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冠卿医案

 嘉齐656 2020-10-04

​无汗症

楚某、女,28岁,1976年5月26日来诊。患周身无汗症2年余,每于夏季加重。自诉:2年前曾为篮球运动员,比赛下场后,经常用凉水冲澡,至1974年夏出现全身无汗症:心

中烦闷懊恼,甚则急躁如狂,夜晚心烦时在室外来回奔走。

周身皮肤红暗、瘙痒,肌肤灼热不适,口干渴,舌质暗,苔薄黄,脉浮数。证为寒凉阻遇肌表,致使营卫失调。治当发散通阳为主。处方:麻黄9g,桂枝10g、杏仁10g,白芍12g.熟地18g,甘草6g,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日1剂。

复诊:上方用3剂后,仍无汗出,但心中懊恼好转,并自感皮肤瘙痒加重,说明药力达表,为阳气鼓动邪气外出之征。时值初夏,虽因病久寒邪阻遏卫分,但开表峻剂亦不宜过量。

照原方继服4剂,以求循序渐进之效。

再诊时,患者欣喜告知,头面开始微汗出但不多,继而颈、胸及上肢出有少量汗液,诸证随之消减,情绪基本稳定,睡眠尚好。再取3剂后、周身汗出畅快,感觉良好。随访3个月,疗效巩固。

按:综合以上病情,推究病因,此案为寒邪闭郁肌表,阳气怫郁,而营卫不和,欲汗不得汗,故而皮肤瘙痒。我们在劳动中,将出汗时皮下作痒也是这个道理。阳气怫郁不得外越,热炎于上故肌肤灼热、烦躁不安。本方中麻黄、桂枝、杏仁通阳达表,宣肺解郁。《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乃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加熟地养血滋阴,意在阴中求阳、鼓邪外出。本例运用调和营卫、通阳达表之法,遂使2年之无汗症,获得十分满意疗效。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年第一期   作者石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