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这个号,我们的焦虑是什么?

 第一导演 2020-10-11

撰文/君伟

今天出地铁时,喇叭里喊:“值高考期间,开设考生通道,祝他们乘风破浪,未来可期。”

这话传我耳朵里,莫名听出一点讽刺。

对于今年的形势,有几人真乘风破浪了?未来真可期吗?

这两天的糟糕情绪,来自发《EVA》中国致敬短片导演专访稿的那天晚上,我们筹划许久的直播总算执行了,胶片还特意带来初号机、草薙京、孙悟饭、赛文奥特曼的手办,and穿上了一件《EVA》的T。



这本是一个开心的夜晚,因为我俩都是《EVA》迷,推《EVA》是有热血与情怀在的,我们无比期待这篇稿子被更多需要鼓舞的人看到。

这个夜晚,胶片在做稿,我在截gif图攒资料,另外两个同事在盯直播,与大家互动,有说有笑,不亦乐乎。

正跟读者聊着一些《EVA》话题的时候,惊闻噩耗,一位曾经的电影记者、现在的项目宣传前辈,猝然长逝。整个编辑部的气氛瞬间凝固了,直播暂告段落。

因为我们的工作属性,它让我们当时的惊骇程度远超其他行业的人。

所以今天想聊下,我们作为电影媒体人的创作焦虑,以及做这个号,做这个叫第一导演(ID:diyidy)的垂直类电影媒体的焦虑。

这种焦虑贯穿了我们整个工作流程,没有乘风破浪,总在逆风前行。

某种程度上,直到这篇稿子,我们才是正式跟读者介绍自己,一个“地下”的自己

也算是与其他媒体同行进行一次隔空交心。


01
导演敢说真话吗?

在疫情之前,第一导演的选题会紧跟着导演走。

我们总说,“来这的导演,都敢说真话。”为什么要听导演说真话?

导演都爱说,我们用影像与观众交流,我所说的话都在电影里了。那还有必要做采访吗?

有!

做采访,遵循的是导演作为人的社交属性,导演的表达不是绝对意义的阐释,更不是重塑,它是一种社交。

因为我们目前没有遇到过一个“可以不听除自己以外一切他人对电影的看法”的导演。

导演在采访时说出的话,并不是让他对影片的解读盖过影片本身,而是我们要让他说出作为人最本真的东西,而读者也是在读导演采访的时候,与导演这个人交流,这形成了导演与读者或观众的社交。

它其实更多形成的是导演人格。

第一导演最成功的采访文章,也从来不是导演站在一个导演身份上去解读幕后创作、影片构思、主题分析,而是导演讲述在创作过程中隐秘在心底下最难以言表的苦涩或转瞬即逝的欢乐。

他的感性、他的潜意识、他一以贯之的思考方法,甚至他不可遮掩的善恶美丑,都决定了他会做成他那样的一部作品,而这些就是我们要去挖掘的导演作为一个个体最隐晦的部分。

我们的焦虑在于,导演敢吗?并且,我们能让他勇敢吗?

我们都知道讲真话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我们去采时可能心虚,导演在面对我们时也可能心虚。

其实任何人面对媒体都可以带上面具,任何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过去来给自己编织神话。尤其很多熬出名的人,他们会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掉落一片都心如刀割。

但那些无关痛痒的片汤话对读者是无效的,没有人愿意花费5分钟、10分钟去读一袋零食的塑料包装。采访需要变成交心,让受访者信任我们,让受访者敢于坦诚,甚至有时它会变成一种博弈,用自己的底线,交换对方的底线,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置换导演的知识储备,去引导受访者将真实的声音释放出来。

