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黍米之乡——繁峙的黍米文化

 平型关杂志 2021-10-20



黍米之乡——繁峙的黍米文化

齐大春

  十月九日,文友王永胜在我们文学爱好者群里发了一个链接,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下发的一份2021年第3号红头文件。文件是发给忻州市繁峙县人民政府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命名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为《中国黍米之乡—繁峙》”的决定。中粮协的大红公章印在落款处,日期就是2021年10月9日。

  看到这份文件我非常激动,我为我是一个繁峙人而自豪!中粮协把繁峙定为黍米之乡,这真是实至名归。这个命名不仅是繁峙农民的喜事,更是所有繁峙人民的喜事,从此以后,我们繁峙人民终于可以拿出一张叫响全国,甚至叫响世界的名片了。

  作为繁峙人,我们每年要吃多少次糕?已经吃了多少次糕有谁记得清?谁知道这个糕里面蕴含着多少文化?但是因为它太普通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太贴近了,大家也就不注意了,今天借着这件特大喜事,和朋友们聊聊繁峙这个黍米文化。

也许那位朋友说,黍子,不就是可做糕的粮食吗?我们从小吃到大,无非是一个素糕,一个油糕,里面有什么文化?有什么说头?那么您不要着急,先酽酽沏一壶好茶,坐在沙发上,就着瓜子大豆山楂糖,边吃边喝边往下看,看完后您也许会一拍胸口,噢!看来文化里面真有咱繁峙黍米这一号!说到这里,咱们先请此文的主角黍子先生代表他的家族给咱们介绍一下他的身世吧!

   “读者朋友大家好,喜繁峙县被中国粮食协会命名为黍米之乡,在这个值得繁峙人民,繁峙历史永远铭记的日子里,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身世。我是黍子,官方叫我黍,我还叫黍米、糯秫、糯粟,又叫糜子米、黄米、夏小米等,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农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虽然五谷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是麻、黍、稷、麦、菽,无论那一种说法,我都是其中之一。

  我是一种旱地作物,叶细长而尖,适于贫瘠干燥的土壤生长。我就像一个不挑食爱摔打的孩子,不挑土地,不挑环境。我把肥而厚的土地让给了玉米、高梁、小麦等,自己就在那偏僻的沟沟梁梁,半土半砂的,人们不爱见的地里顽强生长。我不娇情,耐风霜,靠自己的毅力,茁壮成长,结籽成熟,把自己最美好的生命献给了人民。

  那位朋友问我的岁数有多大?那么我告诉您,我国栽培黍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籽实灰化样品的定年测试,发现距今10000—8700年前种植的是黍,也就是我的老祖宗。现已出土的黍子的遗存以山西万荣县荆村和甘肃泰安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在农业早期阶段,我们黍子以其生育期短、耐贫瘠耐旱,与杂草竞争力强等优势而受到重视,并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先秦时期的《诗经.魏风》中脍炙人口的诗句硕鼠硕鼠,无食吾黍,其中的黍说的就是我们,这就是我们黍子起源于中国的佐证。朋友们,我就先说到这里,至于我们黍子在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繁峙的一切文化还是由作者给大家讲述吧,谢谢读者朋友的聆听!

  朋友们,听完黍子先生的自我介绍后,大家已对黍米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我再给大家详细阐述一下咱们繁峙的黍米文化,有不当之处请朋友们指正!

  咱们繁峙是传统农业大县,自古为塞北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汇处,境内河流纵横,土肥水足日照长,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黍子的生长。黍子在繁峙栽培的时间长,面积广,品质优良,在省内及全国都有极高的知名度。

  黍所结的籽实有黏和不黏两种,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糜。糜剥皮磨成面,发酵蒸熟就是糜窝窝,暄腾腾的犹如发糕或面包;黍剥皮成黄米,磨成面蒸熟就是著名的黄糕,所谓的黍米文化也就是黄糕文化,咱下文再详细说。黍成黄米还有一种功用,就是酿酒,既能酿白酒,更能酿“黄酒”。“黄酒”也叫米酒,是炒菜提味的必须佐料。

  繁峙黍子种植区域的各项生长环境都优于全国其他种植区域。它生长日期短,耐旱,耐瘠薄,抗旱抗倒伏,稳产性好,节水省肥少用药,省事,非常好管理。成熟的黍子收割后拉回打谷场中,易从穗子中剥离,易扬播易去水份。

  繁峙黍子现在的品种籽粒都成红色,呈圆球形或椭圆形。过去还有一种籽粒是白色叫大白黍的,现在这个品种已不存在了。黍地里还偶然有一种比黍子长的高的毫米,它籽粒扁,成熟了也不饱满,老是高高仰着头,一副趾高气的样子,不像黍子虽然磁实,但总是谦虚地低着头。黍子脱了皮就叫黄米,颗粒比小米大,一般为金黄色或米黄色。

