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春秋】之一百五十五: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公元前577年,鲁成公十四年,猴年(甲申年)。这一年,国际社会基本上就是两件事:红事和白事。鲁成公欢天喜地娶媳妇,红事;莒、卫、秦哭天抢地办葬礼,白事。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办丧事的节哀顺变;洞房花烛、人生得意,办喜事的也须收敛身心。按礼,诸侯娶亲,是要去亲自迎娶的,鲁国让大夫(而且还不是卿大夫)代替鲁成公迎亲,是不合礼的,齐国老娘舅家是会挑这个礼儿的!既然要与齐国建立政治联姻,那就要以谦恭坦诚地态度去对待这件事情,不能因为一个“傲”字,让辛辛苦苦所做的事情瞬间失去预期的效果。晋厉公派大夫郤犨(chōu,苦成叔)护送逃亡到晋国的卫国大夫孙林父回国,卫定公设享礼招待,宁惠子作陪,苦成叔表现出很傲慢的样子。卫国大夫宁惠子引用《诗经·小雅·桑扈之什·桑扈》的话说:“兕觥(sì gōng)其觩(qiú),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意思是,弯弯角杯,柔和甜酒。不骄不傲,聚集万福。苦成叔如此傲慢,恐怕要被灭亡了吧!古代举行享礼,是用来观察威仪,省察祸福的,所以,现在他老人家表现傲慢,是取祸之道啊!三年后,鲁成公十七年,苦氏(苦氏即郤氏)败亡。清朝大牛人曾国藩有句名言:“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值得深思。

        “十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郑公子喜帅师伐许。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秦伯卒。”

        孔子老先生用63字记载今年7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事情算是鲁国与齐国的政治联姻。

           (一)

            “十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鲁成公十四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莒国国君朱死了。

        莒子朱,史称莒渠丘公,名季佗,公元前608年-公元前577年在位32年。下一任莒子名密州(也称买朱鉏<zū >,买与密音近,朱鉏读快了就是州),是季佗之子,称犁比公。也有说在莒纪公和莒渠丘公之间有一任莒厉公,那才是季佗,公元前609年在位不足1年,而渠丘公名朱。这些可以做为深入研究《春秋》的重要参与,做个了解。毕竟时代久远,一切皆有可能。

            (二)

           “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

        鲁成公十四年,夏季,卫国大夫孙林父从晋国回到卫国。

        孙林父(孙文子)是在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逃难到晋国的详见【闲话春秋】之一百四十八)。春季,卫定公去到晋国朝见,晋厉公“强请”卫定公接见孙林父,卫定公不同意。夏季,卫定公回国以后,晋厉公派郤犫(chōu,苦成叔,苦成,晋地,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南;或者以苦作采邑名,为郤犨采邑,故苦氏即郤氏。郤犨谥成,字叔)送孙林父回国见卫定公。卫定公想要推辞。定姜(卫定公夫人)说:“不行。他是先君宗卿的后代(即卫穆公之卿孙良夫的后代),大国又以此方式来请求,如果不答应,我国将要灭亡。虽然讨厌他,总比亡国强些吧?君王还是忍耐一下吧!安定百姓而赦免宗卿,不也是可行的吗?”于是,卫定公接见了孙林父,并且恢复了他的职位和采邑。什么是贤内助,定姜算是吧!什么是旺夫,定姜是榜样!

        卫定公设享礼招待苦成叔(郤犨),宁惠子(甯<níng>惠子,甯殖)作陪,苦成叔表现出傲慢的样子。宁惠子说:“苦成叔恐怕要被灭亡了吧!古代举行享礼,是用来观察威仪,省察祸福的,所以《诗》说:‘弯弯角杯,柔和甜酒。不骄不傲,聚集万福(兕< sì >觥其觩< qiú,同,酒器>,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诗经·小雅·桑扈之什·桑扈》)。’现在他老人家表现傲慢,是取祸之道啊!”三年后,鲁成公十七年,苦氏(苦氏即郤氏)败亡。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去年鲁国大夫孟献子看到来鲁国“乞师”的晋国大夫郤锜时,也说过类似的话。看来,“傲”是晋国郤氏的家族绝症,已经不可救药了。

