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定托克逊 陈瑞玲

 lixj1028 2020-10-13

情定托克逊   陈瑞玲

(作者和她的大姐在乌鲁木齐人民公园)

1980年1月,我结束了在新湖农场的知青生涯,分配到在鱼儿沟的南疆铁路临时管段,在南疆铁路工务部门的托克逊桥梁工区做了桥梁工。当时南疆铁路正在逐段开通,临时运营,需要招收大量的新工人。还提出了“管好一条新线,培养一代新人”的奋斗目标。我是哈密铁二中1975届初中生,1976年下的乡,一转眼就是将近四年的时光,能够成为铁路工人,心中自然十分高兴。

(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最早修建起源于1971年5月17日,乌鲁木齐铁路局遵照上级指示成立了“艾维尔沟支线修建指挥部”。积极筹划吐鲁番到布尔加依101.16公里的煤矿支线铁路施工,并于当年7月1日开工,有乌鲁木齐铁路局的两个工程营(1973年4月1日改为工程段)、的两个工程队、和吐鲁番、托克逊、阿勒泰3个筑路民工团参加施工。这段线路处于吐鄯托盆地边缘,有三个泉、小草湖、克尔碱3个大风口。1974在此基础上改为修建南疆铁路,主要由铁道兵承担建设任务,铁道兵五师先行进疆。1974年4月11日成立了铁道兵南疆铁路建设指挥所。当年年底完成吐鲁番到鱼儿沟的113公里路基桥涵施工,并铺轨至布尔加依。1975年10月30日成立了铁道兵南疆铁路第二指挥所,集中力量修建跨越天山的高寒山区的铁路施工,又调来了铁道兵六师、四师十九、二十团、施工机械团等队伍。1975年5月铺轨到鱼儿沟,1977年底铺轨到国光站,1978年12月14日铺轨到达巴伦台站,1979年4月29日铺轨到和静站,1979年8月9日到达库西站。1978年4月1日在吐鲁番举行了南疆铁路吐鲁番至鱼儿沟段通车典礼。1982年1月1日南疆铁路临时管理处成立。编者注)

(铁道兵在南疆铁路前百里戈壁风区施工)

铁路的托克逊车站处在南疆铁路百里戈壁风区,根本看不见托克逊的县城。它建于1975年,离吐鲁番站69公里,为四等小站,属于铁路沿线,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有45℃高温的戈壁沙漠,更是常年刮着八九级强风的大风口,这个小站算是小站中的“大站”,有领工区、养路工区、桥梁工区、电务、车务等部门。 

这里有水、有电,有几排职工宿舍。桥梁工区宿舍门前还有一小片先于我们而来的老师傅们栽下的树木,已经长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这一年我22岁,这里虽然是铁路沿线、戈壁沙滩、风口,可我对能够获得一份铁路工作还是很满足、很快乐的。

桥梁工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好铁路桥梁、涵洞,进行日常的保养工作,将泥土、石块堵塞的涵洞及桥下或河道等排水设备清理干净;把桥枕上的护木螺栓拧紧,防止桥枕爬行;把墩台、桥梁栏杆进行人工除锈、用敲锈锤、钢凿子纱布打磨,再刷上新的油漆;对桥梁标志重新刷新;把掉落到墩台和支座上的道砟、石子、杂物等清理干净;平整涵洞两侧的路基,对铁路桥下的桥墩、涵洞画上水位线及警示标识……

(作者和姐姐在乌鲁木齐人民公园)

 托克逊桥梁工区工长姓李,我们称呼他李工长,李工长是甘肃天水人,他的家人都在甘肃天水,一年一次探亲假,其余时间他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工区就是他的家,他严己律人宽以待人、兢兢业业,如父辈一般培养我们在工作中成长,带领着我们工作、学习,给我们讲规章、讲制度、讲铁的纪律,他告诉我们每个规章制度的背后都有血的教训,让我们牢牢记住,在执行时决不能有丝毫马虎。

桥梁工区另一位长者就是何师傅,何师傅家在哈密,他只身一人在托克逊桥梁工作,何师傅清瘦,戴副眼镜看起来很儒雅,文质彬彬的,他是桥梁工区的生活管理员,工区日常生活所需“吃喝拉撒”全部由何师傅打理,同时我也是何师傅的徒弟,我跟着他学画水位标线。把托克逊桥梁工区管辖之内的所有桥墩、涵洞用白色油漆、红色油漆和黑色油漆画上水位线,从地面测量出高度,从最低水位线画起到最高水位线再到警戒线。这项工作需要认真、仔细,何师傅不厌其烦的教我,我认真学习,并且工作进度很快,一个桥墩画完之后就地小歇一会,何师傅就给我讲些人生哲理。

