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犹可忆(县小五年之一)

 一花牧场 2020-10-09

往事犹可忆(县小五年之一)

08年暑假,我自费前往苍南参加新教育年会。

新教育实验年会开到苍南,我特别激动。虽然淡出了新教育在线,但那些熟悉的名字,依然是我心中的丰碑。

新教育年会,那是教育人的朝圣之旅,能够点燃教育者心中的星星之火。

苍南,如此之近,近得触手可及。去还是不去?思想斗争了好一阵子。去,担心年幼的女儿,繁忙的孩儿她爸,肾结石剧烈的疼痛经常关顾着他。似乎已经过去了那种激情澎湃的岁月,生活安然,我常常调侃着,我喜欢现在的这种生活,悠然自得。

感谢深夜的突然醒来。一幕幕的往事在脑海中荡漾。多年前,为了能够走进教育在线,为了能够一饱眼福,为了能够冲击自己的思想,为了能够记录点滴的稚嫩,为了……为了一切的一切,曾多少个日夜思潮涌动,曾多少次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苦苦追寻……

去。应该去,而且一定要去!

挣扎过后,拉上同事,便去了。

那年发生了512地震。北川的师生来到新教育现场,讲述了当时的遭遇。讲述者潸然泪下,我们坐在台下,如临其境,百感交集。

在教育论坛上“华山论剑”的干国祥老师的讲述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回到宾馆,我连夜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干老师的讲述。他显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煽情,他的普通话也没有像我想象中那么准确——甚至可以说在场与会的教师中有很多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都可能强于他。然而,他的讲述却像磁铁一样深深地每一个人。他不煽情,但他的声音掷地有声;他说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经历生离死别,但他的对待孩子的做法,加上他那恰当的语言修饰,成就了不平凡的讲述。

他说,有时候孩子只需要静静的关怀着。

是啊,在我们的教育中,有太多泛滥的爱,或那根本就称不上爱却被老师们标榜的爱,无时不刻地上演着。没有质量,没有真情,犹如作秀一般,却被当成伟大的代言词。于是,就上演了一场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爱”的闹剧。仔细想来,在实施“爱”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思考需要付诸怎样的爱,更要思考学生需要教师怎样施爱。

“看到孩子灿烂的笑脸,我想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干老师不愧是新教育的伟大践行者。说其伟大,可能会有夸大其辞之说。但是,同是教师,看着他所做的事,再看看自己所做的事,差距不言而喻。或许,我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走他所走的路,但是,我愿意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

在苍南新教育年会上见到的老师,听到的讲座以及观摩的课堂,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教育同行者的力量。而这一切,在老家,被不少人视为“另类”,毕竟,论坛上认识的人,还被冠以“网友”的称号,而网络刚刚盛行的时代,“网友”就是“随便”的代名词。他们不知道,这是一群可以产生巨大能量的“网友”,是在教育的路上惺惺相惜的“网友”,从网络走到现实,一见如故,难舍难分。如今十余年过去了,当初在教育在线认识的老师中,还有太仓新湖的曹丽玉老师、嘉兴一中的孙凯老师、衢州实验小学的朱雅芳老师一直保持联络,人在网络江湖,那份友情却常伴左右。

那年夏天,我经营的“花花世界”博客获得温州市优秀教育博客评比三等奖,读书征文获得温州市二等奖。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喜悦。多年的耕读,终于有了回报。获奖,也是一种肯定。

我把书写当成了一种行走的方式。八月初前往西安洛阳等地疗养时,笔耕不辍,连续写下上万字的游记。

尽管没有一字发表,但思想倾泻于笔端的感觉,十分畅快。“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尝到了书写的甜头和乐趣。那种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便更加清晰起来,对教育的思考,也慢慢地深刻起来。

08年下半年,我经过选调进入文成县实验小学。

学校很大,一切都很新鲜。对于我来说,挑战最大的还是父母关切的目光。黄坦镇小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而实验小学的孩子恰恰相反。从无人关注到众人瞩目,这也是一种巨大的转变。开学前夕,我记录了自己真实的心情:

得知自己要教一年级,我还是有点紧张的。尽管,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即使在原单位,我也是教一年级无疑。可现在,我所处的单位位置不同,情况明显不一样。

