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果真能“以静制动,犯者立仆”?当然...

 tjboyue 2020-10-04
太极拳果真能“以静制动,犯者立仆”?当然!但拳者须知以劲发人之“三要点”......

——允升园记之太极篇(61)

近日,闲读陈炎林之《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对以劲发人之要点再有新的思考,和拳友分享之。

第一,以自己之力发人,不仅容易产生“顶”意,而且耗气力。因此,拳者之行拳,若自身发力,不能练习打法太多,于身体养生不利。

第二,以自己之力发人,须手带身,走双螺旋之缠丝劲,此打法即使产生“顶”
意,但不是真正的“顶”,是浑圆劲打在对方身上的反弹;同时,由于是双螺旋发劲,一为蓄,二为发,耗气极少。

第三,若想在机势上让对方出现“敌势背”,须会用“背丝扣”和“小圈掉头”,否则难亦。而且,此时之发力,为借力打力,几乎不耗自己气力。吾之前文章已述。

第四,发人之方向,与对方发劲之方向是正好相反的。因此,不会听劲,难以准确判断自己发劲之方向。

第五,之于时间之把握,需要练习。开始是熟练,再次是把握火候,练到最终是神打。吾在此方面,尚需继续努力而为之。

附:

——以下文字摘自《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

然以劲发人时,必有三种要点:一机势、二方向、三时间。

机势,即己势顺,敌势背,敌之重心偏于一方,显露其焦点。易言之,敌之重心已失,身上有一部分发呆(即拗住之一点),同时其气上升也。

方向,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正或隅,必须随敌之背向而发之。

时间,须恰当其时,即在敌旧劲已完,新劲未生之时(发呆时),或后退之时,不可早或迟。早则敌势未完,易生顶抗之弊,迟则敌已发觉,而生变化。

此三者不可缺一。如知机势而不知方向,易犯落空或与敌相顶之弊;然知机势与方向而不知时间,亦易犯顶抗或发之不足等弊。

果能三者俱全,则发人甚易,犹如弹丸脱手,无往不利。反之,发势虽猛,仍无效用可言。

除此三者以外,尚须注意己与敌之距离。过远则不能达,太近则己劲被闷闭,不能发出。

拳照欣赏:杨澄甫和许禹生之太极推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