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六学子学艺忙

 熟年人生 2020-10-07

(按)13年前的见闻。现在,家长对子女的早教艺术教育更为重视了。

48日下午到浦东文化艺术中心3楼。在美术教室,大都是些小姑娘在练习素描;舞蹈房里,有大有小正对着宽大的镜子在扭腰摆胯;几个年轻的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拿着提琴到琴房上课。

我来到书法教室,看望一个朋友。其陪儿子在学习书法。已经练了好几年,大有长进。

教室墙壁上贴着两个7岁小朋友的书法,笔法老到与稚嫩混合。教室里大都是家长陪着孩子。一个俊秀的小女孩站着在毛边纸上反复练习写横。她的眼神不时瞟着旁边前面排我朋友的儿子。因为他已经在宣纸上直接练习写字了。

瞧着小姑娘十分可爱的模样,我走过去问她:你喜欢练字吗?她声音嫩脆地回答:喜欢。为什么喜欢啊?她答:因为好玩。我也喜欢跳舞,跳舞也好玩。我问旁边的她的父亲:小姑娘多大?她父亲自豪地回答:7岁。她做什么事一向很认真的。

有几个身高的女孩,被母亲“逼”着在练字。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问朋友的儿子喜欢书法吗?他干脆回答:no!他14岁了,喜欢音乐。周日还要去学绘画。我就劝朋友,不要把孩子双休日排得满满的。他儿子回答:反正就耗着。看谁能耗到最后。我笑了。我可能理解他说“耗”的意思:如果家长耗不下去了,就不会逼孩子在外面进修。

教室里有一个家长干脆自己在练字,一问才知道是孩子不耐烦了。老师在不时巡回检查学生的字。他不断指出我朋友儿子的字不是太小或者就是太细。如果孩子提出看法,他马上说:要不我写给你看?态度有些生硬,严厉。可能对孩子学习有帮助。

学习书法1个半小时,他们又送儿子到五牛广场跟老外学英语口语。瞧着父母的忙碌,我想起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人惟独在闲暇时才有幸福可言,恰当地利用闲暇是一个做自由人的基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对人的从业闲暇现象研究后,惊人地发现,人的差异主要在于对业余时间的如何有效使用。现在的家长注意到业余时间学习的重要性,但也要让孩子劳逸结合,要有兴趣地进行快乐学习。

  2006年4月1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