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五史名句欣赏【18】

 秋琰 2020-10-03

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注释】《史记·酷吏列传》。

【解析】语出《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上德”)用不着向人们提出什么具体的道德要求,而是让人们自觉地按应有的做人标准行事(所以叫“不德”),这样,社会也就有了道德。低标准的道德(“下德”)只满足于不违背道德(所谓“不失德”),结果连最低的道德标准也维持不了,最终就没有道德。这话含有辩证思想。

2、 百姓足则君有余,未有民富而国贫者也。

【注释】《魏书·太宗纪》。足:富足。

【解析】民乃国之本,本固则邦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则国家经济也将得到发展。北魏神瑞二年,霜旱灾异不断,百姓衣食无着,不能自保者甚多。因此,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下诏开仓赈灾。此语实际是体现君主体恤百姓、关心人民疾苦之意。

3、 事君之道,有犯无隐。

【注释】《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解析】裴肃见皇太子杨勇、蜀王杨秀、左仆射高湝皆被废黜,上书日:侍奉君主的方式,应该毫无隐瞒,即使冲撞皇上,也要忠言直谏。上述三人虽如此竭忠尽力,但下场可悲。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忠臣尽管不曲意逢迎,但也要讲求进谏的方法,以死相谏的精神虽可嘉,但方式并不为人称颂。

4、 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

【注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仕:做官。

【解析】中国古代士大夫都有“仕”与“隐”的矛盾心理。当国家政治清明,士大夫就去做官,以求兼济天下。国家政治黑暗就隐居起来,以求独善其身。

或“仕”或“隐”成为许多古代士大夫的生活轨迹。

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祜之,吉,无不利。

【注释】《后汉书·冯衍传》。

【解析】事物发展到了极致和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唯有变化的事物才能继续发展,因而能够长盛不衰。而且变化的事物因符合自然规律而能吉祥顺利地发展。这是冯衍在劝说廉丹时引用《周易·系辞下》中的话。冯衍让廉丹改变思想观念与做事方法,以求立于不败之地。廉丹不听,与赤眉军决一死战,兵败身亡。从中可见思想僵化的恶果。

6、 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

【注释】《三国志·三嗣主传第三》。

【解析】孙休与张布对话,孙休说:读书这件事,就怕人不爱好,爱好他不会有什么坏处。书永远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知识永远是人类前行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积累知识,武装头脑,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有丰富知识的人才是时代的弄潮儿。

7、 文武之道,自古并行;威福之施,必也相藉。

【注释】《魏书·高祖纪》。藉:同“借”,凭借。

【解析】治国安邦,当居安思危,不可乐而忘忧。三皇五帝之时尚有征伐之事,夏、殷明主也不忘兵甲之备。所以天下虽然太平,也不能放弃军事训练,要防患于未然。古时君主大都怀着“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宁八荒”的治国之策,可谓高明之见。

8、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三十七》。

【解析】自从袁奭等人都涉学文词以来,苟仲举、萧悫也工于诗咏。萧悫曾在月夜赋诗,有两句为“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描绘了优美的月色下,芙蓉花、杨柳树的风姿,意境静谧淡雅,为知音所欣赏。这两句诗表明当时的文学已向华美的方向发展,文人们已从对建功立业、雄心壮志的歌颂,转向更富有生活情调的描写。

9、 清者则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

【注释】《三国志·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解析】楼玄刚直不阿,被人诬陷,华覆上疏为其求情:清廉的人心境平和而说话直爽,忠贞者只行正直之路。意即楼玄是个忠臣,性格耿直难免会得罪一些人,但不能因为直和真而惩罚他。这是许多忠臣都面临的问题.但一个国家、民族的兴盛需要忠贞不贰、敢作敢为的忠义之臣。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一】

10、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注释】《史记·殷本纪》。不:通“否”。

【解析】人们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而观察民众的情况,听听民众的议论同样可以知道政治是否清明。英明的君主,坚持实践这一原则,以此进行深刻的自省。

这一道理由商汤发之,唐魏征把它阐发到极致,最终成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传世名言。

11、 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注释】《汉书·高帝纪下》。

【解析】人寿命的长短,是由自然法则决定的,如果病人膏肓,虽神医扁鹊再生,也不能妙手回春。刘邦在平定淮南王黥布叛乱的时候,被流箭射中。归途中病发,而且愈来愈厉害。吕后遍请名医,然病情沉笃,终未济事。刘邦认为自己的寿数已尽,就是神医扁鹊也无能为力,就说了上面的话。刘邦戎马一生,以布衣君临天下,可谓平步青云,风光至极。然而他在中矢病重期间,仍能如此豁达大度,自信有加,显示了一代英主的非凡城府与见地。

12、 为国失贤则亡。

【注释】《三国志·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第十二》。

【解析】太祖与袁术争战时,时传袁术军乱,太祖说:治理国家失去贤德,国家一定走向灭亡。因此推断袁术军乱是必然的。太祖不仅认识到以贤为国,而且在争天下、治天下的具体行动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所以他在位时,国家井井有条,繁荣昌盛。而泰始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失贤于民,致使国家很快灭亡。

13、 时者,得失之所系;几者,吉凶之所由。

【注释】《周书·列传第四十二》。

【解析】《易经》中说“见几而作”,《易传》又说“相时而动”。时机,是维系得失的关键;事情的预兆是吉凶的由来。所以史书的著者告诫我们要把握时机,注意事情的苗头。这句话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后世有极深的借鉴意义。

14、 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注释】《史记·鲁周公世家》。沐:洗头发。捉发:提起头发。吐哺(ba):吐出口中所吃食物。

【解析】周公是古代最懂得尊重人才的人,他常常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掉天下的人才。

这说明了他待士的诚心和对人才的重视。

15、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注释】《史记·陈涉世家》。宁(ning):难道。种:贵种。

【解析】这是陈涉发动起义时向广大士兵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响亮口号。道遇大雨,延误行期,按法当斩,即使不被杀,戍边之人生还者无多。好男儿应为大事而死,王侯将相难道就是天生的贵种吗?这些话透露出鲜明的反天命思想,同时显示出他的远大抱负。

