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五史名句欣赏【15】

 秋琰 2020-10-03

1、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此语不见今传《尚书》。

【解析】“凭借德行的昌盛,倚仗强力的灭亡”,这是赵良高出商鞅的地方。

他看到了只有依赖德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凭借暴力手段,国家必将走向灭亡。商鞅个人品质刻薄少恩,推行法制采取残酷手段,最终下场悲惨,与此有一定关系。

2、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注释】《汉书·成帝纪》。

【解析】汉成帝年间,曾命解万年督造昌陵,费时五年,还未完成准备工作,主体工程尚未动T。而此时已劳民伤财,怨声载道。汉成帝眼看这无休止的耗费难以维持下去了,就下诏停工。并引用《论语》里的话,标榜自己“过而能改”,当然,以此推理,这次劳民伤财的工程也就不成其过错了。从中可见成帝作为封建帝王的虚伪。但就此句话本身而言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 危非仁不扶,乱非智不救。

【注释】《后汉书·刘陶传》。

【解析】没有仁义之士,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没有智能之人,无法救泰山于将崩。桓帝时,大将军梁冀大权独揽,飞扬跋扈。灾异连年爆发,人民流离失所。而桓帝对此不闻不问。刘陶上疏陈述了时弊,指出国家危难之时更应选贤授能,这样才能救危扶亡。表明了刘陶的危机意识与用人思想。

4、 民犹水也,法令为堤防,堤防不固,必致奔突,苟无决溢,使君何患哉。

【注释】《隋书·列传第三十一》。

【解析】郎茂在任司录期间,认为:人民如同流水,法令像堤防,堤防不牢固,水必然会冲垮它,人民必将推翻统治。诚然,严明的法令是治理国家所必需的,但统治百姓不可全凭法令,还要辅以仁政,既以法治民,又要施民以仁。这样,统治才能长久。如秦虽对人民实行严刑酷法,但适得其反,民不畏死,何以惧法,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秦王朝也在滚滚而来的农民起义浪潮中覆灭。

5、 据洪图而轻天下,吝寸阴而贱尺璧。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六》。

【解析】《南史》著者李延寿从袁氏家族各位忠烈之士的行为看出:怀有宏图大业而以天下为轻,吝啬寸把光阴而以尺璧为贱。人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同时又要珍惜时间。古人从四时变化、物华代谢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所以珍惜每一寸光阴,把它看得比玉璧还要重。

6、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注释】《汉书·武帝纪》。

【解析】仁者爱人,不避山高路远,义者施义,不畏困难重重。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九月,因江南暴发水灾,又时近严冬,百姓饥寒交迫,无以聊生。因此武帝下令,调巴蜀之粟到江南救灾,体现了一种惠泽天下、恩满九州的帝王风范。同时,仁不异远,义不辞难,成为武帝追求的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思想境界。

7、 豹姿未变,凤德已衰。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三·愍怀太子》。虎豹一样的雄姿没有改变,凤鸣之德却已衰减。

【解析】愍怀太子少而聪慧,惠帝立他为太子,选德高望重者辅佐他做广陵王。太子长大后不好学,与左右嬉戏且不敬尊长,曾在宫中设立市场,用手掂肉,斤两不差。贾后一直嫉恨太子有好名声,便诱使他不务正业,等着他自取灭亡。太子有负众望,终于失去了惠帝的支持,贾后寻机将太子废为庶人。太子美德的衰减很可惜。

8、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注释】《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羁(ji):居住在外。人生处世责在称心适意,哪能为了名声爵位而离家数千里为官呢?

【解析】张季鹰有清才,且任诞不羁,很像阮籍,人称“江东步兵”。齐王掌权时,季鹰就觉得天下祸乱纷纷,应该及时隐退,自谓本是山林中人,不想乘时而起。又见秋风起,想起吴中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于是长叹一声,然后命驾回乡。能从纷纷扰扰的宦海中退出真是难能可贵。

9、 坐谈则理高,行之则事阙。

【注释】《魏书·甄琛高聪列传》。阙:过错。

【解析】空谈则理论高妙,一实践就出现过错。比喻空谈理论,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善于谈兵,后赵王让他代廉颇去打仗,结果在长平之战中只知照搬兵书,不知灵活处理,为秦军射死。这即是“纸上谈兵”的由来,与本句意同。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一】

10、 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注释】《汉书·项籍传》。亨(peng):即“烹”,煮。

【解析】楚汉相争,汉在成皋大胜楚军,项羽闻风赶到,刘邦却跑到险处据守,不与项羽作战。项羽大怒,就抓来刘邦的父亲,捆在阵前并派人向刘邦喊话说:“你要是不马上率军出来交战,我就把你的父亲烹掉!”刘邦听了就传话说:“我和你同在怀王那里称臣,且相约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就到时候分给我一杯羹吧!”刘邦置父亲性命于不顾,而且谈笑风生,使项羽的计划落空,历来被人们看作是痞子习性。但是刘邦为了不被敌人左右,没有感情用事,从而牢牢地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成就了帝业。瞻前顾后,难成大器,所谓“为天下者不顾家”,即为此理。

11、 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注释】《汉书·贾谊传》。

【解析】功劳少的人最易于保全自己,地位低、势力小的臣子对君主最忠心。所谓“高位多灾祸,荣名秽人身”即为此理。韩信、彭越因权倾天下,危及王权而被诛,樊哙、周勃因势单权疏而得以远祸全身。贾谊基于以上事实,总结了西汉诸侯王同中央政权的利害关系后,得出了“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的结论。他认为韩信等并非天生有反叛之心,只是因为他权及人主的显赫地位,才招来杀身之祸。

12、 舟超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

【注释】《宋书·隐逸传》。

【解析】这是陶潜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后所作《归去来》中的词句。表达了无官一身轻的畅快心情。小舟在欢快地前进,迎面的微风吹拂着飘动的衣襟,甚至嫌怨“晨光之希微”。那种脱离官场的欢乐心情,溢于言表。

