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病无药可治,比抑郁症更可怕。得病的大...

 残云伴鹤归 2020-10-11
这个病无药可治,比抑郁症更可怕。

得病的大都是最乖的孩子,最好的学生。

来学校咨询室的一个孩子撩起袖子,胳膊上密密麻麻满是割痕,新的旧的交织在一起。

他神情漠然地说: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是父母对我基本的要求,但考得好我也不开心。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总想各方面做得更好,其实更好了也没什么意义,这样的人生非常无趣,只有割痛了的时候我才有点感觉。

北大一名学生在采访中说,我感觉到整个校园、整个社会到处都是巨大的尺子,从天连到地,所有人都在尺子上,拼命向上爬,时时刻刻能看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这太可怕了。”

在自我追问最痛苦的时候,他也考虑过自杀。

他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家族的骄傲,他们习惯了被夸赞,也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可是他们并不真的喜欢自己,甚至还会厌弃自己,产生强烈的自杀意念。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而活,觉得活着没有价值和意义。

他们都得了一种病,这种病叫,空心病。

“空心病”的说法是北京大学徐凯文提出来的,它描述了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

不快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没有激情和满足的快感,整天无精打采郁郁寡欢。

如果到精神科医院,往往会被确诊为抑郁症,但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

空心人成为失去灵魂的现代人的象征:外表看上去好好的,里面已经空了。

徐凯文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现在的孩子生活单一,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学习,手边最多的永远是作业,被动而无奈的生活他们觉得不是自己的。

社会情感和兴趣爱好都得不到发展,活着无聊无趣,更无意义。

人生原本确实无意义,但我们要活下去,就必须要为它寻找一个意义。

这个意义就是人活下去的动力。

所以在分数为王的当下,应该允许甚至支持孩子即使在中考高考压力下,能随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

想想《小欢喜》里的英子,好在那个结局令人欣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