有很多受访人,希望我们把口语处理成书面语,但他不知道的是,编辑成书面语,那这篇采访背后的人也“消失”了。因为你说话的方式、说话的态度,多于得体,得体可能是一种形象维护,但却戴上了面具。如果正视不了自己口语化中情绪化的表达、感性的表达,可能会失真。在这里,糙,可能才是最精致的。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在与受访人痛苦周旋,竭力去保持住他说话的风格,但总是被倒逼成新华字典,这种追求真实性与受访者不敢坦露自己的矛盾永远贯穿始终。

电影行业已经丧成什么鸟样了?它还有气息吗?大家会觉得,电影人都躲在家里不发声,这不是一件绝对的事实吗?不,有人发声了,只是考虑到利害关系,再做了消声。

而作为某种传声功能的我们,内心是无比焦灼的。我们一定不能让导演受迫害,我们只能去追求一种表意的平衡,让观点在不伤及无辜的情况下,还是能正直地呈现。

这种翻来覆去的沟通,会消耗我们整个编辑部极大的精力,甚至产生极大的戾气翻滚。但是我们得稳住,得拿下。

就在某次沟通中,我直接崩溃了,气力耗尽,因为沟通失控了。采访本初就某个行业话题做深入探讨,最后变本加厉地转化为受访者个人品牌的宣传。

为了让大家看到那几句传递行业真实处境的话语,我们最终还是选择发布该文,哪怕就为了那一点点意义,但是有多少读者能读到那里,就不得而知了。还是媒体属性的问题,有时就会像这样得不到尊重。

这种不断地失去,其实就是我们的基础工作。


02
电影退场了,我们怎么办?

第一导演最初的定位必然是导演采访,但现在,或者说,在过去几个月里,一切都被疫情打碎。其实这个事我们说了好几遍了,这就是一惨俱残的事情。

第一导演这个号有一天突然停了,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大家真的不要以为我们在开玩笑,因为,没有人会在已经确定停滞的事情上做精耕。

基于院线电影的导演表达就是停滞的,毫无疑问。

第一导演与很多头部电影公众号的区别在于,它是以深度采访内容为核心输出的电影媒体,它不是完全自由的主观表达,它没办法操控对方,也不可能这么做。所以第一导演天生注定它做不了文字产品,因为它需要借力于真正的电影创作者去完成观点。

有部分工业化的爆款文,在写作之初会有一轮对读者肖像及情绪的揣测,打中读者心中某个共情共燃的点,它是一种高超的商业技能,是精准投放,目的在于顺应读者的内心深处的共鸣,比如大家集中理解的公义、道德和快乐。


落点没有任何问题,但当声音都变成唯一口径,观点变成群体的归纳,语言变成舒适的阅读格式,那读者最终保留的是惰性,思考的惰性。

好的采访可以建立一个带棉垫的门槛,因为它从不急于下判断。急于寻找判断的,通常对判断本身也并不关心,只不过大家聊到这里,你仿佛要去关心。

无论电影媒体,还是文娱媒体,同样如此。

所以第一导演的选题有时会剑走偏锋,弯道超车,挖一些被忽略的,但颇具争议的话题。上次做山东编剧阿美的采访,她只是在微博上就苟晶事件发出一些声音,但我们捕捉到的是,她作为一位电影人在承担社会责任的那一部分,所以这选题要做,往死里做(那篇采访就做过巨大的平衡,因为它触及到了政体)

这是一个公众号生死存亡的至暗时刻,它每分每秒都让我们焦虑。

24小时的神经紧绷,只要你睁着眼,就要留意最新的动态,发现一个新闻信息点,火速扔进仅仅四个人的工作群,评估选题的可操作性,就是为了“续命”。

疫情之下,综艺可能是受众最广泛的视听娱乐,如何找到与第一导演定位匹配的选题?

MD,根本找不到!所以这种焦虑,一直萦绕在这段非常时期。

即使硬着头皮尝试一下选题的突破,因为定位差距,找受访者也是困难重重。

前不久,我给几个艺人经纪打电话,秒拒,无疑。采艺人太复杂,他们受经纪公司管理,有一套自己的节奏,而且对于第一导演也是抱持怀疑态度——你们这个号,干嘛做艺人??

