩王信。他感到政权亟待巩固,国家正缺人才,于是,他减免赋税,休养生息,招贤纳士,唯才是举,并责成相国府推荐贤能之士,不积极举贤的郡守与诸侯一旦被发觉,立即免官。刘邦在垂老之年尚能有此觉悟,显示了他积极进步的人生观。

34、 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随:顺从,引申为安心于。厮养之役:指劈柴养马之类杂役性的事。万乘:指天子帝王。古代称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兵车百乘。守:留恋。儋(dan)石:儋通“担”。古代百斤为一担,百二十斤为一石。阙:通“缺”,失去之意。

【解析】“安于做杂役的人就会失去争取君权的机会,留恋于微薄俸禄的人就得不到公卿宰相的席位。”这句话旨在告诉人们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要不懈地去努力追求,切不可庸庸碌碌,安于现状。人们常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是此意。蒯通说这些是想打动韩信,不要安于现状,应树立自己的旗帜。

35、 舐糠及米。

【注释】《史记·吴王濞列传》。像狗吃食物,吃完了糠还要吃米。舐(shi):舔。

【解析】吴王刘濞势力不断扩大,日益骄横,对汉朝的统治构成了威胁,在晁错的力谏下孝文帝决定削减吴王土地。吴王害怕削减土地没止境,欲发动反叛,于是派应高挑唆胶西王反汉。应高指出汉削减诸王土地就如“舐糠及米”,是想自外而内逐渐蚕食诸侯王的土地,这样终有一天自己要被全部吃掉。胶西王听信应高的话,与吴王共同发起了“七王之乱”。

36、 招贤良于屠钓,聘耿介于丘园。

【注释】《晋书‘列传第四十一·熊远》。在屠夫和打鱼者之中招纳方正贤良之士,在丘园山野之间探访光明正大之人。

【解析】过江之初,朝廷用人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以顺从朝廷意志的人为善,对朝廷有所指斥的人被贬。熊远深表忧虑,他指出:评论人才不再以人才曲直、言行得失为标准,致使士人只以食禄为目的,朝廷缺少辩争之臣。古时尧取舜于田亩之中,秦得百里奚于集市,现在也应该向山野之中寻找有真知灼见之士。

37、 在家当孝,为吏当清,子孙楷械足矣。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十九》。楷:典范。拭(shl):古代占卜用的器具。

【解析】善明年少时就立下高节的志向。他说在家应当孝顺长辈,为官应当清明廉节,子孙都以你为典范。善明的这种想法符合儒家传统思想,在封建时代具有进步意义。无论哪个朝代的官员,只有为官清廉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而身为人子,只有孝顺父母,才能无愧于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8、 君子心竞而不力争,量能受任,思不出位。

【注释】《晋书-列传第九·荀勖》。君子做事在心中较劲而不是去强力争取,衡量自己才能之后就任,除了份内所应得,并不思谋更多。

【解析】荀勖听说冗吏被派去从事农耕,很高兴,但同时认为裁官员更好,少扰民更好,官员清心最好。为官若像上面这句话所说,就不会用心置办别的产业,也就不会有人贪赃枉法,这就是官员清心。“心竞”当然为目标付出努力,“不力争”就是不明确地谋求什么,只要付出,总会有相当的收获。

39、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注释】《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志古之道:记取古代的历史经验教训。志:记住,记取。自镜:作为镜子来照自己。

【解析】这里提出对待历史经验教训的正确态度:生在当世,为什么还要学习和记取古人的经验教训呢?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为当世参考。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二】

40、 此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九》。

【解析】侯莫陈悦害贺拔岳后,岳军大乱。赵贵建议迎周太祖,但众将有的想向南追随贺拔胜,有的想向东告知朝廷。赫连达说:“这些办法都如远处的水难以救近处的火,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仍然坚持去请太祖。这句话表明赫连达看清了当时的形势以及周太祖的贤能。