13、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

【解析】善用兵的人用自己的长处攻击别人的短处,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在伐燕攻齐的问题上,广武君分析了韩信的长处——攻城拔寨,威震天下,民心顺从;也指出了韩信的短处——士兵疲敝,粮草尽竭,敌国坚守。因此他建议韩信采取“先声后实”战略:按兵不动休整士卒,摆出向北进攻的态势,而后派使者到燕国把自己的绝对优势显示给燕国看,这样燕国不敢不听,齐国也必然从风而服。韩信依计而行,果然顺利地征服两国。

14、 从善如顺流,去恶如探汤。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七·凉武昭王李玄盛》。听从善意的劝谏顺畅如水流过,疾恶如仇、态度严厉如水沸腾。

【解析】李玄盛出兵攻打蒙逊,手令诫其诸子:说话要谨慎,不可轻易表现喜怒之情,不要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要广开言路,遇事多方咨询,合理采纳众人意见。这句话与其说是两个比喻,不如说是用了通感手法,愉快接受通水流欢畅,态度严厉通沸水高温。

15、 寿终则蒙赠,死难则见绝,岂所以明事君之道,厉为臣之节乎!

【注释】《晋书·列传第三十九·刁协》。命大的蒙受了封赏赠赐,战死的则什么也没有,难道这样做能够明示奉事君主的道理,砥砺作为臣子的节操吗?

【解析】刁协深得元帝信任,在平定王敦叛乱中被杀。周凯等在平定后封爵受赏,而刁协因死于疆场而无所得,蔡谟为之鸣不平,同时也提请皇上注意。

刁协终因勤王受到册封,但历史上此类不公平的事不可胜数,纪信在荥阳代刘邦而死,汉立后未封侯,纪母骂上京城。至于“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一将功成万骨枯”,则更让人慨叹。

16、 兵故有先声而后实者。

【注释】《汉书·韩信传》。

【解析】军事行动中常常使用先虚后实,先从心理上动摇敌人,扰乱其军心,然后再以实力为后盾,打败敌人的方法。韩信准备攻燕伐齐,向李左车请教策略。李左车准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军事、心理态势,建议韩信以实力作后盾,先招降燕国,孤立齐国,然后再做打算。韩信依计而行,果然收到了奇效。

17、 风化兴于哲王,教训表于至世。

【注释】《宋书·范泰传》。

【解析】良好的社会风气由圣明的君王振兴,而教育训导之方则应在至世中体现。这里说明,只有在君王英明、臣子贤达的治世中,才能出现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教育。

18、 国耻家怨,痛入骨髓,乘机而动,今实其时。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三》。

【解析】封隆之的父亲遇害,他想报仇雪恨,就持节东归,图谋义举。这时高干对隆之说:“氽朱氏暴逆,加害皇帝。我们怎么能不献身为主报仇雪恨?”封隆之说:“国家的耻辱,自家的怨恨,痛入骨髓,乘着这个机会行动,现在的确到时候了。”这句话表明封隆之报仇雪恨的决心和大无畏的精神。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

19、 疾风知劲草。

【注释】《后汉书·王霸传》。

【解析】疾风之下方显强劲之草。王霸在颍阳投奔刘秀时,其部下有几卜人也同时愿意跟从刘秀。可是等到刘秀渡过黄河发展势力时,这些人却先后离去,作鸟兽散了。只有王霸一人仍一心事主,跟从着刘秀。刘秀就以“疾风知劲草”来赞扬王霸。

20、 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

【解析】封建统治者多容不得出类拔萃的人在自己身边。韩信破魏取代、攻赵、收燕、平齐、败楚,军功卓著,才智过人,无人能比。蒯通指出:“勇敢和谋略超过君主的人就有危险,功劳超过天下人的人无法封赏。”结果,韩信由于功勋赫赫使汉王的忌疑与日俱增,至拜韩信为齐王,汉王已露出了杀机。韩信的勇略、功勋、地位以及韩信离心倾向构成了对刘邦的潜在威胁。

21、 指鹿为马,移天徙日。

【注释】《魏书·景穆二十王列传》。

【解析】这句话是由两个成语组成,前一个成语是取自秦末的典故,讲的是宦官赵高借指鹿为马排除异己的故事。后者与前者同意,都是比喻故意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图谋不轨的行为。

22、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注释】《史记·吴太伯世家》。倍:通“背”,背弃。

【解析】博学多才的吴国公子季札,受吴王派遣到中原各国访问。开始出使时,北上途中拜见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佩带的宝剑,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季札明白他的心思,因为还要出使中原诸国,没能把宝剑赠给他。

出使归来,徐君却去世了,季札便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旁的树上。随从的人说:“徐君已经死了,你还送给他干什么?”季札说:“不能这样说。当初我心里已经决定送给他,怎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我的初衷呢?”看重自己的良知,郑重实践“心许”的诺言,不做违背初衷的事,这是良好修养的一个方面。

23、 理贵有中,不必过厚。

【注释】《南史·列传第八》。

【解析】孔子《论语》中说:“过犹不及。”道理贵在恰到好处,过重过厚都不尽人意。恰当的说理,可以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而过分的苛求则适得其反。

这是很普遍的道理,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24、 士之成名,所贵彬彬而已。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六》。

【解析】《论语·雍也》曾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外表和本质一样美好,所以称之为彬彬。南朝重风貌,成名的士人多外表风清神俊,文质配合得很默契。《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许多名士,他们都是孔子所称道的“文质彬彬”的君子。

25、 不可以疑似之事,以生必然之过。

【注释】《魏书·列传第八十八·勿吉》。

【解析】智子疑邻虽然是大家所熟悉的讽刺故事,但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仍屡见不鲜,是何原因呢?多疑是人性中固有的疟疾,因而,在“事实”尚未成既定事实之前,要多方寻求确凿证据,“三思而后行”,慎重从事,以免无事生非,疑似生过。

