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奋蹄老牛不用鞭——致敬梁榜及校长

 三驾马车1966 2020-10-10

奋蹄老牛不用鞭

——致敬梁榜及校长

刘向军

1988年的7我拿着平陆县教育局的一纸派遣令扛着简单的行李从张店镇老家坐车向南到了县城,在县城好容易等到了汽车,又向西行了近百到达了平陆县的又一个大乡镇——常乐镇。

弯弯曲曲的山路起伏不平的路面颠簸不止的汽车,尘土飞扬的行程,这一切都没有动摇我心中最初的教育浪漫情怀

在那个年代里,教师工资低下男老师很难找到对象,应届大学生跳槽成风。跳不了槽的拼命往县城。乡下初中高中的学生只要有条件的往县城中学跑。乐二中(规范的名字叫“平陆二中”,也叫“常乐中学”)处于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中可以说是风雨飘摇招不来教师,留不住学生。我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意气风发来到了离县城近百里的教育孤岛——常乐中学

我报到之后此前此后陆续又有别的青年老师来报到赵建喜、范青森、李宝龙、张建红、赵明奎陈芳淑玲、周新红等。这是县教育局的强制性政策:新毕业的大学生一律先到基层学校锻炼。一时间,常乐二中聚集了十几个热血青年教师

在我报到的第一天就有老教师背后里调侃又一个替死鬼来了。他的意思是说,乐中学留不住教师不断有教师调不断有新教师补充进

我在乐中学住的第一间房子,是在校园西南角相对僻静的一个院子里一间很大的房。其实学校的仓库仓库里挺大,相当于一般教师两个单人间那么大。仓库的东北角堆了一堆化肥,气味刺鼻。靠西的墙放了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西边墙上有一个窗户没有玻璃纸糊的的窗户上烂了许多洞,风时不时呼呼地吹进来。两扇老式木门,门上搭着一条老式的,扣住两扇门,再加一把铁将军。

晚上房间里照例是黑乎乎的。晚上没电是学校的常态。晚自习时间到了,坐在我的仓库书房里闻着逐渐习惯了的化肥味听着不远处校园的柴油发动机轰隆隆地响了起来,于是,书桌上面的电灯就时暗地亮了起来。这时,瓦房纸糊的顶棚上,七八只老鼠开始了它们每晚惯常的追逐打闹,顶棚也早被它们折腾得破烂不堪。

同时又点亮了一支蜡烛——学校每晚给老师发一支蜡烛——以增强亮光。这样,在书桌上悬挂的红色的灯光和书桌上摇曳烛光下积习使然开日记本,奋笔写下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日记

设施良好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相比,常乐中学的教育环境实在太差。所有满怀投身教育培养栋梁的激情的年轻教师,都现实的教育环境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对我来说虽不至于心灰意冷但也让我多了几分冷静困惑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梁榜及校长走进了年轻教师的生活中,走进了我的生活中。

原来我这个大仓库房间南边隔壁的那个正是梁校长的。我是离校长住得最近的青年教师。

梁校长召集我们青年教师开会安抚大家的情绪,让大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他给大家讲教育的意义,讲教师的使命鼓励青年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有志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这样的会议不止一次。有时是专门召开青年教师会议有时是在全体教师会议上谈到青年教师的成长。梁校长的讲话思维严谨,干净利落是那种有相当的文学素养和理论素养的人才会有的讲话风格。这让我感到开心感到温暖。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有这样的领导让我对教育依然怀有信心

梁校长瘦高肤色微黑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周身衣服穿得很整齐中山装的扣子扣得一丝不苟头上常年戴着一顶深蓝色的帽子走起路来腰板正像他的讲话风格一样,梁校长整个人的形貌特征也是干净利落。虽然梁校长要比我大至少20,但我和其他年轻教师一样,对他是热爱的是敬佩的当作忘年交。

梁校长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他经常带领我们一起听课,然后评课。对青年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种种缺点他从来不直接批评总是善意地从正面积极引导所以我们这些青年老师都非常喜欢

平时我不爱多说话尤其不善和领导套近乎,只是想专心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一点把业务提得更高一点。梁校长对我这种看似木讷实则努力的性格显然很清楚,也给予了我更多的关爱和期待。

有一次在学校北侧的那间教工瓦房食堂里吃饭时梁校长来了。他打了饭后随意,又像是刻意和我坐在四方桌的对面。我只好放慢吃饭速度陪他聊几句天

聊天中间梁校长对我说咱们学校门口的街上每次逢集的时候校门口东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卖油疙瘩的女孩儿,留着长辫子,她的动作那么娴熟,让人看起来有一种艺术的享受;刘老师,你抽空可以去仔细观察观察,写一写。

乐中学门口的街道是乐镇的主干道路面南北东西长。当地逢集的日子里,街道上人来人往,街道两旁卖啥的都有。镇上所卖的油疙瘩,金黄松软,喷香,蘸上蒜汁,尤其好吃后来我也确实在逢集的日子里在人流中挤来挤去想找见梁校长口中那画中一般的村姑,可惜并没有找到。不过我心里明白梁校长劝我多观察多写作的教导实在是一个长者的经验之谈也是对我的殷切期望

一次在开全体教师会的时候梁校长鼓励青年老师要多听课,多向老教师学习。其实根本不需梁校长督促我几乎每天都要听一两节课。一段时间之后全校老教师的课我都听了不止一遍。由于我的频繁听课,使得不少老教师见我拿着听课本起来就头疼,常常这样婉拒我:这节不讲课,学生练习。碰了几次壁之后,我就拿听课本悄悄坐在教室的外面偷听老教师们