41、 盖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者无敌,骄者先灭。

【注释】《后汉书·袁绍传》。

【解析】扶危救乱,铲除暴虐的军队,称之为义师;以众欺少,以强凌弱的军队,称之为骄兵。献帝建安四年,袁绍大败公孙瓒.统一北方。他依仗兵多地广,企图以精兵十万攻打在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军师沮授认为,袁绍连年征战,府库空虚,百姓疲敝,应当先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再加上袁绍师出无名,士兵骄横,必然会失败。沮授客观地分析了曹操与公孙瓒作为袁绍对手的不同,指出骄兵必败、义兵必胜的道理。

42、 前车覆,后车诫。

【注释】《汉书·贾谊传》。

【解析】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就要警惕。贾谊在他的《陈政事疏》中引用了这一谚语,以强调统治者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他认为秦朝其兴亦速也,其亡亦忽矣。它灭亡的“辙迹”是清楚的,教训是深刻的。

汉代统治者只有以史为鉴,时刻警诫,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会步秦之后尘。这显示了贾谊敏锐的洞察力与危机意识。

43、 文以会友,友由知己;诗以明言,言以通理。

【注释】《魏书·宗钦列传》。

【解析】文章可用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进一步认识自己。诗歌是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和言语的,而言语又可以使人通晓事理。

4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注释】《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

【解析】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话,他用简洁的对比揭示了天下兴亡的一个根本原因,对待贤臣与小人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到国家的兴亡。如唐朝贞观之治和安史之乱,就是很好的历史例证。这个上书切中要害,指出了国家兴亡的实质。寥寥数语,表现了诸葛亮洞察世事能力之强,也为后代帝王指出了治国用人之道。

45、 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

【注释】《后汉书·张衡传》。

【解析】画工历来都是愿意画鬼怪而回避画狗马,实在是因为狗马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难以画得形象逼真,而鬼怪是虚假不实的东西,使人无法考究证实。东汉光武帝以及明帝、章帝都热衷于谶纬迷信之说。张衡上书阐明这种学说不可信,指出图谶纬书都是些欺世盗名的学说,是牵强附会与故弄玄虚的产物。他认为人们之所以舍弃天文、历法等实实在在的学问而热衷于虚妄的谶纬之说,恰恰是因为后者无法验证,易于骗人。他以画工为喻揭露了迷信活动欺世罔俗的实质。

46、 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三十七》。

【解析】《北齐书》著者列“文苑”一章,专述文学事业的发展。他们赞扬魏文帝对文学的贡献,并引述魏文帝的话:“人多不强力办事,贫贱的人害怕饥寒,富贵的人流连安乐,所以忙于目前的事务,遗留千年的功绩,随着日月消逝,体貌渐渐衰弱,不久与万物化迁,这是有志于此的人最大的痛苦。”引用此言表明致力于文学的艰辛,以提高文学的地位。

47、 为国之道,不可独任。

【注释】《南史·梁本纪》。

【解析】治理国家,重要的是如何用人。君主独断专行,不听臣民的意见,只能招致来自各阶层的抱怨。国家是一个上下团结的统一体,国君是核心,必须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这个核心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历史上,没有哪个君主能不用人才,独自担当治国的大任。独断专行的君主最终只能如没有士兵的将军。

48、 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授。

【注释】《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解析】许靖说:为官择人,要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如果是人才,即使有仇也一定举荐,如果不是人才,即使是亲戚也不能授官。任人唯贤是许多卓越政治家的用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把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聚拢在周围,人尽其才,而成就一番大业。

49、 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

【注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鉴:照,引申为检验、考验的意思。对着水来看可以看到自己的面容,对照别人可以知道自己的凶吉。

【解析】这句话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廉耻”如出一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自省意识。蔡泽借此劝说范雎应适时退隐江湖,收得廉洁美名,否则商君、白起、大夫种的结局就会重演。

