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督导教育热点难点重点 切实发挥教育督导尖兵作用 邹金生 桑植县教育局督导室 今年2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本人认真地学习了这份文件,在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督导实践以及所见所闻进行对教育督导工作进行思考、分析,同时尝试研究新时代教育督导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做等课题,以图不辱教育督导使命。可以说,教育督导要发力,要真正具有权威性,要“长牙齿”,找准有效着力点是关键。在认真思索之下,笔者认为教育热点难点重点可以作为教育督导的有效着力点之一,我们应该在突出督导教育热点难点重点方面多做探索,以切实发挥教育督导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尖兵作用。一、科学研判教育热点难点重点 教育是民心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尤其是教育领域出现的热点难点与重点问题,其相关问题的处理影响更甚,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教育督导部门除了开展一系列常规督导外,更应该关注教育热点难点与重点问题,对其进行科学研判,并对其进行卓有成效地督导。在科学研判中要着重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重点的界定问题,这是能够有效开展督导的前提条件。在研判中要突出做好三点。 (一)严格把握界定标准 对于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是否为教育热点难点,某项教育工作是否为重点工作,应该有系统科学的评判标准,绝不能够随意化。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界定标准至少要包含可能涉及的社会阶层、人数(概数)、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含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序良俗的影响或冲击(含潜在性)、对党和政府威信与形象的影响、社会风险等,应该有一个比较科学地度,只有超过这个度方可认定为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否则就不能够如此认定。 (二)遵循界定程序机制 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界定应该由有教育督导部门参与的联席机构共同讨论评估确定,而且有必要遵循谁提议谁主管谁认定谁解释的原则。教育重点工作的界定,可以结合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同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予以确定,但必须遵守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的原则,不能够出现因人事变动而随意变动的局面。 (三)科学谋划督导要点 在研判中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深入实际进行研究,应该更多地注重群众心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教育履职等,适当的关注社会冷门话题,尤其忌讳搞“拍脑袋”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从而为教育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二、依法依规统筹兼顾开展督导 在遵循法治的基础上,教育督导部门要运用统筹思维开展督导。在督导工作中,着力做好三点。 (一)抓住关键进行突破 教育督导要巧用蝴蝶效应原理,组织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和重点工作专项督导,及时开展重大教育突发事件督导。在教育督导工作开展之前,根据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教育热点难点和重点工作进行研究与界定,明确列出教育热点难点的范围、重点教育工作等事项,抓住督导的关键事项,确定阶段性督导的重点,选取督导的突破口,统筹安排专项督导工作与常规督导工作。在督导工作中,应该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府教育履职始终作为一项关键重点专项督导工作。 (二)运用智慧破解困局 在实地督导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形态的阻碍,造成督导困局。在督导困局面前,教育督导人运用智慧破局,至少有四种思维可以采用。一是坚持用法,依法依规开展督导各项督导工作。二是督导求实,在督导中始终尊重事实,注重细节,如实记载督导情况,如实反馈督导事项,如实上报督导结果。三是支招思路,教育督导很有必要坚持将“督”与“导”有机结合。对于在教育督导中发现的问题、难题,尤其是新情况,要深入实际进行研究,积极采用“以小带大、以点带面”的思维探寻解决的思路、方向等。四是打组合拳,将督导督查、问题整改、复查核实、回头看、专项督导、综合督导等方式方法灵活运用,做细做实。 (三)忠诚干净担当作为 教育督导职能的实现是靠教育督导人来实现的。教育督导人要有准确身份定位,始终明确自己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督导者,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在督导中忠于职守,始终践行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的信念,不能够偏方向。督导队伍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自觉严格遵守作风纪律规定,自觉抵制雅贿,远离围猎。督导人员要有强烈的担当作为意识,不能遇到问题绕着走,对于在督导中发现被督导单位存在涉嫌违规违纪现象时应该明确记载并上报,要责令进行整改,不得熟视无睹,更不能隐瞒;督导中要力求真实,敢于抵制权力非正常干预督导行为。 三、压实问责追责彰显督导效力 教育督导问责机制改革的核心是“长牙齿”,这只能通过压实问责追责来实现。教育督导中的追责问责要做到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有效彰显教育督导的效力。这方面至少可以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以突破督导瓶颈。 (一)公开才有力量 实施教育督导阳光工程,将督导工作的安排、督导结果、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结果、问责情况、群众投诉等内容进行有效公开,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台、网络进行公开,在集镇、交通要道、学校等地位置显眼处进行张贴。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公开督导主要负责人等的联系方式,主要接受对督导情况公开的投诉受理,尤其是整改措施及结果、问责情况等更要接受监督举报。对于收到的投诉举报要实行件件有回音,及时开展实事求是地调查,做出符合实际的令人信服的调查结论。在投诉举报发生地将督导调查结论等进行有效公开,以接受群众再监督。 2、压实问责追责 正所谓“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实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要严格教育督导追责问责力度,提升教育督导的效力效果。遵循“谨慎使用,该问必问”的原则,要建立教育督导问责通报机制,构建提拔重用(含关键岗位、重要部门人员选用)查询或会签机制,对未查询的行为要说明情况、追责。重点对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国务院教育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履行教育职责不到位或评价不合格,教育攻坚任务完成严重滞后,办学行为不规范,教育督导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力、推诿扯皮、不作为或没有完成整改落实任务或安全问题较多或拒不接受教育督导或阻挠、干扰和不配合教育督导工作或威胁恐吓、打击报复教育督导人员的被督导单位或重大涉校案事件或侵犯受教育者和教师及学校合法权益等进行严肃问责追责,对涉及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免职、党政纪处分等,涉及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得评优评先、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 3、常抓久抓生效 教育督导狠抓热点难点重点,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不能一阵松、一阵紧,推进教育督导常态化、长效化;要有钉子精神,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不断扩大成果。要聚焦突出问题,强化问题线索功能,紧盯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逐步有效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教育督导问责追责不松懈、不走样。教育督导人员要强化学习形成常态化,长期坚持,学习政策方针、教育理论、督导业务等,督导领导机构要定期开展主题明确的督学集中培训。同时教育督导人要坚持沉下求索并重,通过各种平台分析研究教育热点难点重点话题,探索问题解决的渠道、思路、方向等。甚至可以尝试开辟直达国务院教育督导机构的绿色通道,开设教育督导内参系统。 其他说明:借鉴了部分网络文稿。发表于湖南省教育督导网 日期:2020-05-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