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经典「棉花糖实验」最新拓展,孩子表现的背后,除自控力外另有玄机

 长沙7喜 2020-10-13
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经典实验,「棉花糖实验」。

这项实验始于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Walter Mischel博士以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让孩子们面对两个选项——可以立刻得到摆放在面前的一块棉花糖;也可以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15分钟),忍住不要吃掉眼前的那一块棉花糖,然后在结束时获得两块棉花糖。

研究发现,能够为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例如更好的SAT分数、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等等。这是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最经典的「延迟满足」实验范式。

最近,一项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就在「棉花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

结果表明,如果孩子们得知老师和同学能看到他们的实验结果,知道他们每个人等待的时长,那么孩子们为了奖励而等待的时间会延长。而且,与被同龄人关注相比,孩子们在老师的关注下,等待的时长会翻倍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 Gail Heyman 表示,「自控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我们的新研究发现,棉花糖实验除了可以衡量自控力外,还能够衡量另外一项重要能力:意识到他人的看法。在完成延迟满足时,等待时间更长的孩子更关心、或者说更善于弄清楚周围的人看重什么。

在新研究中,Heyman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浙江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来自中国的273名3至4岁的儿童进行实验。

首先,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立即获得一个小奖励,也可以经历等待然后获得一个更大的奖励。

这些孩子们被分成了三组——
「老师组」,这组孩子被告知老师会知道他们等待了多长时间;
「同学组」,这组孩子被告知同学会知道他们等待了多长时间;
「标准组」,这组孩子未被告知任何内容。

结果表明,「老师组」和「同学组」孩子的等待时间比「标准组」孩子的等待时间更长,「老师组」孩子的等待时间大约是「同学组」孩子的两倍


研究人员解释说,孩子们在决定等待多长时间时,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考虑是否能以「提升声誉」的形式获得回报。

这些发现表明,即便是小孩子,也希望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这种心态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面对这样的结果,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惊讶,因为传统观点认为,3、4岁的孩子太小了,他们不太会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事实却并非这样。

「在没有人直接告诉孩子多等待一会儿能够获得更大奖励的情况下,‘老师组’和‘同学组’孩子的等待时间更长。我们认为,孩子们之所以会做出多等待一会的决定,是因为他们总是在不断探查周围的人看重什么

孩子们是如何探查的呢?可能是通过认真听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评论,或是留心社交媒体和舆论重点关注什么人和哪些话题。」Heyman解释道。


面对这项拓展版「棉花糖实验」的结果,家长们是否有受到启发呢?

当我们知道学龄前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关注、留心外界对他们的看法时,就可以多向他们传达积极的、正面的信号,引导、鼓励他们向更好的目标迈进。

尽量避免向让孩子们接收到错误的、不友好的信号,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发育和价值观的形成带去负面影响,也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就言行无所顾忌,给他们幼小的心理造成阴影。

当我们在孩子们心中的「权重」越高时,这种影响就会越有分量,就像比起同龄小伙伴的关注,孩子们更在意老师的看法一样。

参考文献:

https://www./releases/2020/09/200910110826.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