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第三辑目录·观后

 艺文博雅 2020-10-06

文/时胜勋

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第三辑,这也是最后一辑。本辑共收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的学者的24篇文章,为三辑中篇数与作者人数最多的一辑。

本辑最为突出的地方在于作者的规格创了新高,如编后记所言,“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美国马幼垣先生亲自为本刊撰稿,复旦大学王运熙教授、安徽师大祖保泉教授也在百忙中为我们赶写论文”,从而显示了《论丛》的超高水准。饶宗颐在20世纪80年代已是学界名家,与钱钟书、季羡林等齐名。饶宗颐论文辨析了刘勰著述与佛家的密切关系,虽然源自西天,但颇合中土用语习惯。近人王国维融汇中西,大体类似,与今日夹生饭之文论正可对照。王运熙教授当时是复旦大学的著名学者,与顾易生教授等一起构成复旦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领军人物,也是《论丛》中第五位来自复旦的学者(蒋孔阳、黄霖、蒋凡、李庆甲)。祖保泉教授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他是后来孟二冬、朱良志、胡晓明等学界名家的老师,龙学研究专家,学界地位崇高。幼垣是夏威夷大学教授,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专家。本辑收录了李庆甲先生的一篇文章,他是《论丛》的老作者了,第三辑投稿不久,李先生就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此外,其他中青年学者的论文也出现在《丛刊》中,比如青年学者张伯伟、夏晓虹、张鸣等,为《论丛》补充了新鲜血液,今他们已是学界中流砥柱

《论丛》一直强调“中国文艺思想史”的学科建构,在第一辑第二辑中有蒋孔阳的乐论、周伟民的书论、张蔷与刘烜的画论研究论文等,在本辑中有郎绍君、日本冈村繁等学者的画论文章,虽然篇数不多,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艺思想史”学科必要组成部分,难能可贵。除了诗书画乐论外,作为必要的补充,文艺思想、美学等,《论丛》也给予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美学与文论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张少康先生曾有《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年版)也与此历史氛围密切相关。

本辑中除了张少康的文章外,陈德礼的一篇关于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文章仍属重要文章,显示了北大文艺学的学科格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像陈熙中、马振方、卢永璘等,都以译者的身份出现在《论丛》中,并没有发表任何一篇文章,尤其是陈熙中,翻译了非常重要的文章。这种学术之公心,令人敬仰。毕业于北大文艺学专业的生力军郁沅,其文章继续保持了其特色,侧重于重点文献的美学思想分析,与张少康恰成互补,一个偏美学,一个偏文艺理论。文艺思想本身与美学思想是紧密结合的,就是不限于文学自身。这种贯通意识就是中国文艺思想史的一个突出表现。其实,很多美学史最终都离不开文艺思想史。

本辑中对文艺美学思想史研究仍然属于重头戏,比如陈德礼、萧华荣、郁沅、周伟民等。萧华荣勾勒从曹魏到两晋的美学风格变迁,慷慨让位于清省(芙蓉出水)。文艺美学思想史并不局限于文学自身,而是力求打通哲学及相关文艺与文学的界限。其实,美学与文艺理论向来关系密切,只是后来二者逐渐有所差别,美学追求的仍然属于审美的、哲学的内涵,文艺理论则不限于审美,二者既区别,又相互联系。今天讨论美学是离不开文艺思想史的,如果要获得更为普遍的美学经验,文论是绕不过的。因此,《文心雕龙》是(中国)美学专业的必读书,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作为集刊,由于各种难以预料的原因,《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在第三辑之后,也悄然落下帷幕。客观来说,它共发文60篇,在有限的篇目中尽量组织架构中国文艺思想史的基本框架,邀约名家,提携中青年学者,为学术事业奉献一分力量,它并不局限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而是扩充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研究乃至中国文艺思想史研究,广泛吸纳中国书论、画论、乐论的研究成果,力图使“中国文艺思想史”学科有一个基本的学科框架,构成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典文艺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思想史通论、文学(诗文、小说、戏曲等)论、乐论、画论、书论以及诗、文、乐、书、画等与儒释道思想之密切关系,基本构成了“中国文艺思想史”的学科框架。在杨晦先生之后,以吕德申、张少康、陈熙中等先生为代表的《论丛》编辑团队又做了进一步的努力。在此之后,“中国文艺思想史”几成绝响。受制于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自身的规定性,即便如张少康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也无法有更系统之表现,加之学科日益分化、细化,一种贯通文学理论批评史、艺术理论批评史、美学思想史、审美文化史的中国文艺思想史越来越难以实现,这不能不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乃至中国文艺理论界的一件憾事。

抚今追昔,《论丛》已经远去,不只是《论丛》,还有那个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热情,纯粹、自然、无私。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好的时代,在今天的学术界同样有这样那样的压力,但无论如何,追寻历史日益远去的消息,感悟学术的无声力量,激发学术自身的自豪感与人文学的价值,或许能胜过一切艰难险阻。学术,尚未到来,也从未终结。

附录:《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第三辑目录

革新研究方法,开创古代文论研究的新局面(马白)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王运熙)

中国古代的咏物诗理论(陈一舟)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辩证法初探之一(陈德礼)

从评价《楚辞》的分歧看汉代文艺思想的演变(张少康)

从“雅好慷慨”到“雅好清省”——论魏晋美学思想的演化(萧华荣)

论葛洪的美学思想和文学思想(郁沅)

文心与阿毗昙心(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

《文心》下篇篇次组合试解(祖保泉)

钟嵘《诗品》谢灵运条疏证(张伯伟)

钟嵘评建安诗歌(梅运生)

苏轼美术思想三题(郎绍君)

宋诗活法论与理学的关系初探(张鸣)

试论明代中后期的文艺启蒙运动(周续赓)

李贽《初潭集》、《藏书》及书答杂述中的小说观述评(王先霈)

张竹坡的长篇小说美学思想(周伟民)

钱谦益的“诗有本”说(王英志)

略论龚自珍的文学思想(孙静)

梁启超文艺观刍议(夏晓虹)

近代文体改革理论浅探(李庆甲)

东晋画论与老庄思想(日本冈村繁著,马振方译)

颜之推的文学论(日本兴膳宏著,彭恩华译)

论中国叙事文学的批评理论(美国浦安迪著,陈西中译)

水浒书首资料六种(外一种)——兼论编辑资料集诸问题(美国马幼垣)

编后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