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写作小能手#《奇葩说》第六季的BBKing詹青云以超强的辩论能力获得社会的极大关注。 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贵州出身的她,从一个差生逆袭到香港大学,最后到哈佛的法学博士。 我们看到的只是她表面成功的浮华,而她背后隐藏的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东西。 最好的教育,其实是父母给的现在出现在人们面前的这个耀眼的女孩,曾经是被老师嫌弃的对象。在《奇葩说》的舞台上,她回忆道,小时候老师说2比1大,3比2大,她理解不了什么叫“大”、什么是“小”;她只知道1写在格子里,最后写到10的时候,要用整个本子来写。 老师对于这样的学生,无疑是没有教下去的心思的。 她的老师告诉她妈妈,我教不了你的孩子了。 如果是一般的父母,他们肯定也会觉得,这样的孩子,可能真的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太笨了,学不了了,算了吧。 但是她的父母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告诉她,你永远是最棒的,到了初中或者高中你的成绩一定会好起来的。 面对自己孩子先天“天分”的不足,他们并不是只有无端的指责和生气,而是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这个脆弱的女孩,并不断地给她鼓励和安慰。 在父母默默的鼓励下,阿詹的人生也走得越来越好。如果他的父母一开始就已经放弃了她,那么她的人生又将是另一种模样。 我们会进入不同的学校,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阿詹成功的人生离不开她的父母对她的教育。 只有放下,我们才会得到更多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转学,但如果不是现实所迫,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转学,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这样的感受就像我们不愿意重新分班一样,我们都不愿意放弃自己当下这个熟悉的环境,而去重新接受新的环境。这需要我们重新适应新的规则和事物,无疑是我们平生最不喜欢的事情。 然而,阿詹的学习生涯就是在不断不断转学的过程中度过的。 从小学到高中,她总共转了6次学,她要不断地去放下这现有的一切,然后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压迫着她不断前进, 不断进步,在这样不断放下、又不断接受地过程中,环境一次又一次地重塑着她,让她的人生得以不断地升华。 青云老师用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我们放不下的。只有学会了放下,我们才会得到更多。 后悔不是一种负面情绪,而是意味着相信可能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班主任劝我说,报考省内的好大学吧,这个学校挺好的,进去了还可以学贷自己喜欢的专业。 从上学开始,我就没想过上大学要在省内。 我执着、固执。最后被录取到了遥远的北方,得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我开始后悔,我当初就应该留在本省。 我一直深深地活在自己的后悔之中。 直到看到了青云老师的这段话,我才开始去反思。这值得后悔吗? 我一直只想到留在本省学到好专业这条路上的美好,却忽略了这条路上会有的陷阱和荆棘。 如果我没有来到外地,又怎么会期待在省内的生活? 我开始释怀,开始接受,开始努力。 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是在因为或大或小的事情而感到后悔。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再后悔的同时也要释怀,因为后悔意味着我们相信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