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全面的分析赛道?投资人必看

 追求ABC660 2020-10-11

投资、管理、研发和学习一样。正确的思维是建立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填充知识点,让整个交易系统体系化,且每一个末梢环节都有更多纬度的论据支撑。

这种方式,不一定能带来高额的投资回报,但是能够产生稳定的回报,而且系统本身可以不断被修正,不断被迭代,投资能力是不断晋升阶跃的!

散户投资者最大的瓶颈是,起步阶段需要试错,尝试各种方法,效率很低。当盈利之后,又不够稳定,一会儿挣钱一会儿赔钱,这两个阶段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且很多人还不能坚持下来。即使摸索出了自己的盈利模式,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适应和改变能力也比较弱。这是因为自身的交易系统偏微观,无法适应宏观的大环境,没有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知识框架,不知道如何适配新的投资环境。当然也有微观的交易系统恰巧适配当下的宏观环境,但是自身成功的论据不够充分。

一个人的成功,投资的成功,绝不是单一要素,或者某个点做对了就成功了,一定是体系化的成功,只是很多时候误以为是某个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市场中挣到钱很重要,但是挣到钱的方法,交易系统,回测模型,以及投资框架,更加重要,这是保证我们获长久稳定回报的锚定!

本文简单聊聊专业投资者的一些投资框架,不够全面,有一定启发性。第一篇是针对赛道的投资框架

如何全面的分析赛道?投资人必看

第一,确定正确的投资框架?

机构投资者有两大分析体系,现在主流的公募基金经理,以自下而上的分析研究框架,抓取优质企业的超额收益,属于典型的阿尔法投资策略!也就是结构性机会。

有一部分私募和公募,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研究框架,抓住全市场的β估值抬升的机会,行业的β型的机会,进行行业跟踪,风格轮动。抓住行业的周期拐点和趋势性机会!

这其实就是机构投资者的两套核心策略。在2015年之前,全市场的波动率很大,同涨同跌,且周期蓝筹股作为国家的核心动能,有天然的高波动顺周期属性,因此板块轮动,风格转换,以及择时等因素非常重要。而且全市场在牛市到来的时候,有高β的特征,估值抬升明显,而且风口上的行业估值提升远远大于业绩提升,因此超额收益往往来自市场本身的弹性波动。那个阶段,贝塔型的策略比较占优!

2015年之后,市场进入白马核心资产周期,经济环境去杠杆周期,流动性大幅降低。同时市场的阿尔法策略,开始主导市场,因为整个市场的波动率降低,行业轮动不明显。而优质企业自身的行业集中度提升,业绩提升,开始走出独立于行业,独立于市场的白马龙头行情。

此时公募基金经理多采用,自下而上,挖掘企业个股的阿尔法策略,通过结构性机会获得超额回报!现在的价值成长策略的基金,大多采用这种投资策略,个人也比较认同。这个阶段,一批基金的夏普比率明显提升,收益回撤比明显提升。优秀基金通过自下而上的α策略,跑赢指数产生超额收益,有美股化的趋势。

个人的观点:

由于宏观经济减速,新动能接管旧动能,新动能中消费和医药的周期属性降低,贝塔属性降低,而阿尔法的属性提升。科技行业是阿尔法和贝塔属性兼具,其弹性最好,风险也最高。新动能下,整个市场的波动率下降,但是创业板的结构性机会加强,因此长周期来看,阿尔法策略占优,长期持股,高仓位,少择时,适用于大型资金,价值成长投资的策略。

但是对于小资金来说,还是要有一定跟随大盘牛熊周期,风格轮动,做好择时,抓住β波动的机会,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

个人的投资框架,是基于自上而下,研究宏观经济的新动能,找到具有长期β的核心赛道。在赛道中配置自下而上的阿尔法策略的优质基金,如果买股票,也是采用类似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成长策略选有长期高成长性的股票!

第二,看清投资收益的组成部分?

证券投资的超额收益率可以看做两部分之和。第一部分是Alpha,收益和整个市场涨跌无关。第二部分收益来自整个行业和市场的上涨Beta。我把Beta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行业,一部分是市场。当行业表现好的时候,你配对了行业就有收益。在一些环境下,Beta收益常常大于Alpha。在牛市周期下,全行业普涨,因此Beta策略远跑赢Alpha,此时投资者赚的是市场估值提升的钱,并不是个人选股能力优秀与否。经常有投资者在大牛市,误以为自己是选股高手,其实这个阶段,择时,流动性,风险偏好,抓热点,比基本面选股要更加有效率。但是当市场的波动率降低,行业波动率降低,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投资者的选股能力,长期持有价值成长股,是最好的复利增长模式。这种状态就和当下很像!