  繁峙人爱吃糕,历史悠久,代代传承,并且同化着从天南地北来繁峙生活定居的外地人。

  我们繁峙人虽然平时就经常吃糕,油糕也不稀罕,可以说糕成了平常饭,但在重大节日以及婚丧嫁娶上油糕必须是唱主角的。从古到今繁峙人去参加各类红白事宴,说的就是“吃糕”。比方街上碰见熟人,特别是看见衣着整齐,就问“做啥圪呀?”“吃糕圪呀”“我说见你穿的棱怔怔的!”或者看见有人戴着孝布(男的帽上绷一块白布,女的大臂上缠一块白布,或头上戴麻),就说,看你带出吃糕的幌子了。吃糕就是搭礼赴宴的代名词,您说它不是文化吗?

  无论红事宴,还是白事宴,席上的三四样主食,比方饼子,包子,油条,鸡蛋,甚至饺子、馒头都可以换着吃,但永久不变的就是油炸糕,它永远是主角,永远是坐C位的。当然事宴上的油炸糕是单饼的,也就是不包馅子的。虽然是单饼糕,但你上了餐桌上可以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吃糕,就得吃糕”,然后用筷子攲(攲,念ji,繁峙方言用筷子夹的意思)一个糕吃进肚里,这才心满意足,不负吃糕之名。

  如果在家里做事宴,无论几顿饭,油炸糕是管饱吃的。可如果或娶或在饭店里包桌吃一顿饭,这糕就吃的有点意犹未尽了,因为包桌子的糕,十人一桌只上十个糕,手长的人可吃一两个,而开头顾喝酒聊天的人想起吃糕时,盘里已空空如也了。虽然别的饭菜还多,但就是没吃上这口糕而有点不得劲,您说这个糕多重要?

  黄米磨成面,蒸糕的方法各不同,或搓扬扬(繁峙方言,糕面拌水不往一块和,成无数小块状),或捏糕泊,或拍糕饼饼,由做糕的多少或做糕人的心情而定,但事宴上蒸糕由于蒸的多,那一定要搓扬扬。

  糕房的糕匠根据黄米面的干湿而搓成扬扬,在笼屉或甑屏(甑屏,繁峙方言,念jin bin,一种底部都是孔,用于蒸饭的炊具,也写作甑箅的)铺上一层笼布,然后把黄米面扬扬均匀地撒一层,此时不用盖锅盖,灶下用大火烧水,待大气上来,转圆锅边,撒上的扬扬已变成金黄色如同熟了一般,再撒一层,如是几次,搓好的扬扬全部撒在笼屉上,盖锅,大火烧十几分钟素糕已蒸熟,然后出锅。

  初出锅的糕非常烫手,有经验的糕匠双手兜着笼布上面的糕,把它倒在面案上早已洗净的一个尼龙袋上,用尼龙袋的一半覆在糕上,双手连拍带按眨眼之间糕已搋好(搋念cai繁峙方言,用手掌或拳头面或泥反复揉压,只有这个搋字才能体现繁峙人做糕的意境,换成和,吃糕的意境那可差远了)。抽出尼龙袋,再用手在搋成一坨的糕上面抹一层胡麻油,热糕凉油,一会儿金黄色糕的表面上就蹙起密密麻麻无数的小油泡,糕味胡油味直钻鼻孔,真是色香味俱佳,看的人馋涎欲滴,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人等不到吃油炸糕,就先揪一块素糕解解馋。

  炸糕时,糕匠从素糕上揪一块,搓成圆柱形的长条,然后用刀切成片,油开了糕下锅,只听“哧啦”一声,糕在油锅中快乐地翻滚着叫唤着,这是素糕变油糕的过程,如同凤凰涅槃。一分钟后满身都披了一层亮晶晶油泡盔甲的油炸糕出锅了,此时吃一口那个香,如果不亲口尝根本体会不出来。如果再往热糕上撒一层白糖,油与糖一融化,直钻糕里面,再吃这个糖沾糕是又甜又香又黏,那个好吃劲能让你回味三天!