50、 虽弘自取夷灭,亦由陛下无棠棣之义。

【注释】《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纂》。棠棣:一种树,喻兄弟友爱。虽然是吕弘自取灭亡,但陛下这么做未免太无兄弟情分。

【解析】吕弘自以为权势过重,恐不为纂所容,于是起兵反叛。吕纂击败吕弘,纵兵劫掠,弘妻也受到兵士侮辱。纂取得胜利很高兴,侍中房晷有不同看法,说吕弘心生惊疑而反叛,兄弟交战于都城,这是天降灾于凉,陛下应该为此负责任,向百姓道歉,现在的做法太过分了。吕纂神情庄重地认错,优厚地安抚了弘的妻子儿女。

51、 就就自危,犹惧不终,而况沛然自足,可以成功者乎?

【注释】《后汉书·耿纯传》。

【解析】处处小心谨慎,时时居安思危,还担心不能善终,更何况自高其能,傲气凌人,怎么能够成功呢?李轶与李通兄弟二人同为王侯,大权在握,很多人都去拜见他们。耿纯也去求见二人,但很久都得不到通报。几经周折,耿纯终于见到二人,并借机对李轶说了“就就自危”的话,劝谏李轶应当时刻警惕,保持谨慎的心态,不可夜郎自大,自取灭亡。

52、 欲求长世,未之有也。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四》。

【解析】《北齐书》作者记载了诸王的行为,看到了他们成败的过程。他们指出,想要求得永恒存在,没有这样的事情。著史者总是历史地、客观地看待问题,他们相信每个朝代都有其自身发展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逆转,并非个别君王和大臣可以改变。

53、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注释】《后汉书·列女传》。

【解析】志士再渴也不饮盗泉之水,廉者再饿也不吃嗟来之食。乐羊子的妻子是一个有气节有操守的女子,一次,乐羊子拾到一块金子,回家交给了妻子。他妻子就以上面的话批评、激励乐羊子专心求学,不可心存妄想,受人不义之财。体现了乐羊子妻子的高风亮节。

54、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注释】《史记·佞幸列传》。力田:努力耕种。逢年:碰上好年成。善仕:会做官。遇合:得到君王的赏识。

【解析】命运常常捉弄人,机遇在人命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以至人们发出“努力耕田,不如遇上丰年;善于做官,不如和皇帝老子交攀”的感叹。

汉代有一种被称作“佞幸”的人物,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因为善于取媚和讨好皇帝,因而得以和皇帝亲近,并且红得发紫,以至公卿大臣们办事都要通过他们打通关节。

55、 二雄不俱立,冀天不弃德以济黎元。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六·姚襄》。两位豪雄是不可能相容的,只希望上天能够扶持有德之人,使百姓免于水火。

【解析】姚襄深得百姓拥戴,几次战败,知道他所在的百姓都扶老携幼追随他,听说他身受重伤,被敌方俘虏的百姓没有不哭的。在关中与苻生大战,败退。苻坚追赶,沙门智通劝襄暂且收兵,以待后日,襄决心死战。战死后,苻生以王公之礼埋葬他。在北方十六国多年混战的形势下,姚襄如此深得民心简直是奇迹,说出这样的话来的也只能是他。

56、 不可纵奢以忘俭,自安以忘危。

【注释】《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纵:放纵。奢:奢侈,浪费。

【解析】勤以持家,俭以养德,历代帝王在建国之初都大力提倡勤俭,曾一度出现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但到了末代君主,往往忘记前代的训诫,贪图享乐,导致国家腐败,民不聊生,商纣王每日酒池肉林,终至国灭。

营国之本,礼教为先。

【注释】《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营:经营,料理。本:根本。

【解析】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不仅重视以武力征服天下,更重视从思想上来统治人民,他们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就是所谓的“礼教”。礼教指的是传统的束缚人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其核心为“三纲五常”。几千年来“三纲五常”一直成为束缚人民思想的桎梏。