16、 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二》。觊觎(jiyu):非分的希望和企图。

【解析】纥豆陵步藩逼近晋阳,氽朱兆攻打他,屡次被他攻破。于是氽朱兆想联合齐高祖共同图谋纥豆陵步藩。慕容绍宗进谏说:“现在天下扰攘,人们各怀不可告人的希望和企图,恰是智士用策之际。高欢才雄气猛,英略盖世,就像蛟龙,怎么可以借助他的兵力?”慕容绍宗以此言劝告氽朱兆要注意齐高祖的企图,以防引狼入室。

17、 盛哉,无子之德!一人有庆,天下赖之。

【注释】《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庆:善。赖:利。

【解析】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权力高度集中,所以天子的个人行为,直接关系到天下百姓。一人办好事,万民都受益,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在这里,司马迁盛赞汉武帝的推恩分封政策。汉初分封,造成了诸侯势力的恶性膨胀,许多诸侯荒淫无度,有的甚至起来反叛朝廷。为此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分封之策,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此策既符合古制的私亲(照顾自己的亲属)之义,又有利于封建大一统的巩固,故得到司马迁盛赞。

18、 沉静自居,必不招物议。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六》。

【解析】武成帝高湛向元海咨询自安之策。元海请求考虑一晚上。他整夜不眠,绕着床慢慢踱步,天还没亮,武成帝问他想得怎么样,他说夜间得到三个计策。中策为:向孝昭帝上表,说自己威权太盛,恐怕遭到众人的议论,请求做青、齐二州的刺史。这样安静地居于一隅,一定不会招到别人的议论。这个计策吸取了老庄思想的精华,全身远祸,以静制动。

19、 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

【注释】《汉书·贾谊传》。

【解析】以德育来引导教化百姓,则德泽广布,民风和乐;用法令来强制百姓就范,虽然用尽机关,但民风哀惧。贾谊认为,商汤、周武“广大其德行”,所以他们的王朝也“六七百岁弗失”;而秦王却“十余岁则大败”。关键在于他们对于礼与刑、德与法的取舍不同。一个王朝如果在刑法上殚精竭虑,用尽机关,那它一定会引起反抗,最终衰败。

20、 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

【注释】《三国志·吴主传第二》。

【解析】赤壁之战后,天下成三足鼎立之势。吴王孙权对诸将说:居安思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教诲,今虽天下稍安,但将士们也不可放松警惕,有懈怠之意,我们更要注重国家的防御。这种忧患意识,尤其是和平年代所必备的,切不可以以为天下太平,万事大吉。

21、 祸福无门,逆顺有数。天道微于影响,人事鉴于前图。未有蹈义而福不延,从恶而祸不至也。

【注释】《宋书·列传第四》。

【解析】祸福虽然无门,但逆顺自有天数,天道隐藏在迅速发生的感应中,人事都在未来得到验证。没有实行仁义而福分不能延续、作恶而祸害不降临的。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先天注定的,是一种命运安排。并认为天是最高深莫测的,它可以洞察人世间的一切事情,同时也是最公正无私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2、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反听:听取反面意见。内视:反省自己。自胜:克制自己。

【解析】善于听取反面意见叫做聪,能反省自己叫做明,能战胜自己叫做强。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思想,说明人要学会逆向思维,听取反面意见,试着从反面考虑问题,这样往往会豁然开朗;学会从反面看自己,常常反省自己,会使自己多了几只眼睛而变得聪明;能够自我克制,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就会变得更加强大。“聪”“明”“强”都是成就大事之人应有的良好品质。

23、 穷则独善,达以兼济。虽出处之道,其揆不同,用舍惟时,贤哲是蹈。

【注释】《梁书·谢胐传》。

【解析】这里体现了儒家的思想,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就是说,仕途上不得志时,就要照顾好自己,所谓明哲保身;若仕途顺达,得到任用就应该兼顾天下百姓,应以仁者胸怀,去关爱天下的每一个人。这也是古代士子们所追求的最高人牛目标,他们日习经史,陶以礼乐,就是希望能够代圣人立言,辅助君王治国。如若生逢其时,幸逢明君,自然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达到兼济天下的目的;如若不幸,恰逢乱世,而不为所识,就应善待自己,独善其身。这种观点自然有其局限性。

24、 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注释】《汉书·文帝纪》。

【解析】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间,一直崇尚俭朴,弃绝奢靡。一次有人建议他建一座“露台”。工匠一计算,需要花掉百金。刘恒听了就取消了这个计划。他认为百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如果建造了露台,就会使先帝蒙羞,被百姓唾骂,自己也无地自容。刘恒身为皇帝,却能体恤民情,厉行节俭,值得百姓拥戴。

25、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注释】《晋书·列传第三十二·刘琨》。枭(xia。):悬头示众。我头枕兵器等待天明,立志为削平叛逆之敌而努力,常常害怕祖逖比我更早起来习武。

【解析】刘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立志收复北方失地。他与祖逖意气相投,同室而居,纵论天下,闻鸡鸣而起舞。这句话表达了他建功立业的决心,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很鼓舞人。刘琨、祖逖之交传为佳话,它并不像“管鲍”“羊左”那样赞颂朋友间深厚情谊,而是互相激励共创大业的象征,尤为青年人所推重。

26、 大同之后,便以道化之。

【注释】《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大同:统一天下。道:仁、义、礼等治国之道。

【解析】建国之初,往往百废待兴。这一阶段许多社会问题都要靠国家强制解决。只有在大的社会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才能够从各个细小的方面逐渐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来贯彻执政者的思想主张。

27、 君子小人,智计不同,君子志于道,小人谋于利。志于道者安国济人,志于利者损物图己。

【注释】《南史-列传第六十》。

【解析】郭祖深为梁武帝时的大臣,他看到武帝溺情内教,朝政纵弛,内心深感忧虑,上书武帝指出:君子和小人,智谋和计谋不同,君子的志向是安抚国家,拯救百姓,而小人的阴谋是损害他人,为己图利。他认为武帝过分纵容道士与僧尼,以至荒废朝政,并把僧道视为“喻于利”的小人。