26、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

【注释】《汉书·宣帝纪》。

【解析】自古赏罚分明,才能去浊扬清,惩恶扬善。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即使是尧舜这样的明君也不能教化天下。此语出自汉宣帝地节三年的诏书中。

诏书中说胶东相王成孜孜矻矻,夜以继日地工作,抚慰八万流民,使他们安居乐业,这是卓著的政绩,应该予以重赏。汉宣帝给胶东相王成加官晋爵的事实,正体现了他赏功罚过的治国思想,这对于保证王权的公正与威严有着很大的作用。

27、 政之于民,过急则刻薄,伤缓则弛慢。

【注释】《周书·列传第三十七》。

【解析】武成元年,乐逊陈述时宜一百一十四条,其中有五条切合政要。他指出,现在的官员,大多数能做到自身清廉,却达不到惠民爱物。政治对于人民,操之过急就显得刻薄,伤于迟缓又让人感到松懈。他还举例说西周因统治舒缓而失去天下,秦朝因统治急暴而遭失败。

28、 上明下直,谗慝不行也。

【注释】《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慝(te):奸邪。

【解析】孟达对刘封说:“皇上贤明臣子刚正不阿,奸诈小人就会走投无路。”所以,作为君子,要明辨是非、豁达大度,臣子要忠言直谏,这样奸佞之人自然无容身之所。君臣配合得恰到好处,小人则亡。

29、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注释】《后汉书·马援传》。

【解析】杜季良也是东汉初年人,他为人豪爽刚毅,仗义疏财,急人所急,乐人所乐,可谓德高望重。马援虽然也十分敬佩季良,但反对两个侄子效法季良,并在劝诫他们时用了“画虎不成反类狗”的话语来说明原因。后来,画虎类狗成为典故,用来比喻那些好高骛远却一事无成,最终贻笑天下的人。

30、 君子任职则思利人,达上则思进贤,故居上而下不怨,在前而后不恨也。

【注释】《后汉书·王符传》。

【解析】君子任职就应该为别人谋福利,事主就须举荐贤能,这样,他身居高位而不被下级报怨,官至极尊而不为百姓唾骂。此语出自王符的《贵忠篇》。

它指出了做官的基本品质应当在于“思利人”“思进贤”,搞好上下级关系。

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

【注释】《后汉书·王符传》。

【解析】为官者如果德不称职,能不符实,就会招来巨大的灾祸。此语出自东汉经学大师王符的《贵忠篇》。王符尽管不入世俗,远离官场,但十分关心政治,写下了大量治国安邦的文章。《贵忠篇》就是其中的一篇。此两处体现了王符对于官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德与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1、 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注释】《南齐书·张融传》。

【解析】这是南朝齐张融《(门律)自序》中的话,认为文章著述不应因袭别人,而应有所创新,从旧有的事物中发掘出新的内涵,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目的。同时他还认为,文章著述没有固定的文体去遵循,但又离不开具体的文体去承载文章,体现了他辩证的思想。后来人们把“寄人篱下”转喻为依附别人生活,而不能独立自主。

32、 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

【注释】《史记。儒林外传》。帽子虽然破旧,一定得戴在头上;鞋子即使是新的,一定要穿在脚上。

【解析】帽子也好,鞋子也罢,其用途不同,只能各司其职。但是腐儒黄生,却以此为譬喻,为残暴反动的帝王做辩护,说什么夏桀、商纣虽然无道,然而总归是君上;商汤、周武王虽然圣明,总归是臣下。君主有过错,臣下不能用正直的话匡正他们的过失以树立他的权威,反而利用他的过错诛杀他,取而代之自己称王,这不是弑君造反又是什么呢?显然歪曲了此句本意。

33、 炫美非所,罕有常安,韬奇择居,故能全性。观机云之行己也,智不逮言矣。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韬(ta。):遮掩,隐藏。在不适当的场合炫耀自己,很少能有永久的平安;选择位置时隐藏自己的奇异,能够全身远祸。看陆机、陆云的立身行事,是智力不及言论。

【解析】君子处世,应该相时而动,不能不顾身家性命去谋取功名富贵。要观察、分析形势来确定自己人世还是出世。陆机、陆云文章华美,而智力不及,以致丧身殒命,有如龙穴崩、凤巢倾,再也看不到他们“飞翔”“跳跃”了。

34、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注释】《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卑鄙:卑贱低下。猥:表示谦卑。

【解析】诸葛亮在南阳耕地以待时而出,刘备不嫌弃他的地位卑微而三顾茅庐,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不仅辅佐刘备去取得天下,而且为兴蜀事业鞠躬尽瘁。此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三顾茅庐”也成为广为传颂的美谈,给后世帝王择才用人以启迪。

35、 儒之为教大矣,其利物博矣!笃父子、正君臣、尚忠节、重仁义、贵廉让、贱贪鄙,开政化之本源,凿生民之耳目,百王损益,一以贯之。

【注释】《隋书·列传第四十》。

【解析】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儒教在封建社会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它教会人民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使人们安分守己,使尊卑、长幼有序。儒家思想虽对稳定社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更多的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而且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6、 世有乱人而无乱法。

【注释】《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解析】杜恕上疏日:世上只有作乱的人而没有混乱的法令。所以无论何时,法令一定要严明,且要全面贯彻执行,这样才能约束那些作奸犯科的“乱人”。他如此进谏是想要曹操立法度,辟公府,整顿吏治,建立一个法治的社会,这在以“人治”为统治方式的封建社会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37、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注释】《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解析】如果刑罚不公正,那么人民就会手足无措。这本是《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这里被刘秀引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大赦天下,并下诏减轻刑罚,以改变当时刑罚苛刻、冤狱百出的现状。刘邦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

38、 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

【注释】《三国志·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解析】太祖以胡绍为司空丞相,胡绍自陈一介草民,对国家没有太大的贡献,请求辞官,于是太祖说:人各有志,出身和兴趣爱好不同,勉为其难便索然无味了。胡绍隐归陆浑山,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太祖虽唯才是举,但也尊重他人的个人意愿。若勉强行之,则事与愿违。

39、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注释】《三国志·徐胡二玉传第二十七》。裘:皮衣。

【解析】王昶进言说:挽救寒冻的人没有比得上皮大衣的,终止诽谤没有比得上加强自身修养的。身正不怕影斜,自身没有错误,诽谤是无用的。面对别人的诋毁,关键是不断完善自己,不给别人可责之处。所以,欲立身行事必须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自然别人就无可指责了。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二】

40、 仰观天文,俯察人事,此而可存,孰有可亡!