57、 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断于有罪。

【注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昏庸的君主奖赏他所喜爱的人,而惩罚他所厌恶的人;英明的君主却不这样,奖赏一定落在有功劳的人身上,而刑罚一定判给有罪的人。

【解析】赏罚分明,才能引贤人拒佞臣。明主与昏君在这一问题上做法截然不同。明主以功论赏,以罪论刑,有依据,有法度,绝不偏私。昏君以个人好恶来度人,专制愚昧。

58、 兵者,圣人所以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阻,救危殆。

【注释】《史记·律书》。军队,是圣人用来讨伐强暴、平定混乱局势、铲除艰难险阻、拯救危亡倾覆的。夷:平地,引申为铲除。

【解析】军队和战争,一般人只看到它残酷、暴力的一面,而忽略它作为和平的保卫者、安宁的守护神的一面。司马迁在兵书(律书)当中,开宗明义给“兵”下定义,强调了军队和战争应当是讨伐强暴、救助危难和平定乱世的工具,这是值得肯定的进步观点。

59、 天下事不可不密,且兵亦不贵迟巧。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五》。

【解析】王懿与其弟二人在晋太元末年徙居彭城,恰逢桓玄谋划篡位。王懿认为桓玄势单力薄,不能成大事。宋武帝派人攻打桓玄,事情败露,王懿的弟弟被杀。王懿认为,谋反天下必须秘密进行,而且兵贵神速,桓玄没有远虑,好冒险,可以轻易战胜他。事实上,他低估了桓玄的实力,犯了轻敌的错误,结果也险些招致杀身之祸。

60、 少俊爽,能属文,举止风流,雅有巧思,妙达音乐,兼善丹青。

【注释】《梁书·太宗十一王传》。

【解析】这里描述了南郡王大连年轻时的风采。他英俊潇洒,善于写文章,举止得体,风流绰约,并且很有才思。同时兼通音乐,善描丹青,可谓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后人也常用“举止风流”“雅有巧思”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学。

61、 彼众我寡,不可平地置阵。

【注释】《周书·帝纪第二》。

【解析】魏大统元年冬,齐神武帝带兵与周太祖相遇。周太祖召集诸将谋划,李弼指出:“敌方军队兵多,我方军队兵少,不能在平坦的地区布置战阵。”这是一条重要的军事原则,李弼此言正中要害,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太祖把兵布置在渭河拐弯处,加之齐神武帝看到太祖兵少而轻敌,结果太祖大获全胜。

62、 止则立乎无私之域,行则由乎不争之涂,必将通天下之理,而济万物之性。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安身时停止在没有私利的位置上,进取时通过那些没有纷争的方式,这样一定能够穷通天下事理,使万物顺其自然发展。

【解析】自私有害公义,所以君子不重视自身;欲望有损修身,所以君子远离荣利;争竞容易酿成祸患,所以君子不斤斤计较;标榜自己容易招致怨怒,所以君子做了不说。世界终会因人们公正友善相处而达到和谐,你不为利益去与人交往,交情反而会深厚;你不为求名而谨慎行事,功成之后自然有美名。

63、 若使夫遇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

【注释】《南史·列传第六十六》。

【解析】《南史》作者李延寿纵观南朝隐逸诸人,得出结论:独立于世间的人,本性都偏执耿介,不肯放弃自己的志向屈从世道。他觉得陶渊明等人如果得到明主的信任,遭逢好的时运,就不会纵情江河湖海,隐逸山间闾里。他们的隐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64、 夫乐,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万邦咸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注释】《三国志·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第十二》。义(yi):治理,安定。

【解析】文帝继位后,热衷于游猎,鲍勋进谏说:礼乐,可以安定国家,移风易俗。而游猎残害生灵,并只是一个人得到快乐,于国家无益。礼乐向来被作为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以此来陶冶情操,稳定民心。所以,统治者都注重礼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精神文明建设,它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65、 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