后来县教育局对青年教师成长情况进行了一次大检查,要求全县青年教师把工作一年来听课笔记本上交汇总听课的次数。我估计我成为听课比较多的老师,但又没有想到我居然成了全县听课最多的青年教师。工作头一年,我就听了260多节课,无意间,我成了全县青年教师的听课模范,也算为常乐中学赢得了一个别致的荣誉。

又到全体教师例会的时间了。梁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特别表扬了我。会议中间梁校长突然说刘老师你给大家谈谈为什么你能坚持听课听那么多课呢

校长见到我们这些年轻人,尤其是见到我的时候从来都是称我刘老师从中,能感受到他的处世修也能感受到他对我的器重。但在全体教师会上又称我刘老师,并且让我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不免有些惶恐。我当然不能高谈什么教育理想,也不能谈是为了获得学校或者县教育局领导们的表扬——事实上,我也确实没有追求过这个表扬。我紧张地思考了一下有些结结巴巴的说这个没有什么就是我的习惯爱好就像有些老师爱抽烟一样慢慢上瘾了习惯就成自然了

这个临时性的比喻说法一段时间内让老师们大为赞赏,大家认为我说朴素透彻。那些原来有各种各样评论的老教师们逐渐改变了对我们这青年老师的看法,同时他们心里边也佩服梁校长团结青年师的能力。

现在想来,我当年的努力学习积极听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所有青年教师的提高,也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成绩的提升

梁校长工作的责任心很强但有一次有几天没见他到学校里来。一打听才知道正忙着在家里盖房子呢。利用周末我们这几位留在学校里的年轻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找到位于常乐镇南不远处他的家帮忙干活。我们帮忙向房顶上运一时间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先前,我在校园几次碰见一个身材苗条的漂亮姑娘从校长的办公室进出,听说她是梁校长的女儿在学校旁边的一家工厂里上班。我们相遇时只是相互一笑,彼此没有说过话,也一直不知道她叫什么。不久,我搬了住房,离开了那间大仓库,离梁校长的住房也就远了,也没有再遇到那姑娘。

这次在梁校长家帮忙劳动,我又遇到了梁校长的姑娘。她在勤快地帮着做大锅饭。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她含着笑有些难为情地样子让我喊其他几位青年老师们一同吃饭。梁校长也真诚热情地一再督促我们吃饱吃好。常乐镇的大馒头又大又香,饭菜很丰盛,那顿饭我们吃得又饱又开心。

那天高强度的劳动是很累人的但能为这样的好校长做一点事情我们心里是很高兴的

那个时候青年老师们主要都是在学校的教工食堂吃饭,我更是如此,因为我从来不做饭,也不会做饭。那时,每月的面票是定量的一个月也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生活很拮据

一次我的女朋友从运城来了,她提出在我的房里包一点饺子吃。可是我们没有包饺子用的面粉虽然我有自己的白面面票,但只能在食堂吃,司务长不允许兑换成面粉带回家的。

为此,我找到了梁校长,嗫嚅着告诉他,想用自己的二斤白面面票在教工食堂换二斤白面面粉,和女朋友包饺子用。梁校长一听,含着笑满口答应。他给司务长说了一声大意是要支持青年人工作解决青年人的合理要求管理不要太死板

在梁校长的关心下,我顺利地换到了二斤面粉。我和女友——后来的妻子——第一次吃上了我们自己做的饺子。

在常乐中学的校园里,我前后住过四个房间,在后三个房间里,我每天都坚持在废纸上练习毛笔字。我把写下来的字粘贴在房四面的土墙壁上和被老鼠咬得千疮百孔的顶棚上。糊满了,就一层一层地再糊。我把我的房子命名字斋。初次到我房间的同事和学生总不免环绕四壁和顶棚的毛笔字而诧异我并不以为意

正是在梁校长的带领下,我就这样我朝气蓬勃乐二中迈开了教书生涯的第一步。我也因此结识了一批来自常乐镇农村善良质朴勤学上进的青年学生——我最初的一批弟子

两年后我因故调离了乐中学。从此之后好多年我和梁校长就失去了联系。

又过了好几年大约是2006年吧已经离开平陆县漂泊在外的我听说梁校长的家里出了一点事我带了一条崭新的毛毯和赵建喜、范青森两位老同事另买了一些礼物,专程看望了一次梁校长。

一晃,我离开乐中学——我心中永远的常乐二中——已经有30年了不谋梁校长之面也有近20年了。前一段有一位老同事托人给我捎来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原来是校长所写的诗作他命名为诗词习作。他特意叮嘱同要转交给我,希望我帮他修改一下。这让我惶恐惊喜

我惶恐的是我哪有才能修改梁校长的文章呢当年我在乐中学的时候,我就听说他是平陆县文坛的笔杆子之一虽然从来没有读过他的什么文章,但从他平时开会讲话时的风采中已经领略一二了。我惊喜而今我居然读到了校长早年和近年所写的诗词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梁校长的性情向来比较严肃严谨没想到他在工作之余还有这般似火的诗情

细读梁校长的诗词习作》,品味其中的诗文,引发了我对在常乐二中刚踏上教坛时教学与生活的温馨回忆也让我在知命之年对梁校长又多了一层认识。感谢相遇,感恩生活,感激美好!读完梁校长的《诗词习作》,我心中满是这样的感动。

梁校长的诗中有“奋蹄老牛不用鞭”一句,这当然是今天梁校长的自我写照我认为这也是30年前梁校长的处事风采。

于是,我把这个句子摘出来,作为我这篇回忆文章的标题,并以此向千里之外的梁校长表达我由衷的敬意!

2020.10.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