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兵法10:使用强力词汇说服别人

 镭师兄 2020-10-06

很多同学都在求助同一个问题:“我这个人就是口拙,总是说服不了别人。事后经常懊悔得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 

当面说服不了别人,事后懊丧无比

不用扇自己耳光,只要掌握了几个说服人的技巧即可。

1、使用强力词汇来说服别人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别人简单说一句话,你就无法推辞,乖乖地按照对方的建议去做了,这个就是强力词汇的作用。

那么,日常中有哪些强力词汇呢?我们来看一下效果。

来都来了

  • 方式A:“终于到终点了,再累也要完成任务。”(你:好累,我想回家。)

  • 方式B:“累死了,终于到终点了,来都来了,最后一个任务做完再回去吧。”(你:好吧)

反正+不如(要不、那就)

  • 反正也是无聊,不如去听听这个讲座。(你:好吧)

  • 反正你也没损失,要不就试试?           (你:好吧)

  • 反正都不花钱,那就试一下呗。           (你:好吧)

你看呢(你觉得呢)

  • “这个项目我们给你维保延长2年,后续的扩容也由我们公司来做,你觉得呢?”

  • “你这样规划,没有考虑后续升级改造的工作量,会造成延期交付,我建议重新规划,你看呢?”

这些强力词汇的共同点是:顺水推舟,将你前面的努力和付出与后面要说服你的事情关联起来,让你觉得如果不做的话,前面的努力和付出就化为乌有了,所以你不得不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下去。 

强力词汇,更有说服力

2、增强对方的控制感,从而让对方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人人都是控制狂,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从而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说服对方的过程中要给予用户选择的余地,让他有控制感与参与感。

下面是一些对比的案例:

  • 方式A:你走过这个通道。(你:……)

  • 方式B:通过这个通道时,你可以直接走过去,也可以打开门口的宝箱,看看是否有惊喜。(你:哈哈,打开看看)

  • 方式A:老板,这个海报不好,我觉得最好使用红配蓝的那个海报。(你:嗯?强迫我选择?)

  • 方式B:老板,这个海报也不错,或许可以考虑红配蓝的那个海报。(你:哦,我来看看哪个好)

  • 方式A:这次版本,我们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构。(你:你已经决定了,那就只好做了)

  • 方式B:这次版本,重构与全新开发各有优缺点。(你:我觉得,重构更合适,因为…..)

  • 方式A:现在,我们的这场战役到了关键时期,大家辛苦一下,按期交付。(你:关我啥事,我只想早点下班回家)

  • 方式B:现在,我们的这张战役到了分叉路口,向左,推迟交付,项目有夭折的可能;向右,每天加把力,按期交付,在终点站举杯欢庆。(你: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加点班也是合理的)

“如果”、“假如”、“或许”等看起来“虚假”的选择也是选择,将潜在的情况明示出来,给对方更多的选择。 

让对方有选择余地

3、在交流过程中,制造一些“意外”内容,紧紧抓住对方注意力

听报告,大家都爱打瞌睡,因为平铺直叙的内容太平淡。

听故事,大家都聚精会神,因为故事中有各种跌宕起伏的情节。

所以,需要不断制造各种意外内容,就能激活用户脑细胞、抓住用户注意力。

  • 方式A:“最近怎么样?”“还行吧,就是工作环境一般。”

  • 方式B:“最近怎么样?”“别提了,碰到件恶心的事情,你不会想知道的。”“啊,快说说,快说说。”

4、在交流过程中营造具体场景,让你说的内容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营造一种惊心动魄的氛围,让对方自动代入到其中,例如:

系统管理员张山按照对方要求修改了用户的套餐信息,结果在保存前的例行检查时发现该账户居然是沉睡3年的冷冻账户,而且这次转账的金额超乎寻常的巨大,他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

如果你是在电梯中将某个事情,就可以将电梯鬼故事与你的话题关联起来,让对方身临其境,一下子被你的信息击中,例如:

“在电梯中一定不要看手机、看报纸什么的。我弟弟的同学就遇到一件诡异的事情,有一天晚上11点他加班后下楼,进了电梯就看手机,结果灯突然开始闪烁起来,他在左边的镜子中居然看到了….”

针对不同的交流对象,使用他熟悉的场景或者思维方式进入交流话题,例如:

  • 针对户外的施工人员:“有一次,我们在零下24度的雪天,去紧急抢修基站……”

  • 针对19岁的大学生:“那天晚上,我们刚看完邓紫棋演唱会,在回来路上……”

用对方最熟悉的场景和细节控制说服节奏

总结一下

在交流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专有的语句、词汇、场景来增强说服力:

1、强力词汇:来都来了、反正+不如、你看呢?

2、增强对方的控制感:给予用户选择的余地,让他有控制感与参与感。

3、制造 “意外”内容,强烈吸引对方。

4、营造细节场景,让你说的话更有真实感。

在交流过程中,紧紧抓住的注意力,再使用一些关键词推动对方进入预定的轨道。

(关注镭师兄,华为20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