【注释】《隋书·帝纪第三》。悌:弟弟顺从兄长。

【解析】隋炀帝继位后下诏:孝敬、顺从是人伦的品德,敦厚、仁义是立身的基础。统治阶级一贯强调儒学,推崇儒学,用伦理来约束人民,使父慈子孝兄宽弟仁。德行笃实敦厚是立身的基本。若一个人品质恶劣,道德败坏,不仁不孝,不要说成名建业,就是立足也很难。

66、 凡举大事,不顾家口;且多是驱逼。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

【解析】宋臣刘助想杀掉三镇士庶的家人,王义恭和何尚之劝他说:“谋反的人,已不顾家人,而且他们多是被逼迫的。你诛杀了他们的家人,只能是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决心。”这句话总结了谋反之人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决心,且指出了他们被逼无奈的境地。

67、 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

【注释】《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第七》。

【解析】太祖曹操擒得陈宫后,问他是否想让母亲及女儿活下去,陈宫说:我听说以孝治理天下的人不灭绝别人的亲人,仁义施于四海的人不能缺少别人的祭祀之礼,我母亲及女儿的生与死在于你,不取决于我。陈宫认为曹操是个明君,所以临死进言。而曹操也确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为人,“太祖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中国封建礼教中以“孝”为先,行孝道是明君的必要条件之一。

68、 大道有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矣。

【注释】《宋书·列传第二》。

【解析】最高的道认为,只要自始至终能够谨慎从事,就不会有失败了。这是傅亮在《演慎》中的论述,他列举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他说:“文王小心,《大雅》咏其多福;仲由好勇,冯河贻其苦箴。”虽然他告诫人们应谨慎从事,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也可杜绝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他强调的谨慎有些过分,有时会让人缩手缩脚,不敢冒险。

69、 察讼理冤,实维政首,躬亲听览,民信所由。

【注释】《魏书·肃宗纪》。讼:争讼,官司。躬:亲自。

【解析】调查案件,审理冤屈,是执法者的首要大事。办这一类事情时,要求执法者必须亲自调查取证,不得偏听偏信,这样才能使百姓信服。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三】

70、 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注释】《史记·李斯列传》。格虏:桀骜不驯的奴婢。

【解析】秦二世胡亥篡位之后,李斯权力日益削弱,为赵高所制。他不思悔改仍竭力揣摩二世心意,为秦二世的昏庸无道、暴虐无度找理论依据,以求得宽容。此语出自李新的《上督责书》。“慈祥的母亲会养败家的儿子,而严厉的家主却没有桀骜不驯的奴婢”,旨在鼓励秦二世以残暴刑罚、苛酷法令控驭百官,鱼肉人民。

71、 然师克在和,但愿同心戮力耳。

【注释】《周书·列传第六》。戮力:并力,合力。

【解析】尔朱天光率领军队阻挡齐神武帝,并派人向贺拔岳问计策。贺拔岳指出:“军队的胜利在于齐心协力,希望你们能合力作战。如果骨肉间自相隔离猜忌,自存都很难,又怎么能去制服别人?”天光不听,后来果真失败了。

72、 人君患在自骄,不患骄人;失在自任,不在任人。

【注释】《后汉书·陈元传》。

【解析】君主不怕臣下骄傲,就怕自傲;君主的过错不在信任他人,而在于自以为是。东汉初年,大司农江冯建议光武帝用司隶校尉督察三公。陈元极力反对,他认为君主首先应该信任臣下,虚心接受辅佐大臣的意见。如果建立监督制度就会闭塞言路,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陈元的话说明为政者不可自骄,不可独断,要大胆任用贤能,才会建功立业的道理。