28、 钱货既均,远近若一,百姓乐业,市道无争,衣食滋殖矣。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九》。

【解析】钱财资物分配公平,远近平等对待,这样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市场上就没有争夺,衣食也可以渐渐增多。高帝辅政,孔觊上《铸钱均货议》,分析了铸钱的利弊,均物的好处,上述是他提出的均物观点。这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促进国家安定和经济发展。

29、 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注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此三句话出自《礼记·中庸》。

【解析】“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勤学好问就接近于智,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仁、智、勇是儒家崇奉的道德标准,被公孙弘视为白治其身的三大法宝。

力行就近乎仁,好问就近乎智,知耻就近乎勇,指出了走向仁、智、勇的起步之路。

30、 兵者诡道,善因事变。

【注释】《晋书·帝纪第一·宣帝》。用兵之道,崇尚诡诈,要善于根据形势而有所变化。

【解析】司马懿用兵,文懿向孙权求救。孙权出兵声援,对文懿说,司马公用兵如神,所向无敌,我很为你担心。司马懿却并不迅速进攻,而是安营扎寨,与之相持。陈珪说,当年攻打上庸时,八部齐头并进,昼夜不息,结果斩了孟坚,现在天降大雨,正是好时机,我们怎么迟缓了。司马懿说,当年我们兵多粮少,必须速战,现在敌众我寡,敌人粮少而我们充足,最好等到他们支撑不下去时再进攻。

31、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

【注释】《汉书·季布传》。

【解析】得到黄金百两,也不如得到季布一诺。季布以忠信闻名,言出必行,一诺千金。但同时季布的名声也同曹丘生的鼓吹有关。曹丘生以辩才闻名,凭三寸舌捞取钱财,颇为季布所不齿。曹丘生就劝季布说,既然你季布以一诺千金闻名,还不是因为你待人忠信宽厚,恩爱有加,为什么唯独讨厌我呢。我如今可以让你名扬四海,你可以让我囊中充足,我们何乐不为呢。季布听信了曹丘生的话,就招之为上客,并给了他很多钱,最后,曹丘生果真大肆为季布宣传,使季布声名远扬。

32、 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

【注释】《史记·秦始皇本纪》。此语引自《过秦论》。行义:干好事,指奉公守法。为非:干坏事,指为非作歹。

【解析】这是贾谊总结的秦亡教训之一,即生活安定的百姓人心思定,可以和他们一起奉公守法;而危惧不安的百姓惶惶不定,容易参与“为非作歹”的反抗活动。因为挨冻的人穿上粗布小袄就感到温暖,挨饿的人吃上糟糠就感到甘甜,天下嗷嗷待哺的人民才是新国君治国安民的资本。如果公卿以下一直到百姓,人人都怀着自危心理,身处穷困苦难的境地,不安心于自己的地位,就容易发生动乱。

33、 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

【注释】《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解析】这是司马迁考察汉朝开国以来所封王侯兴衰益损的情况后所得出的结论。从所封诸侯王来看,从开国到武帝时期,“汉定百年之闻,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所以衰落败亡,根源在于不修仁义。从汉朝廷来看,当时形势虽强(足以控驭诸王侯),在处理与诸王侯的关系上,仍应以仁义作为根本,不可因势强力大而在仁义上有所忽略。

34、 睿哲之君,必致清明之臣,昏乱之朝,多有贪残之吏。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三十八》。

【解析】《尚书》云:“知人则哲,能官人安人则惠。”也就是说了解别人就明智,能管理别人、安抚别人就聪慧。《北齐书》著者从中受到启发,指出睿智明哲的君主,一定任用清明的大臣,昏乱的朝代,多有贪贱的官吏。这句话总结历史兴亡的教训,启示后代君主任用大臣要谨慎从事。

35、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注释】《史记·五帝本纪》。心知其意:谓心领神会,真正懂得其中究竟。

【解析】这是司马迁在《五帝本纪》“论赞”里说的两句话,是他治古史做学问的准绳。《五帝本纪》所写都是上古史事,所以“《书》缺有间”(《尚书》早有缺漏)——有的只是传说而没有详实的记载,有的虽有记载,但“其文不雅驯”(不正确、不合理),难以信从,还有的各家说法纷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好学深思,心领神会,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究竟。司马迁所提倡的这种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是一切认真做学问的人都应该具备的。

36、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注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个人本来很难被他人了解,但要了解他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解析】此句是侯赢对信陵君的批评。魏相魏齐误听须贾之言,笞击范雎,几乎把范雎打死。后来范雎做了秦相,魏齐逃往赵国,藏在平原君家。秦昭王欲为范雎报仇,知魏齐在赵,寄书给赵王索魏齐头。魏齐打算通过信陵君逃往楚国,信陵君畏秦,不敢接见,终使魏齐自到身亡。

37、 去者既不可追,来者犹或宜改。

【注释】《魏书·萧宝夤列传》。

【解析】逝去的日子无法追回,未来的日子尚可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总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知过而能改,就是最大的优点。逝去的日子已无法弥补,可未来的日子还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幡然悔悟,仍然会有光明的未来。

38、 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注释】《史记·曹相国世家》。为法:制定章理法令。颟若画一:顜(jiang),明白。画一,整齐。载:行。宁一:安宁不乱。

【解析】西汉建立之初,除外忧,平内患,国力日益强大,萧何、曹参两位相国功不可没。萧何在汉初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曹参完全奉行,举事无所更改,人称“萧规曹随”。这保证了汉初无为之治的连续性,对西汉的经济恢复有重大意义。司马迁衷心地称赞这两位贤相,并引用当时民间歌谣进行歌颂:萧何定法令,明白又整齐,曹参接替他,遵守不偏离。执行贵清静,百姓安宁又欢喜。