大家常常会说,Alpha和Beta不可兼得。你要么自上而下抓Beta,要么自下而上抓Alpha。没有人能同时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做好。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应该把Alpha和Beta都抓住才行。这里说的Beta,不是今年赌一个行业,明年再赌一个行业,而是大的社会发展的Beta。

这里我要强调一点。中国的经济转型,意味着,全面的系统性机会的时代结束了,未来越来越倾向于新动能下的结构性机会。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大的Beta在哪里,这是我们必须看清楚的。例如现在的房地产,银行,旧动能行业,他们未来的成长空间还大吗?和科技医药比起来,哪个成长空间更大,加杠杆的空间还高吗?在这样的低贝塔状态下,即使是自下而上能够选出一定的优质龙头企业,但是超额收益会比科技龙头强吗?这里给大家抛砖引玉,可以自己多思考这个问题。

Beta自上而下和Alpha自下而上,在一定程度结合起来,以阿尔法策略为核心选股,以贝塔策略为核心选赛道,这是相对效率比较高的策略!

第三,过去三十年,世界主流市场的超额投资收益来自什么行业,中国未来的Beta机会在哪?

通过研究美国,欧洲,日本市场,我们来看看贝塔的机会在哪里。美国股市,过去三十年表现最好的三个行业是科技、可选消费和医疗,这就是大Beta。相反,电信服务、公共事业、原材料是三个表现最差的行业。欧洲股市过去三十年表现最好三个行业是化工、医疗保健、食品资料;表现最差的三个行业是银行、电信、零售。然后再看日本,过去三十年表现最好三个行业是精密仪器、医药、交通运输;表现最差三个行业是空运、银行、矿业。最后看中国,2005年以来表现最好三个行业是食品资料,家电,医药;表现最差三个行业是钢铁、采掘,交通运输。

再给大家一组数据对比。过去三十年美国,大部分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集中在四个赛道,信息技术,医药及医疗器械,必选消费,可选消费!而信息技术在最近二十年脱颖而出,领先消费赛道。而医药赛道增长非常稳定,弹性适中。反过来,房地产赛道只有一家公司过千亿美元,银行中的富国银行,花旗银行,汇丰控股,也才千亿美元。这就是时代的轮回。美国七十年代,市场的主导力和今天中国市场一样,是金融地产,但是三十年之后,科技,消费,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从自身的微观世界跳出来,跳出小巷思维,站在更广阔得视野下看待宏观经济的变化。最近市场中,明显有两大类投资者,一部分拿着医药消费科技,看着账户天天新高,高喊牛市已来。一部分拿着金融地产基建,苦苦等待。冰火两重天,正式中国大的经济社会的缩影,新旧动能的替代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银行地产周期,一定还有机会,但是他们并非未来的大β,只是短周期的行业估值修复,或者是整个市场的一次β修复。长远来看,中国经济不会在是8个点以上的高增长,而是3-4点的高质量增长。

看到本文的会有两类投资者,一类是正好拿着消费医药,高估值高成长投资者。需要思考的是,是否是自上而下的抓住了β的大机会,同时抓住了α的个股机会,而持有的股票,在当下是因为行业的β收益,还是个股的α收益。如果是行业收益,那是选赛道,踩风格的能力,如果是个股收益,那是选股能力决定的。比如我最近持有的两只股票,泸州老窖,中国国旅。白酒赛道的β型机会,弹性越来越低,但是个股的α机会还会延续,但是泸州老窖并不是最优的α标的,选择白酒更多是基于赛道。相对的中国国旅,包括所处的免税赛道,王府井,格力地产等等,都是受益于行业的β型的机会,多过于企业自身的α机会。

这个时候行业热点,择时非常重要,既然赛道短期有流动性溢价,就要以β的视角去思考,而不是α的视角,更不是形而上学的价值投资。(如果这个时候还谈什么估值,自由现金流,商业模式,护城河,那这样的状态,反而不是价值投资了,至少没有价值投资在国旅120的时候还大谈价值,即使赚钱也要有非常客观的定性。国旅处在流动性行情的加速期,靠估值抬升和流动性溢价推动股价攀升,和业绩没有任何关系。国旅在国外疫情爆发的3月到现在的6月,本质的业绩不会有质变,只是量变,而未来的利好预期,也早已有所透支了,也不是投资者看到的无限想象空间。不过用博弈的视角会更加清楚一些,资金推动,热点风口,流动性溢价,什么时候到顶资金说了算,有底仓就继续持有,没仓位没必要因为国旅的长期价值在这个位置开新仓追高。)

这个赛道中,真正具有α价值的是中国国旅,但是短期的业绩已经完全透支,属于资金博弈,估值抬升的状态,未来修复估值是通过下跌还是长期横盘,是基于市场环境以及后续的业绩增长决定的,但是投资者要非常清醒的认识到,短期的高波动率,必然会有长期的低波动率做对冲,没有任何一只股票可以逃脱均值回归的命运。

