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油糕的民间文化拾遗(文/范俊来)

 百年yesuo 2020-10-10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油糕的民间文化拾遗

作者 || 范俊来

热腾腾的油糕哎咳哎咳呦摆上桌,”这是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里的一句歌词。歌词中所提到的油糕是一种极具内涵的食品,在北方人的心目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可口的食品,还是感情生活的纽带。

说起糕这个字,立刻就能让人想起各种食物:鸡蛋糕、绿豆糕、发糕、江米糕……,本文所说的油糕与此无关,特指用黄米做成的糕。这种糕浑身淡黄,粘性十足,是北方人最喜欢吃的食品之一。

北方人虽然喜欢吃油糕,但因其制作工艺复杂,平时餐桌上很少见到它的身影,只有在一些重要场合,才能把它摆上餐桌,让它具有一种圣神的仪式感,以彰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与尊重。

“软溜溜的油糕胡麻油来炸”,这是河套地区小曲儿中的一句歌词,它精准地表达了糕的形态和味道。喜欢吃糕的人如果听到这句歌词,就会立刻吞咽起口水来。糕因为有“步步登高”的谐音 ,被赋予了精神层面的内涵,在民间的各种宴席上,它一直担当主角。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这是在我的故乡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如果要进一步诠释这句话,那就是,吃完莜面,你可以走三十里路;吃完油糕,可以走四十里路。而吃了荞面,那对不住,估计不到十里,你就会饿弯了腰。

“砍柴要刀,吃饭要糕”这是流传很久的一句谚语,油糕已嵌入北方人的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无声地陪伴每个人走过漫长的一生。这是一种难以割舍的念想,是一种魂牵梦萦的爱恋。许多北方人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油糕的味道仍然念念不忘,犹如吸毒成瘾,你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

人这一生,要吃三顿糕,过满月一顿,娶媳妇一顿,进棺材一顿。”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常听人们说的几句口头禅,现在细细想来,不无道理。这几句话一方面表达了糕的稀缺与好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油糕与人生中的许多大事又关联。

做糕的原料是黄米,而黄米是由黍去皮而来。据记载,过去在货币流通不发达的地方,黄米也曾经作为一种硬通货用来等价交换,由此产生了一个词,叫做“量黄米”。民间传说,如果光顾花柳巷没钱付嫖资,就可以回家量了黄米代替。

直到如今,在北方的一些地方,人们把从事色情行业的女子称为“黄米”,这种暗语的表达跟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极尽关联,作家铁凝就是利用这一关联写了一篇名叫《小黄米的故事》的小说。

糕大致可分为三类:毛糕(又称连皮糕)、素糕(又称面饧糕)和油糕,其中油糕又称油炸糕,也可分为两种:没有馅的叫实片糕,有馅的叫馅糕(有的素糕也包馅)。其中,馅糕还分豆馅糕和菜馅糕。

糕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主要工艺除了磨面外,还有五道重要工序:粉糕面、蒸糕、搋(chuai)糕、捏糕和炸糕。其中粉糕面有点讲究,将糕面与温水混合后来来回回地搓、揉、擦,直到与沙子的形态差不多为止。揣糕讲究趁热,用双手对刚出锅的糕反复进行轧、压、挤、按的动作叫揣糕。

办宴席所请的那个蒸糕的人,必定是个重量级选手,否则,席面再好,糕做不好也不体面。

只有被认可的女主妇才能承担搋糕的任务,只见她身着红腰子(坎肩),把两只白嫩的手在凉水里蘸一下,再把沾在手上的水轻轻地甩几下,然后快速地在热气腾腾的面盆里搋几下。如此这般,经过几个来回后,糕就慢慢凉了,手也慢慢适应了。等糕搋好了,女主妇一手扶腰,一手擦汗,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刚炸出锅的糕叫现炸糕,把现炸糕一个挨一个码到瓷盆里,蒙上被子,放到热炕头上,捂一、两个小时再吃的糕叫脱油糕。在民间,不管谁家盖房压栈(封顶),脱油糕就是主家招待前来帮忙的街坊邻居的最好方式,“压栈不吃糕,一年搬三遭。”这也是主家和客人皆大欢喜的吃糕说辞。

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叫做“炸糕不如馏糕香,馏糕不如送糕香”,馏糕就是把冷却变硬的糕放入锅里重新加热,这种糕的好吃程度不亚于脱油糕。

送糕就是邻居出于礼尚往来送来的,因为只有一碗显得极其稀罕珍贵,大人们往往不舍得吃,专留给家里的小孩子,偶尔咬一口,留在嘴里的余香久久挥之不去。人们每次吃罢送糕总是赞不绝口,念念不忘,认为这是天地下最好吃的东西。

有一个段子在民间广为流传:主家来了贵客,主妇做好糕后忙于炒菜,这时家里的大黃狗闻到了糕的香味,跑进门从盆里咬一口素糕便往外跑去。等主妇反应过来,狗已叼着糕跑到了大门口,而留在盆里的糕却像拉猴皮筋似的,被狗拉着不断延长,主妇情急之下用刀于门槛上把糕剁开,霎时,糕的一半到了狗嘴里,另一半又回到了盆中。

每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一次性做许多糕冻在天然冰箱里,以便在正月里享用。有的殷实人家在过重要节日的时候,也要用吃糕来庆贺。

那时的村庄,因一顿糕,就能演变成一场全村人的喜事,那些脸上挂着笑容的村民,揣着不多的礼钱,就能饱饱吃一顿糕。村民之间的关系,也在吃糕中变得更加融洽,所有的不愉快,都在吃糕的欢笑声中烟消云散了。

那个年代,吃糕在老百姓生活中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来吃糕”这句口头语成了招呼亲戚朋友参加宴席的代名词。在婚丧嫁娶的宴席上,在满月圆锁的饭桌上,在老人寿诞的家庭聚会上,糕从来不缺席,糕成了人们在这些场合上谈论的热词,糕成了人们下了场合传递情感的媒介,糕也成了邻里之间和睦的融合剂。

“百岁吃顿糕,日后步步高;生日吃顿糕,办事不发毛;喜事吃顿糕,日子过得好;丧事吃顿糕,阴间饿不着。” 这是流传在民间的一首民谣,反映了糕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凭心而论,在当今五花八门的美食当中,糕的口感不是最好的,但它留给一代人舌尖上的记忆却是极其深刻的。在那代人的心目中,吃糕不仅仅为了满足味蕾的欲望,而是把它视为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因为糕能承载某种感情,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变成了所有游子的乡愁。

作者简介

范俊来(15710169010),汉族,内蒙古化德县人。生于1955年,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内蒙古电视大学,曾在《守望故乡》平台上发表三十万字的自传《复盘》。包钢设计院和上海梅山设计院工作,现退休定居上海。

范俊来作品精选

【郁氏文化】鸡屁股银行散记( 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中西医又起争端的思考 (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相信自己的翅膀  (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抗病毒格律诗三首(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宁生

《郁氏文化投稿须知和赞赏分配

©投稿作品要求为原创首发,体裁内容不限,300字以上;

©投稿者提供100字以内个人简介、近照一张和联系方式;

©作品推出后,赞赏的60%归属作者,赞赏分成按季发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