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危药品也叫高警示药品,原始概念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2001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 就高危药品给出了明确的定义: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 或High-alert drugs),亦称为高警示药品,是指如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目前,国内对高危药品的具体定义尚不统一明确,但许多地方已经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医疗机构年终绩效管理的检查项目中去,例如《中山市年度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中就要求“高危药品合理存放,并有醒目标识”。 但由于相关概念的不明确,高危药品管理给医疗机构实际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及挑战,一些管理举措显得缺乏目的性及针对性。譬如,由于担心中药注射液的过敏反应,一些医疗机构将其也纳入高危药品管理。笔者对此持保留态度:过敏反应并非中药注射液所特有,在任何输液给药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都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如果以过敏风险高危由将中药注射液纳入高危药品管理的话,那么大部分抗生素、甘露聚糖甙等注射液也应纳入管理,那么整个高危药品目录就容易变得臃肿,不但增加的工作量,也降低了针对性,削弱了高危药品管理的真正意义。 高危药品的判断标准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提出高危药品的判定标准的个人理解。我们回顾、分析的原始概念,“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我们提取出“使用不当”,以及“使用不当”的隐含主语,“医务人员”。结合医疗机构实际的工作情况,这个“医务人员”应特指为给药操作的医务人员。我们再分析一下“使用不当”,这个“使用不当”应该是特异的,一般的常规操作所不包含的,或者是比常规操作更需专注用心的。再加上“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高危药品的三类判定标准: (1)主要针对医务给药操作的; (2)给药操作具备特异性的; (3)可以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 高危药品管理分工1 药学板块
高危药品管理对于药房板块的关键在于区分。 一为药学部门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并进行数据信息的整理、维护以及宣教。目录的制定原则着重高危药品的特异性以及品种的全面性。为避免新增经营品种时出现遗漏,其中一些非经营品种或者加进目录。 二为对高危药品的实体管理。除了专用的摆放区域,药房向病区、诊室发药时,应尽可能加以标识甚至用专用包装材料包装,以便与其他药物区分。药房对高危药物回收处理时,也应提高警惕。 药房对病人发放外带高危药物品种时,也应该进行必要的警示。 2 医务部门 高危药品在整个医疗机构的运作中,医生一般不会接触到实体药物,故高危药品管理在医务部门的工作关键在于信息。 医疗机构应当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作出高危药品标识,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进行识别。在开具口服、外用以及胰岛素注射液等外带高危药品时,医师需向病人说明注意事项,尤其病人首次使用该品种时。 3 护理部门 在医疗机构中,大部分的高危药品使用都发生在护理部门,故护理部门是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的主旋律,把握好护理部门的高危药品管理,基本上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故高危药品管理在护理部门的工作关键在于操作。为此,我们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及相关药品说明书,在我们拟定《高危药品目录》增加相关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制定了《中山市南区医院高危药品护理操作注意事项(2020)》(见表1),供一线护理人员参考使用。 表1 中山市南区医院高危药品护理操作注意事项(2020) | 名称 | 规格 | 护理操作注意事项 |
|
---|
100ml或更大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冲洗用) | 注射用水 | 500 ml | 禁止直接注射 | 茶碱类药物,静脉用途 | 氨茶碱注射液 | 2 ml:250 mg | 静脉注射时需稀释成<250 mg /ml稀释液。注射太快可引起一过性低血压或周围循环衰竭。注入时速度一般以每分钟不高于10mg为宜。 |
| 多索茶碱注射液 | 10ml:0.1g | 缓慢注射 | 肠外营养制剂 | 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TPF) | 500 ml/瓶1kcal/ml | 严禁静脉内输入; | 非肠道和口服化疗药 | (缺) | (缺) | 不得咀嚼和打开胶囊。如果无意间打开或破坏药物,须对内容物万分小心,避免吸入或皮肤、黏膜接触。避免让儿童和宠物接近本品 |
|
|
|