          (三)

          “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

        鲁成公十四年,秋季,鲁国大夫叔孙侨如到齐国迎亲。

        鲁大夫宣伯(叔孙侨如)到齐国迎接齐女,估计是齐顷公的女儿,齐灵公的妹妹吧,这是为鲁成公娶亲。按礼,诸侯娶亲,是去亲自迎娶的,鲁国让大夫(而且还不是卿大夫)代替鲁成公迎亲,是不合礼的,齐国老娘舅家也会挑这个礼儿的!鲁成公继位14年才娶亲,可以看出当时他即位时,确实很年幼(有人说是3岁)。鲁国国君的夫人,大部分娶自齐国。

          (四)

          “郑公子喜帅师伐许。”

        鲁成公十四年,秋季,郑国公子喜帅师讨伐许国。

       郑国公子喜(子罕)帅师伐许,战败。八月二十三日(戊戌),郑成公再次讨伐许国。二十五日(庚子),进入许国国都的外城。许国人把叔申的封地交还给郑国,以此作为与郑国讲和的条件。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郑国大夫公孙申去划定郑许疆界,想把郑国侵略许国的田地固定下来,被许人打败了,封疆之事没办成(详见【闲话春秋】之一百四十五)。现在,郑国如此生猛,形势非常紧迫,晋楚又已讲和,许国只能以土地换和平。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郑国一直是被大国欺压争夺的对象,饱受战争之苦。现在稍有喘息的机会,便去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国家,这作派,是作死的节奏。明年,惹来了楚国的讨伐。可怜郑国的老百姓,摊上这么一群统治者,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五)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鲁成公十四年,鲁国大夫叔孙侨如带着鲁成公夫人妇姜从齐国回到鲁国。

        大夫不能领着诸侯夫人,领夫人是不对的,这是讽刺成公不亲自迎亲。叔孙侨如带领姜氏回国,由成公告祭祖庙。鲁宣公夫人穆姜尚在,新妇有姑(古代称丈夫的父母为“舅姑”,相当于如今“公婆”),故称“妇”,即“媳妇”。《春秋》在这里不写“侨如”的族名“叔孙”,这是由于尊重夫人。

        所以,《春秋左氏传》借“君子”赞美《春秋》说:《春秋》的记载,言词不多而意义显明,记载史实而意义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不歪曲,警戒邪恶而奖励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这段话经常被后世用来评价《春秋》!

          (六)

          “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

        鲁成公十四年,冬季,十月,卫定公姬臧死了。

        卫定公,姬姓,卫氏,名臧。卫国第24代国君,卫穆公之子,卫献公之父。公元前588年-公元前577年在位12年。

        卫定公有病,让孔成子(孔烝鉏<zū >,孔达之孙)、宁惠子(甯惠子)立敬姒(,鲁定公的妾)的儿子衎(kàn,卫献公姬衎)作为太子。冬十月十六日(庚寅),卫定公去世。夫人姜氏哭丧以后休息,看到太子并不悲哀,就连水也不喝,叹气说:“这个人啊,将要不仅会使卫国遭致败亡,而且必然从我这个未亡人身上开始动手。唉呀!这是上天降祸给卫国吧!我不能得到鱄(zhuān,字子鲜,衎之母弟)来主持国家。”大夫们听到以后,无不感到十分恐惧。孙文子(孙林父)从此不敢把他的宝器藏在卫国,而都放在采邑戚地,同时尽量和晋国的大夫友好,防备将来的祸乱。孙林父算是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吧!看看孙林父把卫国与自己划分得如此清晰,就知道卫定公生前为什么讨厌这样的人了! 

          (七)

          “秦伯卒。”

        鲁成公十四年,冬季,秦桓公死了。

       秦桓公,嬴姓,赵氏,名荣,秦共公之子,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在位28年。秦桓公与晋国有两次战争,公元前601年的“辅氏之战”详见【闲话春秋】之一百三十)和去年的“麻隧之战”,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秦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冲破晋国的封锁挺进东方。地域的偏僻、思想的保守、晋国的封杀,使秦国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较为缓慢,因此,秦桓公被后世称为秦国国力中衰的始作俑者”。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