39、 容貌质素,颓然若不足者,而知度沈邃,言必有则。

【注释】《晋书·列传第十四·李胤》。沈邃(sul):深远。容貌素朴,精神萎靡好像资质不足,然而见识算度深远,说话很得体。

【解析】李胤祖父在海上失踪,胤的父日常生活遵循守丧的礼节,在哀愁的折磨下,几年后就死了。胤幼孤,母亲改嫁,他长大之后也过着守丧一样的生活。上面这句话写出了他的生活状态和过人才情,得了父亲悲哀戚楚心理的遗传,而却能超越这些去施展抱负,他是一个可敬的少年。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二】

40、 利令智昏。

【注释】《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解析】“因贪利而失去理智,不辨是非”。司马迁借此语讥讽平原君平庸贪利。公元前262年,秦进攻韩国,韩王割上党地区给秦。上党守冯亭不想归顺秦国而想降赵,派使者向赵王游说。赵豹反对,平原君却贪图冯亭的十七座城邑,劝赵王接受冯亭的投降,最终因此引发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万军队被白起坑杀,赵国几乎灭亡。

41、 论事辨物,当取正于经典之真文;援证定疑,必有验于周孔之遗训,然后可以称准的矣。

【注释】《魏书·列传第七十八·逸士》。援:引。

【解析】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不可做虚妄之说。此论以“经典之真文,周孔之遗训”为准的,这是与当时的统治思想不可分的。无论哪个朝代,论事辨物都要有一定的准则,这是确保其言论真实确凿的前提,但若讲求“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无出处”,就是过犹不及了。

42、 古人以隐微致诫,斯为笃矣。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微:隐蔽。笃:深。

【解析】古人常以隐语为诫。警戒世人的话,往往忠言逆耳,让人难以接受。古人却以隐微的语言,表达他们的警诫之意。这是值得效法的。魏征谏唐太宗,运用各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申明了自己的看法,还让唐太宗乐于接受。

43、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本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

【注释】《汉书·景帝纪》。

【解析】在建筑上雕刻花纹,在织物上刺绣各种花色的彩带,都要浪费劳动力。这就会影响农业生产和正常的女红工作,而这恰恰成为饥荒和寒冷的根源。这段话出自汉景帝的诏书中,它体现了景帝的农本思想。汉初,由于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经济后退。汉景帝的这种主张,对恢复和发展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4、 生之资气,清浊异源;命之禀数,盈虚乖致。

【注释】《宋书·顾恺之》。

【解析】生命所承受的自然之气,有清浊之分;命运所承受的天数,是由于天的盈虚不同导致的。这里主要说明,人的命运是生来就注定的,后世是无法更改的。这是顾恺之在其《定命论》中宣扬的观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之所友不可坏,天之所坏不可友”等,因此他的观点是一种宿命论,否定了人的主观努力所起的作用,是应该批判的。

45、 乾扉奄寂以重闭,天地绝津而无舟。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七·凉武昭王李玄盛》。多年干朽的柴门沉寂地重重掩闭,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没有了渡口舟楫。

【解析】这句话本是说淳朴之风日减,主人闭门不与外界往来,但这种四望苍茫、回归自我的感觉使人觉得这更像是雪后独居,心神与天地相通,幽人独往还。袁安舍雪后高卧,不求邻人接济;王子献雪夜忽生访戴幽思;渔翁于雪中天水茫茫间垂钓;芙蓉山柴门犬吠风雪夜归人。当此情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令人泫然泪下。

46、 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

【注释】《汉书·枚乘传》。

【解析】枚乘上书力谏刘濞切勿反叛,刘濞充耳不闻,视同儿戏。枚乘就又晓以利害,指出与中央政权抗衡就好比牛蝇附群牛,腐肉挡利剑,可谓螳臂挡车,白不量力。二者力量悬殊,结局不言自明。随着事态的发展,枚乘的话得到了验证。

47、 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

【注释】《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解析】杜几的儿子杜恕上疏说:国家安定,应该以百姓安定为前提,而让百姓安定莫过于使他们衣食富足,但衣食无忧了,也不能放松生产,更不能奢侈浪费,还要重视勤俭节约。以此进谏君主既要促进生产,又要行节俭之道,两者相辅相成,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48、 仁义与干戈并运,德心与功业俱隆。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四·殷仲堪》。一面用武力征讨,一面用仁义道德实行怀柔政策,这样则德行和功业都有所成就。

【解析】殷仲堪是谢玄军中长史,谢玄待他很优厚。中原子女卖往江东的很多,骨肉分离,荼毒生灵,殷仲堪写信给谢玄,说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天降丧乱以惩戒众生,另一方面以你的经略应该能够拯救他们,而现实情况令人叹息。

他劝谢玄以武力建功的同时,也应该施以仁德,使逃来晋国的人怀着感恩的心。

谢玄深表赞同。

49、 功全则誉显,业谢则衅生。

【注释】《后汉书·隗嚣传·论日》。

【解析】功成名就就会声名鹊起,功凋业谢就会是非百出。隗嚣在陇西拥兵自重,曾创下一番事业,但后来由于与刘秀对抗,归于失败。范晔在评价他一生事业时认为,隗嚣如果在与刘秀的斗争中获胜,绝不会留下今天这样的笑柄。

但是隗嚣失败了,于是毁谤就接踵而至。是为胜者无过,败者有咎。范晔以此来为失败的英雄隗嚣鸣不平。

50、 天道深远,或未易谈,吉凶由人,抑可扬榷。

【注释】《北齐书·帝纪第八》。榷(que):商讨。

【解析】唐太宗的谋臣郑文贞公魏征曾总结北齐兴亡的经验教训。他指出,天道深远广大,有的地方可能不容易谈论到,吉凶却可由人事来决定,高低上下是可以商量的。这句话表明魏征从客观角度看问题,认为国家兴衰盛败主要由人事来决定。

51、 兵久则力屈,人愁则变生。

【注释】《后汉书·冯衍传》。

【解析】连年战祸会使社会财力物力衰退;百姓忧患过度就会起义反抗。

鲍永镇抚北方时,冯衍向他献策,希望他发展生产,安抚黎元,以求地方人民乐业,社会稳定。鲍永认为冯衍言之有理,就缮甲养士,屯田积粮,并收到了长治久安的效果。

52、 古者以天下为公,唯贤是与。

【注释】《三国志·三少帝纪第四》。与:给予,授予。

【解析】陈寿说:古代的人以天下为公,把治理国家的大事授给贤德的人。

如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后来,夏朝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也就打破了唯贤是举的状况,并在中国沿袭了几千年,严重地束缚了人才的选拔任用。

