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好 字 不 如 烂 画 ” 从 何 说 起 ?

 八方土城 2020-10-08
听到过这句话吗?“好字不如烂画。”或者说“好字不如赖画。”
在一般的语境之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好的书法也不如画得差的画。
由于有了这个可念的“经”,常常会被人延伸到对书法艺术的错误理解。除此之外,还会被逐利的书法家“感慨”。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结果都是既贬低了书法,也伤害了绘画。
贬低书法是让我们忽略了“好字”与艺术的概念?伤害了绘画是不知道书画的传统定位,以及烂到了什么程度才是“烂画”?更重要的是,一些错位问题不仅仅在于书画。


什么是“好字”,什么是“烂画”
对于“好字”而言,不需要太多的解释,那就是字写得好。
但是,好字也有两种,一种是实用,另一种是艺术。实用的好字并不是以欣赏为目的,而以欣赏为目的好字就是艺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书法”
那么,问题又来了,“好字不如烂画”中的“好字”是不是书法呢?
如果是公文书写,字写的好不好与艺术没有关系,虽然有硬笔书法一说,但也没有必要和绘画去比较。所以,好字应该指的是书法。
书法也可以说是写字的模式,它的核心是艺术欣赏。从定位上来看,教科书上说的“中国书法是一门艺术”,而不可能称为“中国好字是一门艺术”
在艺术的范围内,用好字来肯定书法是没问题的,但是要它和烂画相比,那就要先知道“烂画”是怎么界定的?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显然,“烂画”就是画得不好的画。但是书画作品相比,不同的地方在于,绘画的专业和非专业区分很大,在艺术层面上,专业水平总体上要高于业余水平。
那么,我们从“好字不如烂画”的语气来判断,好字要比较的显然是专业的水平,而不是业余画家的作品。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假设的因果关系梳理出来了:因为专业画家画出的不好的作品竟然会受到欢迎,或在市场上还有买卖,甚至在价格上要比书法家写得好的书法作品更高,于是就会感慨:好字不如烂画!
当然,这个因果关系强调的是艺术市场上的结果,而不是艺术上的比较,按理讲,决定艺术市场的价格因素,主要成分应该还是艺术,要不然就不是艺术市场。但是,书画的一切在古代和现代的决定因素并不一样。


在古代宫廷为主的艺术发展中,书法和绘画本来就是两种艺术类型,它们既可以相互依存,也可以各自独立。
古代的画家多为天才纵艺者,即造型是专门人才的本事,比如像吴道子、梁楷那样的宫廷画家,都是专业的画家,后人会尊称其为“画史”。画家能在宫廷里服务,就等于有了份稳定的绘画工作,更会有名声上的影响。
宫廷画家的本事也是艺术收藏的热点。自唐宋以来,皇家内府收藏就是世俗效仿的典范,有条件的收藏家往往都有渠道重金求画于宫廷画家,按现在的话说,宫廷画家都是“名利双收”的获益者。
历史以来,收藏家最希望获得的是流传有序的古画或当代宫廷画家的作品,比如崔白进入画院时,很多官员也都向其索画,由于崔白性格疏阔多有应允,后来这种现象被宋神宗阻止,如果没有御旨,任何人都不能安排崔白作画。

北宋  崔白   《寒雀图卷》
画家自古就是靠手艺吃饭的人,卖画也是出卖手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最早画家的出身都属于“百工”,社会地位并不高,在这个行当上的祖师爷就是鲁班,他被称为“百工杂役”之首。
在古代,对于专门的画家记载,少有提及书法之事,更不会有人用书法和绘画相互衡量。虽然都知道中国书画用笔相同的道理,但书是书,画是画。因为,古代书法家和画家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古代的书法都是从好字脱颖而出的,而好字本来是文人的能事或者是专业,文人又都是当官出身,比如唐代的“欧虞褚薛”和宋代的“苏黄米蔡”等。
文人普遍善书,所以宫廷只会有书吏,而没有专职的书法家。虽然,明代以后有的书法家有些并不是当官出身,但至少也会是文人身份。
文人之间的书法之作是可以比较和交流的,佼佼者往往被推崇。从这个方面的艺术起点上,书法家和画家就没有相互比较的历史,文人的好字与画家的作品在艺术上几乎就没半毛钱的关系。
要说有关系的话,就是古代宫廷画家的作品自己都不题跋,多由皇帝、大臣和文人来作诗跋文。美术史上的许多资料都是通过这些跋文来获得的。
比如杜甫赞美薛稷画鹤:“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以及白居易为萧悦所画竹子写的《画竹歌》,蔡京在《千里江山图》上的题跋等。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文化人已经不能写出一笔好字为止。
但是我们都知道,除了专业的宫廷画家以外,文人也有参与画画的,那些既善书又善画的文人常常会被称赞为“双壁”“双绝”。其中多才多艺的典型代表,又被后人称之为“轩冕才贤”,这类人才古代就备受敬仰,如苏轼、米芾等高名大才之人。

