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砚边谈艺】冯远:美术爱好和文化责任

 泊木沐 2020-10-14

伯乐相马

孔子受徒

这是2009年艺术镜报副总编辑陈文璟对冯远先生的专访。

问: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以及她与创新的关系?

答:所谓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取向、思维方式和由历史积淀形成的她的民俗的集合体,她是一个发展渐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淀的过程。而一个文化的积累,经过传承、弃取、积淀,就成了传统。我们简单称之为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艺术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一定的文化状态和文化生态会产生相应的艺术形式,这跟她的价值观,审美取向、表现方式、和生活方式,包括思维和行事方式是直接有关的。所以,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关联应该是水乳交融的,是一种同步发展、积淀、经由历史变迁而形成的。艺术和文化不能被分开,因为艺术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今天,创新作为时代文化主题,是有历史条件和现实要求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跟她保持着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不过,当前存在这样的状况:对创新这个词使用的过于浮泛。我想,这是基于对“创新”定义理解上的含混。我认为,创新应该以第八次文代会上提出的“继承中的创新,发展中的继承”为指导,也就是说,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而创新则是建立在继承传统之上,这个关系应该说阐释的很明白了。

所以,今天我们提倡和鼓励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主流应该是与民族文化的传统是有关联的,不应该任意被割裂。创新与传统文化是有历史渊源的,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想,任何当代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应当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不断创新的现代样式和语言、材料和各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孟子释仁

问:有人把中国美术当前问题归咎到美术教育体制,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的美术教育如何才能立足民族文化,面向世界?

答:应该说,倒退30年之前,中国的美术教育是在吸收了东、西方(当然主要是有法、日和后来的苏俄的影响)院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成建制的艺术教育体系。我想,那个体制还是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美术人才。在我们所提倡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指导之下,建立的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教育与体系,立足于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积极吸收了其它各个国家的优秀成果,从而形成的教学体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向世界打开国门。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社会的,甚至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开展了十分活跃的国际交流,这使原来数十年形成的教育体制,面临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年轻人打好扎实基础的这个课题。

新时期,全世界都在努力维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在坚持民族文化、多样性文化发展,培养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建立完善的当代艺术教育体系。这是我们当下各个美术院校决策者应该深入思考的和作出相应调整的重要任务。

总之,现在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在弘扬主流精神、鼓励创新的文化政策指导下,如何培养大批具有多样化潜质和能力的年轻人。那么,与之对应的是,基础教学的改革就成了人才培养的突出课题。

荀子劝学

问:如您所说的话,那么,艺术类硕士招生开始取消外文考试,是一种进步吗?它对于我们的艺术发展有什么帮助呢?

坦率地讲,我觉得是一种退步!没有理由。

答:就人才而言,一个人是不是能成为艺术家,跟他的学位是什么没有多大关系,一个本科生毕业也可以成为大艺术家,关键在于他的专业水平如何,而不在于学位是什么。但是,如果你想当硕士,当博士,那么,这个外语标准还是应该坚持,而不是随意放弃。

因为,我们设置硕士、博士学位的目的,应该是将其作为一种人才标准之一,今天,在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阅读文献、学术对话的基本能力和知识储备。

把已经约定俗成的标准随意变更设置,造成标准的混乱,我想,这对教育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如果艺术类可以取消外语考试,其它门类的是否也可以陆续取消而不用考外文呢?

一个开放的中国,需要进行文化交流,没有外文基础显然是不可行的。而且,对于硕士的外文要求,仅仅是借助字典大约能阅读外文书刊就可以,当然博士要求更高一点。如果把这条也取消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招艺术类硕士?

退一步讲,你可以降低录取分数,但是基本的东西还是应该要求的。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外语热,发展了三十年,中国发展到现在,经济繁荣之后,反而取消了外语,这显然不是一种进步,更不是创新吧?

愚公移山

问:那么,有关在中、小学普及书法的倡议呢?

答:书法普及已经说了很多年,几乎在每一次的两会上,很多代表都大声疾呼,我觉得有必要肯定和支持。汉语言,汉文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立足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当代中国人丢失了自己民族文字的书写,罪莫大焉,如果我们的计算机普及到了中小学生都不能写出一手端正的汉字来,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这是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一手硬,另外一手软的问题,因此,我想说好汉语,写好汉字,这是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也算是中国人修身的一部分吧!所以,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这是一门提高当代全民族文化和审美素质的必修课。

书法普及,是一件可以增加全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和审美眼光的事业。当然,我说的书法普及,不是要每个中学生,小学生都成为艺术家,书法家,而是要求他们能写一手端正的中国字。字虽不能求如古人,但也应人如其字吧!能做到这点,我想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这是文化基础的一部分。

姜尚垂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