  白事宴除了正顿的油炸糕,还有一个压材糕。就是包了甜红豆馅的糕,这个糕只能戴麻的孝子吃,在悲伤压抑的心情下吃一个又甜又软的豆馅油糕,也会对孝子的心情有个放松的作用。

  除了红白事宴要吃糕,盖房上梁要吃糕,孩子过百岁过满月也要吃糕。过去杀猪更要吃糕,杀猪莱泡素糕,那个好吃就甭提了!繁峙人搬家乔迁必须要吃糕,素有“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的俗言,虽是调侃戏说之语,但足见吃糕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油炸糕有豆馅菜馅糖馅,豆馅的包成满月状,莱馅的捏成半月状,糖馅的揉成一个小圪蛋。油糕有这几种吃法,但调豆腐沾素糕只是一种,可这最简单最方便的吃法却是人们的最爱。具体做法就是把豆腐放在盆里用筷子搅碎,放上盐面,淋些胡油,再拌入切碎的大葱。当然最好是小葱,所谓的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热糕沾豆腐,一滚一个白圪蛋。夹一块往嘴里一塞,简单咀嚼几下,整块咽下,糕入喉咙时“咕咙”那一声,那个爽劲,也只有亲口吃过的人才能体会出来。所以繁峙人留下这么个俗语,“调豆腐沾糕,一滚一个白圪蛋,一吃一个白瞪眼”。调豆腐沾糕特别适应夏天体力劳动回家吃饭的人,既解渴又解饥,如风卷残云般吃了一铲又一铲。有这么个真实故事,说的是在生产队时,几个社员们打“平伙”,调一盆豆腐,搋一盔素糕,几个人挖上一碗豆腐端碗吃,一个人给别人碗内铲糕,只听“咕咙,咕咙”之声不断响动,铲糕之人铲都铲不过来,眨眼之间一盔金黄色的素糕已吃完。为什么糕要用盔呢?这是因为繁峙黄米太筋道,全部黏到一块,用别的盆一搋连盆也带起来了,糕搋不到,搋不到就不好吃。而用盔搋糕带不起糕盆,能把糕搋到。要么说繁峙这个糕里有文化呢,一个搋糕也有这么多讲究。

  有老年人形容繁峙黄糕,“黄的就像金簪,筋的就象丸团”,说尽了繁峙黄糕的妙处。过去人们还吃毛糕,也就是黍子不脱皮而全部磨成面的素糕,这个糕就涩而难咽,不大好吃了,这主要是为了省粮食。繁峙黄米不仅可以做糕,还有许多别的用处,别的吃法。二月二的奇炒圪蛋(一种用糕面做的炒食),五月端午包的黄米粽子,做腊八粥为了筋要掺黄米,还有白面糕面做的金裹银以及酿米酒等。

  黍子壳可用以作枕头的填充物,笤帚就是用黍穗缚成的,虽然现在的笤帚在老百姓家中已不多见它的踪影了,但过去谁家中没有一把笤帚?我们小时候因为淘气谁没挨过娘的笤帚圪瘩?正月里闹红火,踩高跷扮演老太婆的,个不是手拿一把笤帚来回忽扇着逗人取乐。黍秸可以喂牲畜,黍茬在前几年可是烧火做饭的好烧柴,可以说黍子全身无一浪费。黍子还有一个大家都不大清楚的用途就是当鸟食,特别是鹦鹉的主粮。

  繁峙人这么爱吃糕,是不是黄米里有什么特殊的营养?是不是有特殊的功用?咱们下节接着聊。

                          三

  关于繁峙黍米与其他粮食相比有什么营养价值?或有什么特点?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只知道黍米做成的糕好吃,但为什么好吃,也不大懂。于是就向文章开头所说的粮食局长,文友王永胜通过微信向他请教了这个问题。

  永胜非常热情,给我讲述的非常详细,专业术语非常强,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说。

  繁峙黍米的营养非常丰富,其中蛋白质、直链淀粉、锌、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锌、铜、锰、铁和磷的含量非常丰富。繁峙黍米中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它的含量都大于大米和小麦,尤其是蛋氨酸含量是大米和小麦的两倍,膳食纤维含量是大米的四倍,所以繁峙的黍米糕这么好吃。繁峙人把它奉为上品。

  繁峙黍米性味甘、平、微寒、无毒,在中医中药中被列为“补中益气”的“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内经》和《本草纲目》记载其可“和中益气、凉血解暑、止泻消热、益脾和胃、安神助眠、健脾益肺、除热愈疮”,《名医别录》中记载黍米“主咳逆、霍乱、止泻、除热、止烦渴”,对小儿鹅口疮和熨伤也有疗效,常吃对高血压患者大有裨益。黍米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心脑血管和生长发育都有好处。繁峙县旭泰北方酿酒有限公司用繁峙黍米酿造的黄米酒有滋肝养肾,健脾暖胃,开胃消食,舒筋活血等功效。

  听了永胜的介绍,我既对咱们繁峙黍米有这么多医药疗效而惊喜,看来咱繁峙的黍米真是个宝贝;又对永胜这个粮食工作者由衷地敬佩,干一行爱一行,只有深入地了解研究黍米,才能对黍米的功用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也才能协助县委县政府把繁峙黍米之乡这个称号申办成功。