53、 今日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惟当见强待之耳。

【注释】《南齐书·高帝上》。

【解析】这是萧录之面对强敌而实行的一种空城计。因为当时的形势很危急,萧录之率领的军队只有数百人,而当时的来犯之敌却声势浩大。这里也充分说明了“兵者,诡道也”。战争,往往是很难捉摸的,聪明而勇敢的将帅往往示敌以假象,迷惑敌人,而自己又能洞察敌人的阴谋,这样才能在战争中取得主动权,获得胜利。

54、 虽祸生非虑,盖亦有从而然。

【注释】《南史·宋本纪》。虑:打算。

【解析】祸患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大多数灾难都让人难以预料,但这并不等于人类完全无法预测灾难,因为任何灾祸的发生都有其必然原因。只要仔细认真地检查,一定能发现蛛丝马迹,若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就可以消除隐患。

55、 栖鸟于烈火之上,养鱼于丛棘之中。

【注释】《宋书·袁淑传》。

【解析】这也是袁淑在进献的表章中所说的话,他着重分析了索虏南侵的弊端,他们携众远行,水土难服,并且随着部队的深入,逐渐远离他们的巢穴,自然而然后备资源就会难供应,这就必然影响他的军心士气,并且他们“舍陵衍之习,竞湍沙之利”,这样已先失一招,他们的结局无异于飞蛾扑火,自投罗网。

犹如“栖鸟于烈火之上,养鱼于丛棘之中”,势难存活。

56、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注释】《汉书·项籍传》。

【解析】主动出击就能制服敌人,被动应战就会被敌人控制。故克敌制胜,讲究抢占先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厂领导的起义风起云涌,波及全国。项梁看到天下亡秦的大势,就同项羽密谋起义,先发制人。于是叔侄二人先杀掉了会稽郡的代理太守,收纳了吴中的士兵,从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举义活动。

57、 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

【注释】《汉书·韩信传》。

【解析】亡国的大夫没有救亡图存的能力,败军之将没有夸耀豪勇的资格,韩信大破赵军,不仅是因为韩信的才能过人,同时也因为陈馀的不可理喻,不去采纳李左车的计谋。假如赵国用了李左车的方案,韩信的军队不但不能势如破竹,甚至会失败。所以,韩信十分佩服李左车的大将之才,在俘虏了李左车后不但放了他,而且把他当做师长一样敬重。韩信在平定了别的诸侯后,即将攻燕伐齐时,虚心向李左车求计。李左车就说:像我这样的亡国大夫、败军之将哪有资格谈论军国大事。韩信再三恳请,李左车感韩信知遇之恩,才参与谋划。

58、 板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斯材而斯用也。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四》。杵(chu):捣物的棒槌。

【解析】天保末年,卢询祖出任筑长城子使。他自负其才,穿着贱役的服饰去见杨倍。杨情说:“故旧都有所縻,只有你未加处分。”询祖厉声说:“这是谁的责任?”于是到役所,作了《筑长城赋》,说:“紫柏不可以做板材,木瓜不可以做棒槌,为什么这种材质就可以有这种用途?”此言表明了询祖怀才不遇,郁闷不快的心情,以及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慨。

59、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注释】《魏书·李冲列传》。及:到。

【解析】虽然鞭子很长,但总打不到马的肚子上,比喻力所不能及。当时李冲上书劝君主不要攻打南郑,南郑离国很远,如果孤军作战,恐怕粮草不济,很难得胜,故有此言。

60、 王者八政,以食为本。

【注释】《后汉书·章帝纪》。

【解析】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为政者,虽有多种方略,但必须以粮食生产为本中之本。我国古代历来以农业立国,历代统治者也特别重视农业生产,把它作为为政之本来抓。汉章帝年间,耕牛因牛疫而大批死亡,粮食连年减产。为了确保粮食生产,章帝下诏允许百姓迁徙到土地肥沃、人稀地广的地区,并赐之以公田,发给他们粮种与农具,免收五年租,三年赋。章帝的措施,鼓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61、 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登涉山水,不知老之将至。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谈论虚无玄妙之语,不觉天色已晚;登山临水以游乐,忘记了自己正在慢慢变老。

【解析】苻朗性情宏达,神气爽迈,有操守,不慕荣华富贵。苻坚很赞赏他,他不得已出来做官,身为方伯,还像寒士一样耽玩经籍,手不释卷。这句话写出了他的性情,竞与江左名士遥相呼应,毫无二致。后归降晋朝,超然自得,志凌万物,所与交谈的人不过一两个,王忱去拜访,朗都不见他。

62、 女若有宠,诸贵人妒;女若无宠,天子嫌之。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九》。

【解析】斛律金一家,因有一个皇后,两个太子妃,三个公主,所以尊宠极盛,当时没有人能比。斛律金常常对儿子斛律光说:“我虽然不读书,但听说古来外戚像梁冀等人没有不倾灭的。女儿若是得宠,诸权贵就会妒忌你;女儿若不受宠幸,连天子也会嫌弃你。我家一直都是通过立功和对国家的忠诚得到富贵,难道要凭借女子吗?”此言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外戚所处的地位。

63、 傲岸荣悴之际,颉颃龙鱼之间,进不为谐隐,退不为放言。

【注释】《晋书·列传第四十二·郭璞》。悴(cui):劳苦、困病。颉颃(jiehang):飞而上叫颉,飞而下叫颃。无论官运亨通还是处境困苦,都傲岸不屈;无论一跃成龙还是委曲为鱼,都自在游动;出来做官则不戏谑、不隐藏,回归江湖也不随口讥评。

