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贞观名相房玄龄》——东宫杨勇家那些事儿

 柳七公子 2020-10-10



《贞观名相房玄龄》——东宫杨勇家那些事儿

文/柳七公子

公元598年初,房玄龄授职太子东宫,在杨勇的府上做了一名散官:羽骑校尉。

所谓羽骑尉,是杨坚设的武官。是八尉最后一种,官不大,从九品,有正式编制,属国家级公务员系列。

房玄龄是有文字特长的文弱书生,现在却谋了个武官的差事,明摆着专业有些不对口,但他非常珍惜第一份工作。

因为这皇家高墙大院是精英人才的集散地,在这里工作的都是人中龙凤,才上班,官场新丁一枚,有个正式工作已让人欣慰,并无挑挑拣拣的权利和资本。

不是房玄龄18岁入官场就是个洞明世事,精通人情练达的老江湖。是他比同龄人拥有混迹官场的阅历和见识。

因为自小到大父亲就是他的一面镜子,是他前进路上的一个楷模标杆。父亲的行为、对待工作的态度、处世之道,自小耳濡目染都刀刻在他的心里。

象房玄龄这样的小校尉,一抓一大把,虽然都是被上帝宠坏的孩子。

但是房玄龄并没有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而是遵循父亲的教导,为人谦虚谨慎,待人接物稳妥大方和善,多做事,少说话。

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便将东宫的事务详记在心,人际关系也处得如鱼得水。

对于老杨家的事儿,房玄龄从父亲口中和同事们的八卦中略知一二。

文帝杨坚共有五子。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

这五子是同父同母,在这封建帝王中极为少见。

原因很简单,杨坚和房玄龄一样都是妻管严,他们过的是现代人才有的一夫一妻制的生活。

因为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是一个奇葩女子。

她本是北魏贵族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的七朵金花之一。

独孤信和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老战友,于是14岁的独孤伽罗和17岁的杨坚牵着父辈人手中的红绳,缘定三生。

杨坚在创业的最初需要依靠独孤伽罗她老爹,扩展自己的地盘儿,所以婚后杨坚对独孤伽罗百依百顺。

独孤伽罗用一个女子特有的智谋和非凡的智慧协助杨坚建功立业并荣登大宝。

杨坚曾信誓旦旦和独孤伽罗道:“朕以九五之尊和皇后来盟誓,朕这一生愿与皇后永结同心,双宿双飞,今生今世除了你,不会再有别的女人,更不会和她们生孩子。”

杨坚不仅是个好皇帝,前世他还是一颗风干了的情种,独孤伽罗用她的爱催开了他的爱情之花。

她是他的爱人、智囊,他们携手一起经历风雨,走过长达50年的婚姻,一共生育了五子五女。

杨勇是杨坚夫妇的长子,他生得俊美风流,从小聪颖好学,有文学特长,个性率真为人坦荡,除了好色、生活奢侈一些,也没啥大毛病,还算得上是个优秀的皇子。

他出生时杨坚还没有称帝。因为杨勇的爷爷有军功,所以杨勇一落地便世袭博平侯。

杨坚称帝后,杨勇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并兼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上柱国、大司马、领内史御正等。

蒙皇帝老爹器重,杨勇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派,集各种重要官职于一身,军国政事的处理与决断他统统参与列席。

这爹爹做皇帝,皇权也不能流了外人田。因为杨坚明白世界是我的,也是儿子的,总有一天还是孙子的。

虽然儿孙自有儿孙福,可自己在位总得历练下他们,拉把他们往金字塔的最顶端攀爬,不然,将来那什么继承大统。

杨勇做事也颇得杨坚欢心。

某年,山东人口稠密,杨坚就想把那些流民集中起来拉到大西北去,省得他们四处流窜。

杨勇上书劝谏:“自古百姓恋故土,老马恋旧主,背井离乡不是百姓所愿,倘若朝廷硬驱赶着他们远离,势必会激起民怨。”

太子明智有见地,杨坚倍感欣慰,时常自信满满地和大臣们说:“前朝的帝王们皆妃嫔如云,可是朕只有一个皇后,五子同母,血脉相连,将来,他们不可能为了太子之位大动干戈。”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房玄龄少年时便已预言,杨坚的五子会为了皇位同室操戈,而杨坚还在掩耳盗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