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偏远的小乡镇上有一个当铺,掌柜的名叫计上心,工于心计。这一天,来了一名说书人,搭起棚子,说起书来。计上心闲来无事,去听了一回书,被说书人手上的一把七弦古琴吸引。 凭计上心多年的眼力,判断出这是不可多得的古物。听完书后,他来到后场,要来古琴,细细把玩,心中无比惊叹。这是一款仲尼式的古琴,梧桐木制作,乌丝琴弦,琴徽上镶嵌着一颗玉石,琴漆呈龟纹,年代相当久远。计上心贪念顿生,突生占为己有的念头。 晚上,计上心找来梁上君子时小千,让他盗回七弦古琴。过了不久,时小千回来说,有个蒙面人比他还早,不过被说书人打跑了。他刚巧看见这一幕,只得放弃偷盗的打算。 计上心听说后,让时小千回去,他也睡觉去了。 早上,当铺的朝奉喊醒计上心,原来说书人要典当七弦古琴,他拿不准,故此来喊掌柜去定夺。计上心急匆匆地来到当铺,说书人苦着脸讲,他遇到急事,急需钱用,想把七弦古琴典当五千两银子,一个月后来取。 计上心知道七弦古琴的价值,转手卖给收藏爱好者,至少值两万两白银。他假意讨价还价,最后以四千五百两银子成交。两人当即立下契约,期限一个月,佣金百分之五,逾期七弦古琴归当铺所有。 说书人走后,计上心马上去找时小千,让他跟踪说书人。四天后,时小千回来了,言称说书人一路北上,出了省界。计上心让时小千守在路口,一旦说书人回来,伺机偷走当票和银票,让他无法赎当。这是他俩惯用的伎俩,好些人的古玩,就这样落入计上心的手中。 转眼过了最后一天,说书人还没有出现,按照约定,七弦古琴归计上心所有。他好不开心,喊来时小千,两人喝得酩酊大醉。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一天,县城里的古玩大家金老爷子来访,计上心赶紧把七弦古琴拿来让他掌眼。哪知道金老爷子把玩一会后,说道:“真是一件不错的仿品,模仿者比较用心,价值不会少于两千两。” 计上心大惊,指着龟纹说道:“老爷子,你看看龟纹,少说也快千年了。”金老爷子一笑,说道:“世间有一等一的高手,专门模仿这种古纹,我就认识一个这样的高人。”他指着琴身上一个细微的痕迹,说道:“这就是当初做假时,留下的败笔。” 金老爷子玩了一辈子古玩,从来没有看走眼。他说是假的,必定就是假的。计上心非常气恼,想不到阴沟里翻船,被说书人耍了。 这时,时小千进来,附耳说道:“计爷,小的发现说书人了,在隔壁乡镇上说书呢。”计上心一挥手,带着几个打手,和金老爷子一起,坐着大马车赶往邻镇。 到了镇上,果然看见说书人坐在棚子里说书,手里拉着一把二胡。计上心赶走听客,把七弦古琴放在说书人的面前,恶狠狠地说:“老子今天讨说法来了!” 说书人据理力争,声称七弦古琴货真价实。计上心哪里听得进?拉着他要去见官。说书人理直气壮地说:“见官就见官,你看走了眼,怪不得别人,这个行当,就是这种行规。” 金老爷子赶紧上前说和,让说书人退还当票和当银,支付百分之五的佣金,计上心把七弦古琴还给说书人。说书人同意了,计上心想想,自己也不亏,于是按照金老爷子说的办了。 过了几天,县城里一家酒馆里,金老爷子和说书人坐在一起喝酒。说书人举起酒杯说道:“老爷子,要是没有你,七弦古琴就会要不回来了。来,干了这一杯酒。”两人举杯喝酒。金老爷子砸吧砸吧嘴,指着七弦古琴身上的痕迹,说道:“要是没有这道痕迹,我也难自圆其说。” 原来,说书人真名祝仁义,本是孔尚书的幕宾。这把七弦古琴,是孔尚书祖传之物,价值连城。但是被权臣牛大人惦记,找孔尚书索要,被孔尚书拒绝。恰好孔尚书的门生犯了大罪,牛大人趁机把孔尚书牵连进去,把他抓进大牢里。 事发当日,祝仁义抱着七弦古琴跑了,流落江湖卖唱,其实是在保护七弦古琴。牛大人在孔府里没有搜到七弦古琴,得知缘由,不敢公然追杀,只好派人暗中抢夺。那一晚,时小千碰见的蒙面人,就是牛大人的爪牙。 蒙面人惊动了祝仁义,他见行踪败露,心生一计,借口典当,其实是让计上心帮忙看管七弦古琴。因为计上心家里建有暗室,固若金汤,不怕盗贼。 祝仁义回到京城,去大牢里探望孔尚书。孔尚书讲,牛大人暗示过了,只要把七弦古琴送给他,就会把孔尚书开脱成无罪,照样当官。孔尚书让祝仁义拿回七弦古琴,让中间人送给牛大人。 但是,祝仁义在京城里一耽搁,早就过了赎当期。情急之下,只得找到金老爷子,上演了一出好戏。金老爷子的父亲,是孔尚书的故旧,自然愿意相帮。七弦古琴身上的痕迹,就是官兵捉拿孔尚书时,祝仁义抱着逃跑时,不小心磕坏的。 (图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