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章 辩证思维

 闻道录 2020-10-0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最美的。“斯恶已”,“斯”,古文的注解是“这”,“这个”,“这里”的意思。“恶”就是丑,与美相对应。“已”同“矣”。天下都知道美的东西,于是丑也就产生了。老子提出,美不是独立存在的,有丑才有美。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不善已”就是恶。这句话,与第一句话相对应。天下都知道善者为善的时候,同时这个恶也就产生了。“善者为善”,简单的理解就是,善良的人做善事。都知道“善者为善”,同时“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这一段,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所谓的善恶、美丑,都是相对的,相比较而言的,天下没有绝对的美、绝对的善,我们不能只看到美和善,还要看到和它对立的东西,就是丑和美。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有”和“无”是相互生成的;“难”和“易”也是相互完成的,有难才有易;“形”,比较的意思,有比较,才有“长”和“短”;“盈”就是满的意思,“高”和“下”也是互相包含的;“音”和“声”也是相互调和的;“前”和“后”都是一个跟着一个的。

“恒也”。“恒”,就是永远是如此。“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等等,老子没有再说了,说不完。整个宇宙、人类社会很多很多的东西,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统一的一个状态。这是永远如此的一个规律,这是永远的一个规则,这叫“恒也”。

老子认为,“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与“善恶”、“美丑”一样的,都是处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中,这个状态,就是我们现在哲学讲的,对立与统一。

这段话是老子很重要的哲学观点,老子认为:客观世界以及反映到人们头脑当中的认识;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价值、所形成的一些看法,它所有这些都包括着相反的、相承的两个方面的因素。老子的这个观点,就是我们所说的辩证法。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因此,我们认识世界,就要认识到这样的一个特点,一切事物,包括它的称谓、概念、价值判断,都是在这种相互对待、相互统一的关系中产生的。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就是得到“道”的人,就是能够认识到“道”的人,就是道家推崇的圣人。什么叫“处无为之事”?以无为的这样的态度去做事。“行不言之教”。就是以不言的教化去做事。“不言”,不是谆谆说话,不是长辈或者领导对晚辈或者下级那种告诫或教导。

物是相互比较,相互对待这样一种关系。我们不能无视这样的关系,不能斤斤计较于“美丑”、“善恶”。譬如:我是美的,你是丑的;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不能满足于这样无聊的争辩和追求。不能追求任何事情都要分一个善和恶,美和丑。所以,老子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作”,就是兴作,就是指万物的兴起和万物的运动。“始”就是倡导的意思。“弗始”,不加倡导,不加支配。自然界的万物,自己在那里兴作,它的运动、运作,都是自然而然的地运作,而没有任何地干涉。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弗有”,就是不据为己有。道是生养万物,它生养万物,但不据为己有,叫“生而弗有”。“为而弗恃”,“恃”,就是自恃,就是自恃己能,就是自恃自己的功劳。道化育万物,不自恃己能;道生养万物,不据为己有。这叫“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居”就是自居,夸耀的意思。事情做成功了,不自我夸耀,不自我居功,这叫“功成而弗居”。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是讲“道”的特性,在《道德经》书中,老子多次讲到。在我们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中,周恩来总理毕生都在实践这段话。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去”就是消失,泯灭。做事情成功了,不自我夸耀,你的功绩才不会“去”,这个功绩才是真正的功绩。如果一味地夸耀自己的成功,这个成功可能就会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