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了,茶里竟然还能放这些东西!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10-11

在上古时代,茶作为药用,药食同源,渐渐地茶开始被掺入食品中作为菜肴、膳食出现。在《大金国志·婚姻》中记载:“婿纳币,皆先期拜门,戚属偕行,以酒馔往,少者十馀车,多至十倍。······酒三行,进大软脂小软脂,如中国寒具,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这就是“茶食”一词在中国的最早记载。

从茶叶变佳肴,成品既有食物的鲜香,又不失茶的清爽,可谓人间佳品,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中间还发生了许多趣事。

先秦时期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得荼而解之。

据茶史考证,一般认为人们最早是从咀嚼茶开始的,即所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据东晋常琼的《华阑国志·巴志》等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我国的西南部,主要是巴蜀一带的茶叶原产地,茶叶已作为药甩、食周和茶饮,并被达官贵人当作贡品、礼品积祭品使用了。

到了春秋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茶叶开始步人百姓生活领域,并发展为供人食用的蔬菜。据《晏子春秋》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己。这里是说的茗菜就是茶叶菜。

当时的楚国君王喜好细腰,于是细腰之风在当时大为盛行。减肥、细腰是当时每个楚国女人的必修课,“每逢为减肥必吃残叶,早、晚至少空腹喝一大碗或喝数小杯。”

早在3000年前,茶叶就被用来减肥。

汉魏晋至南北朝时期

茶食分离

茶食分离,早期茶食开始出现。

三国张揖撰的《广雅》记载:'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这里的用茶方法,就是先将制好的茶饼烤成赤色;再打碎研磨,倒人瓷器中冲人沸水,同时倒入姜葱等调料饮用。

因此,到了这一时期,茶之饮不再是将新鲜茶叶或嫩叶梢煮作羹饮了,而是在茶中添加适合当的佐料,提高了茶的特色魁力,改善了风味,此乃茶叶美食的雏形。

三国两晋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以茶代酒”“以茶待客”的逸闻趣事。

东吴的国君孙皓嗜酒,每次设宴,座客至少饮酒7升。不然他就派人硬灌下去,以此取乐。

朝臣韦曜深受孙皓器重,因酒量甚小只能喝2升,孙皓便“密赐茶以当酒”。

隋唐宋时期

茶食成型

茶食成型,茶与茶食开始形成两条不同的分支。

到了隋唐时期,茶叶加工粗放,茗粥是其主要方式。

中唐以后,茶圣陆羽提倡的煎引法更是禁止在茶中添加佐料。

作为佐茶点心的茶食迎来了发展机会。 

白居易《谢恩赐茶果等状》中记载:“今日高品杜文清奉宣进旨,以臣等在院进撰制问,赐茶果梨脯等 。”

这里白居易将茶与果梨脯并列,我们应当可以理解为,不是所有的果品都可以充作茶果,茶果的概念有了独立的发展。

类似的记载还存在于陆羽《茶经·七之事》,弘君举《食檄》中。

/ 茗 粥 /

唐宋时期,茶宴之风已大为盛行。

宋代不仅随着茶馆的繁荣,带来了茶食的盛行,而且,各种“茶宴”、“茶会”也在继承和扬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茶宴分为品茗会、茶果宴和分茶会三种,其申分茶会,是以茶菜、茶饭、茶果与品茗相互配合的正式茶宴。

位于浙江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宴”,因其兼具山林野趣和禅林高韵而闻名于世。

/ 径 山 茶 宴 /

元明清时期

茶食成熟

宫廷茶御宴达到空前盛况。

元、明、清时代,饮茶之风经久不衰,不仅饮茶的区域和人口日益扩大,而且茶叶烹沏和品饮的方法也日臻完善,使传统的'甩茶作菜制食'的古老遗风在茶食和药茶制造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这时期出现的许多茶茗食品,既是日常饮撰,又都是治病保键的药茶方剂。在元代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一书中,载有各种茶食茶品约20种,同时还指明了茶叶的保健功效:'凡诸茶,味甘苦,徽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

明清之际还创制了不少的茶叶菜,如明代万历年间的太和蘸鸡,清代的龙井虾仁,以及火熏猪肉,熏猪肝,松仁小肚,火熏猪肚和太爷鸡等等,皆是风味独特的茶食佳肴。

/ 龙 井 虾 仁 /

到了清代,茶食还成为宫廷御宴上供品,一般常见的茶食供品主要有:火熏猪肉、蛀米火熏白菜、松仁小肚、龙井竹苏,以及茶叶饮料:奶茶、奶子茶和盒果杯茗等。

尤其是在乾隆时期,宫廷茶御宴达到空前盛况,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和较重要的宫廷筵宴。茶食撰品备受皇宫上下青睐,这与当朝皇帝乾隆本人平时格外喜欢品茶极有关系。清代御宴的兴盛,促使御膳的烹调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对茶叶美食的发展也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甩,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龙 井 竹 荪 /

现代社会

黄金时代

现代社会,茶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人们对茶叶认识的加深,以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与世界饮料科学的长足发展,茶叶食品己经日趋丰富多彩,发展的速度也更快。如美国的冰茶,日本的茶水罐头、茶酒、茶糖果、糕点以及茶叶挂面、茶叶盖浇饭等。在我国,茶叶食品的开发和研究也颇有成效,光茶糖果就有红绿茶奶糖、茶胶姆糖等,这些茶糖具有色泽鲜艳明快,酣而不粘,袖而不腻,茶味浓醇的风味特点。

在现代,除了冰茶 (茶水罐头) 、速溶茶、茶酒、茶叶糖果、茶糕点、茶叶挂面、各色茶叶菜肴等早已面市外,将茶与佳肴融为一体的做法也已尤为普遍。

/ 茶 糕 点 /

嫩碧螺春与太湖银鱼为原料炒制的“碧螺炒银鱼”;铁观音茶与排骨同煮的“铁观音炖排骨”;龙井茶与虾仁同炒的“龙井虾仁”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菜。

茶馔美食在我国茶学史上可谓“茶食同源”、源远流长。而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定还会有更多与茶相融的美味端上餐桌。

总而言之,各个历史时期茶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即是人们对味的探索和追求的过程,也是调味养生的历史发展过程。只要我们能够兼取申国烹任与中国茶道的百家之长,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必能够将茶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幸戒 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华夏娟子茶艺、茶艺大师工作室与中华茶人联谊会的河南茶人之家为常淑娟老师的微信平台!

我们崇尚分享,尊重原创。本文由娟子茶艺整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常淑娟茶艺大师

2000年郑州市“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

2005年中原著名“茶人”

2009年“三农人物”奉献奖

2015年荣获国家茶艺高级技师(一级)

2016年荣获郑州市茶艺大师称号

2018年荣获中华茶人榜—中华优秀茶教师称号

2018年荣获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

2019年荣获河南省茶艺大师称号.....

茶艺编排专家,茶艺编排节目有近百个,在她30年茶艺生涯中,为了茶文化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学员8万余人,桃李满天下。她的工作室致力于茶文化的挖掘与推广和发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助力社区公益……

关于·Abou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