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彩就是三种色彩?No! 他用智慧和作品纠错

 乐陶学社 2020-10-11

晨曦/郭爱和作品

郭爱和认为,三彩即是多彩不仅揭示了三彩的内涵,同时也与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历史地位相称,与它在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相符。

天马/郭爱和作品

三彩起源于汉代的铅釉陶,它的出现打破了原先釉陶色彩单一的局面,是汉代陶艺工匠对釉色装饰艺术的大胆创新,是艺术品位和风格的升华。之后随着铅釉技术的进步,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顶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盛况,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壮举。 正是如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唐三彩,仅仅是指三彩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 
“唐三彩这个名字,被人们所熟知,其实也只有百年的历史。”郭爱和说,1898年,陇海铁路洛阳段正在施工时出现了塌陷,陷坑内出现了许多各种类型的古代器物。这些器物,能为日常生活所用或换取银两的多数被抢劫一空,而那些亮闪闪的骆驼、马等陶瓷器物则因被人们当做冥器而遭到砸毁或抛弃。所幸部分器物被有心人送到了北京的琉璃厂古玩市场。之后被著名文化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人发现,最终考证它们烧制于唐代。由于当时发现的那批器物多由赭、绿、白(黄白)釉色组成,因此被称为“唐三彩”。“唐三彩”这个名字自此也流传开来。近几十年随着考古发掘有了更多的发现,汉唐时期的三彩,有单色的、双色、四色及多色交融,证实了“三彩”工艺中的“三”与屈指可数之“3”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绽放/郭爱和作品


多姿多彩的三彩,在当代不仅得到了传承,还得到发扬光大。

在郭爱和看来,“唐三彩”是三彩史上发展的一个时期和重要阶段,是历史上中国陶瓷的第一次高峰,是唐代最伟大的创造。为了让人们认识到“三彩”即“多彩”,以及“唐”指的是年代,“三彩”指的是这种工艺,同时也因为“三彩”是首次在洛阳被发现的,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洛阳三彩”的概念。

郭爱和认为,文物及传统工艺命名的一般惯例为首次发现地原则。“三彩”器首先是在洛阳发现的,“三彩”工艺也是首先在洛阳被大量仿制的,“三彩”工艺同时更是在洛阳被创新和发扬光大的。基于这样的现实,称三彩这种工艺为“洛阳三彩”是恰当的。

如今,洛阳三彩的观点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并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立门类。在此基础上,郭爱和多方推动,最终促使多家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博物馆将三彩英文译文由“Tang Tri-colour"或"three color“,直译成”Sancai“。 

唐韵/郭爱和作品

郭爱和有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将对改变以往人们认为三彩是陶而非瓷的观点产生深远影响。

“陶瓷不分家,说你是陶艺家,就是陶瓷艺术家,没人说瓷艺家。”郭爱和说,如今,人们区别陶和瓷,通常是从烧成温度、吸水率、土质来判断,而温度说、吸水率说都是外来文化 ,中国传统制瓷真正讲究的是烧制“火候”。事实上,今天的三彩烧成温度已超越了现代瓷的标准。

郭爱和说,中国的陶瓷发展有着万年以上的历史,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在位于今中国三彩故乡洛阳的华夏第一都城二里头遗址,就已经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原始瓷。就中国陶瓷史的发展及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唯一能区别陶和瓷的标准,应当是上釉为瓷,不上釉为陶。因此,三彩是中国人最早烧造的“瓷”器。

郭爱和说,他所提出的这一观点是为了“尊重考古、还原历史、探秘真相、告知未来”,“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历史的真相”。

海洋之心/郭爱和作品


在不断研究理论的同时,郭爱和身体力行,在继承传统三彩烧制技艺的基础上,创制出多彩的“三彩”作品。 

大家文首看到的三彩作品叫《晨曦》,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它采用的正是郭爱和大师创立的“写意三彩”技法。这一技法将中国陶瓷与国画山水意境完美结合,三彩釉彩互相滋润、交融,形成自然、清新、亮丽的色彩,产生梦幻遐想般的艺术效果。而这一切又全部以洛阳三彩釉色的自然流动窑变而形成,尽情挥洒三彩流动窑变的魅力,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新境界。
如今,郭爱和正以其不懈地努力,创制出丰富多彩的“三彩”作品,用作品为“三彩”正名,为世界创造更多的精神食粮、财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