| 腹膜和血液透析液 | 腹膜透析液(缺) | (缺) | 每日多次灌入或放出透析液,应注意无菌操作;只能作为腹膜透析治疗时的腹腔内给药;使用前应检查性状;加热至37℃左右,加热时不能除去外包装,不能浸泡于热水 |
| 血液透析液(缺) |
| 透析的浓缩液必须与严格处理后的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保证透析液之温度、压力等物理特性的稳定,以及及时排除气泡;注意观察患者血电解质变化 |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 | 50%葡萄糖注射液 | 20 ml:10 g |
|
|
| 250 ml:125 g |
| 抗心律失常药,静脉注射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可达龙) | 3 ml:0.15 g | 静脉注射过快时可产生低血压 |
|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 5 ml:0.1 g | 用于局麻时,应防止误入血管,推入前应回吸;浸润麻醉时针头不要穿过感染区或肿瘤区;静脉滴注时,应注意滴速 |
|
|
|
| 抗血栓药(包括抗凝药物、Xa因子拮抗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糖蛋白II b/IIIa抑制剂) | 肝素钠注射液 | 2 ml:12500 U | 不主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应深入脂肪层,注入部位需不断更换,注射时不要移动针头,注射处不宜搓揉 |
| 那屈肝素钙注射液(速碧林) | 0.4 ml | 深部皮下注射给药;患者应取坐位或卧位;用拇、食指将皮下组织捏起,以45~90°角度进针;每日更换注射部位(参考低分子量肝素) | 口服降糖药 | 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 | 500 mg/片 20片/盒 | 进餐延迟、剧烈体力运动或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剂量过大,与其他降糖药合用时可导致低血糖,甚至死亡 |
| 盐酸二甲双胍片 | 0.25 g/片 100片/瓶 |
|
| 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 | 30 mg/片 30粒/盒 |
|
| 那格列奈片(唐力) | 120 mg/粒 12粒 |
|
| 阿卡波糖片(拜唐苹) | 50 mg/片 30片/盒 |
|
| 盐酸吡格列酮片 | 15 mg 粒 7粒 |
| 氯化钠注射液(高渗,浓度>0.9%) | 浓氯化钠注射液 | 10 ml:1 g |
| 麻醉药,普通、吸入或静脉用 | 丙泊酚乳状注射液 | 20 ml:0.2 g | 使用前需摇晃,药物开启后不宜贮存再用;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比例不能超过1:5,6小时内用完;不作肌内注射;应选用较粗静脉,按10秒钟40 mg慢速注射;必须由接受过麻醉或重症监护培训的医生来使用。应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与循环功能,并且气道维持、人工通气以及其他复苏设备应随时伸手可及。用于外科手术和诊断性操作过程中的镇静时,不应由实施诊断性操作或手术的同一个医生来完成本品的给药 | 强心药,静脉注射 |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 2 ml:0.4 mg | 原则上静脉滴注给药;可致急性中毒;禁止与钙注射剂合用;洋地黄化患者对电复律极为敏感 |
|
|
|
|
| 米力农注射液 | 5 ml:5 mg | 在溶媒中成盐速度较慢,需温热、振摇、待解完全后,方可稀释使用。静脉注射用Nacl注射液稀释成1~3 mg/ml | 神经肌肉阻断剂 | 注射用维库溴铵 | 4 mg |
|
| 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 | 5 mg | 仅供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可致肌肉组织坏死。本品须冷藏 |
| 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 | 2 ml:100 mg | 常用于静脉注射,深部肌内注射可用于小儿。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静脉注射 |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 1 ml:1 mg | 心内或静脉注射前必须稀释;不推荐动脉注射,可致明显剧烈血管收缩,导致组织坏死;反复在固定部位注药可致组织坏死,注射部位必须轮换 |
|
|
|
|
|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 1 ml:2 mg | 与全血或血浆同用,须分开输注;宜以5%GS或GNS稀释,而非NS;须静滴给药,不宜皮下或肌内注射;滴注部位最好在前臂或股静脉,而不用小而不用小腿以下静脉;滴速应精确;必须长期滴注者,应定期更换滴注部位;如出现滴注静脉沿途皮肤苍白即应更换滴注部位;停药应逐渐减慢滴速,骤停可致血压突然下降;如发生药液外漏,应在外漏处迅速用5~10 mg苯妥拉明以NS稀释至10~15 ml作局部浸润注射 |
|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 2 ml:1 mg |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静脉注射 | 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 | 1 ml:10 mg | 宜静滴给药,静脉注射部位以选用较粗大的静脉为宜,四肢小静脉应避免使用,尤其是周围血管病、糖尿病或高凝状态的患者;用药前应以5%GS或NS稀释,配制后应于24小时内用完;;静脉注射时的药液外溢,可引起局部血管严重收缩,导致组织坏死腐烂或红肿硬结形成脓肿,可在外漏处迅速用5~10 mg苯妥拉明以NS稀释至10~15 ml作局部浸润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部位选择应慎重,应避开血液循环不佳部位 |