73、 见瓶水之冻,知天下之寒;尝肉一脔,识镬中之昧。

【注释】《魏书-崔浩列传》。脔(luan):切成小块的肉称“脔”。镬(hu6):锅。

【解析】身为国家的统治者,要能够从一些细小的事件中嗅到更多的信息,要能够见微知著,就好比看见瓶里的水结了冰,就知道天气已经冷了;尝锅里的一块肉,就知道全锅食物的滋味,能够从现象推知其本质。

74、 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

【注释】《史记·太史公自序》。

【解析】这是司马迁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小序上所下的一个考语,意思是说国家的贤相良将,不但是国家的栋梁,而且是老百姓的师表,老百姓的楷模。

75、 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注释】《隋书·列传第三十五》。

【解析】杨玄感乃杨素之子,善骑射,以军功位至柱国。时帝好征伐,玄感请求率军应战。文帝嘉之,谓群臣日:将门有将,相门有相。除了一定的遗传因素外,家庭环境及父母的言传身教使虎父无犬子,曹操之子曹丕就是一例,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刘备之子刘禅就是无能鼠辈,完全不具备刘备的雄才大略和王者风范。

76、 奢侈者鲜有不败。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十五》。

【解析】陈显达告诫孩子们,不要因为自己富贵了,就去欺凌别人。当他知道孩子们与王敬则的孩子用豪奢的车子,很不高兴,说“奢侈的人很少有不败亡的”,并把车子烧毁了。这种教育子女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后世借鉴学习的。

孟子曰:“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奢侈的生活容易使人丧失志气,贪图安逸,以致败亡。

77、 仁行而从善,义立则俗易。

【注释】《汉书·武帝纪》。

【解析】君主仁及四海,万民则从善有加;君主义贯九州,百姓则民风淳朴。

这是汉武帝元狩六年六月诏书中的话。武帝以为,国家虽然颁布了法令,但人民不能遵守执行,这应归咎于官吏在宣传上的疏忽,和他们的乘势扰民。因而武帝要求官吏以身作则,仁爱待民,这样才可以使百姓不教自化。

78、 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注释】《魏书·崔浩列传》。

【解析】处于困境中的焦躁之人,是不会顾及后果的。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能超过“度”,物极必反,好事也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崔浩以此句告诉太宗,不可在自己力弱时,追敌太紧,否则敌人很可能狗急跳墙,拼死一搏。

79、 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

【注释】《史记·太史公自序》。兵:是军队、战争的总称。德:是礼义、仁德以及政治的总称。

【解析】“非兵不强,非德不昌”,是司马迁战争观的理论核心。兵,即战争;德指政治,两者相辅相成。国家缺少战争手段就不能强大,但只注重战争而缺少礼义,政治搞不好,国家也不能昌盛。军队战争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强大;而礼义,政治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昌盛。黄帝有阪泉、涿鹿之战,商汤有鸣条之战,周武王有牧野之战,才得以强大和兴盛。所以战争既可以兴邦,也可以丧邦。

《汉书》名句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厌也。

——《汉书·景帝纪》

80、 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

【注释】《隋书·列传第一》。

【解析】炀帝之后萧皇后见炀帝逐渐失信于民,虽心知不可,亦不敢进言,只作《述志赋》日:站在高处必有一种危机感,考虑事情周全才能防止过分的行为。意即炀帝为万民之首,荣华富贵无与伦比,但愈是这样高高在上,愈要对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切勿纵欲,要居安思危,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使国家不断进步。

81、 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治礼,依人性而作仪。

【注释】《史记·礼书》。三代损益:指夏、商、周三代对礼制所作的增减。

缘:顺随。

【解析】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是最讲究礼仪的。但讲究得过分繁琐,以至成了人们的负担,或者把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贯穿其中,就走到它的反面了。

这里探究礼仪是怎么产生的问题,司马迁的回答,不故弄玄虚,令人信服:顺从人的情意而制定礼制,依照人的习性来规定仪节。试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不都是缘人情依人性而定的吗!

