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话的提醒

 放羊路上的彦绫 2020-10-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的书库里有三本《自卑与超越》,微信读书里有两本,网易蜗牛里有一本。如果不是硬性要求自己每天读五十页心理学类的书,也许就不知道会在哪天翻开它们了。

有些人对这本书的内容并不以为然,甚至我看到一些书评居然写着:“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读这本书有什么用,不都是废话嘛!这怎么推断出来的,这也太不靠谱了,目前读了一点点,有点坚持不了了。”还有人这样说:“这本书成功地激怒了我,对于作者的观念不多辩驳……”等等

看到这类评价,没有什么悲哀,只觉得遗憾,写下这些评语的人应该没有什么生活阅历、更对生活没有什么感悟年轻人。他们应该习惯了鸡汤类的浅薄的逢迎哲学,对于需要深入思考的东西他们根本不愿意花时间来学习,他们习惯了被喂养的状态,他们就希望被别人一勺子食物送到嘴边:“来,吃了它。”

《自卑与超越》是上个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重要著作之一,阿德勒认为,想要理解一个人,就必须了解他的童年,因为童年时期是认识与性格的重要形成时期,成人之后的无数行为,都与童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来阅读,还可以从成人自身寻找问题根源的角度来理解。

阿德勒与卢梭是不同的,一个是实践得出结论,一个是想像得出结论。阿德勒的婚姻幸福,他有四个子女,其中两个孩子后来成为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学家。《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不仅仅是他作为医生对病人的观察实例中得出来的,更是从对孩子们的养育中得出来的宝贵经验。

相反,卢梭的《爱弥儿》却是完全凭想像中的一切写出来的。卢梭有五个孩子,但他把所有的孩子都送入了孤独院,然后再凭着想像刻画出一个他理想中的孩子爱弥儿。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我是完全无法认同并接受卢梭对孩子的教育论,尽管他的《忏悔录》相当深刻。

卢梭的骨子里几乎都是自卑,他没有超越过自己。相反,阿德勒从小体弱多病,也曾经在年幼之时遭遇两次车祸,但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治愈了自己,从而成为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并成立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心理学学派。

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里,我重点记住了“合作”二字。阿德勒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合作”:“要想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必须有合作精神。”“人的生命从始致终,精神和肉体的合作就在不断地进行着,他们就像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如果一个孩子想去克服某种困难,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关注社会,关注他人,与他人合作。”特别是在第六章中,阿德勒特别指出:“一般来说,母亲的技能就是指她与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让孩子与自己合作的能力。”因为“母亲是将孩子与社会相连接的第一条纽带。”

“一般来说,母亲的技能就是指她与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让孩子与自己合作的能力。”这句话,无论是我读第一遍还是第二遍,它都让我进入沉思。

十五多年来,我与孩子之间的合作关系尚为良好,这也因此让处于单身家庭中的他虽然还有不少缺点,但他并不缺少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他能与同学很好相处,能独立提出想法并去解决他自己遇到的问题。

我并不能说现在就已经育儿成功,因为羊还在成长期间,他需要面临的问题太多:他与学业的问题,他的精神成长问题,他与社会之间的问题,未来他与家庭之间的问题,等等。无数需要判断、甄别的合作还在等着他前去处理。

但是,现在这句话提醒了我,那我就要开始关注并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让他看清世界的同时,也看清自己,只有很好地认识到了自己,他才能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同样,于我也是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