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穿越到了 明朝 ,成为明朝边军的一个小兵,下面这4样武器,你会选择带上哪件,作为防身的武器? 1、雁翎刀 身为明朝边境的一员小兵,首先如何很好的生存下去才是重中之重,那么这款雁翎刀是你保命的不二之选,拿上它,或许你的性命安全就会得到极大的保障。 雁翎刀 雁翎刀的刀身挺直,刀尖为上翘的圆弧形,同时具有反刃,它的外观形似大雁的翎毛,故而这种刀得名雁翎刀。 明朝嘉靖年间,安南内乱,兵部尚书毛伯温南下安南平息战乱,出征之时, 明世宗 赐诗曰: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在明朝,雁翎刀曾盛行一时,这里明世宗把雁翎刀比作秋水一般,连皇帝都喜欢,足以证明雁翎刀的受欢迎程度之高。 雁翎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盛唐时期,当时,唐代绘画巨匠吴道子在长安景云寺留下一副著名壁画,画作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刀,它不同于当时的环首刀,而是刀身已经由直变弯,与明朝时盛行的雁翎刀极为相似。 2、燕尾盾牌 身处边境,自然战乱与之而来,战场上刀枪无眼,冷不丁就会从哪出现一支偷袭的暗箭,这时候如果有一面盾牌护身,想必是极好的。 这里给到你的燕尾牌,也就是燕尾盾牌,它通体用轻质硬木制作而成,高约五尺,上端平,下端呈燕尾状,因此得名燕尾牌。 燕尾牌的使用十分方便,它的反面有系带和挽手,在作战时不用担心抓不紧、握不牢的问题,同时,燕尾牌的正面还绘有龙虎神怪等彩画,视觉上的效果也是丝毫不差。 在战斗中,燕尾牌一般会搭配刀枪使用,如此一来士兵便可攻守兼备,以盾为掩, 以刀为攻,大大的提高战斗力。 3、三眼 铳 作为一种火器,三眼铳在明代十分常见,同时,它也是明朝北军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火器,深受北方骑兵的喜爱。 它是单兵武器,由铁或粗钢浇筑而成,外形为三根竹节状枪管联装,每个枪管外侧都有个小孔,战时需要士兵往里添加火药,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碎铁砂等,然后在小孔处放一根火绳,使用时点燃火绳,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 在三四十步内,这种火器的威力可是相当巨大,并且射击精度也可以保持在一个很好的水平,不过如果在百步之外,那么它就几乎没有任何杀伤力。 虽然它的缺点十分明显,比如说射程太近,无法与弓弩相比,再者就是填装速度太慢,面对高机动性的骑兵,它可能只有一次发射的机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那个时代它还是一个较为优良的单兵武器,就连日本人都感慨它的威力巨大。 4、佛郎机炮 佛郎机炮,光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它是一个厉害的武器,事实也是如此,佛郎机炮又被称作速射炮,它可以连续开火发射,威力巨大。 佛郎机炮 佛郎机炮由葡萄牙人传入,是一种后装滑膛加农炮,整体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炮管、炮腹和子炮。开炮时,需要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再把子炮装入炮腹中,最后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 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期,佛郎机炮在欧洲非常流行,它来源于鹰炮,优点十分显著,首先射速快,可在20秒内发射3炮,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其次,佛郎机炮散热快,可以使火炮增加持续射击的能力。最后,它的子炮容量确定,因此不会发生因过填装而导致的炸膛事故。 佛郎机炮的缺点是射程不够远,无法与当时的 红夷大炮 相比,要知道,红夷大炮有效射程可以达到1500米,最大射程更是可达2500米。 参考文献:《明史列传213(外国6)》、《武备志》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历史是严肃的,历史也是有趣的,以史为论,在真实与客观的基础之下力求生动形象地描绘与品读历史,欢迎关注与我共同见证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