【注释】《南史·宋本纪》。仰:抬头。俯:低头。察:考察。

【解析】刘裕纵观天文人事,看到“文武困于版筑”“大东有杼轴之悲…‘摽梅有倾筐之怨”。他认为这些事情都能存在,还有什么事不可能发生呢?于是发出了上面的感慨。身为一代君主的刘裕能正视封建时代人才被埋没的现实,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41、 惟古人之有怀,尚或感于知己。

【注释】《周书·列传第四十》。

【解析】梁帝没有听宿将尹德毅的话,失去襄阳城。他看着残破的城池,心怀忧愤,追悔不已,于是写了一篇赋来表达心意。其中感叹道:“只有古人有情怀,还有时能被知己感动。”这句诗表达了梁帝苍凉的身世之感。

42、 岂可手足肱支,自相屠害。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三》。肱(g。ng):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汔指手臂。支:人体的四肢。

【解析】梁元帝在长沙包围了河东王萧誉。萧誉向萧纶求救,萧纶上书元帝说了上面的话。他指出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怎么可以自相残杀?古代帝王之家,兄弟为争夺王位相残之事屡屡发生。这句话反映了梁王朝黑暗的内幕,向我们揭露了封建时代尖锐的宫廷斗争。

43、 唯使俭而合礼,勿得奢而乖度。

【注释】《陈书·宣帝》。

【解析】这是孝宣帝在其遗诏中的言语。意思是为他修墓治丧要节俭,而不能由于奢侈违反法度。这里告诫他的儿子应该勤俭节约,合乎礼仪即可,不必大操大办,违反先王的规定。这与那些大修坟墓的君王相比是一种进步。

44、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

【注释】《汉书·贾谊传》。

【解析】礼的作用在于让人明白道理而不去做坏事;法的作用是用来惩罚已经犯罪的人,并以此警戒人们不去为非作歹。因此,法在禁止人们越轨为非上的作用就十分明显,礼在教导人们知耻自爱上的作用就比较含蓄隐蔽,不太明显。这是贾谊关于礼与法不同作用的论断。在礼与法中,贾谊更看重礼的作用,但实际上礼与法是任何社会中都必须凭借的统治方式。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对的。

45、 善言者不必能行,蹈之者恒在所忽。

【注释】《南史·列传第五十四》。蹈:遵循,实行。忽:不重视。

【解析】李延寿看到了忠义之人的悲惨命运,他从这些例子中总结出一个道理:善于言谈的人不必能做,而能干的人往往不重视言谈;谗佞的小人善于花言巧语,伪饰狡诈,却没有辅君治国的才能;而忠义的大臣舍身赴国难,却从没有怨言。

46、 人众敌者当任智谋,智谋钧者当任势力,故强者所以判弱,富者所以兼贫。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三十四》。

【解析】齐肃宗即位,卢叔武任银青光禄大夫。肃宗向他问世事,他劝肃宗讨伐关西,画出地盘,陈列军队。他指出,敌人的士卒众多,就要用智谋,若与敌人智谋差不多,就要靠势力,这就是强者可以制服弱者,富人可以兼并穷人的原因。此言表明卢叔武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分析敌我具体情况。

47、 古之立太学,将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渊原,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

【注释】《汉书·成帝纪》。

【解析】古人设立太学的目的是为了继承与传播先代君主的功绩,以此来感化天下的臣民。儒林设立的官职,是要探明万物源流和古今变化的承接关系。从而可以温故知新,认识国家的体制、政务。那些能通晓古今、遍识天下的人.被称为博士。此语出自汉成帝阳朔二年九月的诏书中,从中可见古代对“博士”的要求之高。他需要博古通今,以为时政服务。

48、 家足食,为子则孝,为父则慈,为兄则友,为弟则悌。

【注释】《晋书·列传第十七·傅玄》。悌(t1):弟弟顺从兄长。家庭中衣食丰足,才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弟相亲。

【解析】傅玄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若天下衣食丰足,仁义教化推行起来就会很容易。古代帝王贤臣都曾亲事农耕,当朝冗员也应该使他们自食其力,避免坐食百姓,致使物资匮乏。物质保障是一切行动的基础,没有了物质保障,建立在这之上的一切都是空谈,人不能超越物质状态而生存。

49、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注释】《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能实际去做的人未必能高谈阔论(讲出道理),能高谈阔论的人未必能实际去做。

【解析】这是一条谚语,司马迁引用来感叹孙膑、吴起有过人的才智,却不能拯救自身的危难。孙膑擒庞涓机智神勇,可不能防范早年受到的灾祸;吴起说武侯固国在德不在险,可他在楚国却因苛刻少恩而送命。

50、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

【注释】《史记·孝文本纪》。法者二句:法律是治国的准则,法的作用是为了禁绝残暴,引导人们走向善良。正:准则。法正二句:法律公正则百姓忠厚,论罪量刑得当则百姓顺从。悫(jue):朴实,忠厚。

【解析】汉文帝是一位有名的仁德之君,西汉文景之治就是由他开创的。

他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有不少开明的、渗透着民主意识的、有利于老百姓的言论和主张。这里的几句话是他与官员们就废除同坐、收币法等事进行的讨论。这段讨论很有意思,特译介如下:文帝说:“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准则,用它来禁绝残暴,引导人们向善。现在犯法定罪后,还要使无罪的父母、妻子、兄弟连坐,收没妻儿为官府奴婢。我非常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大家讨论一下。”有关官员都说:“百姓不能治理自己,所以制定法律来约束他们。实行连坐将亲属跟犯人一起收捕治罪,目的在于牵制他们的心理,使他们不敢轻易犯法。”文帝说:“我听说法律公正则百姓忠厚,论罪量刑得当则百姓服从,况且管理百姓,引导他们向善,是官吏的职责。既不能引导他们向善又用不公正的法律去论罪,这反而会促使他们去干凶暴的事,又怎么能谈得上禁止人们犯罪呢?”