【解析】达则成就、弘扬儒家之道,不认为是个人荣耀;穷则修身养性不觉苦闷;得到任用则倾尽全力、不推卸责任;不被任用也无怨。这样则荣辱、利害、誉毁不能动其心。

64、 大丈夫宁为忠鬼,安能作叛臣乎!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七》。

【解析】晋公护执掌大权时,李远的儿子李植恐怕不被任用,于是密谋想诛杀晋公护。密谋泄露后,晋公护逐李植为梁州刺史,不久废了皇帝又召李远和李植回朝。李远恐怕其中有变,沉吟了许久,说:“大丈夫宁可做忠诚的鬼,怎么能活着作叛臣。”于是应征回朝。这句话虽在极其无奈的情况下说出,但也表明了李远为人耿直,且能随机应变。

65、 地之硗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江皋河濒,虽有恶种,无不猥大。

【注释】《汉书·贾山传》。

【解析】在贫瘠的土地里,即使撒下优良的种子,也不能生根发芽;而在江河岸边,纵然是几粒品质极差的种子,也能茂盛地生长。贾山以《至言》上书汉文帝刘恒,以土地与种子为喻劝他开明理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广开言路,使臣下以切直之言力谏君主。相反,如果环境严峻,臣子皆缄口不言,会致使上壅下闭,危及王朝统治。这就是地之美者善养禾、君之仁者善养士的道理。

66、 臣之作威福,其害乎而家,凶乎而国。

【注释】《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解析】梁毗见越国公杨素幸遇愈重,权势日隆,结党营私,为非作歹,于是上书直谏:如果你作威作福,滥用权力,伤吾家害吾国。意指杨素如此骄奢淫逸,贪赃枉法,对国家无益只能招致祸患。但其忠言不被高祖采纳,反招杀身之祸。

67、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注释】《南齐书·良政》。

【解析】这是南朝齐初高帝敕刘怀尉的话。齐朝开始建都的时候,高帝想要在京邑建造齐郡,那些持异议者认为江右土地肥沃,流民易于归附,不如建在江右。后令怀慰为齐郡太守。意思是进行建设时,必须有军队的保证,才能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搞好建设。

68、 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注释】《史记·汲郑列传》。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内心充满着各种欲望,而外表作出好施仁义的样子。武帝既好声色犬马,想成仙求长生不老,又想内兴功业、外事征伐、臣服周边国家,故谓之多欲。唐虞之治:唐、虞指唐尧和虞舜,儒家称他们都以“揖让有天下”得太平盛世。

【解析】这是汲黯对汉武帝的批评。它揭掉了武帝把政治“饰以儒术”的外衣,帮人认清了他以儒法杂霸而用之的实质。

69、 自损者有余,自益者弥昏。

【注释】《晋书·列传第八·文六王》。自我贬损者做事有余力,自高自大者只会越发糊涂。

【解析】齐王攸每次参议朝政,都悉心陈述自己观点。任太子太傅时,献箴教诲太子弘道、储德,行王道来安定宗室,不要依靠施以恩惠。这句话劝太子不可自视过高,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宗室是卫护国家的屏藩,要亲之信之来巩固统治;若是自高白大,轻慢宗室,必然带来灾难性后果。“自损者”怀有忧患意识,这是成功所必需的。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三】

70、 差之毫厘,千里之倍。

【注释】《魏书·韩麒麟列传》。

【解析】开头错一点,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因而要得到圆满结果一开始就应谨慎从事。而治理国家的人做事时更应一开始就谨慎,否则就会造成不能收拾的后果。

71、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欲以照烛三才,辉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注释】《梁书·文学上》。

【解析】这是钟嵘《诗品》中的语句,《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话作品。

在这里着重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家创作动机的激发来源于外界事物的感召,正是有了这种感召,作家才真正有了创作的欲望,并把它“形诸舞咏”。

二是提到诗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动天地,感鬼神”。

72、 师臣者帝,宾臣者霸。

【注释】《后汉书·陈元传》。

【解析】以臣下为师的人能够南面称帝,把臣下当宾客的人能够成就霸业。

光武帝年间,大司农江冯建议刘秀用司隶校尉来监督三公。经学大师陈元极力反对。陈元认为“师臣者帝,宾臣者霸”。周武王以姜尚为师,齐桓公以管伸为仲父皆成就了霸业。江冯的建议说明了对群臣的猜忌与怀疑,这样会损害臣下的事主之情。夺公辅之职,损宰相之感,于国不利,故不宜监督三公。刘秀听了陈元的建议。自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君主只有信任臣下,尊重人才,才能成就帝业。

73、 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注释】《汉书·文帝纪》。

【解析】只要是有能够帮助老百姓富足的意见,各人都可依照自己的思路大胆想象,提供建议,不要缄默不言。这是汉文帝后元元年一道诏书中对大臣们的要求。他相信群策群力,劝臣下应各抒己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治理国家献策献计。体现了文帝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明君风范。

74、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注释】《汉书·高帝纪上》。

【解析】刘邦当亭长的时候,曾经被征发到咸阳服徭役,适逢秦始皇出巡,他被秦始皇那威武雄壮的仪仗队伍和气吞万里的盛大场面惊呆了。刘邦羡慕之余,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矣”的感叹。反映了刘邦胸怀大志,一心想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心态。

75、 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点漆。

【注释】《宋书·列传第四》。

【解析】这是对谢晦外貌的一个描述。说他风姿绰约,擅长言谈和说笑,眉目分明,鬓发黑得就像点漆。后世也常用这样的词语来描述人们的外貌。

76、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注释】《史记·张仪列传》。王(wang):成就天下王业,这里做动词用。

资:条件,凭借。

【解析】司马错眼光深邃,在伐韩还是伐蜀的问题上主张先伐蜀国。他认为成就王业的三大凭借是:地、民、德。想使国家富强一定要扩展疆土,想使军队强大一定先让百姓富裕,想成就王业一定要广施恩德。伐蜀,可扩大秦国疆土,获取财富,充实国力,蜀是偏僻小国,国内混乱,伐蜀可获得止暴止乱的美名,可谓既得实又得名。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

