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修园三字经    气喘第九【附方】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0-06

原书附方

(1)贞元饮:《景岳全书》方。有滋补肝肾之效。主治肝肾亏损,气短似虚,呼吸急促,气道噎塞,势剧垂危者。亦治血虚气喘(妇女多有此证)。

熟地黄15g当归10g甘草6g(炙)水煎,分3次服。

(2)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方。有泻肺行水,下气平喘的功效。治痰涎壅盛,咳喘胸满,不得平卧,以及面目浮肿,胸胁支饮等。

葶苈子9g(隔纸炒研如泥)水1杯半,大枣12枚,煎七分,加入葶苈泥服之。

(3)十枣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4)小青龙汤(见咳嗽附方)

(5)桂苓术甘汤:即苓桂术甘汤,《伤寒论》方。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的功效。主治痰饮病,胸胁胀满,眩晕心悸,短气而咳。

茯苓12g白术 桂枝各6g炙甘草5g水2杯,煎八分服。

(6)肾气丸(见虚痨附方)

(7)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方。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主治膈间有水,呕吐,痞满,眩悸。

半夏12g生姜20g茯苓20g水2杯,煎八分温服。

(8)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伤寒论》方。有温阳利水,平降冲逆之功。主治心阳不足,水气妄动,气喘脐下动气,欲作奔豚。

茯苓20g桂枝 炙甘草各10g大枣4枚 水煎温服。

(9)真武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10)六君子汤(见隔食反胃附方)

(11)黑锡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有温壮下元,镇纳浮阳的作用。主治真阳不足,肾不纳气,浊阴上泛,上实下虚,痰壅胸中,上气喘促;奔豚,气从小腹上冲胸中等。

沉香90g附子(炮)90g胡芦巴90g肉桂15g小茴香90g补骨脂90g肉豆蔻90g木香90g金铃子90g阳起石90g黑锡60g硫黄60g每服3~9g,温开水送下。

(12)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有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之效。主治上实下虚所致的喘咳,症见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脚软,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紫苏子9g半夏9g当归6g甘草6g前胡6g厚朴6g肉桂3g加生姜2片、大枣1个、紫苏叶5片,水煎服。

(13)定喘汤:《摄生众妙方》方。有宣肺降气,清热化痰之效。主治哮喘,症见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白果9g麻黄9g紫苏子6g甘草3g款冬花9g杏仁9g桑白皮6g黄芩6g半夏9g水煎服。

(14)沉香黑锡丹(原方不详)

增补新方

(1)麻黄汤:《伤寒论》方。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麻黄6g桂枝4g杏仁9g甘草3g水煎服。

(2)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伤寒论》方。有解肌发表,下气平喘之效。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或风寒表证误用下法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桂枝9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 厚朴6g杏仁6g水煎服。

(3)麻杏石甘汤:《伤寒论》方。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作用。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痛,口渴,有汗或无汗,舌红苔黄,脉滑数。

麻黄5g杏仁9g甘草6g石膏18g水煎服。

(4)桑白皮汤:《古今医统大全》方。有泻肺清热,祛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肺气不降,痰火作喘。

桑白皮 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栀子 黄芩 黄连各2.4g生姜三片 水煎服。

(5)二陈汤(见中风附方)

(6)三子养亲汤(见咳嗽附方)

(7)五磨饮子:《医便》方。有行气降逆的功效。主治大怒暴厥,或七情郁结等,心腹胀痛,或走注攻痛。

木香6g沉香6g槟榔9g枳实9g乌药9g水煎服。

(8)生脉散(见中风附方)

(9)补肺汤(见虚痨附方)

(10)参蛤散:《普济方》方。

人参 蛤蚧

(11)七味都气丸(见虚痨附方)

(12)生脉散(见中风附方)

(13)参附汤(见中风附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