另一类投资者,可能长期持有银行地产,苦苦煎熬。如果是现在这个阶段割肉,去追成长风格,完全没有必要,毕竟这里是A股市场,散户体量还很大,不是美股。即使是美股,低估值策略也会有修复性机会。因此在微观视角下,周期蓝筹,会有估值修复的机会,与成长股的估值会有一次收敛的过程。

从宏观视角看,旧动能在未来三十年大概率跑不赢新动能,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β决定的,不是微观的α能够左右的,即使招商银行这样的个体优秀,也无法掩盖银行赛道和科技赛道的成长性相差很远。所以理性客观的角度,配置银行地产周期,是出于对第六轮行情的估值修复性机会,但是更长远的未来,应该是跳出低估值策略,拥抱价值成长策略,找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大β!

第四,如何将研究Alpha和Beta的能力相结合,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资框架?

研究自上而下的贝塔策略,就必须站在更加宏观的国家战略视角看待问题。

从产业链分析入手,行业政策,上中下游的优势比较。中国未来新动能是,TMT产业链,必选消费,可选消费,新能源汽车,金融改革创新,这些产业链会有系统性机会

尤其是券商,会从高β属性,进入α+β属性,未来的成长性会更强,同时波动率会降低,以前的周期波动择时策略会弱化,反而α策略,长期持股,业绩抬升,股价底部抬升的策略更适用。(因此我之前文章分析过,券商也许是最后一次高波动率的机会)

行业赛道中,科技是高β和高α并存的赛道,因此择股和择时同样重要,难度最大,同时回报最高。

医药,属于β不错,且α成长空间很高的行业,只是现在估值太高,适合长期持有。

消费,属于β低,α成长稳定的赛道,适合慢慢变富,但是超额收益比前两个赛道弱一些。

因此最优赛道医药,其次科技,之后消费。

最后通过自下而上的α策略,分析企业。

通过一系列指标选出龙头标的(这部分内容很复杂,本文重点讲赛道,后面的文章讲选股策略)

第五,基于时间周期,投资者的赛道是不同的?竞争格局不同?

基于时间周期,投资者有三个赛道:短期赛道、中期赛道、长期赛道。

短期赛道看重盈利预测上的预期差。

中期赛道看重行业景气,包括盈利增速和估值的提升。

长期赛道看重国家禀赋,从具有国家背景的优势行业中寻找机会。

拉长来看,增长是A股市场最有效的“因子”。大家经常会说分红收益率,我认为有增长的分红收益率才是好的指标。没有增长的高分红收益率,是一个无效的分红收益率,尤其在发展变化如此之快的中国社会,更是如此。如果追求分红,为什么要在中国这么一个增长快速的国家呢?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逻辑,也绝不是追求一个高分红率?成为是第一核心因子,分红可以守底但在中国的高增长环境下并非最优策略?(分红是企业的微观问题,成长是国家经济,行业的宏观问题。)

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市场会走向龙头溢价,低波动率,成长策略占优的投资环境,成长因子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市场供给增大,只会让普涨行情变少,但是结构性行情机会越来越多,而券商的受益不仅仅是成交量的活跃,还有投行业务的跨跃式发展,龙头券商将迎来集中度提升的机会

投资者是短期博弈,中期趋势,还是长期价值,决定了竞争格局。很多时候由于自身的时间周期定性不清楚,造成了多维度竞争失败。

如果是短期博弈,就应该关注资金,流动性,逻辑预期差等因素,这个纬度的选手,必须专注于这个领域的方法论,才能成为少数获胜的选手!

中期趋势,研究行业拐点,行业趋势,景气度,以及趋势性行情的把握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既然做中期波段,就要研究这些内容。

长期价值,那就必须自上而下对国家经济发展,行业赛道β机会,以及企业自身的α成长,都有很深刻的研究思考。

每个投资者的时间周期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竞争格局不同。

以我个人为例,我的价值成长策略,就是追求长期价值,持股多年不动,直到行业天花板,企业到衰退期之前的瓶颈,选择退出。那么我的竞争格局,就是研究赛道,研究国家战略方向,而自下而上的选股能力,我不如优秀的基金经理,我就选他们的α的策略。而短期博弈,做趋势的投机者,和我不在一个竞争纬度下,他们带来的干扰信息完全可以屏蔽。

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学习,个人的投资风格,时间周期,交易系统,交易规则,研究体系,都已经定性,所以已经形成了独立思考的判断力,即使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系统可以不断修正迭代。这是比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如果还没有对自己投资的时间周期进行定性的投资者,应该尽快确定方向,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与否

第六,如何分析赛道,抓住核心问题?

赛道的核心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国家禀赋!