| 多巴胺注射液 | 2 ml:20 mg | 选用粗大的静脉注射,以防药液外漏导致组织坏死;液体外溢时,可用5~10 mg苯妥拉明以NS稀释至10~15 ml作局部浸润注射;注意控制给药速度;避免突然停药 |
| 盐酸麻黄碱注射液 (精一) | 1 ml:30 mg |
|
| 多巴酚丁胺注射液 | 2 ml:20 mg | 配制好的药液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 |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静脉注射 | (如:普萘洛尔)(缺) | (缺) |
| 小儿用口服中度镇静药 | (如:水合氯醛)(缺) | (缺) | 一次极量不超过1 g;应用时应稀释,有成瘾性 | 心脏停博液 | (缺) | (缺) |
| 胰岛素,皮下或静脉注射 |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25R)注射液 | 3 ml:300 iu | 除普通胰岛素(中性胰岛素)(缺)、重组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缺)、赖脯胰岛素、谷赖胰岛素(缺),其他品种不得静脉给药;静脉注射应用新开启药物;除重组人/生物合成胰岛素其他品种不能肌内注射;不应将不同品种混合注射;注意注射器与药物浓度及含量的匹配性;有计划地安排注射部位,出现发红、硬结应及时处理;短效制剂出现浑浊则不能应用,所有制剂出现固体沉淀或者瓶壁出现结霜,不能再用;混合制剂使用前应先将药物缓慢混匀,但应避免产生气泡;赖脯胰岛素、谷赖胰岛素及其复合制剂,注射部位应轮换,同一部位一般每月不超过一次,确保不要注射到血管中,注射后不要按摩注射部位 |
|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50R)注射液 | 3 ml:300 iu |
|
| 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 3 ml:300 iu |
|
|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 10 ml:400 iu |
|
|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 3 ml:300 iu |
|
|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 3 ml:300 iu |
|
| 【优泌林70/30】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 3 ml:300 iu |
| 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 | 该用药途径的所有药物 | 该用药途径的所有药物 |
| 对育龄人群有生殖毒性的药品 | (如:阿维A胶囊,异维A酸片)(缺) | (缺) | 治疗期间及停止后至少2年,必须避孕,不得献血;避免在阳光下过多暴露 | 造影剂,静脉注射 | 碘海醇注射液 | 20 ml/50/100 ml | 碘过敏者禁用;不良反应可以在立即或几天后出现;动脉注射所致不良反应性质与注射部位及剂量有关;外周血管造影可引起远端的热感和疼痛 | 镇痛药/阿片类药物,静脉注射,经皮及口服 | 吗啡注射液 (麻) | 1 ml:10 mg | 大量进行静脉全麻时,常与神经安定药并用,诱导中可发生低血压,手术开始遇到外科刺激时血压又会骤升;注入硬膜外隙或蛛网膜下隙后,应监测呼吸及循环功能,前者24小时,后者12小时;注入蛛网膜下隙者,原则上不再重复给药;药液与多种药物存在理化配伍禁忌 |
| 盐酸哌替定注射液 (麻) | 2 ml:100 mg | 不可把药液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可产生局麻或神经阻滞,务必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停用至作用消失后才给药 |
|
|
|
|
|
|
|
|
|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麻) | 2 ml:0.1 mg | 硬膜外注入本品时,有呼吸频率减慢和潮气量减少的可能,应及时处理;儿科静脉注射时可致胸壁肌肉强直 |
|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 (麻) | 1 ml:50 ug | 哺乳妇用药24小时后才能再次哺乳;14天内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药者,禁用;缓慢静脉注射可预防本品所致的肌肉僵直;若术前所用的抗胆碱药物剂量不足,或本品与非迷走神经抑制的肌肉松弛药合用时,可致心动过缓甚至停搏,心动过缓可用阿托品治疗;只能由受过训练的麻醉医师,在医院和其他具有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设施条件下进行 |
|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麻)(缺) |
| 需在呼吸和心血管功能监测及辅助设备完善情况下,由具资格和有经验的麻醉师给药 | 脂质体的药物和传统的同类药物 | (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缺) |
