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悬解》陷经胶姜汤,与陷经医案一条

 铁毛l 2020-10-06

杂病六 陷经漏黑二十四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妇人经水,温则升而赤,寒则陷而黑。血藏于肝而肝生于肾,肾寒不能生木,木郁血陷,则漏下黑色。久而不解,此以寒水水失藏,风木之善泄也。胶姜汤,阿胶滋木而息风,干姜温肝而暖血也。

1 仍因虚寒,水寒木陷,营血不升,气先动而血后病,木气不升,则血陷下,故漏下不解。若久漏失血,则又成弦大。

2 从下条医案,得出经验,妇人杂病陷经症,主要辩证要点,是漏下与色黑,又有成块,还有经期加重,上有头眩呕吐,下有少腹鼓凸,行经两次。此病例对学习妇人陷经,非常有帮助,能最大程度的还原提纲本来的面目,消除后学者与传统医学之间的代沟。

论;陷经漏下,当见脉弦而大。杂病五提纲。观抵当汤医案,好多为陷经血瘀症。

附;李可老中医医案,陷经(转,肾气丸下附医案)

刘某,女,44岁,水头市民。1983年6月22日初诊,乳衄2月余,由生闷气渐致两肋窜痛,右乳结核如胡桃大,乳头溢出鲜血。每逢经期,必头眩泛呕,血黑多块。常觉有一股热流从右胁下章门穴向乳房涌来,立即灼痛如针刺状,随即有鲜血溢出,轰热自汗,左侧也有同感。每月行经2次,经量少则乳头出血必多。舌红无苔口苦,脉沉弦而数。脉证合参,必是七情内伤,肝气久郁化火,肝之经络布肋胁,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肝气横逆,必先犯胃。今见一旦动气,病必发作,明是木强侮土。疏泄太过,则肝不藏血,脾胃过弱,则不能统血。此即出血之由。治法拟滋养肺胃之阴,清金制木而解胃之围,兼柔肝之体而全敛其用。

醋柴胡10克,当归,白芍,生地,石斛,沙参,枸杞子,山萸肉,乌梅各30克,麦冬15克,川楝子10克,三仙炭各12克,丹皮,黑栀子各10克,3剂。

7月2日二诊;药后块消血止,但增少腹胀如孕状,视之,少腹鼓凸,神倦,腰困腰冷,舌暗红无苔,脉沉,右寸极弱。一诊见患口苦舌红,遂用大剂养胃汤之甘寒,丹栀之苦寒,致损中下之阳,中气随之下陷,故有此变,医之罪也!情志之火,非同实火,宜疏,宜降(气降火即降)不宜清。且前贤曹炳章谓,“舌红非常并非火”,非常二字,当细细咀嚼。凡见舌色鲜红可嫩红,皆因气血虚寒,阳浮于上,类同“面热如妆”之假热,误用清热泻火则危。临证极需留意。遂改投大剂补中益气汤升提下陷,加肾四味温肾养命门;

生芪60克,当归,白术各20克,红参(另炖),灵脂,炙草,三仙炭,柴胡,升麻,桔梗各10克,陈皮3克,肾四味12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胡桃4枚(打)

9月30日遇患者于街头,得知二诊方,患者连服9剂,已痊愈三月,且腰困,经乱也愈。

12月3日,又来诊,上症已愈半载,近来生气,经前又见两乳轰热,齿衄,鼻衄,晕晕,足膝冰冷,脉沉细而不渴,舌嫩红无苔。虽见倒经血逆上行,究其主因则系肾阴虚极,龙火不藏,予引火归原法;

九地90克,盐巴戟肉,二冬各30克,云苓15克,五味子六克,油桂丸2克,5剂后诸症悉愈。

论;本条是附在肾气丸医案下的学习辩证医案,重点解读舌红无苔,脉沉弦细之象。起初在犹豫要不要写,写着写着发现这个是妇人陷经证。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这是意外收获,从本条医案,总结经验看,妇人杂病陷经症,主要辩证要点,是漏下与色黑,本条又有成块,还有经期病剧,上有头眩呕吐,下有少腹鼓凸,行经两次。

  本条病例,假如不知道这是妇人陷经证,见血黑块多之证,大多数人会诊断为瘀血之病。从瘀血来论治此病,也能解此脉与舌象。舌红无苔脉沉细数者,血瘀于下,则脉沉弦,火逆于上,则见脉数,火逆不降,则舌红无苔,少阳经气不降,则见口苦。但此不是瘀血,而为陷经,必从陷经解此脉与舌象。

《金匮》没有乳衄之证,只能以我们自已理解的气血理论解释。本案核心之症,每逢经期,必头眩泛呕,血黑多块,这三句话,句句为辩证要点,经期者是血下也,血黑多块者,是陷经瘀结也,陷经血瘀,气逆不降,必头眩泛呕也。气逆不降而上冲,随经而上,故见乳衄,见血外衄者,实为气冲而外泄也,也就是乳衄是血,实为气泄。少阳之相火上逆,则见热流上涌,少阳胆木痞结,故乳中结核如胡桃大(此就是瘰疬瘿瘤之病理,乳房结块之病理),厥阴与少阳,循胸胁而布两胁,故见胸胁之证。气逆上冲,阳火不降,则见舌红脉数,火旺肺燥,故见无苔,陷经而瘀,阴血不升,则脉沉弦。此舌与脉象与上条几乎相同,病却不同。

李老一诊方,柴胡是口苦对应药,配合川楝子理气,当归,白芍,地黄,枸杞,是对应舌红脉弦(细)数的阴虚药(血),石斛,沙参,麦冬,对应火逆肺燥的阴虚药(津),丹皮,黑栀,对应血黑多块之瘀证。药后腹胀,少腹鼓凸,师言一诊见患者口苦舌红,遂用大剂养胃汤之甘寒,丹栀之苦寒,至损中下之阳,中气随之下陷,故有此变,医之罪也!本条一诊方用药,皆是对证之药,不为甘寒之药过,此是病本之外现也,也就是此腹胀,少腹鼓凸,现出原形了(妇人陷经),其它的杂证,皆是并发症或附属证,本经之杂证。服药之后,仍然舌红无苔,腰困膝冷者,是火逆于上,而不下行,故上热下寒也。脉沉者,陷经木郁也,右寸极弱者,血陷不升,不能化气,即宗气不足也,也是肺气不足而寸脉微之义。故二诊方,大补中气,升陷提气,9剂即愈。本条病证,就是陷经,升陷提气,故能治愈,半年之后,则又复发,还是同样的症状,上热下寒,此为肾气丸证也。木气枯燥而病复发也,李老就引火归原法,就是化阴秘阳法。此当以肾气丸理论为主,即使方子加减不同,病也能愈。

本条初诊舌红,就是火逆之红,此是陷经。但不是阴虚,也不是假火,不要被迷。此若复发,若是月经不调,或经血过多,阴不平阳不秘,而复发也。最后一诊,即是肾气丸证,血枯木燥,不能秘阳。肾气丸是丸,李老用汤,汤药更快,可以把肾气丸急用时,改为汤剂。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学习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