51、 济一时之务,须一时之胜,何必德均古人,韵齐先达邪!

【注释】《晋书·列传第四十七·殷浩》。建立一时的功勋,只需一时的胜利,何必一定要在道德风范上赶超古人呢?

【解析】殷浩识度清远,却不肯来为官。汀东社稷托于庾、桓家族,不但不能长治久安,恐怕很快就要出乱子,庾翼劝殷浩担起重任。这句话夸奖了殷浩的才干,鼓励他建一时功业,同时也委婉地批评了他修身养性却不济苍牛,这样危急的时刻,你想抱朴含贞、潜龙勿用也是难获平安的。

52、 违乎天者,鬼神不能使其成;会乎人者,圣哲不能令其毁。

【注释】《宋书·沈攸之传》。

【解析】(如果做事)违背天意,即使鬼神也不能使他成功;(如果做事)合乎人心,即使圣哲之人也不能使他失败。这里着重说明顺应时势、合乎民心的重要作用,这是成功的基础。并以刘濞等“七王之乱”被平定的事例来从反面加以说明,即使当世雄杰,旷世奇才,如果违背时势而动,必然会遭到失败。

53、 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注释】《魏书·列传第七十八·逸士》。

【解析】圣人无常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蓝亦可师从于青,君子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见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关键在于深明大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54、 得时无怠。

【注释】《史记·李斯列传》。

【解析】“得时无怠”,就是要抓住时机,懂得时机的重要。李斯是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李斯所处的时代,战乱纷争,游说之人掌握事态,李斯看到六国的衰弱,决意入秦大显身手。初人秦,他做吕不韦的舍人,深得吕不韦的好感,被任命为侍卫,因此有机会向秦王进言。并抓住进谏之机向秦王游说,乘六国王室衰微,征服他们。

55、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掖(ye):通“腋”,狐皮以腋部价值最高。诺诺:随声附和。谔谔(色):直言争辩的样子。

【解析】这句话极形象地说明直言真话的可贵。历史上人云亦云的朝臣很多,敢于直言上谏的忠勇之士却很少。这就如同一千张羊皮,也不如一只狐狸腋皮珍贵;一千人随声附和,抵不上一个人的直言争辩。纵观历史,倡导直言争辩的君主,国家往往昌盛,而喜欢听媚词的国君,王朝往往消亡。

56、 能成功于千载者,必以近察远,智周于独断者,不耻于下问,亦欲博采必尽于众也。

【注释】《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解析】刘广上疏曹操:能成就千秋功业之人,一定能以近察远,不耻下问,博采众长,人尽其才。有所作为的人,能够管中窥豹,广泛采纳别人的意见,不断增加自身的信息量。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要广泛地从别人身上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而以近察远、以古推今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和升华。

57、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注释】《汉书·武帝纪》。

【解析】非同寻常的事业,需要有非同寻常的人来完成。所以,那种奔腾不息、快如闪电的马,自然能日行千里;那些特立独行,不同凡响的人很容易建功立业。这表明了汉武帝刘彻的人才观。他认为一般的人虽然也可以任用,但毕竟不堪重任,只有才华横溢、智堪栋梁的人才可以委以经国之大任。

58、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注释】《汉书·项籍传》。

【解析】项羽兵败,逃至乌江。乌江亭长要求项羽急渡脱身,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认为天亡项羽,谢绝了渡江。他认为即使江东父老同情他并拥戴他为王,自己也没有脸面见到他们。即使不指责自己的失误,自己难道就不感到有愧于心吗?从中可见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耿直性格。

59、 有无通则民财不匮,劳逸均则人乐其业。

【注释】《魏书·食货志》。

【解析】我国封建时代的某些统治者就已经认识到了商业的重要性,与从前的重农抑商政策不同,拓跋宏开始重视发展商业,以通有无。同时他还注意到了劳逸不均的问题。于是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税收政策,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60、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四句是当时流行的谚语。《国语·越语》范蠡有云:“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与不取,反为人灾”。与此意同。与:赐予。咎:追究罪责。

【解析】韩信投奔刘邦做了大将后,一系列成功的征战使得他名声大振,并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之势。项王(羽)心知韩信已成为决定天下胜负的关键人物,便派武涉、蒯通劝韩信叛汉。蒯通以相术说韩信,要韩信与刘邦和项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认为这是上天对韩信的惠顾,并恫吓韩信:“上天赐予的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来了不行动,反而遭受灾殃。”

61、 国以贤兴,以谄衰;君以忠安,以佞危。

【注释】《后汉书·王符传》。

【解析】国家因贤才兴盛,因谄臣衰败,君主因忠臣而安,因佞臣而危。此语出自王符的《实质篇》一文。精辟地指出了国家的兴衰、君主的安危与用人的重要关系,对历代统治者都有借鉴意义。

62、 阴阳和则裁成万物,家道正则化行天下。

【注释】《隋书·列传第一》。

【解析】天地间阴阳合则万物兴隆,家道正则风化天下。皇娥、女英的贤淑使虞道兴隆,而妲己的蛊惑使殷商灭亡。这样完全地把国家的兴亡归结到某个妇女身上未免片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即忠臣万言,不如枕边一语。皇帝耳边的女人贤德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所以,贤明的皇帝在挑选皇后时,总要把德放在首位,家道正才能作百姓的榜样。