北宋   苏东坡   《枯木竹石图》
但文人画画开始都是业余性质的。这类画作最早名为“士夫画”,它就是后来的文人画,文人画和宫廷画家的专业画相比,便是业余画家的标准,这个历史上的定位最初出自元代钱选与赵孟頫一段有名的对话之中。
赵孟頫曾问钱选:“如何是士夫画?”钱选答曰:“戾家画也。”何为戾家画?戾家即外行,戾家画即业余画家之画
有了文人画以后,它最明显的艺术特点就是以书入画,这才使得书法与绘画有了一些关系,而能以书入画的内容,最初仅限于兰竹梅或松竹梅,因为这些画多用写字一致的书写和勾圈笔法。
但能书善画的文人也不会将书法和绘画进行价值比较,而只有自我水平的高低评定,比如徐渭自己认为: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书法是文人自幼所习,也是身份的象征,文人画家永远不会将自己的画排在书法之上。

明 徐渭 《煎茶七类卷》行草
徐渭把书法被列为第一,如果是在艺术层面上,那显然就是自己的字好,而把绘画排列最末,说明绘画水平不如书法。这并不是高低贵贱的区分,而是出于他对书法和绘画的理解,知道自己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于是就有了个人的排序。
说到底,他只是个文人,而不是个画家。


一直以来,文人大多清高,宋代米芾认为:书画不可论价……通书画博易,自是雅致。所以文人常把书画视为雅玩之物互相交流,并促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往来。
当年,米芾曾去拜见过苏东坡,苏画了一幅画送给米,后来这幅画又被驸马王诜借去一直没还,米芾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那时候,富裕的文人阶层也多有收藏,他们是继官方之后崛起的收藏新势力,但基本上所购之物多为古物,比如欧阳修、李清照的青铜器收藏,以及王诜、米芾的历代书画收藏等。
后来,不做官的文人为了生计,开始鬻画为生,而随着艺术收藏逐渐隆盛,明清绘画市场都越来越红火。造假生意也随之兴盛起来。
有意思的是,现在美术史上重点突出的明清文人书画家,几乎都是以卖画为生的代表人物,比如明四家、扬州八怪和清四王等,而宫廷画家和文官书法家,几乎还是延续着宋代以前的书画模式,但现在的美术研究者已经没有把他们看成是专业的了。

清   金农  《梅花图》册页
当宫廷没有的时候,那些视艺术为“自是雅致”的文人也随之消失了,书法自然也不会是文人的能事和专业了,绘画就更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了,而剩下的只有书画市场。
艺术市场本来是由艺术标准来衡量和决定的艺术价值,比如书画专业的水平,但是在今天艺术标准只能用“多元”来搪塞的情况下,绘画已经失去了专业标准的界限,浑水摸鱼的艺术市场就有兴风作浪的机会。
那样的市场,可能就是派生“好字不如烂画”的温床。
但是更为遗憾的是,现在的文人不写书法,自然就没有文人阶层的书法家,写书法的又都不是文人,而都是书法艺术家。
如果书法家失去了文化层面的交流,又没有在画家作品上题跋的价值,写书法的甚至比懂书法的人还多,书法艺术就越来越成为小众的艺术门类。
毫无疑问,书法赖以生存的是文人阶层的环境而不是艺术市场,如果有人在市场上叹息“好字不如烂画”的时候,还不如在艺术上感慨欣赏书法的人群在丢失
说到这里,我觉得自己的分析有点不切实际了,因为现在只谈艺术不关心市场的艺术家几乎没有了,艺术家对于艺术市场的竞争,早就超越了对于艺术的追求。
那么,要是从艺术市场的角度来判断好字和烂画的标准,无异于像老王卖瓜一样难于辨认。
现在,艺术市场最流行的是自卖自夸和他卖他夸相结合,商业套路覆盖下的所谓的书画艺术,都是由利益决定的价值,很难有人能说得清楚书法和绘画的“好字”与“烂画”关系。

请 长 按   识 别   加关 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