82、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注释】《梁书·儒林传》。

【解析】这是范缜在其《神灭论》巾提出的著名观点,即形神一元论。他认为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它们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只是“名殊而体一”,足既有区别而又有联系的统一体。同时他还认为人的精神存在是以人的形体存在为前提的。可见,在形神不可分的统一体中,义是以形体为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天地间根本没有脱离形体而存在的精神,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形神论范缜正是以此为基础,驳斥了佛教“形神相异”的二元论。

83、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注释】《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裘(qiu):毛皮衣。腋:腋窝,特指兽腋下的毛皮。榭:建在台上的高屋。榱(cui):椽子。意思是:价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制成的;楼台亭檄的椽木,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能建成的;夏、商、周三代的功业,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能完成的。

【解析】一场伟大的斗争,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多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需要集中群众的智慧。司马迁说:“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指进定都的建议),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总结了刘邦建立汉朝是集中群雄的智慧。

84、 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

【注释】《梁书·任防传》。阜螽:蝗的幼虫。雕虎:兽名,因其身有花纹,如同雕画,故名。

【解析】草虫呜叫的时候,阜螽便会跃起;雕虎咆哮的时候,清风便会兴起。

这与人们常说的“龙行雨,虎行风”是一致的。任何事物的运动都表现出一些特征,有的是事物本身发生的变化,有的是与周围事物发生的感应。正是这种事物间的联系、变化、运动构成了大干世界,也正因此使得世界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85、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乘载,分担。

【解析】面对蒯通的劝诱说辞,韩信不为所动。他恪守“乘人家车子,就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服,就要关注人家的忧虑,吃人家食物,要死在人家的事情上”。这样的报恩观点,是封建社会君臣的信义。它维系着封建社会的运转。

86、 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

【注释】《史记·汲郑列传》。刀笔吏:主办文案的小吏。古时用笔写字在竹简之上,有错误,用刀削去另写。

【解析】张汤这类人,专门“文深小苛…‘深文巧诋”(“专在法律条文上下工夫,曲加解释,苛求小节”“玩弄法律条文,巧妙地陷人于罪”)而不识大体,他们掌握了大权,往往要坏国家大事。汉武帝宠信和依靠像张汤这样的一批“酷吏”,果然导致政治危机,到晚年不得不改弦更张。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

87、 凡有天下者,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

【注释】《三国志·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尚:尊重,崇尚。疾:憎恨。

【解析】这是董昭给明帝的上疏.他说:凡是取得天下的人,没有不尊重敦厚朴实忠诚之士,而深深地憎恨虚伪之人,因为他们毁坏教化,伤风败俗。“亲贤臣,远小人”才是国家的兴盛之道。秦二世宠信赵高指鹿为马,唐玄宗重用杨国忠祸国殃民,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真理。

88、 人言恶者未必是恶,言善者不必是善。

【注释】《魏书·献文六王列传》。

【解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许多传闻都是以讹传讹,已经失去了本来的真实性。所以,从别人口中听到的坏事不一定真的就是坏事,好事也不一定是好事,要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还需要亲自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89、 杀一人而天下喜悦者,宗庙社稷之福也。

【注释】《晋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杀一个人而使天下百姓拍手称快,这是稳固国家统治的好事。

【解析】惠羊皇后在八王之乱中几经废立,河间王颙掌权后,因为惠羊皇后几次为奸人所立,矫诏赐死。刘暾等上书,说惠羊皇后不是像这句话所说的那种罪大恶极的人,杀这样一个穷途末路的人恐怕会令百姓不安。对于罪不容诛、死有余辜之人,一定要杀之以泄民愤,不要等到民怨积聚,发生变乱。

90、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注释】《后汉书·董卓传》。

【解析】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何进与袁绍策划诛杀朝中宦官,就秘令董卓率兵进京协助。董卓为了迎合何进,就说了上面的话,表示彻底铲除宦官的决心。“扬汤止沸,莫若去薪”,形象地说明了干事要抓住根本与关键的道理。