一听说我教一年级,就有很多家长打电话询问各种事宜,或是了解孩子的分班情况,或是介绍孩子的个性特点……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叹,感叹家长们信息的灵通,感叹家长们对子女教育的关注程度——这在原来的镇小,是怎么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啊!转念一想,我又高兴了起来,因为以后,我将会有更多的“同盟军”,一起和我们默默地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只要家长和学校、老师三者进行有机的配合,我想,离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教育也就不远了。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毕竟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我绝不能掉以轻心。于是,上网查找资料,成了我首当其冲的任务。逐渐,我的脑海当中渐渐清晰起来,我仿佛看到一群可爱的精灵,欢腾着,乐和着,走到一起来,这种注定的缘分,注定我和他们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二个十年(我毕业至今刚好工作十年);我仿佛看到他们如一棵棵小树苗,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欢畅地吸收着养分,快乐地成长;我仿佛已经带着他们走进校园,去发现校园里的每一处新奇,去分享每一处美丽……

开学的钟声越来越近。要开学了。

我准备好了吗?

但实际上,我也不否认家长的过度关注带给我的压力,常常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我一边与家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交流孩子对学校生活的评价,一边及时记录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以作反思与总结。

正当我觉得自己慢慢步入正轨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让我万分焦虑的事情——一位孩子竟然不明所以地脑溢血了!

那天是语文课。

我走进教室,孩子喊着“起立”,全班孩子齐刷刷地站起来。

咦,我突然发现小陈的位置上空空如也。小陈人呢?

她同桌说:

“朱老师,我同桌坐在地上呢!”

我赶紧过去一看,小陈正坐在地上,泪眼迷糊。

我想扶她起身,她却软榻榻的毫无气力,站不起来。

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问她:“你刚才摔倒了吗?”

“……”答不出来。

我连问了两次,她无法应答。好像是失语了。

我连忙请来医务室的医生,再联系小陈的父母。

看着小陈的父母急急忙忙地抱着孩子走出校门,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没过多久,孩子的母亲打来电话询问:

“朱老师,我的女儿今天在学校里摔倒了吗?她的脑血管破裂了呀!”

我大惊失色,无法接受孩子这样的遭遇,就在刚才的课间,还是蹦跳活跃的,怎么可能血管破裂呢?

我询问孩子们,一年级的孩子根本无法详尽描述小陈课间的情形,甚至于她如何坐倒在地都不甚清楚。

不安,自责,难过……度日如年。那种滋味真不好受。

后来,小陈辗转温州、上海等地就医,总算没有生命之危,渐渐恢复了健康,回到学校读书。后来,根据小陈自己的表述,是自力原因导致的一次意外,通过救治,已经没有大碍。

经历了这次悲喜,我对教育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先保证孩子健康活泼,再谈学业成绩。

一切以平安为要。

我作为班主任,不仅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我还特别关注孩子们在其他学科的课堂表现,与课任老师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开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在其他老师的课堂里出色的表现,让我更加确定这是明智的举措。我通常“借力”发挥,提升课任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与威望。

下午第二节是音乐课。我特意请音乐老师给我留几分钟。音乐老师走后,我便开始了我的“忽悠”:

“今天下午,我们班可被老师夸奖了呢!听美术老师说,咱们班美术课小朋友们非常认真,这是真的吗?”

孩子们听到夸奖,自然高兴万分:“是真的!”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我又说:“不过呀,听话有三个小朋友没有认真听课,这也是真的吗?”

“是真的!”声音显然轻了下来。

我继续说:“刚才音乐老师又夸奖咱们班了呢!她说咱们班孩子这节课表现特别好,是不是真的?”“是真的!”孩子们又回到了幸福年代。

“不过,听说后面几个男孩子不怎么认真,这也是真的吗?”“是真的!”

孩子们就是这么容易进入我的“圈套”。

“朱老师相信,我们班每个孩子都愿意为咱们班争光的,对吗?那怎么样才能争光呢?就是要上好每一节课,学好每一种本领。课任老师会说,咱们一(8)班是很棒的,有没有信心?”

“有!”

其实,每一位课任老师的资源,不仅能为孩子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为班级管理添上一抹彩虹,让孩子们心间充满灿烂的光芒。

我还不断地学习他人的经验。与我搭段的另外9名语文教师各个身怀“绝技”,我用最快的速度融入他们,他们也特别慷慨,与我交流与县城家长沟通、班级管理的细节等要务。我也常常自我反思,撰写班级日记,哪怕家长的一句可以引起我思考的话、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细微的举动,我都一一记录在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撰写了《神奇的值日牌子》、《学会利用课任老师资源》、《给孩子一点挑战》、《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笑脸的魅力》等二十余篇文章。

一个月后,我完全适应了县小的教育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