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间房子(散文)

 新用户7019teQl 2020-10-13

     5口人住过的一间房子,我们夫妻住了10年,它一直活在我心里。

     不是一搞改革开放,农民就马上富裕起来了。我家的那间红砖瓦屋,不足30平米,盖房子的造价只有1000元,我们出了500元现金才拥有财产权的。后来几年,我们两个青年人,就是凭勤劳也改变不了它的模样。

      那间房子做于1983年秋季。房间10米深,三米宽,分成两小间,前面做堂屋,后面做卧室。

      堂屋只有一张父母给的旧桌子,用了两年报废了。我就用一张小方桌供祖先。神台用一乘小柜替代。1984年家里用杨树请师傅编了6张椅子,工钱是每张椅子1.5元。还有夏天乘凉的一张旧竹床。

      卧室摆两张床,靠北一张,我们结婚的床,靠西边窗户一张,小型梳子床。第二张床是儿子出生后找父母要的。家具只有一乘挂衣柜,一乘五屉柜,一张写字台,写字台是我1975年在供销社工作时花20元钱请木工佘师傅做的,一台落地华生牌电风扇。这台电扇至今还没有坏,质量超级好。买这部落地扇花了260元,1985年二女儿出生的那一年。

       1988年初,我们有了儿子,大女儿到她祖母那边睡觉去了。家里来了客人,就在堂屋用我的写字大木板做床。不过那些年,很少有客人在我家过夜的。

       地面没有硬化。下雨天很潮湿,房间3米高处,布满了8根水泥棍子,铺满了三弟给的旧竹片跳板,存放稻草把子、麦草把子,是老鼠做窝的好地方。家里放有粮食,老鼠就无法无天地偷吃。常年下老鼠药是我的一项任务。毒死的老鼠待了一段时间很臭。碰上鸡子发鸡瘟,一笼鸡子没法营救,我们夫妻急得眼泪直流。碰上猪生病了,我必须马上去找兽医前来救治。

       做饭是在房间西边另外做的一间小屋。有6平方吧!里面有一个抽风灶台,一口水缸,一个大鸡笼。房间的后面做了一个猪圈,供每年养猪用。

      房间的门朝北开,通向灶屋,灶屋的门朝南开,一家人进出门是这道小门,也是我家的大门。

      按说一个国家教师不应住这样简陋的房子,可是我确实住了10年这间房子,它比土屋气派,但人口多,面积小,真的很拥挤。那10年,日子过得不如人,就是房子小了,孩子多了,吃穿跟不上时代潮流。

     好多人说,农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家家的日子比大集体不知要好多少倍。拿教师待遇来说,我30岁前,月工资不足100元,而出外到黑龙江洪河农场打工的两个弟弟,月工资是我的两倍。我养了3个孩子,成了穷困户。我的大伯是铁路工人,大集体时期养了6个孩子,大妈不参加农业劳动,日子过得还满意。这就是现实!

     有人会说:“你干嘛养3个孩子?活该受罪!”此话说得千真万确!如果妻子也是老师,抚养一个孩子,我们就不会这样困窘不堪呢!落后的农村,愈落后愈想生一个儿子,就是这种旧思想害苦了我们。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穷锻炼了一家人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了子女们珍惜幸福的好习惯。眼下夸我的人很多:“你抚养了两个有孝心的姑娘,有福享啊!”其实我对不起她们,她们从小就跟着父母干活,吃苦,受罪,到了出嫁时,父母也没给她们什么嫁妆。我这个父亲做得很晦气呢!

     那间房子,记录着我最辛苦的足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