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寒山: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也是天台山的隐僧

 qiangk4kzk8us4 2020-10-04

寒山

在美国,最受他们推崇喜爱的诗人,并非是在中国有着成千上万粉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而是一个你很有可能读过他很多作品,却对他并不是很熟悉的诗人,他就是寒山。他是当时美国垮掉的一代,许多人心目中的时代偶像。

寒山的诗传入美国后,在一段时间内,风靡欧洲。他的诗被翻译为英语和法语,等多种语言被人广泛阅读。甚至当时美国有一所大学,编著了一本《中国诗歌选集》,里面李白、杜甫、陶渊明的诗各选了一首,但寒山的诗竟然选了24首,备受美国人的喜爱。可是这么优秀的人,他的一生却充满了苦难。

寒山出生于初唐,应该是出身于洛阳的富贵人家,从小就过着非常优裕的生活,从他的诗句中就能看出来,'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他的少年生涯中,应该是充满了游猎五陵的豪情,同时他也有着莺歌燕舞的艳情。

美国'垮掉的一代'

不过即便是家境优越的寒山,心中也曾有过壮志,并且为之付出过努力,'唯当髻发时,行信须努力。'此诗是寒山写下来勉励自己趁年轻的时候,多努力一下。而寒山的青年时期,尽管是宫廷经历了短暂的变革,但这个时期仍然是唐朝走向兴盛,士子们踌躇满志、奋发有为的时期。

寒山也和同时代的大多数士人一样,也想用自己文韬武略,报效国家,求取功名,'一为求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可是青年的寒山却遭受了命运给他的洗礼,给了他深刻的磨难。虽然他具体受挫的时间已经难以考知。

寒山 作品

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从寒山的诗句中,感受到了他遭受挫折与打击之后的消沉,'徒劳说三史,浪自看五经。泊老检黄籍,依前注白丁。'此诗摆明了寒山自认为不输于任何人,文韬武略他样样精通,却始终无法得偿所愿,那么寒山究竟为什么会遭受这些挫折呢?

'书判非全弱,嫌身不得官……'从他的诗中,我们能够大概了解到,由于考官司的吹毛求疵,使得寒山不能被录取,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结果屡试不中。这次不中的理由,有多了一项特别的原因:寒山长得太丑。

寒山 作品

因为寒山屡试不中,他的兄弟更是毫不留情的责怪他:'你每次科举,家里都花重金资助你,可你一次又一次的落榜,使得全家脸上无光,面对他人的眼光,我实在是觉得羞愧。以后你还是放弃科考吧。'至此,寒山的科举之路算是彻底的结束了。

因为寒山的屡试不中,再加上他兄长的烂赌,将殷实的家底全部输掉,寒山的父母听闻之后,深受打击,相继病倒。寒山的妻子也带着孩子,决绝的离开了。此时的寒山对前途已经失望,再加上又处于困境之中,他最终隐居在了天台山,决心做个逍遥诗人

天台山

面对穷困的士子陷入了窘境,寒山的诗将其描写的入木三分,'雍容美少年,博览诸经史。尽号曰先生,皆称为学士。未尝得官职……'不过在这里的寒山熬过了漫长的孤单岁月,遇到了愿意和他共赴余生的女人,于是他又一次的娶妻生子。

寒山和妻子平稳的度过了几十年的田园生活,本想就和自己美丽动人的妻子,乖巧懂事的孩子,就这样安稳的度过一生。却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他的妻子和儿子不幸染上重疾,就这样遗憾病逝了。这茫茫尘世中,再次只留下了寒山一人。

寒山寺

这一生似乎已经是这样了,自己可能注定落得孤寂的结局。寒山决定告别以往的悲喜哀乐,他开始研究佛理,之后他的作品也都充满了禅意。而他更是去往了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成为了一个俗家僧人,经常与那里的高僧拾得探究佛理,谈心中所想。

寒山曾经问拾得道:'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只是一段对话,却出了寒山充满苦难的一生

寒山与拾得的对话

寒山从没有正式进入过哪所寺庙剃度,苏州城外的寺庙,却以他的号为名。寒山活到106岁去世之后,才声誉日隆,并延绵千年至今不绝。他一生有着上百首著作,其中有300多首作品全被收录进了全唐诗中,并且有人为他专门编制了《寒山子诗集》。

寒山所留存下来的作品,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三个部分,一种是世情诗:这一部分的诗大多创作于寒山归隐于天台之前,表现他青少年时期的避冶,情爱及功名进取之心;也有一小部分归隐天台之后对过去的生活及自身遭遇的回忆感叹之作。

寒山寺

比如'相唤采芙蓉.可怜清江里。游戏不觉暮,屡见狂凤起。浪捧鸳鸯儿,波摇鸿鹉子。此时居舟揖,浩荡情无已。'这首诗就是纯粹的表达寒山享于游乐的世俗之情。而他也曾描绘过夫妻之情,'各在天一涯,何时得相见。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

寒山遭遇过的那些挫折,并不是在隐居之后,就烟消云散了,这是当时他的尘世烦恼,'极日兮长望,白云四茫茫。鸱鸦饱服媵.鸾凤饥傍湟。骏马敢石碛﹐蹇驴能至堂。天高不可间,鹄娉在沧浪。'表达了那时他对于自己处境的迷茫。

王梵志

第二种,就是佛理诗。寒山成为俗家僧之后,他的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佛理。他将宣传佛理当成了武器,对世事、世人进行批判,他也为这类诗找到了一位学习和借鉴的榜样,那就是王梵志。而寒山、王梵志是唐代少有的白话诗人。

寒山子对王梵志的学习与模仿并非是全面的,由于生活经历与修养的差距,他只是在某些方面借鉴了王梵志。对于生死的思考是佛家理论的一个中心论题,像王梵志诗中有许多关于生死话题的诗歌,并表达生不如死的观点一样,寒山子也作了许多类似的篇章。

王梵志 作品

比如:'纵你居犀角,饶君带虎睛。桃枝将避秽,蒜壳取为瓔。暖腹茱萸酒.空心枸札类。终归不免死,浪自觅长生。'此诗是寒山以死的不可避免而讽刺世人对人生的执着。不过对于生的否定,寒山远没有王梵志那么彻底,那么决然。

第三种,就是禅境诗。当寒山面对幽美的天台山胜境,内心有所感悟时.他便进入了一个生趣盎然、万象森罗的禅境:'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溪长石磊磊,涧涧草蒙蒙。'为世人刻画出了一副优美的景象。

《寒山子诗集》

事实上,寒山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从洛阳富贵子弟,到天台苦行僧。他的这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青少年时期的热情逐渐消失,少年时期的壮志也被消磨,但他却将命运砸向他的这些苦,变成了他羽化登仙时,脚下踩过的浮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