63、 归师勿遏,古人畏之,死地之兵,不可轻也。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五》。遏:阻止。

【解析】魏国围攻钟离,欣泰听从崔慧景的话,放走了归兵。慧景劝说欣泰时说了上面的话。回营的军队不能阻挡,连古人都畏惧他们,陷于死地的军队,不能轻视。兵家常言“置之死地而后生”,归师与死地兵均是豁出性命的军队,他们无所顾忌,因而勇往直前,不可阻挡。

64、 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注释】《三国志·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解析】这是袁涣对太祖的进谏,他说:兵士,也是一种凶器,不得已时才用。实行休养生息,发展社会经济,使国家呈现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是每个统治者所希望的。凡事动之兵戎,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而且受灾难最深的是百姓。

所以,遇事用谈判的、非武力的手段协商解决最好,尽量避免刀戈相见。

65、 臣哉邻哉,邻哉臣哉,君则亡逸于上,臣则履冰于下。

【注释】《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邻: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亡:通“无”,没有。逸:放纵,放荡。履:践踏,踩。

【解析】大臣就好比君王的邻居,而君王则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仪态举动。

上行下效,君王从自己臣下的举动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君王无道,则朝纲不整。如果君王没有任何荒淫放荡的举动,那当臣下的也会如履薄冰,尽心尽责。

66、 所谓火既炽矣,更负薪以足之,数既穷矣,又为恶以促之,欲求大厦不燔,延期过历,不亦难乎!

【注释】《北齐书·帝纪第八》。燔(f6n):焚烧。

【解析】北齐一朝到了末世,也同其他朝代一样,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土崩瓦解之势,即使有摧枯拉朽的力量也无法挽回即将倾倒的大厦。因而魏征感叹道:火已经很旺,还往上加柴,天数已尽,又作恶加速灭亡,这样想求得国家不灭亡,拖延期限,不也很难吗?这句话以柴与火的关系,比喻作恶会加速国家灭亡,通俗易懂。

67、 地者,国之本也。

【注释】《史记·匈奴列传》。

【解析】任何时候,国土都是一个国家主权的神圣象征,绝不允许外族侵犯,冒顿杀父自立为王,当时东胡强盛,就派使者向冒顿索要匈奴的千里马,冒顿询问群臣,左右都认为不应给,冒顿说:“跟人家是邻居怎么能吝啬一匹宝马呢?”于是把千里马给了东胡。东胡王以为冒顿软弱,又大胆向冒顿要单于的阏氏(后妃)。群臣大怒,要攻打东胡,冒顿说:“跟人家是邻居怎么能吝啬一个女子呢?”于是把单于的一位阏氏送给了东胡。东胡王越发骄横向西入侵,要求把东胡和匈奴两国间的大片荒地划给他们。冒顿问左右大臣,大臣认为给也可不给也可。冒顿大怒,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送给他们呢?”于是杀掉主张送土地的人,出兵攻打东胡。冒顿的眼光比臣子要远得多,千里马、美女远比不上土地的重要。

68、 仇雠有善,不得不举,亲戚有恶,不得不诛。

【注释】《三国志·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解析】孙权死后,诸葛恪迁升孙奋到豫章做官,奋怒,不从命。奋屡次越法度,诸葛恪进谏说:仇人有善行,一定要推举出来,亲戚做错事,也定要诛杀。

意即孙奋虽贵为王子,但他有错误也要受到惩罚。赏罚分明,一视同仁,这在以“人治”为思想的封建社会是尤为可贵的。

69、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盖自古之政。

【注释】《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解析】钟毓进言明帝说:可以去做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如果不可以去做的就要另想办法,这是自古为政的原则。凡事不能一味强求,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制定不同的策略。否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气固然可嘉,但自不量力的后果可想而知。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三】

70、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疑:迟疑,犹豫。

【解析】大凡有成就之人,做事多果决。商鞅以他雷厉风行的作风,辅佐孝公变法,改革秦国旧制,使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诸侯之霸,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71、 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未者须端其本。

【注释】《隋书·列传第二十三》。

【解析】炀帝执政后期,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吏治黑暗混乱。李文博面对这种情况,感慨道:洁源才能清流,端本才能正末,今虽日免十贪郡守,又有何用!意即欲整顿国家,皇帝应洁身自好,朝廷应廉洁无私,这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所以,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从关键做起。

72、 仕无出位之思,臣无越境之交。

【注释】《晋书·列传第十六·李重》。为官的人不去过多地考虑职责以外的事情,为人臣者不去私自结交他国君臣。

【解析】李重上疏,陈说保留魏国“任人唯贤”的九品中正制度是必要的。

上古社会诸侯分治,国土和君主世袭不变,天下太平,评价君臣以德为先。这句话就是说的当时的情况。晋朝经历了三国鼎立、战乱频仍时代而来,不同于上古社会,应该更重视人才的实际才能,沿袭曹魏的严格的人才评定标准。

73、 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下·论日》。

【解析】德高望重者享受大的名誉,德薄望轻者享受小的名誉。汉代皇后原无谥号,自东汉明帝开始建立光烈之号,如光烈郭皇后、光烈阴皇后等。后来便在帝号后配以“德”字为号,如明德马皇后、章德窦皇后等,都以德为号,使优劣良莠不分,无辨贤愚。至和帝以后才一改旧制,实行“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的制度,以说明加封谥号的真正意义在于褒善贬恶,名实相符。

74、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注释】《后汉书·庞参传》。

【解析】一百只凶猛的鸷鸟,不如一只鹗雕。邓太后执政期间,派大将军邓骘平定西北叛乱。御史中丞樊准得知庞参文武全才,就向邓太后举荐他参与征西。樊准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来形容庞参的才干,向邓太后说明“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