77、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注释】《史记·货殖列传》。反:返回。

【解析】前两句是春秋时期越国大商人、大谋略家计然总结的物价涨落规律:货物涨到最高的极限就会下跌,返归于贱,跌到极限就会上涨,返归于贵。

后两句是针对这一规律所制定的经营策略:当物价涨到一定极限之时,就要把货物看作粪土一样毫不可惜地抛售出去,当价跌到一定极限之时,就要把货物视同珠宝一样,毫不犹豫地收购进来。

78、 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注释】《隋书·志第一》。

【解析】儒者很难进取,但可与之守业。这是叔孙通对儒者的看法。有的儒者保守落伍,故步自封,但说儒者难与进取则是片面之词。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就是对这一看法的有力驳斥,王安石虽是儒者,但他的改革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王安石也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所以,儒者只能守成的看法是很偏颇的。

79、 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

【注释】《梁书·文学上》。

【解析】意思是拥有真才实学的人,如若不被理解、重用,那么只能是叹息感伤。正如阳春白雪不被人欣赏一样,最后自身只能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80、 知人则哲,惟帝难之。

【注释】《汉书·武帝纪》。

【解析】作为君主,准确地了解臣下的优点与缺点是再聪明不过的了,但这一要求对于圣君尧来说,也是极难的事。这是汉武帝元狩元年的一道诏书里的名句,它体现了武帝的行政思想与用人思想。知人方能善任,只有了解了臣下的长处与短处,才能正确地任用他们,使之各得其所,人尽其才。然而知人历来是统治者很难拥有的品质,故更显难能可贵。

81、 鸷鸟舍巢,必有探卵之患。

【注释】《北齐书·帝纪第六》。探:掏。

【解析】文宣帝驾崩后,幼主即位,齐孝昭帝当时在禁宫中服丧。除太傅、録尚书,朝政都由孝昭帝决定一个多月后,他仍住在藩邸,诏书多与他无关:他的门客对他说:“鸷鸟离开巢穴,就一定有被掏取卯的忧患,现在这个地方,怎么能经常出去呢?”于是孝昭帝就跟着废帝到邺,住在了领军府。

82、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此句不见今传之《诗》,大概是逸诗。得人心者兴旺发达,失人心者土崩瓦解。

【解析】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百试皆灵的“试金石”。商鞅出行必得车骑簇拥,随从个个手持矛戟,否则绝不出行。赵良认为这是有失民心的事,给商鞅以劝谏。

83、 贪寻常之高而忽万仞之嵩,乐面前之饰而忘天下之誉,斯诚往古之所重慎也。

【注释】《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解析】秦宓对任定祖说:贪图寻常之高而忽视了万仞之高,只对面前的成绩满足而忘记了享天下之誉,这实在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应该慎重的呀。确实,我们不能因小失大,鼠目寸光,面对一点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乐而忘步,不能继续发展,这是很可悲的。不能让“仲永”的故事重演。

84、 王者不言有无,诸侯不说多少,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三》。

【解析】君王、诸侯都是靠俸禄供养的,君王不应说利益有无,诸侯不应提利益多少,他们不应与百姓争夺利益。古往今来,没有民贫而国富的,因而应以天下百姓为先,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会富足,君王、诸侯也会富贵;百姓不富足,国家就不富足,君王、诸侯的俸禄又从哪里来?

85、 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断。

【注释】《后汉书·陈宠传》。

【解析】治理国家好比弹琴鼓瑟,大弦弹得过于急切,小弦就会因此而断裂。章帝年间,尚书令陈宠就光武帝、明帝之后的严酷刑法上书章帝,建议他改变酷烈刑罚,宽松为政。否则,可能使犯人屈打成招,造成冤假错案;执法的官吏也会假公济私,作威作福。陈宠以弹琴鼓瑟为喻,生动地说明为政之道,贵在人道的道理。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

86、 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注释】《梁书·文学上》。

【解析】这里强调了五言诗的地位,并就诗歌的创作问题提出了“滋味说”。

钟嵘认为好的诗歌必须是有“滋味”的。所谓诗的“滋味”,就是指诗歌在创作上要描写深刻,注重赋比兴的综合运用,同时诗歌必有文采,应该形象鲜明,而反对“理过其辞”的诗作。他的滋味说也就是主要强调诗歌的形象性。他的这一主张,对后世的诗话有很大影响。

87、 孺子可教矣。

【注释】《汉书·张良传》。

【解析】“孺子可教”常用来赞扬有为的年轻人,表明此人前途无量,可成栋梁之才。张良在下邳时,曾遇一老者,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回。张良强忍愤怒,捡回鞋子,并给老者穿上。老者看张良很有耐心与修养就说:“孺子可教矣。”并给了张良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从此研习,终成大器,辅佐刘邦建立了帝业。

88、 帝王子弟,生长尊贵,情伪之事,不经耳目,虽卓尔天悟,自得怀抱,孤寡为识,所陋犹多。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十四》。

【解析】历代帝王之家的子弟,养尊处优,不闻天下情伪之事,他们虽天资聪颖,但却孤陋寡闻,见识短浅。于是年幼执政的皇帝任由辅政大臣及后宫摆布,以致国乱家亡。南朝齐宗室诸子弟的结果,是上面结论最好的明证。

89、 正其本,万事理。

【注释】《后汉书·范升传》。

【解析】凡事只要正本清源,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刘秀曾经召集群臣,就设立《费氏易》《左氏春秋》博士一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范升与尚书令韩歆的观点相反,认为不应设立这两科博士。范升与韩歆相互辩论争执不下。散朝后,范升直谏光武帝,力陈自己的观点,指出办事要正本清源,抓住主要矛盾,不能事无巨细,一概而论。刘秀深表赞同,采纳了范升的意见。范升的言论极有哲理性,它指出了主要矛盾在问题中所占的位置,以及解决的切实途径。

90、 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

【注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虑:思考,谋划。应:应付。卒(cu):同“猝”,突然,此指突发情况。辨(ban):通“办”,治理,准备。