为什么?看似蹭流量去了,但在我心中,很多艺人是很有表达、很有态度的。比如大张伟!

夭折了太多选题,想找一位音乐人来聊莫里康内,用专业的角度带读者赏析大师的杰作,结果是对题不对人,被拒了。

我们找了一位时下最火的剧集导演,前后对接两周时间,深思熟虑避免重复地列了采访提纲,给过去,最后不了了之,暂时也做不了。

我们找了一位创造营的小姐姐,她与团员贡献了一个非常奇特燃炸的舞台,歌、舞都极有风格和表达,我个人非常喜欢。

寻到人后,努力阐明第一导演对艺人采访的定位,因为我们这个号,大部分都是导演在看,如果你有真实的特质,那也是未来从事表演工作的一个契机,但至今,未收到明确回复,很显然,人家有自己的产业铺排。

找人、列提纲、沟通时间、面采还是电话采、扒录音、编辑文章、最后与受访人再沟通核对错漏,并排版发布,每一个工作流程,都充满了变数,经常被打回白垩纪。

微博私信、豆瓣私信、找身边朋友介绍、直接打公司电话寻人,最后可能还是找不到,确实是交际能力还不够,疫情之下到哪交际去?

列提纲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剧集要找时间看,电影要找时间看,其他家采访要找时间看,做对比,最后再把采访提纲给到对方对接,那时候已经不亚于写一篇稿子了。

沟通时间总会变来变去,被动地等待采访时间的确定,等待的途中又发生新的工作交集,那有什么办法,就两个记者,我和胶片。

面采几乎要花费一个下午的时间,打电话的效果永远没面对面采访好,这也是疫情下打的折扣。

从庞大的采访素材整理出文章思路,调整,归纳,写出一个漂亮的前言,但备不住因为火力太猛又要面目全非。

图片的选择、封面的选择、重点字句的标注,一套排版流程下来,时间怎么没的都不知道。

做采访与写稿的感觉,很像电影行业中的导演与编剧。

写稿的编辑们,就像编剧一样,要去寻找素材、整理资料、讲述故事,最后输出一个有强烈个人观点的原创文章。

而做采访的记者们,就像导演一样,要去想题材,要去与人周旋,要去现场拍摄,要在现场随机应变,要回来把庞大的拍摄素材剪辑成精练的成片,要在排版发布的时候进行后期加工。


03
以丧治丧

现在很多电影媒体面临的处境都和我们差不多,都挺难。

很多媒体人也是在苦想选题、熬夜写稿、寻求变革、努力存活。

很多媒体人身上也落下了一些类似腰间盘突出、颈椎病、脱发的毛病。

这个行业从传统媒体进到新媒体后更快了,要求也更高了。

以前叫追新闻,现在叫蹭热点,其实媒体人的动作没变,但好像外人看媒体人的本心变了。

媒体人也遭受了很多非议、偏见和误解。

不可否认,媒体的缺失在某些时刻确实是存在的,不良媒体造谣生事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但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部分,媒体有它在历史长河中的使命,媒体人也有从事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成就。

还有就是,媒体人真的需要在这份工作中关照自己的身体与健康,不要硬抗,少熬夜、多运动。对自己好一点,才能做更长远。

对于第一导演,我们尽最大力,做到问心无愧,无论是对广大导演,还是对我们自己。

其实说了这么多,都是些牢骚和坏脾气,既然你在这个行业,就要用这个行业所要求的职业化去要求自己。

找人、列提纲、沟通时间、面采还是电话采、扒录音、编辑文章、最后与受访人再沟通核对错漏,并排版发布……这都是基础工作,过程有困难,就去突破、去提升,去做好。

毕竟只有做好,才会抑制焦虑。

而地铁喇叭喊的“乘风破浪,未来可期”,确实不是我们目前的心态。

没风可乘,没浪可破,走步算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