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地震,是对现代城市设施尤其是对房屋建筑最大的损坏。在古代,木制建筑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要具有一定的防震功能的。
实验表明,斗拱结构通过木块牢固结合,每层又有松动的空间,零件的摩擦和转动,有效抵消了地震产生的冲击力。
除了机巧的斗拱,古建筑中抗震还有一大玄机,就是立柱。一般建筑的柱子,都是深扎在地基里 ,一遇到强震就会直接从中折断。
而紫禁城的柱子,有一定的移动空间,这就避免了因折断而造成的整栋倒塌,哪怕遇到强烈的震动,只会轻微位移。
欢
迎
关
注
源流传统的当代景观建筑报道
来自: 古建秦 > 《古建筑欣赏》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故宫古建筑如何防震抗震?I古都
故宫古建筑的斗拱类型很丰富,如位于两根立柱之间的斗拱称为平身科斗拱,位于柱顶之上的斗拱称为柱头科斗拱,位于建筑四个转角部位的斗...
探访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密码”
斗拱交错叠加,形成了“上大下小”的“支架”,每一层斗拱都可以有效传递负荷,同时斗拱接合处留有缝隙,遇到强震时缝隙会预留构件形变...
紫禁城何以在200余次地震中安然无恙?他用现代科学解码
知道灾区急需评估报告,回京后,周乾马不停蹄地整理勘查的图像和数据资料,迅速建立了古建筑的地震评估力学模型,模拟汶川地震作用对上...
科普 | 以柔克刚——解密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科普 | 以柔克刚——解密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那么,千百年前,中国古代建筑是如何抗震的呢?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
给水排水 |600年200多次地震,故宫怎么就是不倒?
给水排水 |600年200多次地震,故宫怎么就是不倒?文章原标题:北京 |600年200多次地震,故宫怎么就是不倒?北京故宫建于1421年,到今天...
揭秘中国古建筑何以历经千年不毁
柱头、柱脚有榫卯,阑额、罗汉枋、柱头坊等也有榫卯,斗拱各构件之间有榫卯,梁架结构和椽材交接处也有榫卯。柱子无榫卯会移位,额枋无...
飞檐斗拱诠释着文化艺术之美
一草一木皆是景,一砖一瓦皆有情。斗拱飞檐,渗透着浓浓的中国风。素雅、沉稳、古朴、古香古色,虽有钢筋水泥替代,也曾惊艳时光。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1.使学生能知道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更能知道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方面的特征。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
以柔克刚 中国古建筑的抗震智慧
以柔克刚 中国古建筑的抗震智慧。在四川马尔康县,有一座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直波八角碉楼,其身高43米,已倾斜2.3米,被称为中国版的...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