| 可致较高几率输液反应;出现过敏反应者,立即停药,以后不得再用本品 | 中度镇静药,静脉注射 | 咪哒唑仑注射液(力月西)(精二) | 2 ml:10 mg | 静脉注射仅在医院或急救站由由经验的医师操作,在具有呼吸机等辅助设备处进行,注射速度必须缓慢,一般每分钟1 mg/1 ml;静脉注射避免渗出,不能动脉注射 |
| 苯巴比妥注射液 | 0.1 g | 可出现致死性皮疹,出现皮疹等皮肤反应者,应当停药;静脉注射应选择较粗静脉,否则可致血栓生成,切勿选择曲张的静脉;静脉注射速度不应超过每分钟60 mg,过快可引起呼吸抑制;静脉注射应避免药物外渗或注入动脉,前者可引起组织化学性创伤,后者可致局部动脉痉挛,剧痛甚至肢端坏死;肌肉注射应选择大肌肉深部注射,每次注射量不应大于5 ml | 阿片酊 | (缺) | (缺) |
| 阿托品注射液(5mg/ml) | (缺) | (缺) | 静脉注射宜缓慢;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时,需谨慎调剂剂量;阿托品化表现为治疗有机磷毒物及氨基甲酸酯类中毒的正常治疗反应,但治疗锑剂中毒阿-斯综合征、乌头中毒及钙拮抗药过量中毒时为本品过量 | 高锰酸钾外用制剂 | 高锰酸钾外用片 | 0.1g | 本品结晶及高浓度溶液具腐蚀性,低浓度具刺激性,可致腐蚀性灼伤;本品误服后禁止催吐;与某些有机物或易被氧化物质接触可致爆炸 | 加压素,静脉用或是骨内 | (缺) | (缺) | 注意出入液量平衡 | 甲氨蝶呤(口服,非肿瘤用途) | (缺) | (缺) | 一般每周给药1到2次,每次10~15 mg;蕈样肉芽患者可每天2.5~5 mg,连服数周或数月 | 硫酸镁注射液 | 硫酸镁注射液 | 10 ml:2.5 g | 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定时做膝腱反射检查,测定呼吸次数,观察排尿量,查血镁浓度,随访检查心电图;出现急性镁中毒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注射解救 | (浓)氯化钾注射液 | 氯化钾注射液 | 10 ml:1.5 g | 忌直接静脉注射;静脉滴注浓度一般不超过3 g/L | 凝血酶冻干粉针 |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 | 0.5 U | 药品溶解后,发生浑浊或沉淀者,禁止使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出、凝血时间 | 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 1ml:1mg | 可致明显剧烈血管收缩,导致组织坏死;反复在固定部位注药可致组织坏死,注射部位必须轮换 | 缩宫素注射液 | 缩宫素注射液(催产素针) | 1ml:10单位 | 用于引产或催产时,必须稀释后作静脉滴注,调整滴速控制用量,不可肌内注射 | 注射用硝普钠 | 注射用硝普钠 | 50 mg | 鲜配、避光,正常为浅棕色,变色者应弃;麻醉中突然停药,可致反跳性血压升高;只宜静脉滴注,并精准控制用量;具局部刺激性,谨防外渗;出现明显耐药性者,暗示为中毒先兆,应减慢滴速 | 依前列醇,静脉注射 | (缺) | (缺) |
|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静脉及深部肌肉注射 |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 2 ml:50 mg | 本院经营品种仅供深部肌内注射 | 注射用三氧化二砷 | (缺) | (缺) | APL;用药前应检查心电图、血清电解质水平 | 肉毒素 | 注射用A型肉毒素 | 100单位/支 | 剧毒药品,专科使用 | 泡腾片剂型 | 所有泡腾片剂型(缺) | (缺) | 取半杯凉开水或温开水(100~150 ml),将一次用量的药片投入杯子中,等气泡完全消失、药物全部溶化后,再摇匀服下 | 维生素B1注射液 | 维生素B1注射液 | 2 ml:100 mg | 一般仅供肌内注射;个别厂家要求用前皮试 |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 10 ml:1 g | 缓慢静脉注射,过快可致心动过缓;刺激性较大,一般不用于儿童;药液漏出可致注射部位发红、疼痛,并可致脱皮及组织坏死,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用NS局部冲洗注射,局部给予氢化可的松、1%利多卡因等和透明质酸,并抬高局部及热敷;应用强心甙者,禁止使用本品;出现结晶者,不应使用 | 强心药,口服 | 地高辛 | 0.25 mg | 一般每天给药一次;洋地黄化患者对电复律极为敏感 |
作者简介 刘敏豪,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医院药学主任药师,中山市南区医院挂职副院长。药房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院医疗技术风险管理、医疗机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法理研究及管理、医疗机构药房药学。 唐娇,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医院主管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张小平,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医院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 林新兰,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医院药学主管药师。 陈卫芳,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主管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