何师傅是一个很有修养和文化内涵的人,知识面比较广,听说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很自律,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从何师傅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做什么,首先要端正的态度,认真干事,精益求精,才能把事情做好。

还记得与何师傅闲聊时他说的一句话,“什么时候能把所有的罐头吃个遍就好了”,现在想起这句话很是伤感。那时,物质匮乏,加上经济条件有限,能吃上一瓶罐头就很奢侈了,更何况把所有的罐头吃个遍,那真是很难、很难。

如今,我们丰衣足食 ,何师傅的愿望应该实现了吧。

在托克逊,常常刮着8级以上的大风,狂风怒吼、飞沙走石,沙尘漫天,在恶劣气候真是寸步难行,去一次厕所,我们都要几个人互相挽着胳膊、用布把头包起来,眼睛不敢睁大,眯着眼睛迎着风走,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当时的厕所是旱厕,厕所建在宿舍最后面的几百米处,独自一人都不敢去,返回时顺风,大风的力量能把我们吹回到宿舍,去趟厕所回来浑身沾满沙尘,特别是眼睛、嘴、鼻子、耳朵里都灌满了沙土。

大风天气更不能出工,工长带领我们在工区开会、学习,然后我们还可以休风工,这就是所谓的“因祸得福”吧。

因为托克逊车站是小站中的“大站”,和前前后后的小站比起还是很热闹的首先,人多,工务、电务、车务人员配备齐全。领工区还配备了主要的运输工具,汽车、轨道车。还有最重要的是过往的火车几乎都在这个小站停车因为当时还是蒸汽机车需要在这补水那时客运列车、货运列车都是蒸汽机车牵引,运行的很慢,从吐鲁番车站到鱼儿沟车站需要四个多小时。吐鲁番鱼儿沟之间来去的列车,都要在托克逊车站停留补水,虽然火车停的时间不长,可也给这个小站带来了不少生气

小站北面几公里处还有一个地质勘察队单位,远远望去还有一片绿荫,这也是戈壁小站上的一道风景。我们还在哪里看过一场电影,记得,演的是彩色戏曲故事片-河南豫剧《卷席筒》这是一部情感戏,当时我还被这部情感戏感动地流泪。

(作者在参加民兵训练) 

在桥梁工区,我对工作积极主动、真诚对待每一个人每一工作,并在工作中吃苦耐劳。我的责任心及执行力得到领导和大家的认可,成为工区宣传骨干、工会组长,每期的宣传板报都由我负责,还被选为临管武装部的民兵。

那时,我是个求上进的青年,成为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员是我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所以我一来到托克逊桥梁领工区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且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也是组织培养的入党对象,(因不久就离开了托克逊,最终没有实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愿望)。

 当时有个火车司炉,经常提着水壶到我们工区来打开水,偶尔还蹭点吃的。因为桥梁工区离车站很近,车站右边第一排房子就是桥梁工区办公室、食堂和我们的宿舍,其中一位指导司机也经常来我们工区,并且和李工长很熟悉。

不久李工长就告诉我,这位指导司机姓孙,来咱们工区是帮他的一位伙计,也就是一位火车司炉来相亲的,人家相中了我,让我们工长从中牵线。这位孙指导司机要做红娘,把我介绍给他的伙计,他的伙计就是来我们工区打水蹭吃蹭喝的那位火车司炉。其实对于这位火车司炉,我当然很清楚他来我们工区的用意,因在这之前,已经有两个人给我介绍的对象,就是他这位火车司炉。我不满意,视若惘闻、没有回复。

现在孙指导员来工区找我们的工长从中牵线,这已经是第三个介绍人了,我感到挺奇妙,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了吧,为什么三个介绍人都介绍的是他,难道真是“老天爷”的安排?前世注定?再加上这位火车司炉“死缠硬磨”,我勉强答应了,并且告诉他,首先必须征得我父母的同意,如父母能相中咱们再谈,果我父母不满意咋俩就更不用谈了,他同意了。

在我们休假的时间里,他请假和我一起来到哈密。托克孙离哈密有四百多公里,来到我们家他很“献殷勤”,挑水、劈柴、扫地,家里活抢着干,我妈竟然很满意,就这样认定他了。在找对象这个问题上我信任并接受父母的意见,就这样我同意和他交往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司炉的家人也来过工区“暗访过”,这一切我都蒙在鼓里。再后来,我们互相来往、互相了解、确立了恋爱关系,再后来,哈哈~哈哈这位机车司炉成了我的爱人,再后来,我们的红娘孙指导员成了主管机务的段长。

不久,我调离了托克逊、离开了桥梁工区、来到吐鲁番机务折返段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