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21--春泛若耶溪

 虹72 2020-10-07

转:毕宝魁的博客

21--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译文】

幽居的意趣始终没有断绝,此次出去游览也就是顺水泛舟。习习晚风吹送着缓缓行进的小船,在春花掩映中驶入景色怡人的溪口。正值入夜时分,小船又随溪流转入西面的山谷。举目远望,要隔山才能看到明亮的南斗。四周溪面上弥漫着浓浓的雾霭,林间的月光随着小船的前行悄悄地退向身后。人生万事就像这弥漫的雾气难以说清,我真愿意成为一个持竿垂钓而无忧无虑的老头。

【注释】

[幽意]幽居独处、远离世俗之意。    [偶]遇,遇合,顺其自然。    [花路]指春花掩映的水路。    [际夜]正值入夜时分。    [潭烟]弥漫于溪潭上空的水雾。    [溶溶]浓密的样子。    [林月]西沉傍林的月光。    [生事]指人生世事。    [弥漫]渺茫无尽,模糊不清。    [竿]指钓竿。

【评析】

綦毋潜是为热爱自然,厌弃钩心斗角的世俗社会的文人,他弃官归隐的举动就是很好的说明。本诗当是他归隐后所作,在描述若耶溪春天月夜的幽美景色中,寄托了诗人闲适隐逸的情怀。

开篇即以“幽意无断绝”挈领全诗,点明主旨,成为全诗感情之骨。正因为有此幽意,才会随遇而安,泛舟也是漫无目的,顺水顺风信马由缰,这样才惬意。诗题中的“泛”字为全诗结构线索,小船任凭晚风吹拂,进入春花掩映的若耶溪的溪口。时光在流动,小船在漂行,南斗升起,月亮偏西,雾气在飞动,月光在后移,暗示泛舟时间之长,心情之欢洽,最后两句的感慨是即景而生,如此优美恬静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更加觉得世事的喧嚣,人心的浇薄浮躁,官场的明争暗斗实在无聊,产生“愿为持竿叟”的意愿也就顺理成章了。诗人用春江、月夜、花路、小舟以及夜色下溪水上飞动的雾气,构成一幅静谧灵动神秘的春花月夜泛舟图,表达了一种高雅圣洁的情趣,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