【解析】做任何事都应先有计划,事到临头才筹划往往会迷乱。子贡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者之一,他不仅善经商,还是个纵横大家。子贡为救鲁国.穿梭于各国之间,最终凭三寸不烂之舌扰乱齐国,使吴国被破,晋国强大,越国称霸。在说服晋君备兵以御吴军时,子贡告诫晋君,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事先不做好准备,就不能应付突发之事,事先不弄清敌情就不能战胜敌人。晋国终因有备而战,大败吴军。

91、 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

【注释】《史记·蒙恬列传》。轻虑:考虑事情轻率。独智:独断专行,自以为是。

【解析】蒙氏家族是秦朝开国功臣集团的重要成员,深得秦始皇的信任。

秦始皇死后,赵高与李斯合谋政变,因畏惧蒙恬、记恨蒙毅而用谗,秦二世昏庸不察,准备处死蒙氏兄弟。子婴以“考虑事情轻率的人不能治理国家,自以为是的人不能保全君位”来劝秦二世不要草率从事,诛杀忠臣,因而丧失民众信任,涣散军队斗志。但二世不听,终杀蒙氏兄弟。

9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上》。

【解析】如果一个人终日只知道吃饱喝足,不用心于学业与道义,而想有所作为,那简直势比登天。汉炀帝、汉安帝时,因皇帝年幼,邓太后主持朝政。她十分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她认为贵族子弟过惯了饱食终日、养尊处优的生活,易流于无所事事,不学无术。这样发展下去,灾祸就离他们不远了。于是邓太后就设置学院,选派老师,教授他们经书,并亲自主持考试。邓太后引用了《论语·阳货》中的这句话,以激励贵族子弟们发愤学习,报效朝廷。

93、 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

【注释】《三国志·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降传第十二》。

【解析】谯周上疏后主:明智的人不为一点小利而转移方向,不为表面上相似而改步,而是等到时机合适时才有所举动,意即智者不会贸然行事,也不为一点小利而乱了方寸,而是等待各方面时机都成熟了,从全局考虑应时而发。因此,我们做事也应该考虑周全,戒骄戒躁。

94、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注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能正确对待死亡的人,必定是勇敢之人。并不是说死很难,而是说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是一件难事。

【解析】这句话是司马迁颂扬蔺相如智勇兼备的赞语。蔺相如在秦朝廷之上,举壁睨柱,怒叱秦王左右,冒生命危险却终无惧色,完璧归赵,威震敌国。这种甘为国死的忠义之举,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展现了蔺相如的人格魅力。

95、 忠烈断金,精贯白日,荷戈俟奋,志在毕命。

【注释】《南史·宋本纪》。俟(si):等待。毕:结束。

【解析】从孔子那个时代起,古人对忠义之士便由衷地敬仰。刘裕给自己麾下的诸位将士以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些将士的忠烈能镕断金石,精诚可横贯皓天H日,他们拿着兵器等待发奋图强的机会,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忠烈精诚的赤子之心,对现代人有强大的震撼力,是维护祖国安宁与和平的原动力。

【受任于既颓之运,接势于已替之机。

【注释】《南史·宋本纪》。颓:衰败。

【解析】刘裕此言与诸葛亮《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如出一辙。他们二人都在国将危亡之时挺身而出,怀着挽狂澜于既倒的心情,写下了庄严的宣战书。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满怀感慨激愤,一片忠心赤诚,使他最终赢得了胜利。

96、 富之与贵,虽以功绩致之,必由道德守之。故善始者未足称奇,令终者乃可重耳。

【注释】《宋书·吴喜传》。

【解析】富与贵,虽然是通过建立功勋来得到它,但一定要用好的道德守护它。所以有好的开始不值得称奇,能够有好的结束才值得称道。这就说明建立功勋,成就一番事业比较难,但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因为人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时刻会感到压力的存在,这样便能发奋图强,建立功勋。相反,如在幸福安逸的环境中,人们就容易放松警惕,放任自流,最终自己也将无所作为,甚至身败名裂。

97、 德音著于柔服,威刑彰于伐叛,文教与武功并宣,俎豆与干戈俱运。

【注释】《晋书·载记第三十·赫连勃勃》。俎(z0):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对四方实行怀柔使之臣服则显示德行,讨伐叛逆则表现出强大武力,教化与武功都要宣扬,祭祖尚德也要崇尚武力。

【解析】赫连勃勃建都统万,刻石颂其功德。碑文不过是说起兵是奉天承运,敌人败亡归降是我们“文教与武功并宣”的结果。群臣希望建都长安,有山河可守,但赫连勃勃认为这样有偏安之嫌,坚决建都统万,使江南之敌不敢渡河。他确有非凡见地。

98、 人情挫辱,则壮厉之心生;政教烦苛,则苟免之行立。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九·姚泓》。人情受到压制、侮辱,就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政令制度繁多苛刻,人们就会想办法避免受到惩罚。

【解析】姚泓孝友宽和,博学善论,与朝臣交往,或讲儒术,或论文章。尚书王敏等认为刑政过宽,讨论怎样使之更严厉,姚泓说了上面这句话,不赞成王敏的看法。天子教化百姓,像和风吹拂小草一样,应该多行仁恕之道,参与朝政、辅佐君王的臣子更应该直接教化百姓,一味强调严法酷刑,更难以控制百姓,稳固政权。

99、 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接天下。

【注释】《晋书·列传第三·何曾》。在家中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对外交往崇尚礼让来广交天下朋友。

【解析】尚书何曾严于律己,从小到大不爱声乐姬妾。年老之后,每见到妻子都正衣冠,相敬如宾。傅玄说他像周文王礼让贤人一样侍奉双亲,可与曾皙、闵子骞齐名。这句话表现出何曾的“孝”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偏爱,他崇尚礼让,所以至孝,又能把对父母的孝扩展开来,作为对待天下人的态度。

100、 盖闻上古之治,君臣同心,举措曲直,各得其所。是以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其德弗可及也。

【注释】《汉书·宣帝纪》。

【解析】圣贤之君治理天下,君臣能够戮力同心,政令都能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因此才有上下和睦融洽,国泰民安,这种以德治国的境界是很难企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