我们看美国股市,在2000年到2010年的时候,科技创新没有取得革命性突破,美国股市大体呈现震荡格局。但是在1995到2000年,美国股市表现很好,背后的Beta是PC互联网创新的浪潮。

过去10年美股的Beta也是来自科技创新,是这一轮移动互联网的突破。从美股市值占比的变化看,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技术驱动的行业,具备明显的扩张趋势。90年代初美股市值最大的公司以能源和消费为代表,包括美孚石油、沃尔玛、通用电气、可口可乐等。到了今天,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都是以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中国股市的行业占比上,金融还是占了大头。

从2010年到2017年,可选消费占比从10%增长到了18%,信息技术从3%增长到了7%,房地产从6%增长到了10%。下滑最大的是能源,从35%下滑到了10%。这些变化,大体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A股过去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科技Beta。从苹果产业链开始,大部分还是集成商,而不具备核心技术。但是现在我们开始看到一批企业创新的苗头。当这些企业在传统方式下赚不到钱的时候,一定会通过创新去推动。最近上市的很多科技型企业,管理层的背景、经验都非常好,很多是从产业链的全球一线企业出来,有很好的技术和产业背景,然后自己创业。这点和当年台湾非常类似。我觉得这样一大批的科技企业,才是我们未来科技创新上有希望的公司。我们再来看中国的互联网精神。真正的互联网精神是去中心化,透明化,提升效率,借此也推动了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比如小米对整个插线板行业的颠覆,现在的插线板,都加入了UBS插口,外观也漂亮了很多。小米模式对制造业的产品设计带来的冲击,本质上是互联网思维向制造业的渗透。另外,传统的线下渠道包括超市、苏宁、国美等,被天猫、京东这样的新渠道打破垄断地位,而京东、天猫的中心位置,也在迅速被社群电商、内容电商等冲击。背后其实都是对中心化所带来的低效率的冲击。

当下,互联网行业在迅速挖掘产品力,产品力强的公司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实现品牌和渠道的涅槃,对品牌格局和渠道格局根据带来重构。最近两年,产业内越来越对渠道的碎片化形成共识。我相信,互联网演化的结果,将使得很多产业比以往更重视产品力方面的竞争。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是极大的幸事。中国经济社会的禀赋已经在改变,从城市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变成了消费升级的驱动力,再到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第七,确定赛道下,建立阿尔法的投资策略?

对赛道做定性。

任何赛道都有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垄断期,衰退期!

其中赛道中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阶段,是成长期和垄断期!

成长期的优势在于赛道本身的高β属性叠加,个股增长的高α属性。但是风险在于胜率降低,黑马股的挖掘需要做很多自下而上的工作。而科技赛道就处于成长期!

垄断期,分成,早中晚三个阶段。垄断早期属于卡位期,行业龙头已经卡位,但是行业空间还很广阔,比如十二年前的格力电器,八年前的贵州茅台,以及现在的中国国旅,就是典型的垄断早期!

垄断中期,是品牌期,现在的高端白酒已经进入品牌期,未来还有空间,但是已经进入垄断中期格局。这一点定性要很清楚!

垄断晚期,后面就是衰退期,格力电器如果不能多元化发展,就会进入赛道的垄断晚期,成长性减弱。如果突破多元化,跳出赛道的禁锢会有更大的机会!

因此消费品牌多处在垄断中期,品牌期阶段,因此β属性降低,α还有稳定增长的机会!

而医药之所以是最佳赛道,是因为其诸多细分领域龙头已经卡位,但是成长空间非常广阔,必须赛道的垄断早期,卡位期,这就给了高β以及稳定α的机会,这也是价值投资者最喜欢的赛道机会!(短期医药赛道估值过高,中报以后或有调整,后面有机会应该继续加仓,这是高纬度的赛道天赋,不是个股能够比拟的!

简单总结,科技处在赛道的成长期,高β,高α,稳定性不够,需要基金经理帮助择股,最好配置主动型基金,不要选单指数,风格轮动很快。

消费处在赛道的垄断中期,品牌期,对个股选择难度比较小(很多投资者对消费股做了大量自下而上的分析,其实意义已经不大了,现在已经是品牌阶段,都是明牌,个股分析再多也体现不出高水平,机构投资者早就研究底朝天了,如果花时间做研究,科技成长股才是最需要自下而上分析的。)最好的配置方法,把赛道的龙头都买入,组合成一个消费指数,或者配置主动型消费基金,有一些非常好的赛道可以单独持股,比如白酒,免税赛道。只买龙头!

医药处在赛道中的垄断早期,二十六个细分领域龙头,几十家最优质的企业,未来有系统性机会。直接配置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就可以很好的享受未来赛道和个股的双成长价值!买单股也有机会。好赛道,好公司,等待好价格很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