75、 知臣莫若于君,知子莫若于父。

【注释】《隋书·帝纪第二》。

【解析】文帝遗诏中说: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我很了解我的儿子,杨勇及杨秀,无臣子之心,所以废黜,杨广则仁孝著名,以其行业,堪称朕意,希望群臣百官与杨广共治天下。君臣父子朝夕相处,比较熟悉,因而互相了解。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杨广后来的所作所为不仅使隋国势日衰,而且导致隋最终的灭亡。

76、 毁徒皆鄙,则宜擢其毁者;誉党悉庸,则宜退其誉者。

【注释】《宋书·周朗传》。

【解析】周朗以其独特的思维,高屋建瓴地把握了这一规律。他认为那些诋毁别人的人常常是目光短浅之辈,因此明君要提拔小人所诋毁的人,而那些恭维赞誉之流则较为平庸无能,因此,明君要辞退小人所赞誉的人。这样才能使“毁誉不妄,善恶分矣。”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识别人才,唯才是举。

77、 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

【注释】《后汉书·范滂传》。

【解析】农夫锄去田间杂草,庄稼必然长势丰茂;忠臣铲除奸邪,国家政治才会清明。汉桓帝时,范滂收集民间批评官吏的歌谣上报中央,有人指责范滂列举的人太多,公报私仇。范滂据理力争,说了上面的话,指出这是人民的意志,列举的人也都是罪大恶极者,必须予以铲除。从中可见范滂公正严明、疾恶如仇的性格与铲除奸邪的决心。

78、 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六·孙楚》。伏:通“服”。膺(ying):胸。论情趣高雅兴致勃发,我对他早就服气了;然而若论歌咏吟诵,许询应该臣服于我。

【解析】孙绰和许询有高尚之志,都是一时名流。有人欣赏许询高迈,有人欣赏孙绰才藻,这句话是孙绰在此比较许询与自己。孙、许被时人并举是因为他们志趣相投、情思高远,二人各有特点恰使他们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各自所长是不必分出高下的。

79、 王者之宰民也,莫不同四海,一远近,为父母而子之。

【注释】《周书·帝纪第四》。

【解析】周世宗下诏放免自元年以来,被掠人周境的人。他指出:“君王统治人民,没有不统一国内,使远处和近处一致的,没有不为民父母,把人民看作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他认为天下的土地往往因为当时的境况而阻隔为东西不同的境地,以致使疆场上出现了互相劫掠的现象。周世宗此言表达了封建帝王天下大同的想法。

80、 善藏者藏于民,不善藏者藏于府。

【注释】《魏书·甄琛高聪列传》。

【解析】民富则国强,如果把钱财用于百姓身上,则百姓富足,国家也会富足。如果把钱财藏于府库中,则国家贫穷而百姓也会穷困。有许多国君或官吏不施仁义,只知一味贪取,不顾百姓死活,不施恩惠而引来灾祸。

81、 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三十八》。

【解析】苏琼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去谒见东荆州刺史曹芝。曹芝和他开玩笑说:“你想做官吗?”苏琼回答说:“设置官吏是要求人来做,不是人求得官职。”曹芝惊异于他的回答。此言表明苏琼自小即有不同寻常的想法。

82、 藏玺怀绂,鱼服忘反,危冠短制,匹马孤征,以至覆亡,理固然矣。

【注释】《南史·宋本纪》。绂(fu):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

【解析】此句列举了几种陷入困境的情况。说明办事应三思而后行,类似藏起玉玺却露出丝带,单枪匹马陷入敌阵征战等的情况,都会给自身带来危险。

在上述四种情况下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83、 国弊则省其事而息其费,事省则养人,费息则财聚。

【注释】《南史·列传第五十二》。

【解析】梁武帝年纪大了,周围谗佞的人日渐增多,影响了国家的政治。贺琛看到这种情况,上书武帝。他指出国家疲弊,就要减少事务,节约开支,事情少了,人民就会安定,开支小了,财富就会增多。贺琛这种看法有其进步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家的矛盾。

84、 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注释】《晋书‘列传第六十·良吏》。讼(s。ng):争论、争辨。并不因认为自己正确而争辩,也不期望自己能被赦免。

【解析】曹爽辅政时,引鲁芝为司马,但总不能采纳鲁芝的奇谋。司马懿起兵攻曹爽,鲁芝劝爽挟天子以传檄四方军队,爽不听,被灭。鲁芝临刑并不争辩,臣各为其主,不因为随爽而败有悔,也不期望宣帝能赏识自己。正是他这种态度让宣帝很惊奇,赦免了他并委以重任,终迁大鸿胪。

85、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注释】《史记·陈涉世家》。安:哪里。鸿鹄(hu):鸿,大雁。鹄,天鹅。

【解析】秦朝末年的统治苛酷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陈涉、吴广领导的起义队伍规模最大,影响最广。陈涉崛起于垄亩之间,他向同伴发出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的感叹时,遭到众人的讥笑。于是陈涉喟叹燕子、麻雀怎么能了解大雁、天鹅的志向呢?