  永胜还说繁峙黍米产品完全符合无公害食品以及农药安全使用准则等相关标准和要求。当然他用的是粮食领域的专业术语,我这里简化一下,就是咱繁峙的黍米可以放心吃。

  他还告诉我,2017年,“繁峙黄米”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繁峙黄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08年繁峙县开始大力推广黍米种植工程,到今年全县黍米种植总面积达20万亩,种植区域主要包括繁城镇、下茹越乡、杏园乡、集义庄乡、光峪堡乡、砂河镇等6乡镇149村,年产黍米达2万吨,种植黍米人均收入可达2000多元,比种植玉米能多增收350多元。

  近年来繁峙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各项惠农政策,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坚持发展特色农业的大政方针,重点发展黍米产业,着力构建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积极打造“中国黍米之乡”。

  其中以宏钜大磨坊为代表的黍米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引领示范,在山西农业科学院专家技术团队的指导下,采取“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依托已有的成熟市场,先进技术等优势,进一步提升黍米精深加工的增值转化能力。2015年制定了黍米加工企业标准,以后还获得忻州市“市级技术中心”认定,黍米产品的绿色认定,山西省“省级龙头企业”,列入“中国好粮油”工程建设项目……

  听永胜说的这个宏钜大磨坊,为繁峙黍米文化做出了这么大的成就,虽然我不知道宏钜的老板是谁?也不知道宏钜在什么地方?但我心已向往,不知什么时候能去参观一番呢?

  还有繁峙县委县政府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振兴特色产业,于2018年支持指导兴建了山西旭泰北方酿酒有限公司,公司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开展“公司+农户”模式,与当地黍米、高粱种植农户(合作社)合作,重点发展黍米酒品精深加工产业,以“精益化,创新化,规模化”发展原则,形成智能化酿造工艺,实现了米酒的精细化标准化品质化发展,现建成白酒产能(3000吨),黄酒产能(10000吨)的生产线两条。投产后,可采购当地黍米、高粱2万余吨,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创收利税5亿元,可带动五千多农户走上产业富民的道路。

  听了永胜关于旭泰酿酒有限公司的发展前景,我仿佛看到了农民车水马龙送粮食的壮观场面,仿佛闻见了米酒的清香,哪一天可以走进这个智能化的公司看一看呢?

  永胜又说,我们繁峙县为了保护黍米粮农的利益,在黍米生产环节实行农业保险,将黍米生产易遭受绝收或减收的旱灾、雹灾、风灾等列入保险范畴,减少黍农的自然灾害损失;其次,在收购环节“建立黍米国家最低保护价制度”,解决了种植农户无论在丰年还是欠年,“增产不增收,减收销更难”的问题,保证了黍米种植户稳定的收入来源。

  今天黍米之乡已申报成功,我想起今年5月30日永胜发微信,为了向中粮协申报此事,让我在我们文学爱好者群里发布寻求关于繁峙黍米的种植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产业文化方面的诗歌、图片、音视等。我把这个消息在我们两个文学爱好者群里发布后,文友们积极响应,有写诗的,有发图片的,有讲故事的,为了繁峙黍米之乡申报成功而尽自己一点薄力,这里摘抄两首供朋友们欣赏。

    混沌初开生五谷

    塞外百里有禾黍

    朔风淋漓寒来袭

    且食油糕暖身骨

          —白义德

      好山好水繁峙川

      黍子胡麻不一般

      客人来了吃啥饭

      油炸黄糕往上端

            —赵怀亮

  我说申报成功永胜你功不可没,可他却说:我做了点微不足道的事,起决定作用的是繁峙县委县政府,特别是繁峙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师天阳领队,由繁峙县人民政府、忻州市发改委、忻州市粮食行业协会组成的“中国黍米之乡”申报组与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在北京共同举办繁峙县“中国黍米之乡”对接会。由于我们准备充分,材料全面有力,师天阳县长详细的介绍,得到了中粮协会领导的肯定,才有了“黍米之乡—繁峙”这个荣誉称号。

  写到这里,关于繁峙黍米文化的文章就要结束了,咱们再请黍子先生给大家讲几句就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读者朋友,从得知繁峙被中粮协定为黍米之乡,到看完作者的这篇关于我们家乡文化的文章后,我深深感到我们黍子家族部分成员能生长生活在繁峙这片沃土而庆幸自豪!繁峙南对佛教圣地五台山,北靠北岳桓山,是滹沱河的发源地。好山好水不仅养了勤劳善良的繁峙人民,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我的族民,使我们黍子家族越来越兴旺,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今天借此好时机,请朋友们大力宣传,让繁峙黍米之乡这个国字号的金字招牌被更多人知道,在这里我代表我们黍米家族谢谢大家!







超过3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文字编辑:张萍花    图文编辑:侯常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