91、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

【注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这句话出自汉平帝王元后的诏书,元后附录在《史记·平津侯列传》后。

【解析】“治国的方法首先是使老百姓富足,使百姓富足的关键在于节俭。”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使国家安定,首先民众要富足,老百姓富足了才能知礼节,政令才能通行。

92、 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十七》。开物成务:通晓万物之理,按理办事,得到成功。

【解析】齐武帝即位,崔祖思上书,提出治理国家应把教学放在首位。这是很有见地的思想。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落后面貌,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目的也正在于此。崔祖思在南朝时代就有如此想法是难能可贵的,他启发后世人重视教育的特殊作用。

93、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注释】《梁书·武帝下》。

【解析】这里是在说明,君王所犯的错误,他们本身不一定察觉,但是那些接受统治的臣子百姓们必然能够清楚。这就要求臣子们应该敢于言事,匡正君王的错误,弥补他的不足,从而有益于国家的健康发展。

94、 民以君安,君以民济,不易之道也。

【注释】《三国志·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解析】骆统上疏孙权的这句话指出了君民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唐太宗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富则国兴,民困则国亡。夏桀的暴虐终于激起人民的反抗,被商鞅取而代之。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注重与人民的关系。

95、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絮其名。

【注释】《史记·乐毅列传》。恶(wu)声:中伤对方的话。不絮其名:不为自己的名声辩白。絜,同“洁”。

【解析】古代君子,绝交了不说彼此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绝不为自己的名声辩白。这是乐毅推崇的君子之道。他以君子自况,面对燕惠王左右之人的说辞,面对先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他决意上书燕惠王,表达自己的志向。

96、 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

【注释】《梁书·昭明太子》。

【解析】这是形容昭明太子的言词。他性格宽和而能够容人,常常喜怒不形于色。昭明太子也是梁朝有名的才子,由他编选的《昭明文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97、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注释】《后汉书·班超传》。

【解析】不入虎穴,就得不到虎子。公元73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他率众来到鄯善国,受到国王的热情接待,但后来国王却疏远了他们,原来是匈奴使者也来到鄯善国,国王惧怕匈奴,所以不敢亲近汉朝使者。班超得知实情后连忙召集随从,给他们讲明利害关系。班超认为,自己如果不主动杀掉匈奴使者,他们一定会被鄯善国的国王交给匈奴人,死无葬身之地。并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话来激励部下。当夜,班超率众杀掉了匈奴使团,赢得了主动权,使鄯善国归附了汉室。班超的话掷地有声,表现了一个全节使者的大无畏精神。

98、 君者舟也,人者水也。

【注释】《后汉韦·皇甫规传》。

【解析】君主是船,人民是水。水能载船,亦可覆船。冲帝、质帝时,梁太后临朝,其兄梁冀辅政,天下大乱,群小得志,人民失所。皇甫规上书梁太后,指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不可拂逆人民的意志,无视人民的疾苦。如果那样,自下而上的反抗会使任何王朝顷刻覆灭。皇甫规的言论正确阐述了君主与人民的关系,包含了辩证思想。

99、 吾不负人,人何以叛。

【注释】《魏书·昭成子孙列传》。负:背弃。叛:背叛。

【解析】待人接物,贵在以诚,这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我不辜负别人,别人怎么会背叛我呢?

100、 凶邪败国,先代成患;谗竖乱朝,异世齐祸。

【注释】《宋书·列传第四》。

【解析】凶邪之徒败乱国家,在先代已成为祸患,谄媚小人祸乱朝纲,在各朝都是一致的。小人得道,则国无宁日。这是谢晦上表皇帝的言语,并列举赵高、秦氏、董卓等人给国家造成的祸乱来说明,必须铲除奸邪之人,摒除谄佞之辈,才能使正义得以宣扬、忠士得以施展才华,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但谢晦的真正目的在于以此谋一种自全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