86、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注释】《史记·游侠列传》。言必信:说话讲信用。行必果:做事果断。已诺必诚:对于许下的诺言必定忠诚地履行。

【解析】这是司马迁对于游侠品格的精辟概括。游侠的行动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欢迎和爱戴。这种侠义精神及做人的品格,是值得肯定的。

87、 观过知仁,斯亦可矣。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三十八》。

【解析】郎基性情清俭,无所营求。他曾经告诉别人:“任官的地方,木枕也不用作,更何况比这重的东西。”他只是喜欢写书。潘子义曾给他写信说:“为官写书,也是风流的罪过。”郎基回信答道:“从这个过错中知道我的仁德,这也可以了。”此言体现了郎基的清官风范。

88、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注释】《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解析】明帝伐蜀,华歆上疏日:“治理国家,应该以人民为基本,而人民以衣食为根本。”华歆用这种递进的方式说明了应尽量减少战争。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生产废弛,百姓衣食无着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只有人民解决了温饱,生活安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89、 客主势异,竞相凌侮,祸难将作。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三十四》。

【解析】魏孝昌年中,杜洛周攻破蓟城。阳休之与宗室及乡人数千家向南逃到章武,又辗转到了青州。这时葛荣寇乱,黄河以北的流民多到了青州。阳休之知道将要有变动发生,就请他的族叔伯彦等人说:“客主情势不同,竞相凌辱,祸难就要发生了。依我所见,我们应该潜回京师避祸。”众人不听,阳休之哭着和他们告别,不久邢杲作乱,伯彦等人都被土民杀害。此言表明了阳休之卓越的预见性。

90、 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

【注释】《史记·赵世家》。独智之虑:有独到的见解。任:承担。骜(a。)民:傲慢之民。

【解析】任何变革,都会有不同的声音起来反对。赵武灵王改革服装和军事,教民众胡服骑射,同样面临种种阻力,于是他阐发了这样的道理:有成就高出世人功业的人,就要敢于承受被世俗所摒弃的牵累;有独到智慧和谋略的人,就要遭到傲慢之民的怨恨。以此表明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实行胡服骑射的决心。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改革者的胸怀和气魄。

91、 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二》。

【解析】每篇文章没有固定的体式,但天下文章却有各种不同的体式。文学艺术讲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若文章都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就没有什么可读性了。因而,人们在创作艺术作品时,追求新意,推陈出新,融人了个人的独创意识。

92、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注释】《南齐书·孔稚硅传》。

【解析】这是南齐孔稚珪所上表中的话。意思是尺蠖这样的小虫,是以屈身来爬行前进的。典出《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后来以此语比喻为达到目的,往往要先屈后伸,以屈求伸。这也是为人处世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一人守隘,万夫趑趄。

【注释】《南齐书·裴叔业传》。

【解析】这是南朝齐裴叔业上疏中的话。意思是一个人守住关口,即使万人的军队也很难通过。语出《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比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此语也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英明的将帅不应以此为本,有恃无恐,而应加强内部建设,只有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才能真正成为不开的雄关。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3、 帝王之道,以宽仁为大。

【注释】《周书·帝纪第四》。

【解析】周世宗明皇帝即位后,觉得北魏的刑罚过重,不利于国家的治理。

于是他下诏说:“帝王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有宽厚仁慈之心。北魏时那些犯轻罪获重罚的人,和村民一家犯法以至数家被牵连发配远处的人,都应放回来。”这表明了周世宗以德治国的想法。

94、 几者事之微,不可失矣。

【注释】《周书·帝纪第六》。几(jT):事情的苗头或预兆。

【解析】周武帝准备攻打晋州,诸将大多不愿意去。武帝说:“事情的苗头往往很隐微,不能失去。你们若有阻止军队的,我要用军法制裁。”此言表明武帝明察秋毫,觉察到了战局的变化,并能够把握战机,及时决定出兵。注意事情的苗头,有预见性的统观全局,对我们今天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95、 为治者固先定其内而理其外,先安其近而怀其远。

【注释】《宋书·列传第七》。

【解析】进行政治统治,一定要先使其内部安定,然后处理其外部的事情,先使周围的地方安定,然后再考虑安定边远的地方。定其内才能治外,否则,后院起火,也就不可能处理好外部的事情。这是国子博士周祗上书劝谏高祖的话,希望他能安兵息马,休养生息,“大宁治本”,而不应远赴蜀地,以疲劳之师攻击待逸之徒。即使取得胜利,也还是“计得彼利,与今行军之资,不足相补也”。

96、 人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九》。

【解析】人受到伤害,就会离散,农业受到损害,国家就会贫穷。李悝认为谷物价格过高,人民受到了伤害,他们会离开这里;但谷物价格过低,农业遭到损失,国家将变得贫穷。这是互为矛盾的,二者必伤其一。只有解决好这对矛盾,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安定。

97、 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

【注释】《梁书·儒林传》。

【解析】这是范缜驳斥萧子良的“因果”论而打的比方。他说人生就像一树花,同生在一枝上,同开在一蒂上,有些花瓣被风吹到厅堂上,飘落在席上、坐垫上,而有些花瓣则被吹落在厕所里。他认为这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偶然的机会,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98、 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注释】《后汉书·隗嚣传》。

【解析】苍蝇一飞,不过数步之远,但因为它们附在千里马的尾上,因而能够走得极远。隗嚣在陇西拥兵自重,实力雄厚。他几次出兵帮助刘秀,却始终不肯归降他。刘秀很钦佩隗嚣的品格,写信劝他归顺自己。信中把自己比做苍蝇,把隗嚣比作千里马,以阐明自己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全靠像隗嚣这样的人鼎力相助。

99、 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注释】《晋书·列传第三十二·祖逖》。天下大乱,四方豪杰逐鹿中原之时,若是我和你因此遭遇,当有所退避。

【解析】乱世相逢,以意气为重。刘、关、张义结桃园,建立蜀汉;柴荣、赵匡胤七兄弟联手打天下,一统江山。祖逖、刘琨都胸怀济世之志,彼此拳拳服膺,合则夜半起来畅谈,分则各成一番事业。他们不需要互相依存,但也不会互相征讨,中原相遇,白当让开,比古之“退避三舍”有过之而无不及。

100、 砥身励行,必先经术,树国崇家,率由兹道,故王政因之而至治,人伦得之而攸序。

【注释】《陈书·儒林》。

【解析】这里强调了“经术”的重要作用,它既可使人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还可以安邦治国。因此王政由此而得到大治,人伦也由之而有序可循。

这里反映了儒家的思想,他们崇尚经术,一切的社会秩序、人伦之序皆由经术的教导而得以确定。因此经术也就成为立国的必要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