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洲瑞区的战斗岁月里——张铁城(原大埔县县长)

 忆茶阳风物 2020-10-12
在洲瑞区的战斗岁月里

作者:张铁城

洲瑞具有光荣革命斗争的历史, 是我第二个故乡。

我在洲瑞生活, 战斗了5个春秋, 我对那里的勤劳、 勇敢的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二战时期, 革命前辈在这块土地上曾领导革命群众,开展过武装斗争 。抗战初期,曾在排头启新学校开展党的组织活动, 向进步青年传播革命思想。

1944年春, 我和刘永祥同志由党指派到了洲瑞中心学校(原河西公学), 以教书公开职业做掩护, 进行地下工作。

1945年春,梅埔丰县工委在洲瑞山区开展了革命活动。组织上指定我为洲瑞党支部书记, 同时接上刘永祥同志党的关系, 后来, 吸收了李向明, 曾祥麟为党员。

1946年春, 在洲瑞中心学校建立了高陂区委, 书记张铁城, 委员刘永祥, 李向明。同年夏, 上级党委贯彻中央“埋藏掩蔽” 十六字方针, 实行生产转化。我们以 生意为掩护, 开辟了埔丰边的交通线。我们在教书期间, 走家串户, 做家访, 广泛接触群众 ,和洲瑞乡人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经过区委同志协力的开展工作,为解放战争开辟洲瑞游击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放战争期间,我曾随军重返洲瑞任区委书记兼武工队长。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转入全面战略反攻,捷报频传。埔丰边县委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抽调骨干组织武工队、建立埔丰独立大队,开展武装斗争。10月中旬, 县委交给我们武工队要尽快摸清洲瑞敌方政权情况, 准备解放洲瑞的任务。11月5日晚上, 我区武工队、民兵配合县大队80多人,由大坪村出发向洲瑞进军。深夜3点到达三洲坑,兵分两路,埋伏在该乡公所山背和木寨岃岗。天刚蒙蒙亮,发起了冲锋号,枪声划破了长空。我们破了乡公所的粮仓,把78石谷子分给群众,武工队配合县大队在洲瑞收缴了长短枪100支。我们向群众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号召青年参军,当即有20位青年报名参加游击队。

1948年春解放古野。古野与高陂只有一江之隔,高陂镇有国民党重兵驻守。解放古野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重要意义。县委要我区为解放古野做好调查工作。我区派武工队队员深入敌后,找乡长黄**做工作,争取他的中立。同时通过古田学校进步教师刘东光、赵令潜摸清了国民党将领赵公武家的武装情况。县委经过分析敌情, 决定3月5日解放古野 。那天, 县委书记何勇率领县大队、县机关人员与我区武工队及民兵100多人, 星夜行军, 兵分三路 。一路守渡口, 在象鼻顶监视高陂的敌人; 一路推毁岗头的乡公所; 一路没收赵公武家财产。这次行动收缴了长短枪40多支, 当天中午胜利而归。

至此, 整个埔丰边广大农村已经全面解放 。

1948年3月成立了洲瑞区委会,书记张铁城、委员余坚、李向明(即四哥)。

1949年3月, 边纵主力刘永生司令率部1000多人进驻赤水大坪村 。

1949年5月,兴梅地区全面解放。

1949年5月地委任命我为梅埔丰县委书记,委员有余坚、张光同志。

1949年6月中旬,地委调我到大埔县任县委副书记兼县长。

解放战争期间曾在洲瑞区工作的同志有50多位, 他们经受了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 不怕艰难险阻,不管白天黑夜,风里来,雨里去,深入敌后和敌人斗争,表现得无比勇敢,出色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洲瑞区的广大人民不愧为具有革命传统的人民,他们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的解放事业,始终和我们并肩战斗。总之,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